歷史上的酷吏郅都為何被斬?你怎麼看?

聊聊文化歷史故事


中國歷史上,有著不計其數的官吏,他們有的剛正不阿、兩袖清風,有的貪贓枉法、無惡不作。而除了清官、貪官、忠臣、奸臣這樣的稱呼外,還有著一種難以形容和評判的官員,他們就是“酷吏”。

顧名思義,酷吏便是用殘酷方式來履行職責的官吏。要說歷史上的酷吏,比較著名的恐怕就是創造“請君入甕”典故的周興和來俊臣了。除了他們,漢初也有一位在朝執法不畏宗室權貴,戍邊威震匈奴之膽的酷吏,那就是被稱"蒼鷹"的郅都。

郅都雖然名氣不大,爭議卻頗大。有人將與廉頗等名將並列,“趙有廉頗、馬服,強秦不敢窺兵井陘;近漢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司馬遷素來反對用嚴厲手法來治理國家,因而他雖被譽為“戰克之將,國之爪牙”,卻被司馬遷排在歷代酷吏之首。

那麼,就這樣一位響噹噹的人物,為何會被竇太后所殺呢?

郅都,生卒年不詳,出生於楊縣(即今的山西省洪洞縣東南部一帶)。漢文帝時,他擔任郎官,也就是君王的侍從官。漢文帝去世後,景帝繼位,郅都被封為中郎將,職位提升的郅都有了更大的話語權。據《史記》記載:"敢直諫,面折大臣於朝。"他敢於直言進諫,凡是他覺得不妥的,他便會在朝堂之上當面說服別的大臣。

一次,郅都跟著漢景帝前往皇家打獵的地點“上林”,景帝的愛妾賈姬上廁所時,突然有一頭野豬闖了進去。漢景帝眼神示意郅都前去救援,但郅都卻不為所動。情急之下,漢景帝自己帶著兵器想去救賈姬,但郅都攔住他說:"亡一姬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賈姬等乎?陛下縱自輕,奈宗廟太后何!"

意思是說,陛下死了一個姬妾,但還會有別的姬妾入宮。像賈姬這樣的女人天下並不少,陛下縱然可以看輕自己的性命,可如此一來,江山社稷怎麼辦?太后怎麼辦?

郅都的這段話在今天看來似乎十分過分的,但在那個時代,帝王的性命在人們眼中確實比再多的姬妾都重要。後來,野豬退走,賈姬也平安無事。竇太后聽說了這件事後,賜郅都百金。從此,景帝也更加重用他了。

當時,濟南郡有著一個姓“間”的宗族,他們有三百多家人,奸詐狡猾,在當地橫行霸道。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即使是朝廷下派的郡守也對他們毫無辦法,於是漢景帝便將以嚴厲著稱的郅都派到濟南郡擔任太守。

郅都果然沒有辜負自己的“惡名”",他“至則族滅間氏首惡,餘皆股慄”。對於地方上的大族,官員一般是採取溫和的方式來打壓和限制,而郅都則沒有什麼顧忌,直接率兵將間氏最為惡名昭著的一戶滅口,其他族人都驚懼不已,從此不敢為惡。

託郅都簡單粗暴治理方式的福,在他治理期間,“居歲餘,郡中不拾遺。旁十餘郡守畏都如大府。”在濟南郡的一年多時間,郅都推行嚴法,郡中百姓路不拾遺,周邊郡縣見到郅都則像見到上級長官一樣十分敬畏,可見其威信和影響。

《史記》評價郅都道:"都為人勇,有氣力,公廉,不發私書,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他精力旺盛,公正廉潔,有人私自寄來信件,他從不打開看,有人送來禮物,他也絕不接受,有人請求辦事,他也不予理睬。這樣的行為哪怕是放在今天,都是是清官的模範。

公元前150年,郅都回到中央,被景帝封為中尉,掌管京城的治安工作,他“行法不避貴戚”,被王公貴族們稱為“蒼鷹”。兩年後,漢景帝的庶長子,臨江王劉榮犯法,被押送到中尉府審問,在郅都嚴厲的審訊後,他自殺在獄中。

劉榮的祖母竇太后聽說孫兒的死訊,立刻要求罷免郅都。

為了保護這一直臣,景帝將他封為雁門太守,駐守邊疆。眾所周知,隨著中原王朝的發展,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也逐漸壯大。在漢朝建立之初,匈奴的冒頓單于還曾經將漢高祖劉邦圍困於白登山。

此後,漢朝奉行休養生息的國策,避免與匈奴交戰,於是常常處於被動挨打的態勢,只能夠被迫防守、遣使和親。在漢武帝主動出擊之前,漢朝是深受匈奴的困擾的,所以景帝將郅都派往雁門,除了避免盛怒之下的竇太后加害,也有藉助他的勇猛和能力抵抗匈奴的意思。

郅都的極端與殘酷手段,連遠在千里之外的匈奴都有所耳聞,對其聞風喪膽。據史書記載: "匈奴素聞郅都節,居邊,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門。匈奴至為偶人象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見憚如此。"不過,匈奴人畏懼郅都,竇太后卻不,他派人逮捕郅都,準備處死。

漢景帝求情道:“都忠臣”。可竇太后卻沉浸在失去孫兒的悲傷中,反問道:“臨江王獨非忠臣邪?”

最終,郅都還是被處死,“蒼鷹”被折斷了翅膀。他雖不畏權貴,不徇私情。但在皇權面前,終究不過是個小人物。


煮酒君


郅都,是西漢時期河東郡楊縣(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人。是用嚴刑峻法鎮壓不法豪強、維護封建秩序的酷吏,人稱“蒼鷹”,被譽為“戰克之將,國之爪牙”。

郅都是一位忠心耿耿,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的清官,也是一個用刑殘酷、手段殘忍、不畏權貴的吏官。亂世用重典,郅都執法,皇親國戚,黎民百姓,他是六親不認,一視同仁,朝庭大臣都很怕他。

漢景帝庶長子劉榮原被立為太子,劉徹(即後來的漢武帝)之母王娡和姑姑長公主暗中唆使,挑撥離間,劉榮的母親慄姬失寵,劉榮也被貶為臨江王。 公元前148年,劉榮因侵佔宗廟地修建宮室犯罪。郅都奉命審理劉榮一案,劉榮年少,生性膽小,召到中尉府受審問,心中恐懼,想給漢景帝寫信,表示謝罪,但卻被郅都拒絕。後來,竇太后堂侄魏其侯竇嬰(曾是太子太傅,劉榮的老師)派人暗中給劉榮送去書寫工具。但劉榮的信落到了郅都的手裡,郅都在去向景帝報告的路上,信被王娡(漢武帝母親)奪去。劉榮因絕望,在中尉府自殺身亡。

竇太后得知長孫死訊後大怒,加上郅都“蒼鷹”出名,得罪的人多,盛怒之下,把他發配雁門關,後賜死。

在封建皇權社會里,作為人臣,郅都只是一個被利用的工具和棋子,尤其是參與宮廷鬥爭,也就為他的人生埋下了悲劇的伏筆。





zj史海拾貝


郅都是被竇太后記恨而死。其實歷史上著名的酷吏張湯、來俊臣,名氣大。但若認真論起,他們都只是酷吏郅都的後輩。郅都被寫入《史記·酷吏列傳》裡。

郅都生活在文景帝時代,主要是景帝時期。郅都在文帝時期就是郎官,果敢廉潔有氣力,並且做好了不因家人而有顧慮的準備,就是說不會徇私,也不怕死。


郅都在景帝時期任中郎將,不僅直言進諫,還要當面叫人折服。不過他受到重視,是因為一起“野豬事件”:景帝的賈姬如廁,遇到野豬闖入,郅都不僅自己不去救,連景帝要去救,都被他攔下。理由是:姬妾多得很,但皇帝有損失,太廟、太后怎麼辦?竇太后和漢景帝都深以為然。女權主義者勿噴,那時帝王身系一國安危,郅都這麼說,絕對是從大局著眼。

漢初的“無為而治”,導致地主豪四起。尤其在濟南,三百多家大姓宗族,形成與官府對抗的勢力,景帝封郅都為濟南太守,去改變這種“莫能治”的現狀。

郅都一到,比這些“地頭蛇”還“橫”,直接誅殺瞷氏等幾個大姓家族的首惡。其他人一看,領頭的都被幹掉了,自己也別蹦躂了,再囂張下一個指不定就是自己呢。僅一年時間,濟南被治理的路不拾遺。郅都這種以暴制暴的強硬手腕,讓附近十幾個郡縣太守都十分畏懼他,待他的態度如同對上級一般。

公元前150年,郅都晉升為中尉,掌管京師的治安警衛,親領北軍,相當於現在北京衛戍部隊司令。那時候老百姓安居樂業,京城犯法的多是皇親貴胄。不管是誰,只要落郅都手裡,都一律依法懲處。所以這些列侯皇族見了他都怕,人送外號:“蒼鷹”。那時候周亞夫權力該大了吧,郅都也不向權貴阿諛,見周亞夫也不跪拜,只是作揖。




後來,景帝罷黜太子劉榮為臨江王,交於郅都審理。劉榮懼怕郅都審訊太嚴,要求自己書寫給景帝告罪,郅都不給他書寫工具。竇太后堂侄魏其侯竇嬰派人暗中送了去,劉榮向景帝寫信謝罪後,便在中尉府自殺身亡。竇太后深恨郅都不肯通融,導致自己長孫自盡。景帝是有名的孝子,折中了一下。先罷官郅都,轉頭又任命他為雁門郡太守,直接去雁門關赴任,便宜行事。


郅都還沒到雁門關,匈奴人早知他的節操威名,一聽說他來,直接就全軍撤退。郅都之名,簡直比十萬大軍還管用。匈奴人為了“壯膽”,把人偶做成郅都的樣子,讓騎兵奔跑射擊,結果一個都沒中。估計是匈奴人怕他,連眼皮都不想抬起來看他。郅都簡直自帶傷害免疫系統,直到他死去,匈奴人都不敢靠近雁門,絕對叫“聞郅都喪膽”。

竇太后知道景帝二度重用郅都,不依不饒逮郅都進京。景帝求情說:“郅都是忠臣。”竇太后因長孫之死,恨不能消,質問:“臨江王難道不是忠臣嗎?”最後,郅都終在竇太后的干涉下被殺。匈奴聽聞郅都已死,不久又入侵雁門關。
郅都一生,以直報所有,寧折不彎。正是這寧折不彎,支撐起了他的節操;但也是寧折不彎,讓他不能通融,導致身死。可惜。

也可以看出,為人民女人成大事者廖廖,因為女人特別容易情緒化。情緒中的女人是不分好歹的,比如竇太后。

我是熱愛古代歷史的現代創業人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如是史社


郅都是漢朝時期第一位酷吏,他執法嚴明公正,為官清正廉潔,從不徇私枉法。因為郅都的性格剛正不阿,不管是地方豪強,還是皇親國戚,都非常的害怕他。在漢景帝時期,朝廷裡面大臣都稱郅都為“蒼鷹”,當大臣們遇到郅都的時候,沒有人敢於正眼看他。

郅都在漢文帝時期開始做官,他做官的時候從不替私人辦事,老朋友們寫信找郅都求助,郅都從來不打開這些信。郅都說:“我背棄父母外出做官,一定要嚴格律己,不敢絲毫違背公正,自己的子女也不能特殊照顧。”

在漢景帝時期,朝廷對於地方的控制能力不強,很多地方豪強欺壓官吏,官吏害怕遭到報復,只能任由他們賣弄權勢。漢景帝發現這個問題後,派遣郅都到有三百多家豪強的濟南郡擔任郡守。郅都到任後把最大的幾家豪強全部殺死,剩餘的人紛紛收斂自己的行為,濟南郡在郅都的治理下路不拾遺。

後來漢景帝任命郅都擔任中尉,管理京城的治安。郅都執法剛正不阿,無論是任何人犯罪,郅都都不留任何情面,一律按照漢朝的規定處罰。

丞相周亞夫一直很蠻橫,官員見到他紛紛跪拜,唯獨郅都見到他只做揖不跪拜。京城裡面的皇親貴族平常十分的驕橫,聽說郅都擔任了中尉,都不敢正眼看他,紛紛在背後叫他“蒼鷹”。

漢景帝的兒子劉榮違背了法令,郅都將劉榮抓到了中尉府裡面。郅都審訊劉榮的時候非常的嚴厲,劉榮想要寫信找皇帝辯解,郅都按照規定不肯給劉榮紙筆。後來竇太后的弟弟給了劉榮紙筆,劉榮寫完信後就自殺了。

劉榮一直深受竇太后喜歡,竇太后想要殺死郅都為孫子報仇。漢景帝一直不喜歡劉榮,他把郅都安排到邊境做太守,不讓郅都回京城述職,幫助郅都躲過了血光之災。

郅都到達邊境後,數次擊敗匈奴的軍隊,成為了漢朝邊境名將,很多人把郅都和廉頗等名將相提並論。匈奴人按照郅都的模樣做了一個假人,讓士兵們用弓箭射擊假人,匈奴士兵都害怕郅都,沒有一個能夠射中的。

郅都在邊境的消息被竇太后得知,竇太后最終派人殺死了郅都,西漢王朝的一代“蒼鷹”就此隕落。郅都對內公正嚴明,對外能夠威震外邦,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正直大臣。他被竇太后殺死,對漢朝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


史海泛舟擺渡人


▲郅都塑像

郅都,生於河東郡楊縣,文帝年間以郎官身份服侍文帝,成為皇帝身邊的侍從。漢景帝繼位後,郅都升任中郎將,因其性格耿直、敢於直諫,亦能拋開情面秉公彈劾,漢景帝對郅都這種秉公行事的作風很是青睞,便對其委以重任。漢初朝廷以黃老學說治國,提倡“無為而治”,地方豪強趁機迅速崛起,蔑視官府、橫行地方、不守國法,尤以濟南郡的閒氏家族最為突出,閒氏仗著宗族人眾,不僅欺壓百姓,還不服管教,屢次與官府作難,循於常法的地方官“莫能制之”。

▲漢景帝劉啟劇照

漢景帝得知後,當即命奉公執法的郅都赴任濟南,整治閒氏家族。郅都就任濟南太守後,立即派人捕抓這些不法豪強,並對其採取酷烈刑罰。在懲處閒氏首惡之後,郅都又在濟南推行嚴苛政策以懲治其餘豪強勢力,可謂開漢朝打擊豪強之先河。濟南郡豪強被誅滅後,全國各地豪強不敢再與官府相抗,郅都懲治豪強的力度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漢代官員劇照

景帝七年(公元前250年),郅都遷升中尉,負責整個長安城的治安。在“輕徭薄賦”的政策下,長安百姓安居樂業,很少觸犯法律,犯法者其實多為宗室與功臣列侯子弟。郅都在執法時,不避權貴凡犯法違禁者,無論其家族勢力多麼顯赫,皆以法嚴懲,長安城的王公大臣們對其可謂憎恨不已,在街上見到他都是目眥欲裂。

▲竇太后劇照

廢太子劉榮,在因母慄姬失寵被廢黜為臨江王后,又因侵佔宗廟地修建宮室而被傳訊至中尉府受審。受審期間,郅都對劉榮責訊甚嚴,甚至拒絕了劉榮向景帝寫信謝罪的請求。最後還是竇太后的堂侄——魏其侯竇嬰於心不忍,派人悄悄地給劉榮捎去刀筆,劉榮向父皇寫信謝罪後,隨即在中尉府自殺。竇太后聞訊勃然大怒,當即責令景帝將其免官還家。

▲匈奴軍隊劇照

郅都罷官不久,匈奴軍隊大舉犯境,漢景帝於是派遣使者請郅都出山,出任雁門郡太守,並特許其不必赴朝面謝,直接離家赴任即可。除此之外,漢景帝還特意給予其“便宜從事”權力,即邊境之事均可先行後奏。久聞郅都威名的匈奴人,得知其負責雁門一帶防衛後,驚恐萬分,立馬率軍後撤,直至郅都去世都從未進犯雁門一次。由於郅都精通兵法、善於守邊,匈奴眼見無法突破北地防線,遂派遣間諜進入長安,四處散佈謠言,稱郅都有謀反之心。竇太后聽後,不加分辨就命人逮捕,景帝雖有心相救但卻無能為力,在竇太后的強力干涉下,郅都最終被殺。得知郅都身亡的消息後,匈奴再度入侵,邊境頓時告急,竇太后這時才後悔不迭。

參考文獻:

《史記·酷吏傳·郅都傳》


趣觀歷史


歷史上都稱道"文景之治",那是一段非常好的治平盛世。但是,漢朝建立己歷高祖,孝惠,高後,文帝四朝近五十年,這於上層的吏治和地方的豪強,宗寶,外戚,諸侯來說,己是同樣積累巨大的財力人力,這一發展壯大,中央就深為不安,"枝大於幹“的朝廷和地方關係就起來越緊張。

大政方向是穩定,如賈誼最先提出的"削藩",吳,楚,齊,趙己經不聽朝廷招呼了。咋辦?用能吏能人去按法處置,於是,應運而產生出一批執法能人。郅都,寧成,杜周,周陽由,趙禹,張湯,王溫舒,尹齊,楊僕……這些能人,對剷除地方豪強,功臣宗室,官吏諸侯的不法行為都有突出政績。為漢景帝,漢武帝父子任用。

郅都治齊地豪強。手段慘酷,一反前任使者治不了的畏難軟弱,一手就剪除首惡膶氏,威布遠近,盜賊繞行,不敢近界,後調雁門,匈奴聞而遠遁。

郅都這麼"惡",是他的能和廉,他廉,所以沒人敢枉法,他不受請託,別人就沒有講情送錢的路。別人就找不了他的"渣"。

但是,郅都的死又是怎麼一回事?

在於漢景帝的長子,已立為前太子的劉榮之死。大家知道,劉榮的媽粟姬,大長公主劉嫖,劉徹的媽王夫人,這三個女人因為下一代太子和太子妃的確認展開了一場殘酷的鬥爭,結果粟姬被廢,兒子劉榮的太子位失落,被降為臨江王。赴南方而去。劉徹後立為太子,大長公主劉嫖的女兒阿嬌成了武帝之後。

臨江王數年後回京述職,郅都審理關於臨江王在任上失職一事。劉榮是王,又是今皇上長子,成了中尉府的"囚",就請郅都給刀筆(紙筆類書寫工具)。郅都不給,如是再三。臨江王深感屈辱。

魏其侯竇嬰,竇太后孃家侄兒,作過劉榮的老師,就偷偷地送給學生"刀筆",劉榮寫了認"罪"書,旋即自殺。

竇太后本來討厭王夫人,又見皇長子一家破散,罵了幾次兒子過分。一聽到長孫自殺中尉府,痛哭之後大怒,一把怒火撒到郅都身上,任誰也勸解不開。

幾經景帝周全,郅都還是死在皇家的家務事上。沒能活下來。

郅都是能臣不假 ,但不通"經術",不曉 得家國為一體的體制,死了也可能沒悟出這一切究盡是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