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軍中上校軍銜一般任什麼職位?

往事一暮暮


1944年7月20日中午,用炸彈暗殺希特勒差點改變二戰進程的那位德國軍人,就是施道芬貝格上校,時任職務是國防軍“國內駐防軍參謀長”。然而施道芬貝格卻不是一個普通的陸軍上校,這與他的伯爵貴族身份無關,否則一個普通的國防軍上校軍官,通常情況下是沒有資格、甚至也沒有機會去到東普魯士的“狼穴”,直接向希特勒彙報工作的。



(肩章是泛紅色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國防軍的陸軍軍銜有六等20級,陸軍元帥以下的將軍軍銜有四級,分別是一級上將(也有譯為大將)、兵種上將、中將和少將,而校官則比較簡單的分為上校、中校和少校三檔。在通常情況下,陸軍上校的適配職務跟其他國家軍隊一樣,是野戰部隊的團長,包括步兵團、摩托化團、裝甲擲彈兵(機械化)團等常規部隊。

比如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中,隸屬於德軍第258步兵師的第478裝甲擲彈兵團,其團長就是阿斯曼上校,而同時投入戰鬥的武裝黨衛軍'“大德意志師”燧發槍手團的團長,則是黨衛軍中校阿爾布雷希特,由此也可以看出,國防軍的職銜對應比較標準,武裝黨衛軍略高一些,畢竟他們野戰部隊軍官的最高軍銜才是黨衛軍上將。



(領章沒有什麼特殊)

施道芬貝格為什麼特殊呢?這與他的職務和軍銜有關,首先說軍銜,德國陸軍在標準的軍銜體系外,還存在著二等四級專門為“總參勤務軍官”設置的軍銜,分別是總參勤務上校、總參勤務中校、總參勤務少校和總參勤務上尉,意即代表德軍的指揮中樞“總參謀部”行使作戰指揮權。按照德軍規定,一名總參勤務上校甚至可以參與“集團軍群”級司令部的作戰指揮,頗有些總參謀部“欽差”的味道。

關於施道芬貝格的軍銜晉升歷史,某百科上的介紹基本是鬼扯,居然寫成“去非洲指揮一個裝甲師”,弄得這個1907年出生的年輕伯爵好像是裝甲師長一樣。實際上直到1943年初他仍然是一名陸軍少校,被派往突尼斯擔任第10裝甲師的作戰參謀,補個知識點,二戰德國陸軍沒有“師參謀長”的職務,作戰參謀代替了這個角色,估計就是這麼以訛傳訛的。



1943年4月,施道芬貝格在作戰中身負重傷,送回國內治療,他失去了左眼、整個右手、左手的兩根手指,這都屬於一等殘疾軍人了,但仍然在當年9月晉升中校,擔任陸軍辦公廳主任奧爾布里希特將軍的參謀長,可見德國的人力資源在戰爭後期有多麼匱乏,1944年6月,施道芬貝格才晉升陸軍上校。

不久以後他出任國內駐防軍(後備軍)參謀長,既然是作戰部隊的參謀長,是以改授了“總參勤務上校”的軍銜,由於德軍在前線損失慘重,經常需要補充兵員,因此希特勒每週至少兩次要召見國內駐防軍司令、或者是司令的代表前往大本營,詢問有關後備兵員的問題。施道芬貝格職務和軍銜的升遷,終於使他有機會接近希特勒並實施爆炸。



(紅領章是將軍軍銜)

送個小貼士,在觀察二戰期間德軍軍官的肩章時,要特別注意他們的“少將、少校、少尉”是光板的,因此上校肩章其實才二顆豆,這與我們傳統的認知有所區別,包括武裝黨衛軍的軍銜標誌也是如此,黨衛軍上校(旗隊長)的領章是一片橡樹葉,而肩牌也是兩顆豆。

而施道芬貝格被授予的“總參勤務軍銜”,雖然肩章也是兩顆豆,但德軍為此單獨設置了“繪有花紋的權杖、洋紅色底”的肩章,以區別於其他陸軍軍官。

(中校到少尉的兩套系統肩章)


度度狼gg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聊聊二戰時期,德國有哪些軍種?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比較特殊,他不僅有海陸空,還有納粹黨獨有的黨衛武裝部隊,後來逐漸成為了黨衛軍。也就是德國當時有四大軍種(警察和技術軍種不在其列)。

陸軍

德國陸軍軍銜和其他國家差不多,也分帥將校尉士兵,其中:

帥只有一個,陸軍元帥;

將官分為陸軍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

校官分為陸軍上校、中校和少校(沒有大校);

尉官分為陸軍大尉、上尉、中尉和少尉;

士官分為陸軍軍士長、上士、中士和下士;

士兵分為陸軍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和三等兵。

那麼在德國陸軍內,陸軍上校軍銜一般能夠擔任什麼職位?

就拿前德國陸軍上校霍斯特·巴倫斯班格,他曾經擔任過最高職務是國防旅一個旅長,後來到了中國接替了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馮·法爾肯豪森,擔任蔣介石的德國軍事總顧問。

所以,如果是陸軍上校的話,一般是擔任旅長職務,不過有些特種團,可能團長的軍銜會是上校。

海軍

和陸軍一樣,也是帥將校尉士兵。

帥:海軍元帥;

將:海軍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

校:海軍上校、中校和少校;

尉:海軍上尉、中尉和少尉;

士:海軍軍士長、上士、中士和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和三等兵。

海軍上校擔任什麼職務?這很難說,比如德國著名的“U艇王”埃裡希·託普,號稱是世界第三U艇王,他指揮的“紅魔艇”U-522曾擊沉盟軍2艘軍艦,計7000噸的戰績,而當時還只是箇中校。據我猜測,德國海軍上校至少也是個潛艇或者是軍艦的指揮官,也就是艦長。


空軍

空軍軍銜和海陸兩軍差不多,只是在空軍尉官上,多了一個空軍大尉。

在德國空軍上校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漢斯·烏爾裡希·魯德爾。這傢伙在二戰中獲得過德國最高勳章—鑽石金像葉佩劍騎士鐵十字勳章,力壓隆美爾。雖然是個小小的上校,但他的戰績實在驚人:一個人摧毀了五個完整的蘇聯裝甲旅!堪稱奇蹟!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JU87“斯圖卡”飛行員。

黨衛軍

和海陸空完全不一樣。

元帥:全國領袖;

將官:總指揮、副總指揮、總隊長和旅隊長;

校官:區隊長、旗隊長和一級突擊隊大隊長;

尉官:二級突擊隊大隊長、一級突擊隊中隊長、二級突擊隊中隊長和三級突擊隊中隊長;

士官:一級小隊長、一級小隊副、二級小隊長和二級小隊副;

士兵:三級小隊長、三級小隊副、組長和隊員。

和海陸空相對比,黨衛軍上校就是區隊長。比如約阿希姆·派普。他就是黨衛軍上校,也是黨衛軍最年輕的上校,年僅29歲就被授予上校軍銜。

還有瓦爾特·克呂格爾,他在擔任黨衛軍區隊長(相當於上校軍銜),就曾經是黨衛軍警察師作戰處長。


青史回聲


德國,是個比較傳統且尚崇權威的國家,二戰時期,國防軍、黨衛軍、警察、鐵道、郵政等都制服筆挺,特別是軍官軍銜花樣比較繁雜,既有軍兵種元帥,還有高於軍兵種元帥的所謂帝國元帥,僅授予空軍元帥戈林一人耳。

將級軍官有大將,有時稱呼為一級上將,兵種上將僅陸軍就分為步兵、騎兵、炮兵、裝甲兵、裝甲擲彈兵、山地步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種;中將和少將,海軍比較特殊有準將,此外,武裝黨衛隊也有準將;校級軍官為上校、中校和少校;尉級軍官為上尉、中尉和少尉。

士官有一級上士、二級上士、中士;軍士一級下士、二級下士;士兵有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上等列兵、列兵,海軍海勤士兵冠以“水兵”等。

至於德軍上校軍銜,軍中一般都是團長職務,當然,也有中校團長的,但不是特別多,上校的基準軍銜對應軍隊當中的團長職務。

戰時,德軍能授予上校軍銜的,並不僅僅只是國防軍、黨衛軍等軍隊的團職軍官,其中,也包括在帝國戰爭部或國防軍局以及此後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工作的、從事參謀勤務的軍官中,設置有總參勤務上校、總參勤務中校、總參勤務少校、總參勤務上尉等。

譬如,著名的“七二零狼穴爆炸案”的主謀施陶芬貝格,在任後備軍參謀長時就被改授總參勤務上校軍銜,作為一名德國中級軍官,施陶芬貝格在策劃暗殺阿道夫·希特勒的行動中是一個重要人物,他將一個內裝定時炸彈的皮箱置於希特勒身旁桌腳的地面。

炸彈準時爆炸,與會者中有4人當場死亡,但希特勒正趴到桌面上看地圖,聽陸軍副參謀總長兼作戰處長豪辛格將軍的彙報,厚重的橡木桌子擋住了炸彈,讓希特勒逃過了這一劫。

此外,德軍的上校軍銜,還授予以下軍官,包括戰地憲兵上校、國防軍教長(神職人員)、醫護兵中的最高醫師、獸醫兵中的最高獸醫、司法人員中的最高法官、行政人員中最高管理員等。

因此,想用所謂的元帥、將、校、尉官來簡單地來區分二戰時期德國的軍銜,本身想法就太過簡單了,繼承了普魯士傳統的德軍在軍銜體系上,與其他國家的軍隊不對等,尤其是低級軍銜非常紛繁,校官包括尉官,還相對比較簡單。

在陸軍將官中,德軍曾經增設了“陸軍元帥銜大將”軍銜,高於大將半格,低於陸軍元帥半格,計劃授予擔任國防軍總參謀長、集團軍群總司令、陸軍參謀長等高級職務的大將,但1940年此軍銜被取消了。


國平軍史


說說我的看法。德國陸軍及裝甲部隊的團一級指揮官大都為中校,並不是通常的上校軍銜(當然也有個別上校)。如德國陸軍所屬的步兵師和黨衛軍裝甲師的指揮官大都為上校。而軍級以上的部隊編制為將軍。中校和上校軍階指揮官在德軍中較為常見,而將軍軍銜在德軍中屬高級指揮官。這與蘇軍的官階有所不同,蘇軍的團級指揮官軍銜為中校和上校,而師級為大校和少將。所以,在二戰時期對德軍的作戰中,如果俘虜了一名德軍上校,你千萬不可認為對方是一個團長,真實情況很可能是一個師級指揮官。


牧馬人1720


二戰德軍團長一般是上校軍銜,也有資歷淺的是中校。


李敖血


二戰德軍黨衛軍上校軍銜:區隊長、旗隊長、一級突擊隊大隊長。一般來說上校軍銜很多,一般屬於團級軍官,主要任步兵師的團長,總參謀部參謀等職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