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機槍和重機槍,在地面戰鬥中哪個威力更大?

沉默鷹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也是一個大話題。

以往重機槍和高射機槍,存在互通性。

一戰、二戰期間,很多重機槍具備高射的功能。

重機槍出場的時候,就加裝高射瞄準具,可以對空射擊。

但這些重機槍的口徑都不大,一般都在10毫米以下,比如英國的7.7毫米,德國的7.9毫米,美國的7.62毫米。

這是因為重機槍主要用於步兵壓制,這個口徑可以滿足幾百米內的壓制火力。

機槍口徑再大,實際意義有限。大口徑機槍射程遠了但是火力密集度降低,準確度降低,打不準了。

不過,也是有例外的。

二戰之前,隨著空中力量的發展,德國開始研究步兵使用的大口徑防空機槍。

以美軍的勃朗寧M2為例,它的口徑就不再是7.62毫米,而是12.7毫米。

大口徑的原因一是射程遠,能夠有效對空作戰,不再是幾百米的射高;二是彈藥威力大,可以給敵機較大的毀傷效果。

勃朗寧M2自1920年代起裝備美軍的飛機,於步兵架設的火力陣地與軍用車輛,如坦克、裝甲運兵車等。

然而,二戰中卻發現,12.7毫米重機槍卻有相當好的壓制普通重機槍的作用。

這主要是該機槍發射M2普通彈時的最大射程可達7.4公里,裝在M3三腳架亦有1.8公里的有效射程,大大超過普通機槍。

於是,M2可以在普通機槍射程之外壓制射擊。

同樣道理,蘇軍德什卡M38重機槍(中國的54式)也是12.7毫米,本來也是用於防空的,通常裝在轉軸三腳架作固定防空用途,或裝在GAZ-AA防空裝甲車上。

作為高射機槍時射高2500米,平射時最大射程1500米,有效射程1200米。

然而,實戰中發現它有優秀的壓制性,從而也作為地面壓制機槍。

所以,就壓制的實際效果來說,普通重機槍是非常優秀的,做到了射程、火力、精度的完美結合。

但是,高射機槍雖沒有普通重機槍那麼好,卻具備壓制普通重機槍的能力。

就威力而言,當時是高射機槍更大。

在中越戰爭初期,我軍裝備大量重機槍,火力還是很強的。然而,久經戰爭的越軍比我們還厲害,他們步兵配備不少大口徑高射機槍(一些還是我們援助的)。

在實戰中,越軍往往用大口徑高射機槍在我軍重機槍射程之外,進行壓制性射擊,導致我軍頗有傷亡。

越南人民軍幾乎每個團都有6-9挺德什卡12.7毫米機槍,有的部隊甚至裝備到了營級。

另外,越軍甚至大量使用КПВ14.5毫米高射機槍 平射。

這種機槍射程更遠,最大射程能夠達到7500米,有效射程超過2000米。

越軍往往將14.5高射機槍部署在高地,居高臨下掃射壓制我軍火力。當時我軍除了使用火炮以外,各種槍械和火箭筒、無坐力炮都難以對付它。

我軍因沒有同等的武器(其實也有。我軍步兵團一級有一個高射機槍連,裝備有58式14.5毫米雙管高射機槍9挺。只是初期認為用不上高射機槍,基本都放在二線,沒有跟隨一線部隊前進),也沒有類似於的戰術,一度吃了不少虧。

比如:1979年2月17日,我廣州軍區第41軍122師365團9連攻擊展覽館南山。步兵5班、9班向南山西側高地越軍主陣地衝擊時,遭到越軍設在山頂的高射機槍壓制。9連火力隊重機槍班立即組織火力壓制越軍高射機槍。雙方對射中,我軍無法對付敵人高射機槍,完全被壓制。對射僅僅幾分鐘,我軍重機槍班的正、副班長和2名戰士便中彈傷亡,機槍火力停止。


稍後,我軍也開始使用同類的武器,這才拉平了差距。


薩沙


高射機槍具有口徑大、初速高、射速快等特點。其有效射程在2000米以內,射角大,高低射界為-30度至+90度,方向射界為360度,射擊速度每分鐘70-150發/分。槍身有單管和多管。多為12.7毫米和14.5毫米。高射機槍也可用於射擊地面薄壁裝甲目標和火力點等。重機槍主要用於殲滅和壓制1000米內的敵集團有生目標、火力點和薄壁裝甲目標,封鎖交通要道,支援步兵衝擊,必要時也可用於高射,殲滅敵低空目標。一般可高平兩用,多為7.62毫米和12.7毫米,平射有效射程800-1000米,高射有效射程500米,戰鬥射速200-300發/分。高射機槍和重機槍存在很多交集重疊,如果單論威力,當然是高射機槍!


四代重機


把機槍之間這個關係給大家捋一下。

首先機槍要分3大類:輕機槍、重機槍和通用機槍(也就是輕重兩用機槍)。

在重機槍的內部再分:平射機槍、高射機槍和高平兩用機槍。所以像問題裡說的:高射機槍和重機槍比......這麼說就有瑕疵,因為高射機槍本身就是重機槍,正確的問法應該是:

高射重機槍和平射重機槍在地面戰鬥中,哪個威力更大?

機槍分了這麼多種類,輕、重、通用,平、高、高平兩用......然後問題就來了,這個分類是以什麼為依據的呢?很多人會以為是:口徑。機槍的口徑大,就是重機槍,口徑小就是輕機槍。這不準確。

像日本的92式口徑是7.7毫米,德國造的馬克沁口徑是7.92毫米,蘇聯的SG43口徑是7.62毫米......這都是典型的重機槍,但口徑跟普通的輕機槍基本上一樣。

當然,也可以說體積重的就是重機槍,體積輕的是輕機槍,但這麼說就沒意思了。為什麼重?為什麼輕?還是問題......

這些機槍最核心的區別其實不在槍本身,而是在:槍架。

兩腳架的就是輕機槍。三腳架或者帶輪子的,那就是重機槍。

兩腳架的機槍,一個人拎起來就跑,這就是輕。三腳架或者帶輪子,這得幾個人抬或者拿車拉,這就是重。如果一挺機槍既可以用兩腳架又可以用三腳架,那就是通用機槍,輕重兩用機槍。

而重機槍的內部,依舊是靠槍架來區分。

三腳架很長,可以把槍架的很高,然後機槍的仰角特別大,人可以蹲著甚至是站著向空中射擊,這就是高射機槍。

三腳架很短,槍架的很低,人只能坐在地上或者是趴在地上,仰角特別小,不能向空中射擊,只能向前方射擊,這就是平射機槍。

如果一款重機槍,它的槍架可以調的很長,架的很高,以便向空中射擊,又可以把槍架調的很短,架的很低,以便向前方射擊,這就叫高平兩用機槍。當然,也可以為它直接準備兩套槍架。

高射還是平射,區別全在槍架上面,槍本身都是一樣的。所以也就談不上哪個威力更大。

槍架的很高,可以射擊空中目標,也可以射擊樓頂,山頂的目標,缺點是你站著射擊,那肯定是容易被人家擊中。槍架的低,隱蔽性很好,射擊很穩,打的準,缺點是不夠靈活,只能平射。

所以說用高射還是平射,還得看具體的作戰環境。

重機槍裡最出名的是馬克沁,它很多時候是用來平射,收割敵人步兵。但它也有高射型,就是換了個槍架。

另外,我們很多人把坦克上的機槍也叫成高射機槍,但這只是一個歷史習慣問題,坦克上的那個機槍是不能對付空中目標的,是地地道道的平射機槍。為啥?架的低呀。


銳度何老師



二戰期間德軍MG42機槍高射狀態,可以看見是兩挺機槍安裝在專用的支架上,並且還有可以抵在肩部穩定托架。
單挺MG42機槍專用對空狀態的高三角支架。

其實機槍在二戰期間沒有所謂的高射機槍和重機槍之分,不要說MG42這樣的通用機槍,就連日軍的歪把子和我軍捷克輕機槍都可以進行對空射擊,但即便是那個時候的飛機速度不快,機槍也幾乎打不到,只能是在飛機低空時進行干擾航線罷了!而美軍的M2機槍和蘇軍的Dshk38這類的12.7㎜大口徑機槍由於子彈威力大,打擊二戰期間的飛機就算是1000發命中一發也會給螺旋槳戰鬥機帶來不小的傷害,所以美軍和蘇軍都將這兩型陸軍用的重機槍適當的改造充當高射機槍使用。


二戰期間美軍的M2重機槍是應有最多的機槍型號,由於口徑大、子彈威力大,可以對付多種目標,所以該槍除了當成高射機槍以外,還裝備在轟炸機上面,做防禦戰鬥機用。圖片里美軍戰艦上的防空裝備近處為瑞士“厄利空”20㎜炮,赤膊戰士正在操縱的就是四聯M2機槍。


這種改裝成陸軍專用防空車的裝備,在二戰期間打擊德軍飛機的次數不多,反而是開到德軍陣地前1000米處低速、慢速行駛,並且使用四聯機槍的猛烈火力給美軍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

如果非要比較的話,當然這些原陸軍的大口徑機槍改造成的高射機槍,從火力打擊能力和射程來說當然要超過了7.62/7.92馬克沁/MG42這樣的中等口徑的重機槍。
但是,二戰過後卻出現了專用的高射機槍,就是蘇聯的ZPU–4型高射機槍,使用14.5㎜口徑,這顯然是要比原來的12.7口徑要大,威力肯定要提高的。

二戰之後有鑑於美國飛機在二戰當中的表現,為了應對可能爆發的戰爭,蘇聯在1950年代中期研製出來14.5㎜口徑的專用高射機槍,就是防禦低空轟炸的美軍飛機。雖然14.5㎜只比12.7㎜大了一點點,就是這麼一點點實際威力要比12.7增大了40%以上,甚至達到了二戰期間的20㎜炮的水平!

當然,隨著飛機進入噴氣機時代,高射機槍問世不到15年的時間就已經落伍了,根本擊中不到噴氣式作戰飛機,這種情況在越南戰爭已經得到了驗證,當時北越軍隊使用ZPU2/4高射機槍根本沒有擊落美軍噴氣機的記錄,擊落的都是美軍直升機,而且高射機槍重量太大,重量在1.5~2噸左右,沒有車輛很難機動……它的使用效果並不好!

14.5㎜子彈與12.7㎜子彈大小的對比。14.5㎜子彈僅彈丸重量就在60克左右,這樣大的一個鐵橛子(鎢芯)在800米處可以擊穿12㎜厚的鋼板!是對付摩托化步兵的好武器,要是打在人身上後果可想而知!

雖然,14.5㎜高射機槍對抗飛機已經力不從心了,不過武器裝備在沒有使用壽命到期就得繼續服役,所以打飛機不行對付地面目標仍然管用。
對越自衛反擊中我軍將兩挺56式14.5㎜高射機槍的槍身使用專用槍架連接後,採用平射射擊方式,對付越軍簡易土木工事效果非常明顯,經常擊穿0.5米厚的工事、戰壕後再將隱藏的越軍擊斃。這種威力遠比越軍使用的Dshk12.7㎜重機槍能力強。




我軍新一代14.5㎜重機槍,為西部部隊使用,就是增強營連分隊的打擊能力,同時該槍還出口到了伊拉克,用戶使用後反應反應是威力巨大、射擊準確。

對於現代的12.7㎜以上的重機槍來說,已經沒有高射機槍或者重機槍這樣的劃分了,就是重機槍!即可以平射打擊輕裝部隊,也可以海上打擊海盜小艇、更可以攔截低空飛行的民用固定翼小飛機…但是口徑永遠是真理,那種槍的口徑大當然威力就大!


皇家橡樹1972


但在我看來高射機槍和重機槍本身就是個差不多的東西...重機槍在三腳架上仰角足夠的話都是可以當高射機槍用的。

而高射機槍的話其實本來就和重機槍概念類似,但是區別就在於多聯裝的那些玩意一定是叫做高射機槍。

我感覺上面我說了一堆廢話,用圖片說話是這樣 一根管子的KPV你可以管他叫重機槍,

在專用設備上仰角足夠你也可以管他叫高射機槍

但是多管子一定是高射機槍,儘管他們其實是一樣的槍

我的理解是,口徑到了這個程度(12.7 14.5之類)本身就是高平兩用的,地面戰鬥威力取決於管子誰多...所以...我只能說高射機槍如果管子多的話贏


瘋狗的輕武


高射機槍和重機槍雖然如今而言,很多時候都是一種裝備,不過其實也不盡然。

在二戰中,其實很多高射機槍還是常規機槍,不過是加裝了一個高射機槍架,用於更好的進行防空射擊任務。比如英國的布倫式機槍,使用的是7.7毫米槍彈,加裝高射槍架後就能從步兵用輕機槍轉換成高射機槍了。同時也有專用的高射機槍,比如德國MG13式高射機槍,使用的還是7.92毫米槍彈,使用高射槍架用於防空。

而此時的高射機槍,本質上和步兵用的機槍並沒有太大區別,反而火線高度過高,射擊時容易暴露而遭到傷亡,因此在地面戰鬥中沒有多大作用。而如果拆去高射槍架,作為步兵機槍使用,則和普通的機槍並無太大區別。

而二戰之後,高射機槍開始和重機槍有了很大交集。簡單的來說,高射機槍屬於重機槍,而重機槍不一定是高射機槍。比如蘇聯研發的ZPU式14.5毫米高射機槍,防空火力極為兇猛,能對敵軍直升機等飛行器造成巨大傷害。而這種機槍用於地面戰鬥,面對步兵戰車,裝甲車等能毫不費力將其摧毀,因此效果很好。

重機槍應用範圍很廣,防空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重機槍也被作為步兵裝備,車輛等載具的裝備使用,比如美軍就常在車輛上加裝M2重機槍,在和敵軍交戰時,是美軍步兵極為可靠的支援力量,能有效壓制敵人,甚至摧毀敵人藏身的牆體、工事等設施。


用戶5770541302


要說威力大肯定是高射機槍,現在的高射機槍口徑至少是12.7毫米,如果是蘇俄的14.5口徑高射機槍它的威力和西方的20毫米機炮類似。

這種14.5高射機槍直射距離有2000米。

傳統上,重機槍是這種東西,口徑小了點。

高射機槍的子彈和普通的步槍機槍子彈對比,明顯的是大了很多,這還是12.7的,14.5的更大。

這個應該是14.5的,這個個頭可是不小。

相對來說,重機槍一般的口徑還是通用口徑,現在大部分是7.62毫米,當然如果是一些老槍,什麼7.7,7.92什麼的都有可能,從口徑上來說,口徑就是正義,口徑越大威力越大。比如在一二百米的距離上,普通的磚牆就是三七牆,可以對於7.62口徑的機槍免疫,但是對於12.7毫米的高射機槍來說可就是槍槍見眼了。

而對於地面目標的射擊,高射機槍早就是固定的訓練科目,尤其是一些重量比較大的槍,比如四聯14.5毫米高射機槍,用來進行地面的要點防禦是極好的武器,這個傢伙可以很輕易的打出來一個死亡地帶。

高射武器的威力大,但是重量也大,就算是12.7的高射機槍,最輕的也要20公斤以上,象那種14.5毫米的更重。而現在的重機槍,其實就是重機槍狀態的通用機槍,最重也就不到20公斤,這樣機槍就可以跟上步兵部隊運動的節奏,而高射武器就很困難了。


有痰


最早發明的只有我們通常認為的重機槍,而重機槍在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三個“小兄弟”,分別是輕機槍、通用機槍和高射機槍,輕機槍人盡皆知,通用機槍是指“輕重兩用機槍”,比如大名鼎鼎的MG42;而高射機槍本身就是一款可以對空射擊的重機槍,後來又出現了“高平兩用機槍”。



因此,簡單地評論哪款機槍在地面戰鬥中的威力大是不專業的,因為作戰用途不一樣、打擊對象不一樣,雖然可以交叉,但終歸不在一個頻道上。

早期的高射機槍就是把重機槍加上大仰角槍架和對空瞄準鏡而已,口徑和射速完全沒有區別,但實戰中發現7.9mmm和7.7mm等口徑的重機槍子彈對飛機的破壞力非常有限,於是開始加大高射機槍的口徑,目前大多統一在12.7mm和14.5mm兩種口徑上,再大就是高射機關炮了,因為槍和炮的口徑臨界點通常為20mm。



重機槍的戰場用途是殺傷敵集群步兵,以及火力封鎖和火力壓制,它的目標對象是“人”。既然打的是目標較小的人,就要求射擊速度和密度,還要考慮機槍的攜彈量,因為9mm以下的口徑對人體有足夠殺傷力了。比如號稱“希特勒電鋸”的MG42每分鐘可以傾洩1200發子彈,峰值可達1500發,是盟軍步兵的噩夢。

口徑越大子彈越重射速越慢是個淺顯的道理,小時候經常擺弄國產12.7mm的“高機子彈”,大小和分量遠超九二重機的子彈,直觀感覺是非常明顯的,使用這樣幾乎接近“炮彈”的子彈,機槍射速一定下降,火力密度也不足,就殺傷力而言則完全是浪費。

(專用的高射機槍)

而高射機槍用來平射的話,主要射擊汽車、輕裝甲車輛或房屋工事等等,它的打擊目標是“物”,追求的是破壞力,反而可以犧牲一定的射速,比如國產五四式12.7mm高射機槍,理論射速600發每分鐘,實際射速每分鐘只有80發,對“人”的火力密度雖然不足,對“物”的毀傷力卻遠大於普通重機槍,如果當年中國軍隊擁有大批的這類口徑高射機槍,小鬼子的裝甲車就是他們的活棺材,但是普通重機槍就不成。

一個機槍副射手或者彈藥手拎著2000發重機槍子彈還湊合,如果拎著同樣數目的專用高射機槍子彈,那根本無法正常行軍了,攜彈量差別很大。

(解放軍五四式高射機槍)

所以說,這兩種機槍在地面戰鬥中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應該配合使用。當然了,戰火紛飛的時候,也是能抓住什麼武器用什麼,用高射機槍打人或者用重機槍打汽車裝甲車都不犯法,我們討論的是專業性和適用性,否則武器專家們何必如此設計和定型呢?

(女民兵高射機槍手)


度度狼gg


再其實,高射機槍也都是重機槍。

但為什麼高射機槍比普通的重機槍威力大呢?


首先,高射機槍是重機槍的一個子集。通常的來說重機槍並不特指大口徑機槍。類似於日本的92式重機槍,其口徑才只有6.5mm,並不是我們想象的0.5英寸(12.7mm)。

重機槍這一個術語並不是因為這挺機槍很重、也不是因為這挺機槍所發射的子彈很重而得來的。最核心的概念就是這挺機槍可以進行“重體力勞動”——持續射擊。相對於輕機槍來說,重機槍更多的設計了散熱設備可以持續而穩定的進行射擊而不像輕機槍一樣只能短暫的點射。


說回高射機槍,高射機槍是重機槍裡面的一個用途分枝。為了能夠有效的打擊空中目標,高射機槍都選用了大口徑的重機槍來充當。

那麼這類型的重機槍除了擁有對空瞄準具和高射腳架外其他的結構威力其實和普通同型號的平射機槍一樣。


那麼可不可以說同等口徑的高射機槍平射和普通重機槍一樣呢?

也不能,高射機槍其實還有一個獨門絕活。

這是一門M2HB重機槍。基本上就已經是步兵的噩夢了。但M2機槍的射速只有635發/分鐘,如果要對付移動目標,那麼這個射速還是堪憂,於是就有了這樣的設計:

雙聯裝M2,使用兩挺M2機槍一起開火,這樣射速X2。但對於打飛機來說還是有點不夠。

於是就整出了這玩意:

這是側臉,讓大家看到這是M2機槍。

看全了是這個樣子的,四聯裝的M2,主要用於集中火力打擊低空目標,必要的時候可以放平去打擊地面目標,它的威力很直接的說就是4倍M2重機槍的威力。


軍武數據庫


理論來說20毫米以及以上口徑的武器稱為炮,而20毫米以下的武器口徑稱為機槍。20毫米以下的口徑機槍武器主要為14.5毫米和12.7毫米。 而步兵手持全威力步槍彈最高為7.92毫米,而衝鋒槍最大口徑為湯姆遜的點四五英寸(11.43mm)口徑的手槍彈。

所以使用全威力彈的重機槍和高射機所用的12.7毫米和14.5毫米全威力彈人幾乎不能手持射擊都必須用支架來支撐著後坐力。像普通的7.92毫米全威力彈打在人身上幾乎是沒救的。而重機槍的全威力彈打在人身上直接將人打成兩截。遇到牆壁的話直接拆牆。
毛子表示“誰說不能手持重機槍開火的”
? ⊙ω⊙
美國人表示“老毛子能幹的事我們也能幹”( ∩՞ټ՞∩)

所以高射機槍和重機槍最主要的還是看口徑的大小。同等口徑和重機槍威力幾乎是沒什麼差別,畢竟連馬克泌以及捷克式得7.92毫米彈都可以用來做防空機槍,更何況是12.7毫米的重機槍呢。所以大口徑的重機槍放平來打,那傷害可是很爆表的。而拿支架看起來對空射擊的話那威力也是十足的,要知道美軍航空兵的飛機也是六挺12.7毫米的m2重機槍,我的日本零式為20毫米炮和7.7毫米機槍,其綜合性能比美軍的12.7毫米機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