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3年德軍就掌握了隱身技術,美國工程師逆向測繪發現奧祕

出品:兵器瞭望臺(第1815期 頭條獨家)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向全球交付了360多架F-35戰機,包括美軍的三種型號F-35,何時能夠實現年產300多架,估計還得4至5年時間。位於德克薩斯州的沃思堡是F-35的組裝生產線,這裡堆滿了機翼、發動機組件以及各種各樣的管道、航電等。而且沃思堡市就像是洛馬的附屬品一樣,這個小城市到處是航空工程師,儼然一個航空小鎮。造戰鬥機與造車有點像,也需要噴漆,淺綠色、黃色底漆之後要上灰色油漆塗層,F-35就像烤全羊一樣在一個單獨的環境控制室內翻轉,油漆塗層搞定之後,才會上各種航電設備。


早在1943年德軍就掌握了隱身技術,美國工程師逆向測繪發現奧秘


早在1943年德軍就掌握了隱身技術,美國工程師逆向測繪發現奧秘


最先安裝的就是機艙內的航電、F-35C的機翼是最大的,尾翼也很大,這樣才適合著艦。但是F-35B才是最昂貴的,安裝技術要求也很高,因為要將武器裝入機體內,機體還有一個升力風扇。F-35B發動機製造商是羅羅公司,升力風扇位於飛行員駕駛艙後方,升力風扇加尾噴口偏轉的方式已經在蘇聯雅克-141上實現,洛馬只不過學到了這個技巧。

在製造隱身戰鬥機的過程中,需要避免邊緣出現,外部結構和凸出的“邊緣”可導致較大的雷達反射面,而且製造的材料非常有將就,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混合物製造。頭條獨家的兵器瞭望臺支持,碳纖維長期以來一直作為隱形戰鬥機的主要製造材料。


早在1943年德軍就掌握了隱身技術,美國工程師逆向測繪發現奧秘


早在1943年德軍就掌握了隱身技術,美國工程師逆向測繪發現奧秘


在隱身結構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事,這就是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工程師對一架1943年製造的德國Horten 229飛機進行了測繪,發現德國工程師已經採用了隱身結構,這簡直是劃時代的成果,因為美軍F-117在1970年代才開始研發,而德國工程師在二戰時就開始懂得什麼是雷達隱身,這太讓人驚訝了。

不過那時候Horten 229飛機是否有類似碳的材料,還需要進一步考證,可以肯定的是,Horten 229設計上就有飛翼佈局,只不過在那個年代飛翼氣動很難控制,所以德軍沒有研發成功。機身材料的具體成分決定了F-35的隱形性能,因為一部分的隱身來自材料,而氣動面的隱身只是隱身的一部分。在製造隱身戰鬥機時,縫隙是個致命點,每個螺栓,每個緊固件在關閉上的時候都不能有縫隙,而且要向後關閉,這樣正半球的雷達反射才能降到最低。

早在1943年德軍就掌握了隱身技術,美國工程師逆向測繪發現奧秘


目前F-35最大的問題在於尾噴紅外抑制處理不夠,減少熱量散發對紅外隱身至關重要。為了抑制機身紅外信號,F-35的機身內部有許多小冷卻管,裡面填滿了冷卻劑,在機翼下方延伸到機體內。這樣航電產生的熱量可通過冷卻管控制,控制機體表面溫度可增強隱身能力。設計出一種隱身戰機實屬不易,然而在製造過程中也頗有講究,如果製造工藝不過關,那麼也無法實現最佳的隱身效果。本文由頭條號兵器瞭望臺獨家發表,謝絕任何形式轉載。

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