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經常有人問:如果劉備北伐成功,漢室復興,是否會尊奉漢獻帝劉協繼續做皇帝呢?又或者和曹丕一樣,逼迫漢獻帝禪位?

其實答案早就可以肯定:劉備必然會迫使劉協禪讓帝位,自己當皇帝。

為漢獻帝發喪,不能坐實野心

總是被拿出來當理由的一件事是,延康元年(220)十月,曹丕迫使漢獻帝劉協退位禪讓,建立魏國。消息傳到西蜀,劉備君臣便稱傳言劉協已經被害,於是迫不及待地發喪制服,並給劉協上了只有死人才能有的諡號——孝愍皇帝。據《三國志》卷32《蜀書·先主傳》:

(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稱尊號,改年曰黃初。或傳聞漢帝見害,先主乃發喪制服,追諡曰孝愍皇帝。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漢獻帝被劉備宣佈“死亡”

而我們都知道,“孝愍皇帝”劉協此後又好好活了14年,跟諸葛亮同年去世。劉備把活著的“先帝”人為變成死人,這不是正好說明劉備已經等不及要做大漢的皇帝了嗎?

其實未必,因為當時關於獻帝已經被害的傳言,不僅流傳於西蜀,連曹魏境內也不能避免。曹魏治下的涼州就流傳著漢獻帝遇害的謠言,時任金城太守的蘇則竟然為此“發服悲哭”。涼州與益州相近,也許兩地的謠言是同源的,即便如此,也說不清是從哪兒傳到哪兒的。

但是在曹魏首都洛陽,同樣流傳著這個謠言,甚至於作為宗室的曹植也為漢獻帝發喪,惹得曹丕大為不滿。

據《三國志》卷16《魏書·蘇則傳》記載:

初,則及臨菑侯植聞魏氏代漢,皆發服悲哭,文帝聞植如此,而不聞則也。帝在洛陽,嘗從容言曰:“吾應天而禪,而聞有哭者,何也?”則謂為見問,鬚髯悉張,欲正論以對。侍中傅巽掐則曰:“不謂卿也。”於是乃止。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曹植曾為漢獻帝發喪

同書裴松之注引《魏略》還提到:

初,則在金城,聞漢帝禪位,以為崩也,乃發喪;後聞其在,自以不審,意頗默然。臨菑侯植自傷失先帝意,亦怨激而哭。其後文帝出遊,追恨臨菑,顧謂左右曰:“人心不同,當我登大位之時,天下有哭者。”時從臣知帝此言有為而發也,而則以為為己,欲下馬謝。侍中傅巽目之,乃悟。

蘇則是哭人,曹植是哭己,但確實都在為漢獻帝發喪。大抵認為漢獻帝禪位後已經去世的,也不會只有這兩個人。因此,劉備為漢獻帝發喪,還真不能坐實他想稱帝的野心。

真正在無意中暴露劉備野心的,是另外三個細節。

細節1:兩個部長名稱暴露野心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隨著曹丕稱帝,漢統終絕,蜀中大規模勸進活動緊鑼密鼓地展開。《先主傳》裡記載了兩輪勸進,其中第二輪勸進的署名人員有:

太傅許靖、安漢將軍麋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祿勳黃柱、少府王謀等上言……

值得注意的是後面三位,即太常賴恭、光祿勳黃柱、少府王謀。這三人擔任的太常、光祿勳、少府都屬於“卿”。大家知道,東漢實行了“三公九卿”制,九卿就是九個部長。不僅漢朝朝廷設置卿,諸侯王國也要設置,這並不稀奇;但是太常、光祿勳這兩個“部長”的名稱,卻將劉備稱帝的野心暴露無遺。

因為劉備作為漢中王,要設置這兩個部長,也只能叫奉常和郎中令;叫太常和光祿勳,這就是僭越。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劉備這個漢中王,僭越起來比曹操還大膽

按照漢制,諸侯王國雖然也設置卿,但名字卻跟朝廷的大不相同。

漢初實行列卿制,“部長”遠不止9個;到了東漢,朝廷正式實行九卿制,規定九卿特指9個部長: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和少府。此外,還有一個同為中二千石的執金吾,地位也不亞於九卿。

漢代地方還封有很多王國,這些王國最初也跟中央一樣,設有列卿。到了漢景帝和漢武帝時期,對諸侯王採取大規模削弱政策。

比如減少了諸侯王國的官員,像握有司法權的廷尉、宗正和握有財政權的少府,都在景帝時被裁撤。

與此同時,中央列卿的名字也有了改動,以顯示出中央列卿與諸侯王列卿的不同,前面提到的10個部長名稱,就是改名後沿襲下來的。

東漢諸侯王進一步被削弱,卿都沒剩幾個了,實際上只剩了一個空架子。

因此,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稱魏公建立魏國時,便拋開了東漢諸侯王制,而“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設置列卿。

不過這個列卿設置得很有講究。首先是數量,鑑於景帝時明令削除了廷尉、宗正、少府三卿,因此曹操的魏國最初只設六卿,而不是九卿,不過具體設哪六卿則是根據具體情況來安排的。其次是名稱,魏國六卿均使用諸侯王卿的名稱,而不是漢朝卿的名稱。這六卿分別是:郎中令、太僕、大理、大農、少府、中尉

顯然,曹操要用這種方式,表示自己只是漢朝的諸侯王,是低於漢朝中央朝廷的。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曹操稱魏公時,還是很小心翼翼的

不過隨著稱帝野心的加劇,曹操在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由魏公晉封為魏王,魏國也逐漸從六卿變為了九卿。曹操封王當年,就增設了奉常宗正,次年又設置了衛尉。除了大鴻臚以外,漢朝的“9+1”部長曹操已經設置了9個,魏國在形式上九卿皆備,跟朝廷的區別越來越小。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僭越,也透露了曹操稱帝之心。

黃初二年(221年)十一月,孫權受曹魏皇帝曹丕封為吳王。吳國最初應該也只有六卿,分別是奉常(見《三國志》卷52《吳書·顧雍傳》)、郎中令(見《三國志》卷47《吳書·吳主傳》裴注引《吳書》)、衛尉(見《三國志》卷53《吳書·嚴畯傳》)、大理(見《三國志》卷52《吳書·顧雍傳》)、

宗正(見《三國志》卷47《吳書·吳主傳》裴注引《吳書》)和大農(見《三國志》卷49《吳書·劉繇傳附劉基傳》)。

然而隨後孫權就和曹丕鬧掰了,脫離了曹魏諸侯王的身份,不僅自己用起了年號,而且在黃武四年(225年)改奉常為太常。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孫權稱吳王時也很剋制

不過孫權的動靜比較小,只是改了一個太常,其他幾個卿如郎中令、大理、大農都是到了黃龍元年(229年)自己稱帝后才改名;而且吳國六卿的格局也維持到這一年,孫權稱帝后才有了九卿。《三國志》卷58《吳書·陸遜傳》載:

是歲(黃龍元年),權東巡建業,留太子、皇子及尚書、九官……

因此,漢末諸侯王國是六卿還是九卿、具體叫什麼名稱,關係到諸侯王是否遵循制度,至少在形式上承認自己低於中央朝廷一等。

我們再回來看劉備。漢中王國是六卿還是九卿,這個很難說,即便是後來正式建立蜀漢,“9+1”個部長中仍然未見廷尉、宗正。因此,漢中王國卿的數量不可考,我們暫且不論。

但是史籍所見的三個漢中王國卿裡,前兩個本應叫奉常、郎中令,而現在徑直叫太常、光祿勳,這就是僭越,而且僭越得明目張膽。

魏公國初建,採用六卿,名稱為諸侯王卿名稱;吳王國初建,採用的應該也是六卿,名稱仍然是諸侯王卿名稱。

漢中王國初建,幾卿不知道,但是名稱全部是朝廷卿名稱,劉備稱王時的心思實際上已經昭然若揭。

細節2:一個稱呼名稱暴露野心

其實劉備在定蜀後,就開始在形式上提高自己的地位了,這突出表現在“主公”稱號的創造上。

“主公”有什麼特殊嗎?當然很特殊。在《三國演義》裡,大家都管自己的老闆叫“主公”;可實際上,漢末三國時期,只有一個人被稱作“主公”,那就是劉備。

《三國志》和裴松之的註文裡,“主公”一詞共出現了15次,而且全部出現在《蜀書》當中。

劉備取益州不久,法正勸劉備用許靖以提高聲望(《法正傳》,2次):

然今主公始創大業,天下之人不可戶說,靖之浮稱,播流四海,若其不禮,天下之人以是謂主公為賤賢也。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現存史料裡,法正應該是第一個管劉備叫主公的人

劉備定蜀後、取漢中前,有人勸諸葛亮向劉備告法正威福過甚,諸葛亮以為不可(《法正傳》,2次):

或謂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縱橫,將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

劉備定蜀後、取漢中前,諸葛亮勸劉巴接納張飛(《劉巴傳》,1次):

諸葛亮謂巴曰:“張飛雖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

劉備初征漢中不利,張裕預測“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的時間(《周群傳》,1次):

裕又私語人曰:“歲在庚子,天下當易代,劉氏祚盡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後,寅卯之閒當失之。”

劉備定蜀後、取漢中前,以蔣琬為廣都長,因琬瀆職而欲治罪,諸葛亮規勸(《蔣琬傳》,1次):

軍師將軍諸葛亮請曰:“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願

主公重加察之。”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諸葛亮叫“主公”叫得也很溜

劉備定蜀後,彭羕先為治中,後遭貶,私詣馬超時,馬超的問話(《彭羕傳》,1次):

羕聞當遠出,私情不悅,往詣馬超。超問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

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

彭羕臨死前,給諸葛亮的書信(《彭羕傳》,6次):

羕於獄中與諸葛亮書曰:“僕昔有事於諸侯,以為曹操暴虐,孫權無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與興業致治,故乃翻然有輕舉之志。……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苟以為首興事業,而有投江陽之論,不解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頗以被酒,侻失“老”語。此僕之下愚薄慮所致,主公實未老也。……至於內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討曹操耳,寧敢有他志邪?……昔每與龐統共相誓約,庶托足下末蹤,盡心於主公之業,追名古人,載勳竹帛。統不幸而死,僕敗以取禍。自我墮之,將復誰怨?足下,當世伊、呂也,宜善與主公計事,濟其大猷。……”

劉備駕崩後,諸葛亮給杜微的書信(《杜微傳》,1次):

亮以微不聞人語,於坐上與書曰:“……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愛德下士。……”

由上可見,《三國志》中“主公”一詞,一共出現了15次,涉及8個事件,全部出現在《蜀志》當中。其中,6個事件(7次)是在劉備定蜀後、稱漢中王前對劉備的稱呼,和彭羕有關的兩個事件(7次)也是在劉備定蜀後稱呼劉備的,和杜微有關的1個事件(1次)是在諸葛亮時期稱呼劉禪的。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劉禪被稱為主公,其實是個誤會

在彭羕事件中,彭羕以戴罪之身,上書語氣甚為卑微。如果劉備其時已經稱王,那麼彭羕應當稱其為“殿下”而不是“主公”。比如劉備稱王后,孟達降魏,上書劉備,就稱:

伏惟殿下將建伊、呂之業,追桓、文之功……(《劉封傳》裴注引《魏略》)

因此,彭羕事件中,馬超、彭羕稱劉備為“主公”仍然是在定蜀以後、稱漢中王以前。

至於杜微事件中的“主公”,陳《志》載:“亮以微不聞人語,於坐上與書曰:‘……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但是這個“主公”可能是多寫上去的衍文,因為前面的“朝廷”已經代指劉禪了。

清人朱邦衡就說:

“主公”二字疑衍。

盧弼《集解》也認為:

此處既有“朝廷”字,則此二字定屬衍文。

綜上,《三國志》所有正確的“主公”記載,全部是稱呼劉備的,而且是稱呼其從定蜀到稱王之間這段時間的。

那麼,劉備為什麼會被稱為“主公”呢?胡三省注《通鑑》說:

主公之稱,始於東都。改明公稱主公,尊事之為主也。

他認為這是把“主僕關係”的“主”用作了一般性尊稱。事實上,中國的許多尊稱、謙稱確實是由此而來。比如“臣”字,在上古時期乃是奴隸之謂,可在秦漢之時就成為了一種謙稱。其實,“主”字在先秦時代就已經用於對君主的尊稱了。比如當時稱低天子一等的諸侯為“主君”等等。

另一方面,“公”在漢朝時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尊稱。當時對祖、父尊稱公,對師長尊稱公,對老年人尊稱公,甚至對皇帝也尊稱公(西漢武帝以後稱“鉅公”,東漢稱“天公”)。而且漢成帝以後,恢復了先秦時代對先賢后裔封爵以示尊奉的做法,商、周後人被封為公爵。這又給了“公”以一種崇高的內涵。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劉備在當漢中王以前,先過了把主公癮

所以,“主公”這個詞,應該也是一種非常尊貴的稱呼了,在劉備集團內部,應當算是僅次於“大王”“殿下”這種王爵稱呼的了。這個稱呼雖然算不上僭越,但足以表現出劉備內心的僭越意識。

順便說一下,三國以後,“主公”這個詞開始被一些人所接受並使用。如兩晉之際,割據涼州的刺史張軌(即前涼武王),就被屬下稱為“主公”;東晉末年,張邵稱劉裕(即後來的宋武帝)為“主公”,時劉裕尚未稱帝。大抵主公的用法如此

當然,從稱呼上搞這種“準僭越”的也不止劉備,曹操和孫權也幹這事兒。

與劉備選擇了“主公”不同,曹操被稱為“相公”。

建安二十年(215年),已經晉封魏公的曹操率軍徵張魯。時任魏侍中、名列建安七子的王粲隨軍出征,寫了一首非常肉麻的《從軍詩》,開頭寫道:

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安得久勞師?相公徵關右,赫怒振天威。……

王粲後來還寫過一首《羽獵賦》,裡面有一句:

相公乃乘輕軒,駕四駱,拊流星,屬繁弱。

就是這兩首詩,開天闢地創造了一個詞——相公。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相公”

“相”,說的是曹操在建安十三年(208年)當了丞相;“公”,說的是曹操在建安十八年(213年)被封為魏公。西漢丞相多封侯,東漢三公往往連侯都不封。而曹操既是丞相,又是公,合起來當然就是“相公”了。

不過和主公不同,劉備的“主公”是正式在政治生活中使用的,而曹操的“相公”只是王粲拍馬屁拍出來的文學詞語,並沒有在政治生活中應用。不過,曹操之後,劉裕、宇文泰也曾被稱為相公。

劉備和曹操都是準僭越,孫權卻是直接僭越了。他在江東被稱為“至尊”,不僅時間上遠遠早於劉備和曹操,而且“至尊”一詞本來就是專指皇帝的。虎落平陽如漢獻帝,大臣們也一樣稱他為“至尊”。

據《三國志》記載,孫權被稱為“至尊”12次(呂蒙3次,甘寧3次,呂蒙之母2次,陸遜2次,魯肅1次,周瑜1次),均在孫權未稱帝時。其使用時間,貫穿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掌軍時期。

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安八年(203年)以後,甘寧棄劉表而投孫權,提出“二分天下”之策時。那時,搶先註冊“預備皇帝”的袁術才掛了不到五年,曹公還在苦兮兮地鏖戰袁紹的蠢兒子們,劉皇叔還在因為大腿根兒長了好多肥肉而跟劉表抹眼淚。

可見,一個簡簡單單的稱呼,也足以顯示出劉備、曹操、孫權的不臣之心。看來劉備想當皇帝,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細節3:兩個兒子名字暴露野心

最後一個細節,其實是一個老梗兒了。劉備的乾兒子叫劉封,親兒子裡的老大叫劉禪。大家都知道,“封禪”是古代皇帝最重要的禮儀,給兩個兒子起名“封禪”組合,這劉備是要幹什麼?

當然,也有反對意見,畢竟劉封是乾兒子。還不認識劉備的時候,劉封就叫“封”了,這怎麼是刻意的呢?

關鍵問題在於,劉禪本來也不叫劉禪。《三國志》卷33《蜀書·後主傳》記載,劉禪字公嗣。但我們都知道,劉禪小名叫阿斗;而且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劉升之。《三國志》卷3《魏志·明帝紀》太和二年(228 年)注引《魏略》載明帝露布稱:

劉升之兄弟守空城……

“主公”這個稱呼暴露了劉備稱帝野心,他若成功,漢獻帝照樣下臺

劉禪其實原來叫劉升之

這個劉升之就是劉禪。很可能劉禪原來叫劉鬥,字升之。鬥表示星斗,星斗昇天,與“升之”正合;當然,如果樸素地認為鬥、升都是容積單位也沒問題,不過看起來土味兒比較濃重而已。

還有一種可能,劉禪原名就叫劉升之,按當時習俗是可以稱呼他為“阿升”的。比如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就被呼作“阿承”(見《襄陽耆舊記》)。而我們今天常稱劉禪小名叫“阿斗”,這個阿斗實際上是把“阿升”寫錯了。按照漢代隸書的寫法,“鬥”和“升”很相似,寫錯了也不足為奇。

總之無論劉禪原名叫劉鬥還是劉升之,他都有過一次改名經歷,而且後來使用的字“公嗣”,也分明在說他是劉備的繼承人。既然“禪”是後改的,那麼就有極大可能是與“封”搭配而改,組成“封禪”,否則實在難以解釋劉備給劉禪改名的動機。

我們已經很難得知劉禪改名是在什麼時候了。不過鑑於劉封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被已經稱王的劉備賜死,這次改名當在此年以前,最遲也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稱王之時。

劉備定蜀以後,稱呼改為專有的“主公”;稱王建國設置列卿時,使用只有中央朝廷才能使用的太常、光祿勳名稱;在此期間,又給親兒子劉升之改名劉禪,從而與乾兒子劉封的名字組成“封禪”。看了這三個細節在,劉備當時不是想當皇帝,又是想幹嗎呢?

所以說,如果劉備真的北伐成功,興復漢室了,那麼中興之君也一定是劉備自己。至於劉協,最好的歸宿也不過是當太上皇或者陳留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