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太監呂芳40年如履薄冰,如何做到全身而退的?

她叫楊小颯


我來回答: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海瑞進了京,隨後跑到六必居題字,又趕上清流派對抄家嚴黨的銀兩處置不當,惹惱嘉靖帝。

陳洪跑到裕王府宣旨後被打,回來稟報,嘉靖帝震怒:

“真是十步以內必有芳草呀!”

那邊陳洪跑到鎮撫司“除草”,這邊嘉靖帝送給呂芳一道符:

“跟了朕大半輩子,帶著這個,可保你下半輩子的平安。”

就這樣,呂芳拿著符救出了楊金水,倆人一路向南,裝了幾年瘋的楊金水終於哭了起來:

“哭吧,哭吧,把憋在心裡那點委屈都哭出來,往後咱們就不用哭了,讓他們哭去吧!”

一、

呂芳作為司禮監五大太監之首,權力那是相當的大,作為掌印太監的他掌控大明朝最終政策執行權——披紅。

司禮監掌管內廷二十四衙門,外加錦衣衛和東廠,是以嘉靖帝為中心發號施令的中轉站。也是用來平衡和制衡內閣,以及六部兩京一十三省的官吏,並全天下百姓。

我們可以想象得出,在劇情開始之前,也就是嘉靖帝四十年之前,朝廷至少穩定了二十年。這二十年正好是嚴嵩和呂芳當政,兩者配合相當的默契,真正平衡被打破源自於開場的御前財政會議。

之所以這場會議清流派會向嚴世蕃開火,原因就在於雙方力量發生了根本改變,這個改變就是裕王有後了……

因為周雲逸的死,讓整場會議充滿著火藥味,呂芳還在盡力維護平衡,會議前就定了調子:

“諸位大臣,臘月二十九周雲逸的事,大家都知道……虧空上的事,能過去,我們就儘量過去,天大的事,咱們得同舟共濟。”

但會議還是吵起來了,面對激烈衝突,嚴嵩先出擊,打破了平衡:

“有些人就藉著這個誹謗朝廷……這場雪是皇上敬下來的……”

這中間呂芳一直在調停,讓大家就事論事,撥正討論的方向,最終會議也得到圓滿結束,並定下了“改稻為桑”國策。

從這一刻起,呂芳就感覺到了,一場大的變局就要出現,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利用給裕王賀喜的機會向嘉靖帝請求派太監和宮女去裕王府,同時巧妙地把馮保派去,做到了未雨綢繆。

二、

他對馮保說了那一番理論堪稱全劇經典之一,那就是“思危”、“思退”、“思變”,並明確告知他:

“如果真有裕王入主大內的那一天,乾爹這條老命還要靠你!”

呂芳這個人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其實就是仁慈,所謂和氣生財,能不結仇絕不結仇,能救一命絕不袖手旁觀,對馮保如此,對楊金水對其他人也是如此。

劇中嘉靖帝好幾次提到對呂芳“老祖宗”的稱呼感到厭煩,並說只有死人才稱祖宗,為什麼呂芳還是不改?

其實這個稱呼何嘗不是底下人心甘情願叫的,發自內心的話,改不了,由此也能看出呂芳會做人。但呂芳又太過仁慈了,太仁慈就會出問題,最後呂芳的被撤,也是因此,當然這是後話,我們一會兒會講到。

呂芳的第一次危機發生在“毀堤淹田”之後,發生在他最愛的乾兒子楊金水身上。楊金水這個人用呂芳的話講,就是壞的時候比誰都壞,但是好起來又比誰都好。

如果沒有後面的事發生,可以想象得出,楊金水江南織造局任期滿了後,必然回京。他的政治覺悟和手段,絕不在陳洪之下,尤其他那不上秤沒有四兩,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的至理名言,貫穿全劇。

這次危機在楊金水的忠心下得以化解,他當機立斷放棄李玄,在嘉靖帝面前供出嚴世蕃,袒護了胡宗憲,深得朕意,不僅沒有受到處罰,反而得到了表揚。

三、

呂芳的第一次危機就這樣被楊金水解了圍,而第二次危機,仍然是楊金水破了局。

朝局的變化遠遠超過了呂芳的想象,毀堤淹田、通倭大案、打著織造局招牌買田、浙江貪案一併爆發。面對海瑞的咄咄逼人,楊金水也傻了眼,感受到自己沒有完成老祖宗,皇上交代的重任:

“我就是皇上,就是老祖宗派到浙江來的一條狗,我得看住這個家!”

是狗就得護主,一旦毀堤淹田這件事被掀出來,嘉靖帝就不得不查,一查就會查到織造局頭上。到時候楊金水、呂芳都會受牽連,連嘉靖帝的聖明都保不住,更不用說還在打仗的胡宗憲。

可是楊金水又不能死,他一旦死了,就會給司禮監敵對勢力,也就是陳洪一個把柄,對呂芳極其不利。他清醒地活著也不行,人清醒就得回答問題,不管他怎麼回答,都會牽扯呂芳,都會玷汙聖上。

萬般無奈之下,他只有瘋,嘉靖帝也知道他是裝瘋,但是還是想知道這件事跟呂芳有沒有關係,楊金水回答:

“呂芳是誰?有他……有他……他在一百年前死的……”

又說楊金水也死了,意思就是說線索到這裡就斷了,楊金水承擔了所有責任,絕不會玷汙聖上。

第二次危機以楊金水被關朝天觀結束,但是呂芳也失去了緩衝人,也就是楊金水,下一次危機到來,就只能自己上了。

四、

其實楊金水變瘋的消息剛傳到京城,呂芳就慌了,慌亂之餘,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瞞著嘉靖帝去見了嚴嵩和徐階,最後被髮配吉壤。

其實呂芳絕對是好心,這個節骨眼上,一旦清流派跟嚴黨掐起來,必然影響到東南抗倭大局。他其實很清楚,楊金水變瘋,自己有罪,逃不掉,他不想讓嘉靖帝為難,這個為難還是想替嘉靖帝抗。

呂芳最後定性:

“我們還是同喝皇上這杯酒吧!”

後來嘉靖帝確信呂芳沒有牽扯到浙江貪案之後,也明白了他的苦心,同時為他不能飽讀詩書而善意提醒,你可知道太祖勸大臣酒時說過啥?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呂芳去勸酒,飽讀詩書的嚴嵩和徐階,必然會理解成這是嘉靖帝的意思,怎麼可能不想法對付我們?

但呂芳是好心辦了壞事,對嘉靖帝仍然是忠誠,所以這次也是化險為夷。

呂芳最後一次被貶,就是開頭提到的劇情了,因為呂芳總在向著裕王說話,引起了嘉靖帝不滿:

“是他在替朕說話,還是你在替他說話,或者替朕的兒子說話?”

也就是說,嘉靖帝發現呂芳竟然也向裕王靠攏,作為太監,只能有一個主子,那就是皇上。朕還沒死呢,你就往未來的皇帝身邊靠,什麼意思?

五、

實際上,嚴黨倒臺之後,就已經預示著呂芳同樣要倒臺。

表面上看,呂芳是偏向了清流派,偏向了裕王,好像是他開始把寶往裕王身上壓。畢竟在這次黨爭之中,以裕王為首的清流派獲得了成功,而且呂芳以及他所代表的司禮監也在往裕王身上靠。

先是半路殺出個海瑞,非要替嘉靖帝正人心,靖浮言:

“只是無人把為什麼要這樣改說清楚,因此浮言四起……我替你把這個必字做個註腳,正人心而靖浮言!”

海瑞又是裕王舉薦的人,嘉靖帝必然會多想,老子還沒死呢,你們就要來逼宮了?

這還不算,連向來只服從皇上的錦衣衛也有兩個跑來求情,關鍵是呂芳還答應了。呂芳這類人有個什麼特點呢,用黃錦的話講:

“我們這些人,原本都不是人,有了皇上我們才是半個人,有了老祖宗的多年呵護我們才有半個人樣。”

要想做個人的前提是什麼,就是皇上,沒有皇上,你們什麼都不是,呂芳就是犯了這個忌諱。

其實並不完全如此,而且平衡被打破,以呂芳的人設,很難再尋求一個平衡。如果權力不能互相制衡,那麼必然會失控,這才是嘉靖帝最擔心的事情,事實上呂芳走了,陳洪上臺,爭鬥並沒有停止。

嚴黨當政的時候,有什麼越中四諫、戊午三子,還有周雲逸在罵;嚴黨倒臺後,徐階上臺,一樣的有一群人罵,劇中沒提,但歷史上就是如此,比如國子監翰林院李清源他們;徐階下臺,到後來的張居正上臺,同樣也有一群人在罵,所謂的清流派,就是誰當政,我就罵誰!

如果沒有強大的司禮監予以協調,皇權也就沒有地位了,後來魏忠賢倒臺後,東林黨一黨獨大,崇禎帝都被耗死了,原因就在於此。

呂芳,後期總在出錯,他回答嘉靖帝是,自己也老了,以此換取了嘉靖帝的同情心。嘉靖帝不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對於這樣的忠誠老臣,他也會照顧。呂芳當政四十年,早已經跟嘉靖帝融為一體,反呂芳就等於反自己,嘉靖帝不傻。

可以理解成呂芳的“三思”救了自己,也可以理解成他的“忠誠”救了自己,亦可以理解成嘉靖帝念舊救了自己……

但不管怎麼說,他是全劇最大的贏家,他帶著楊金水:

“往後咱們就不用哭了,讓他們哭去吧!”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1566》,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


楊角風發作


嘉靖為了保全呂方後半生將其發配到中都孝陵給朱元璋看墓後,呂方給陳洪的一跪,請求他們照顧好萬歲爺。在鏡頭另一邊的嘉靖已是紅了眼眶,他們主僕二人的感情就如同家人一樣,帝王向來孤家寡人,只有呂芳在他身邊,他才覺著貼心,他怎麼捨得呂方走呢?可是他已知道自己即將龍馭上賓,他也知道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裕王上位定會先清除內官,用自己的心腹,所以他這是為了保全呂方下半輩子的安全,可憐的陳洪還以為自己終於出頭,他不知道他只是呂芳的替死鬼,嘉靖的一把刀。

呂方從藍神仙那裡將瘋癲數年的楊金水帶了出來,走在路中,他對楊金水說道;“金兒,從今天起,你不用再裝了。”看到這一幕時令我為之動容,為的是楊金水的隱忍可憐,為的是呂方的慈悲寬容,為的是他兩人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感情。從此這爺倆可以在孝陵平安的度過下半輩子了。






大樹底下好觀影


呂芳能夠全身而退,一方面是他自己多年來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嘉靖是個念舊的皇帝。

呂芳是自幼跟隨嘉靖,幾十年來一直對嘉靖忠心耿耿。嘉靖對呂芳是相當信任,並且還非常依賴他。正如嘉靖對黃錦所說的那樣,嘉靖自幼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姐妹,幾十年來一直都是寡家孤人,如果說嘉靖有親人的話,那麼呂芳是能算一個的。

可是嘉靖這個皇帝也有缺點,那便是他太聰明瞭,從來不願意自己擔責任。無論是呂芳、還是嚴嵩,他們二人替嘉靖幹了太多的髒活,也得罪了太多的人。一旦裕王繼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二人是沒有好下場的。對於這一點,呂芳知道、嚴嵩也知道。二人都想給自己留退路,可是嚴嵩沒有退路,只能硬著頭皮幹,而呂芳卻找到了自己的退路。

呂芳讓自己的乾兒子馮保去做萬曆皇帝的大伴,希望馮保夾著尾巴做人,能夠一朝一日馮保得到裕王的信任。馮保也不負所望,成功的讓裕王、裕王妃以及年幼的萬曆皇帝相信了自己。靠著馮保,呂芳成功的搭上了裕王,確保自己能夠不被清算。可以說這是呂芳能善終的最大原因。假如沒有裕王的信任,呂芳是不敢輕易的放下歸隱的。

只可惜嚴嵩運氣就沒那麼好了,眼睜睜嚴世蕃被殺,白髮人送黑髮人。其實嘉靖是個念舊的人,看到嚴嵩落個如此下場,內心還是非常不忍心的。所以嚴嵩也能夠平安致仕、安老晚年。嚴嵩倒了,幾十年的權力平衡便打破了。徐階取代了嚴嵩,但他並不願意像嚴嵩那樣替嘉靖幹髒活,不惜得罪文武百官。

這種情況下,嘉靖只能讓司禮監幹嚴嵩的活。可是呂芳原本就是個八面玲瓏的人,不願意得罪的人。嘉靖內心中也不願意呂芳做這些事情,將來一旦自己駕崩了,呂芳是死無葬身之地的。

於是乎嘉靖便藉著幾件小事將呂芳貶去南京了,並且在臨走之前還給了他護身符。嘉靖為了就是希望呂芳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晚年。這便是呂芳能善終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文官一句話,三思而後行,武將一句話置之死地而後生。這個本來是呂方教馮寶的,可是我覺得也是他自己對自己說的,大明朝幾萬太監的老祖宗,司禮監掌印,雖無閣老之名,實際上已經是閣老之實,看著風光無限實際上已經危如累卵。太監這個職業本人沒有任何歧視,風光的時候權勢滔天,晚年幾乎沒有善終。上司(嘉靖)猜疑日甚,同僚,嚴嵩,徐階都對他愛恨有加,晚輩(陳宏)著急上位,嫌他擋道,幾乎是必死之局。生生讓老人家做活了,而且還帶走了一個“瘋了”的乾兒子楊金水。可見他謀劃之深,不在嚴閣老,徐階之下。


鐵掌幫幫主裘


呂方教育下面乾兒子的時候,說過一句話,“為人為官當常自省,思危、思退、思變”。他自己也是去身體力行了。身居高位常保清醒,能夠安享晚年也不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