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很弱的的稱號或官職?

全歷史


各朝各代剛剛建國的時候,出於籠絡人心的需要,也便於軍事指揮,往往會設立一些品級極高的官職,而且有實權,動不動就是正一品、從一品。但是到了政權穩固時候,這些看起來品級極高的官職,皇帝都會將其虛化,反而將一些官階較低的職務實權化,從而形成大量有名無實的大官。

比如漢朝初期,有丞相這個官職,可以開府治事,自己設立小朝廷,皇權很大程度被丞相架空。皇帝感到威脅,慢慢弱化丞相職能,將三司(司徒、司馬、司空)實權化,進行分權。但三司也還是權利太大,也有開府治事的權利,所以後來又必須再分。魏晉南北朝時期又逐步設立三省(名字稍有變化,但職能大致相同),三司成為有名無實的大官。

到隋朝,開始設立六部進一步分權,三省官員權利受到一定限制。到唐朝,由於李世民曾經擔任尚書令,後面設立尚書令官職,但沒有實際任命,改由左、右僕射掌權,到中期,左右僕射也被虛化,由同中書門下三品再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實際掌權,稱為宰相,掌權的官階越來越低,二品以上官階全部被虛化,都是皇帝期望不斷分權,避免相權威脅皇權的結果。

發展到明朝,朱元璋通過胡惟庸案徹底廢除丞相制,徹底實現分權。但這樣一來活又得自己全部幹,太累,所以朱棣又設置內閣來分擔一些雜事。後來的皇帝發現沒有丞相干活實在太累,又逐步將內閣的權利實權化,內閣成員又原來是四品以下官階逐漸提升到二品,張居正甚至以內閣首輔身份幹到了正一品,可謂位極人臣。但是皇帝也不傻,實權化內閣的同時又將一部分權利分給太監,也就是司禮監,內閣負責票擬,司禮監負責批紅,活分派下去了,自己也不至於被架空。畢竟要控制一群草包太監比控制一群代表帝國頂級智商水平的內閣官員要容易得多。

至魏晉時期設立九品中正制開始,中國官員就出現了品級,除了王朝初期和末期,極少出現一品官員掌權的現象,所以歷朝歷代的一品官幾乎都是虛職。到了朝代中期,出於進一步分權的需要,大部分二品官員也被虛化,又形成了很多二品的虛職官員。例如隋唐時期的三司,開府儀同三司(司空、司馬、司徒),到後來號稱帝師的太傅,以及合稱三師(正一品)的太師、太保,合稱三少(從一品)的少師、少傅、少保,等等……全是虛職!一般而言,掌權的肱股之臣即將退休,皇帝為了表彰功績,都會加封三師或者三少,以示恩寵,或者某某大官去世,皇帝要表現自己的仁德,也可能追封個三師或者三少之類的。但凡封了三師或者三少,無論是否在世,基本都意味政治生命結束,如果繼續幹下去,就會功高震主、威脅皇權了,皇帝下一步很可能設法剷除。例如前文提到的張居正,以內閣首輔身份加封太師,把皇帝當自己兒子一樣訓斥,嚴重威脅皇帝權威,剛死就被皇帝抄了家,禍及家人。


嘟嘟的大樹


民國曆史上,最唬人的官職,應該是“代總統”了吧!

一看官職,大家都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了。李宗仁在1949年當了10個月的代總統,這個代總統,其實就是個花架子,除了聽著好聽,啥用處都沒有。

表面上看,代總統就是代理總統,一旦有尺寸之功就能正位為總統,可是,李宗仁當的這個總統,實在是太憋屈了!

李宗仁認為,想要當好這個代總統,必須團結兩個手下——行政院長何應欽和立法院長孫科。

何應欽的行政院長,其實就相當於總理。李宗仁1949年1月22日就任代總統,找到何應欽就三天一小請,五天一大請,希望何應欽能夠帶著黃埔系大部跟著自己幹。李宗仁的信心來自於兩個方面,首先美國明確支持李不喜歡蔣,再者何應欽作為黃埔系老二和桂系老二白崇禧私人關係很好。不管是看美國的面子還是白崇禧的面子,何應欽都應該配合李宗仁的工作。

然而,當李宗仁把自己的施政計劃向何應欽和盤托出後,何應欽立刻跑到奉化溪口向已經下野的前總統蔣介石彙報了。何應欽和蔣介石在溪口大笑,李宗仁的淚水只能嚥到肚子裡去。

孫科的立法院長,其實一直是國民黨黨內主要的反蔣派。對於爭取孫科的支持,李宗仁很有信心。可是,李宗仁上任後,卻發現完全找不到孫科了。原來,孫科早已帶著立法院的全套人馬跑到廣州了。李宗仁打電話去問,孫科回答,按照新修訂的法律,中華民國的首都已經遷到了廣州,不僅立法院要搬,將來行政院、檢察院、法院和考試院都要搬。

李宗仁無奈,只好請國民黨內部很有威望的于右任老先生去勸孫科回南京來。于右任到了廣州,卻連孫科的面都沒見到。被孫科躲著不見,于右任只好回到南京在中山陵大哭一場,再也沒臉去見李宗仁了。

李宗仁上臺初期,三大戰役已經結束長江以北已經成了解放軍的天下。所以李宗仁最主要的工作是與共產黨進行談判,試圖劃江而治。共產黨提出的各種要求中,最簡單的莫過於釋放政治犯,李宗仁決定從這個最簡單工作做起。

釋放政治犯,最應該釋放的毫無疑問是1936年西安事變的兩位將軍——張學良和楊虎城。當時張學良在臺灣。李宗仁命令臺灣省主席陳誠釋放張學良,可是陳誠說,我不認識什麼李總統,我只知道蔣總統。

當李宗仁要求釋放張學良楊虎城的命令發出時,全國新聞都報道了。可是具體實施中,蔣介石發電報給陳誠說“如有命令到臺省釋放張學良,似可暫不置復。否則可以並不知張學良何在,以此事省府向不過問之意復之。”

就這樣,李宗仁認為最簡單的“釋放政治犯”這件事都沒有做成。

正當李宗仁上躥下跳要求做這做那大展拳腳時,身邊人一語驚醒夢中人“李總統,我勸你還是消停點吧,你看看總統府的保鏢保姆還有保潔,有幾個咱桂系自己人?”

李宗仁頓時呆立在當場,一句話說不出來。

事實上,民國總共37年,大多數時間設立了總統這個職位,可是這個總統職位在大部分時候都是無權無勢的。袁世凱總統在1913年二次革命後才掌握實權,總共不到三年;黎元洪和馮國璋都當了總統,卻被總理段祺瑞耍的團團轉;徐世昌總統乾脆就是橡皮圖章;曹錕總統雖有實權,卻極度依賴吳佩孚;到張作霖掌權,乾脆叫大元帥不叫總統了;林森當了12年抗戰總統,卻莫名其妙死於車禍,極有可能是政治謀殺。

李宗仁,不過是眾多傀儡總統的一個罷了。


歷史知事


確實有很多聽上去威武霸氣,實際上根本排不上名次的官職

八十萬禁軍教頭

這是林沖的官職,乍一聽,八十萬禁軍的教頭,管著八十萬人吶,絕對的實力人物啊,但其實呢,林沖這個職位真的很低。本來宋朝就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對武將多有打壓,而且當時東京城裡的禁軍滿打滿算也就四五萬人(參考金軍圍攻東京可知),哪裡有八十萬!這個數字只不過是拿出來唬唬人用的,還有就是禁軍教頭有很多,每一個教頭負責一批禁軍的專業訓練,差不多一個教頭負責一二百人吧,這些教頭統稱“八十萬禁軍教頭”,而且教頭上面還有副總教頭,總教頭,虞候,都虞候等等,太尉高俅是他們的最高長官,所以林沖這個八十萬禁軍教頭放在現在最多也就是個連長級別的官,這種級別的官在東京不下五六十個,在全國也有幾千個,所以教頭在東京城真是不入流啊,也難怪林沖前期面對高俅,高衙內是能忍則忍啊,這根本不就不是一個檔次好嗎?



王羲之的右將軍

如果單獨拿出“右將軍”這個職位,很多人肯定認為這是高級武將啊,當年張飛,徐晃都擔任過此職。但王羲之擔任的這個右將軍可沒那麼厲害,至少沒有張飛,徐晃那時候厲害。晉武帝統一全國後,在全國設置了多達四十餘種的武將銜,右將軍只是其中之一,而且王羲之的正式官職是會稽內史領右將軍!這個“領”很重要,其實說白了就是王羲之這個右將軍的名號是在會稽內史的基礎上再給的一個沒有實際軍權的榮譽稱號罷了。



八府巡撫

這個官職在歷史上其實是沒有的,在清朝,巡撫是一省掌管,巡撫之上是總督,哪裡有什麼八府巡撫。其實八府巡撫的原型是“八府巡按”,而這個“八府巡按”正是官銜是“監察御史”,就是臨時由朝廷委派分別巡視各省,考核吏治的官職,品級不高,只有五品,而巡撫可是二品大員,只不過監察御史是朝廷委派到地方巡查的,品級不高但畢竟是從天子身邊來的,所以地方巡撫見了也都要客客氣氣的,生怕這些監察御史回去給他們穿小鞋。

其實還有一些榮譽銜的官職除了能體現一下地位之尊外也根本沒有任何實權,比如東宮三師三少的官職,都挺唬人的,就是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太子少保這些,都是沒有權利的虛職,只不過只有那些德高望重,有功於社稷的官員才能得到,雖然是虛職但也少。


鹹魚閒聊


在國軍部隊裡,不管聽起來多麼高大上的軍職,只要前面冠了一個“副”字,基本都是空架子。副主官如果沒有兼任下一級作戰單位的正職,可能也就只能管管自己指揮部的幾個人,變成可有可無的“吉祥物”了。

要說明這一空泛的問題,需要通過實證來加以說明。我們不妨就以去世後被兩岸共同悼念的抗日名將——鄭洞國將軍的經歷來簡要論證一下吧。

長城抗戰時期的鄭洞國、黃傑、關麟徵等人

1938年臺兒莊戰役後,鄭洞國由第2師師長“擢升”為52軍副軍長,他憤而辭了職

當時的52軍,軍長為關麟徵,下轄鄭洞國第2師和張耀明第25師。由於起家於25師,再加上張耀明還為陝西同鄉及小迷弟,關麟徵升為32軍團長後就把張耀明扶到了52軍軍長的位置。而資歷更深、戰功更高的鄭洞國僅僅出任了副軍長,連第2師師長也不再兼任。

看起來鄭洞國似乎升職了,其實他的副軍長基本就是擺設,甚至比當師長還不如。鄭洞國知道這與之前長城抗戰時與好朋友杜聿明一起共同得罪了關麟徵也有一點關係,於是就請了長假去了長沙,等於是辭職了。

1939年初,杜聿明出任由新編第11軍改編而成的第五軍軍長後,力邀鄭洞國出任榮譽1師師長,鄭洞國欣然前往。不久,鄭洞國擢升為第五軍副軍長兼榮譽1師,後來又率部參加了崑崙關戰役,立下赫赫戰功。

駐印軍時期的鄭洞國與蔣介石、蔣緯國等人

1944年8月,新一軍軍長鄭洞國“升任”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成為史迪威的副手

攻克緬北重鎮密支那後,新一軍擴編成孫立人新一軍和廖耀湘新六軍,史迪威為總指揮,鄭洞國為副總指揮。史迪威返回美國後,留下的職位由索爾登接任。

按鄭洞國將軍的長孫鄭建邦所說,“祖父到任之後,除了身邊的衛隊,無權指揮任何一支部隊”,“職責僅限於掌握軍隊紀律,鼓舞部隊士氣”。

當然,鄭將軍還是逐漸依靠自己的能力贏得了史迪威及索爾等的信任,有時也會親臨前線指揮,比如密支那戰役,有時甚至會乘坐小型直升機飛臨前線。

但總體來說,作為駐印軍副總指揮的鄭將軍,並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指揮水平,也沒獲取足夠的指揮權限。

駐守長春時期的鄭洞國

1947年8月,鄭洞國出任東北行轅副主任,“實際上等於靠邊站了”

東北行轅副主任,作為主任陳誠的副手,理論上為東北地區的軍政二把手。但援引鄭建邦的說法,“幾乎所有的軍事事物,陳誠都交給了親信、剛來東北的副主任羅卓英處理”。

陳誠去職後,衛立煌上任新成立的東北“剿總”總司令,鄭洞國為幾個副總司令之一。後來在蔣介石、衛立煌的嚴令和勸說下,鄭洞國飛赴長春,兼任新組建的第一兵團司令,並接替梁華盛出任吉林省主席一職。

也就是說,如果鄭將軍不是以“剿總”副總身份兼任第一兵團司令,僅僅有“剿總”副總司令名頭的話,也就等於被剝奪了實際的兵權,說話也沒什麼份量可言。

孫立人將軍

孫立人將軍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他被從新一軍軍長的位置“提拔”至東北保安副總司令,實際兵權等於全部移交給了曾經的部下、新任新一軍軍長潘裕昆。

所以,從鄭洞國、孫立人將軍的個人經歷來管窺一下,大致可以看出國軍部隊中副職通常處於尷尬境地的一斑吧:有些副職聽起來名頭山響,實際上往往是被變相架空了。



敬請關注@司馬砸光,謝謝~


司馬砸光


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

這個頭銜只有一個人被授予過,那就是少帥張學良。貌似一人(蔣介石)之下,萬人之上。其實,這是個虛銜。

1930年6月21日,經過一系列的討價還價後,蔣介石授予張學良“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他自己是“正”總司令。

但是,張學良這個副司令在“蔣閻之爭”(中原大戰)中,並不是真心支持蔣介石。雖然蔣介石給了張學良很多好處,把華北地區劃給張學良,外加幾千萬鉅款,還封他為副司令,但是,他一直不出兵。直到蔣介石勝局在握,佔領濟南,少帥才出兵“調節”。此時已經是1930年9月18日,這個副司令真是對黨國忠心耿耿啊。

而且,副司令的部隊一入關,就找蔣介石拿了500萬軍費。在這裡也是替蔣介石感覺委屈,雖然是總司令,但是指揮不動副司令。

1930年10月9日張學良正式就職,中華名國三軍副司令。1931年,“918事變”後,東北邊防軍在“三軍副總司令”的“不抵抗”命令下,開始陸續撤出東三省。

1933年3月,128名日軍攻佔承德,東北全境淪陷。10日,張學良引咎辭職。

少帥雖有三軍副司令的名號,卻沒有幹三軍副司令的活。他這個副總司令也指揮不動別人,擔不起三軍副司令的責任。這個官職,我覺得符合題目。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這個職務聽起來是不是特別厲害?按照抗日戰爭時期的軍事體制,軍事委員會代行“戰時大本營”的職權,委員長則是全國抗日軍隊的最高統帥,那“副委員長”就是幾百萬軍隊的“副統帥”,權力和地位相當牛叉了吧?




當時的“軍事委員會四巨頭”分別是: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長何應欽上將、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白崇禧上將、政治部長陳誠上將(一直兼著戰區司令長官,先九後六)、軍令部長徐永昌上將,各把一攤。從理論上說,他們都是“委員長和副委員長”的直接下級。然而他們卻從來不把同一所大樓裡共事的副委員長當回事兒,因為他是陸軍一級上將馮玉祥。

1924年7月11日,孫中山參照蘇聯軍制成立了“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作為廣州政府的最高軍事決策機關,孫中山逝世後汪精衛短期兼任主席,而蔣介石利用北伐戰爭的機會,以北伐軍總司令的名以逐漸攫取了這個機構的權力,成為第三任主席。1927年寧漢對立期間,為了限制蔣的軍權,軍事委員會這個機構一度被取消。

(汪精衛)

1932年日本侵略軍發動“一二八事變後”,中日戰爭迫在眉睫,國民政府決定恢復設置軍事委員會以統攝抗日軍事,當年在洛陽會議上明確:“軍事委員會之設立,其目的在捍禦外侮,整理軍事,俟抗日軍事終了,即撤銷之”。會議推選蔣介石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李宗仁、陳銘樞、李烈鈞、陳濟棠為軍事委員會委員。

1935年起,國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增設二名副委員長,並任命閻錫山、馮玉祥為副委員長,其中閻老西常年呆在山西根本不來南京辦公,於是馮玉祥成為唯一一個在軍委會大樓裡視事的副委員長。西安事變發生後,又加推何應欽、朱培德、唐生智、陳紹寬為該會常務委員,鑑於蔣介石被扣,所以軍事委員會會議由副委員長馮玉祥臨時負責召集。



其實就是個招牌,因為指揮與調動軍隊的權力,屬於軍委會常委、軍政部長何應欽,馮玉祥根本調不動一兵一卒。全面抗日戰爭發後,鑑於國民政府並未正式對日宣戰,是以蔣介石認為“不必另設名目,即以軍事委員會主持戰事可也”, 於是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被授權行使陸海空軍最高統帥權,統一指揮戰時軍政。

1938年1月,原來曾經反蔣的地方派系老大比如李宗仁、閻錫山、張發奎等,都成為了戰區司令長官,仍然掛著軍委會副委員長的馮玉祥,確實有些礙眼了,於是軍委會在蔣的授意下,又決定取消副委員長、常務委員制。重新任命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程潛、陳紹寬、李濟深為委員,馮玉祥的副委員長牌牌終於被拿下了。

(馮玉祥)

也就是說,馮玉祥這個副委員長整整當了六年多,而這六年中,他的權力與職務相比,那簡直“弱爆了”。歸根到底是他既無基本部隊,也不是蔣介石著意使用的軍隊嫡系或者軍事人才。1930年中原大戰以後,馮的西北軍系統已經土崩瓦解,所殘存的一些力量比如宋哲元、孫連仲、韓復榘、石友三等部隊也是各自為政,完全不聽馮玉祥招呼。

而蔣介石之所以給出這個有職無權的虛位,只是為了做出“團結抗日”的一個姿態,畢竟馮玉祥在軍界資歷深厚,當年北伐軍的四個集團軍總司令就是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和李宗仁。但是閻錫山和李宗仁都還掌握著一定的軍事力量,需要加以提防,而馮玉祥已經是個光桿司令,屬於“人畜無害”的閒散軍頭,所以才放心地留置中樞,當然也只能是個擺設。

(閻錫山)


度度狼gg


這樣的官大多出現在散官之中。中國古代的官職按等級分為職事官和散官兩大類,前者掌握實權,後者沒有實權,但是品級都相同、待遇也相同,分文武兩類。

散官最早出現在隋朝,然後一直延續到清朝。

官居一品的文散官主要有光祿大夫、榮祿大夫,二品官有資政大夫、中奉大夫。武散官官居一品、二品的有輔國大將軍、鎮國大將軍、驃騎大將軍、建威將軍。

總的來說,散官的官名實際跟榮譽稱號差不多,品級雖然和職事官相同,實權卻相差甚遠,這和現在高官低配的道理一樣。


大將軍威武K


史上最唬人的稱號當《水滸傳》中形容豹子頭林沖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莫屬。


(《水滸傳》東京禁軍任教的林沖)

實際上這一稱號確實存在於史,以前看施耐庵《水滸傳》看了半天也搞不明白,為何手握八十萬禁軍的林沖會被高俅、高衙內父子欺負的跟孫子似的。後來瞭解了些宋朝史才驚覺“八十萬禁軍教頭”就是哈牛皮充大旗的稱號,林沖教頭稱號實際上在當時弱雞的很。

記得不錯的話,《水滸傳》中有八十萬禁軍教頭之稱的一共有六位。豹子頭林沖、九紋龍史進的師傅王進、金槍班教頭徐寧、還有徵伐遼朝時負責向宋江軍運送物資的王文斌,以及兩個比王進林沖等級要高一些的丘嶽和周昂,此二人後跟隨高俅進攻水泊梁山,實際算作是八十萬禁軍的正副“都教頭”。

注意,《水滸傳》中只出現了六位教頭並不代表只有六位,不然按照八十萬禁軍六位教頭均攤來說,每人下轄也有十六萬不是,那也了不得啊!

《水滸傳》沒有明說當時到底禁軍有多少教頭,後我翻閱史料發現,單宋仁宗時,單教頭就有二百七十個,另外又有更高級別的都教頭、都軍頭等不下四十個。宋仁宗時期,算是比較昌盛的時期,到了林沖所在的徽宗時期,軍隊尾大不掉,空頭軍銜官職更甚往朝,禁軍教頭以上職位絕不下於三百個。

如此一來,我們再按照八十萬禁軍均攤給三百人,每個教頭所轄不過兩千六百餘人,這樣一來八十萬禁軍的唬人稱號就大大縮水了。

(林沖)

你以為到這就結束了?那就太天真了。北宋徽宗時的東京位於今河南開封,小小彈丸之地,就是人扎堆站,怎麼可能容得下八十萬禁軍?

北宋這個禁軍和我們所理解的禁軍還是有出入的。我們理解的禁軍既皇帝的御林軍,專戍衛宮城皇權的軍隊,如果這樣看來放在北宋看起來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稱號似乎沒毛病。然而不是,北宋對禁軍有新的定義,既由中央政府控制的精銳正規軍,包括東京與地方的。並且這個八十萬是沿襲後周軍隊編制的稱號,實際上宋太祖趙匡胤時期,禁軍地方加上京都的不過十九萬。原因很簡單,趙匡胤重文輕武,本就不多,又裁員縮編。

但是,到了宋仁宗時期,禁軍所有地方與東京的確實膨脹到了八十萬,但是這也僅是紙老虎而已。

比如我們看後來女真六萬鐵騎南下滅北宋時,當時北宋號稱有不下十幾萬精銳禁軍戍衛東京,有恃無恐。然而事實令人大跌眼鏡,所戍十幾萬禁軍被六萬女真人如切瓜砍棗般滅了。可見,這個十幾萬禁軍,真正能上陣的不過只有六萬人以下才有可能成就女真人以少勝多的傳奇。

(女真人六萬鐵騎滅北宋)

我們按照這個比例可見,當時北宋號稱八十萬的禁軍,絕對有不下於四分之三的人吃空餉,佔著茅坑不拉屎的掛虛職。事實勝於雄辯,當時徽宗時東京禁軍確實只有十幾萬而已,其中又僅有不超過一半合格,撐死了不過六萬左右,並且有一半以上是戰時從地方調遣而來,那麼這個數字在林沖在東京時又得縮減一半。

如此一來,真相便來了,林沖在東京任禁軍教頭時,真正在東京的禁軍人數在五萬至九萬之間,按照北宋不下於三百個教頭且大多吃空餉的尿性來看,絕大多數教頭會在東京吃香的喝辣的,林沖所轄的禁軍均攤下來不過兩百到三百人左右。

並且,教頭不是將軍,僅是教授禁軍武藝的職位而已,無權調派軍隊。當然,按照林沖武藝來看,不排除他在東京禁軍中有較高的威望與地位,這也能解釋高俅為什麼有所忌憚給他來陰的,否則就直接殺了便罷。

我們再考究北宋武官共九品數十級來看,林沖的禁軍教頭卻並不在此列,可見其連個像樣的官職都沒有,在他之上更有都教頭、都軍頭、各正副都教都軍頭等不下於十幾個官職。而我們知道《水滸傳》裡高俅是太尉,算是專司軍隊最高領導人。



(高俅)

你們說這個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稱號唬不唬人?!


不書


亞洲小姐

我的兒童時期,一直以為亞洲小姐類似於世界小姐,是整個亞洲最大的選美賽事,但是後來發現不是,是香港亞洲電視舉辦的,因此而得名,其風頭一直被香港無線電視舉辦的香港小姐賽事壓著,2000年起一度停辦,2010年起移到安徽省合肥市舉辦。


太上皇

比如李淵,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唐高祖李淵失勢,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傳位給李世民,自己做了有名無實的“太上皇”,從此再也沒有接觸過政事。

還有李隆基,安史之亂中李隆基逃向四川,太子李亨即位為唐肅宗,尊李隆基為“上皇天帝”,自此李隆基的權力被架空。

除此之外,中國歷史上還有多位“太上皇”,情況各不相同,有些太上皇是有實權的。


八十萬禁軍教頭

我的兒童時期,一直以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是教八十萬兵力的禁軍的總教頭,後來發現不是,“八十萬禁軍”需要連起來讀,在宋代,禁軍指朝廷的正規軍。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八十萬禁軍”其中的一個教練,級別也就相當於一個士官。


八府巡按

八府巡按是小說戲劇裡面的說法,在歷史上曾經叫做十三省巡按,聽起來似乎是管理十三省的官員,要知道古代一個省可能比現在的省大多了,所以十三省巡按聽起來像一個一品或者二品的大官。但實際上這個官職只有七品。


Ace心晴


很多人都說了聽起來很大,但是實際上很小的官職。那我就來一個反的,聽起來很小,但是實際上很大的官職——弼馬溫。

太白金星在招安孫悟空之後,玉帝封了孫悟空為弼馬溫。在和屬下喝酒的時候,問他們是幾品官職。

屬下:沒品。

孫悟空:沒品?莫非是大到了極點?

屬下:哪裡是大到極點,根本不入流。

孫悟空:什麼是不入流?

屬下:最低最小的官,只配給玉帝看馬。

孫悟空聽到之後,可謂是生氣到了極點,打翻了面前的桌子。闖出了南天門,回到花果山做他的美猴王。

很多人生起了對孫悟空的同情之心,認為這是玉帝騙了他,實際上是錯怪了玉帝。他此次上天,得了兩大好處。


第一:籍名在錄。意思是名字留在了仙界上面,是天庭的正規編制,也就是現在的公務員。有的妖怪修煉一生,最後都做不到籍名在錄。

孫悟空回到花果山之後,就有兩個小妖怪前來投奔:

久聞大王招賢,無有得見,今見大王受了天祿,得意榮歸,特獻“赭黃袍”一件,與大王呈慶。肯不棄鄙賤,收納小人,亦得效犬馬之勞。

這句話中有真有假,是看到孫悟空受了天庭正規編制之後,前來投奔。想當年孫悟空在下界為妖,他們這兩人也不見前來。如今剛剛從天庭下來,立刻跑來獻殷勤。

後來二郎真君和梅山六聖前去捉拿妖猴,最後幸不辱命。梅山六聖說要“壓著妖猴去請功”。但是被二郎真君拒絕了,皆是因為“汝等未受天祿,不得面見玉帝。”


雖然梅山六聖是末流的神仙,但是此次捉拿妖猴有功。然而因為未曾受天祿,甚至連見玉帝的資格都沒有。然而孫悟空在下界為,玉帝還是“授予天祿”,可見還是認可他的。

第二:弼馬溫是個不小的官職。玉帝問武曲星君天庭當中還有什麼職位空缺?最後得知御馬監缺一個正堂管事。然而御馬監是個什麼地方?它等同於天庭當中的宮、殿、方、處,屬於天庭直屬部門的負責人。

雖然電視劇當中,弼馬溫似乎是一個光桿司令,每天還需要自己去放馬。但是實際並非如此,建成、建賦、點簿、力士等大小官員。其中官職最小的是力士,他們負責養馬。剩餘的人都是管事的,也就是說只需要坐在辦公室批批文件。

而且這個御馬監也不是憑空而來的,明朝邊設立有御馬監,平時主要給軍隊飼養戰馬,也負責皇家的馬匹。


如此說來弼馬溫是御馬監的執事,放在明朝甚至還是一個四品的官職,並不是電視劇當中所說的不入流。

而且到了明朝後期,御馬監的職責也開始逐漸擴大。從剛開始的只負責養馬,到後來涉及財政軍事等領域。

為了照顧數量眾多的馬匹,甚至還需要配備相應的管理技術人員,包括了騰驤四衛及四衛、勇士營。這支部隊最多的時候人數達到4萬多人,在古代的時候,4萬多人是一個不可小覷的部隊,更何況還是駐紮在皇宮之中。

4萬多人所養的馬,總不能只有幾千匹吧。光是皇宮當中所用,就不止幾千匹了,時不時的還要賞給一些大臣。所以就要配備相應的牧場,以及對應的飼料等等。

幾萬匹的馬,一天就得吃幾萬斤的飼料,這中間全部都是油水。一天的一出一進之間,油水就夠普通人生活一輩子。
所以說弼馬溫絕對不是一個小官,而是一個有著非常大油水的官職。可惜孫悟空到頭來還只是一個猴子,如果他真的耐得住性子,說不準也就沒有後來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