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的祕密二

讀《資治通鑑》二

《資治通鑑》的秘密二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過段幹木之廬必式。

對一個人的尊重,始於言行一致的誠意,而毀於光說不練的假把式;對一個人的尊重,不管公眾場合還是非公場合,都應該是同等的對待。現代社會,這種尊重真假難辨,有出於禮節性的面子工程,也有真心實意的敬仰。人心向善,對別人的尊重出於真心實意,別人也會適時反饋的。四方賢士多歸之。就是魏文侯尊重人才的結果。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建立在切實的言行一致之上的,一味的忽悠收穫的只是短暫的認同,或者說僅僅收穫語言上的認可,落實到具體行為,依舊各自思量。

《資治通鑑》的秘密二


“文侯與群臣飲酒,樂,而天雨,命駕將適野。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君將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無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

文中描述的事兒不大,無非約好了別人出租郊遊,踏青打獵,自己先在家喝翻了,放了人家的鴿子。文侯的處理是“身自罷之”,當然這個受限於時代,放在今天,只是需要打個電話就可以解決好,我不認同發短信和微信,這是一種尊重別人的體現。

古人惜墨到了吝嗇的地步,兩件極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三言兩語交代的清楚明白,不拖沓,也不羅嗦,多餘的標點符號都沒有。哪像現代社會下的長篇大論只是講了上臺時候的“兩點意見”。

同樣是晉國的血統,智氏家族在處理兄弟鄰邦的事情上,比文侯差的何止十萬八千里。智伯只知道憑藉自己的強大,管向隔壁家的鄰居要錢糧土地,卻不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

三家分晉之後,魏國作為三晉的老大哥,在極力維持著三家的和諧。韓趙火拼,都來找大哥借糧草兵馬,文侯僅說我不會幫助你去和我兄弟幹架,化解兩家干戈,三兄弟依舊和滿。

幾個字記錄一場血雨腥風的化解過程,但是我的腳趾頭告訴我,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中,是需要很強大的自控能力,和很堅定的大局意識,整個處理過程中難度最大的是:趙借師於魏以伐韓。

韓借師伐趙,我們可以理解為魏文侯顧及兄弟之情和鄰邦友誼,予以拒絕,但是韓國使者回去,是把魏家祖宗好多代都一一問候了一遍,也肯定是畫了很多圈圈詛咒魏文侯,再是通訊靠吼的時代,這些信息的傳遞也不過數日而已;

緊接著趙借師伐韓,魏文侯還像保護趙國那樣保護韓國,這個不是一般的度量能夠做到的;趙國使者回去,也是一樣肯定的問候了他的家族,還有可能天天發朋友圈,刷微博的來整;

《資治通鑑》的秘密二


在各國都忙於開疆拓土的年代,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僅需要能力、需要手段,還要有足夠承擔風險的勇氣。他們曾經聯合起來和智氏家族幹過一仗,滅了人家一族,分了人家的土地錢糧,然後各成一家,萬一那兩個傢伙聯合起來跟你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