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戰爭後的馬島近況如何?

恁個拽


“馬島” 是一個位於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亞大陸架上的群島,總面積12200平方公里。



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的主權,曾經爆發過一場戰爭,結果阿根廷戰敗,英國人繼續保持馬島的控制權。

正是因為這場戰爭的失敗,所以1986年世界盃上,阿根廷在馬拉多納的帶領下以二比一戰勝了英國,整個阿根廷全國都陷入了瘋狂,馬拉多納也成為阿根廷的“神”。



(英阿大戰)

英國人早在1765年就在馬島建立了居民點,雖然後來曾經將全部英國人撤離,但一直沒有放棄該島主權。

進入八十年代後,阿根廷經濟陷入危機,全國的通貨膨脹率高達600%以上,不斷有人走上街頭,抗議阿根廷軍政府的政策。

為了轉移國內矛盾,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不斷提出收回馬島的主張,並給聯合國施加壓力,派人強行登島,他們這麼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認為馬島離阿根廷很近,離英國太遠了。

英國宣佈與阿根廷斷交,首相撒切爾夫人決心以武力迫使阿方撤軍。經過兩個多月的戰爭,阿根廷投降,英國重新奪回了馬島。


(馬島戰爭)

這場戰爭已過去了很多年,但英、阿雙方都不肯放棄對馬島的主權主張。

因為該島蘊藏有豐富的泥炭以及鉛、煤、鐵、銀等礦藏資源,近海有石油和天然氣。

島上9有綿羊71.2萬隻,年產羊毛230萬公斤。 最吸引人的是,馬島附近海域蘊藏約600億桶的石油,將來這裡是南大西洋地區的資源寶庫。

(馬島現狀)

在馬島主權歸屬上,美洲國家大多數成員國支持阿根廷,而歐洲國家支持英國的佔多數。

有意思的是,英國的鐵桿盟友美國拒絕公開站隊,但私底下美國的傾向還是很明顯的。

近年來,阿根廷政府一直呼籲通過對話解決馬島主權問題,但英方不予理睬。

(馬島一隅)

而在馬島內部的全民公投上,約有95%的居民支持英國,只有不到5%的居民認同阿根廷。

這是因為馬島居民多為英國人後裔,他們講英語,信奉基督教;島上講西班牙語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

我國的態度是:支持阿方在馬島問題上的主權要求,呼籲英、阿雙方根據聯合國相關決議,重啟對話談判,尋求和平解決爭端。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馬島近況非常喜人,馬島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人稱福克蘭群島。1982年的馬島戰爭,短時間內影響到了當地人的生活,但很快硝煙從他們眼前散去,36年前的那場大戰似乎並沒有影響到馬島的發展!

(馬島的具體位置)

目前,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人均GDP為55400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差不多有10萬美元,是世界10大人均GDP最高的地區之一!

馬島人口並不多,根據2016年的人口普查結果,除卻英國軍人及其家眷,島上一共有3900多位居民,也就是一座普通中國的村莊這麼多。這3000多人坐擁著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約等於天津的面積,但是天津人口卻是馬島的將近4000倍!

馬島的主要支柱產業為捕魚業,貢獻了當地GDP的50%,僅魷魚捕撈量就達到3萬多噸。馬島還盛產高品質羊毛,主要出口到歐洲市場,也為他們賺取了大量外匯,目前全島大約有100萬隻羊。

除此之外,馬島的旅遊業也非常發達,每年有將近10萬人來到這裡旅遊觀光。

雷區

馬島之戰帶給當地人最大的麻煩是島上的雷場時刻威脅著人們的安全。戰後島上留下了117片雷場,共有大約2萬枚各型地雷。迄今為止雖然已經排除了700多萬平方米的雷區,但是由於雷區沙丘已經改變形狀,很難知道埋放地雷的具體位置,所以剩下的排雷工作也越來越困難。好在阿根廷政府幫英國指出了雷區的具體位置,只要注意提示就很難誤入。

(危險的雷區卻成了企鵝的樂園)

對英國和阿根廷來講,佔有馬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對當地的百姓來講,寧靜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吧!


歷史風暴


著名的馬島戰爭以後,雖然阿根廷與英國之間仍舊齟齬不斷,但南大西洋的馬爾維納斯群島周圍的海洋已經趨於平靜。孤懸大洋中的馬島,如同海外的世外桃源。

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作“福克蘭群島”,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4000多人。戰爭已經過去多年,這裡也是整個美洲乃至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區之一。

整個馬爾維納斯群島,有超過70萬頭的綿羊以及其他牲畜,畜牧業存欄量比當地人口多出數十倍不止,每年僅僅依靠向英國出口羊毛、羊肉、乳製品與海產品,當地人的生活就相當富足。

上世紀末,馬島周圍海域發現了儲量巨大的輕質原油,英國隨之進行了開發,但總體規模至今都不算太大,畢竟還是在阿根廷的家門口,也有很多技術上的原因,更何況英國本土本身就是世界級的石油生產大國。但僅石油帶來的利潤,馬島每年也是收益頗豐。



當地人口稀少,自然資源高度豐富,加上英國的庇佑,馬島的人均生產總值早就超過了7萬美元,整個美洲幾乎無可匹敵。當地施行免費的醫療、教育,每年選定學生前往英國學習,重病直接送往烏拉圭、巴西等附近救治。可以說,除了因為人口太少加上氣候原因,當地生活或許非常冷清,但是生活條件是相當優越的。

馬島戰爭是二戰以後西半球最著名的戰役之一,雖然大英帝國輝煌不在,卻仍舊擊潰了阿根廷挽回了顏面,當年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國際上也是聲名鵲起。

阿根廷仍舊聲索,英國實際擁有,馬島上的居民多以英裔為主,且因為害怕阿根廷的聲索影響當地的發展,所以心之所向也更加明顯。


澹奕


世事難料,一場戰爭讓馬島或福島名揚天下,那場英阿戰爭,對島上的居民實際影響不大。說起來人家日子一直過的不錯,作為英國海外自治領,不到四千人口,佔著萬把平方公里的土地,日子不要太好過啊?!那麼點人,養著近百萬頭羊,出產高品質的羊毛,但島上的主業卻是海洋捕撈!這兩項都是穩的不得了的第一產業,近三百萬公斤的羊毛產出,三千多人人均一下都是妥妥的小康收入,加上更高的海產收入,那就是富裕階層了。



島上因為近南極海域,以前還有捕鯨站,這也是個油水豐厚的產業,一般來說有個捕鯨站的海港,僅此一項就能養活近萬人,就是不知現在馬島的捕鯨站還有沒有運作了?因為現在似乎只有日本人還幹這髒活。馬島戰爭後這個海島名氣很大,當然要搞旅遊業,這島光看地圖,奇異的就像海賊王裡面的地圖,可惜就是氣候溼冷,每年不下雨的日子不足三分之一,實在不是個好去處,沒有戰爭的話,籍籍無名恐怕很難有遊客到訪。

現在那麼有名,跑去看企鵝的人多到要預約,要限制客流,這一點同樣也證明島上人真不差錢,不像別的地方一搞旅遊,就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來,馬島的觀鳥旅遊一直限制人類活動不能影響到鳥類的棲息環境。要不是天氣太過於溼冷,到真想移民到這個島上去生活呢。


李三萬的三萬裡


馬島,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是阿根廷及支持阿根廷對馬島領土要求國家對該群島的稱謂,而馬島戰爭勝利方英國稱其為福克蘭群島。1982年馬島一戰,改變了阿根廷政局走向,也改變了馬島內部生態。

馬島戰爭之後,英國為了體現馬島自治性,允許其有自己憲法、貨幣、旗幟和徽章等,但是英國依舊握有國防和外交大權,實行馬人治馬,高度自治的方針,作為英國海外領土而存在。看見沒,其實馬島的高度自治還得拜這次戰爭所賜。

當今的馬島,地理上屬於阿根廷,但是民心上卻傾向於英國。2016年,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判定馬島位於阿根廷領海內。而關於馬島的民心所向問題,一看其民眾構成便知,這裡不到3000人的總人口中,英國後裔佔據絕大多數,說英語,而阿根廷則是西班牙語,所以島上居民支持自己留在英國範圍內,這在2013年英國人組織的一項在馬島公投中得到印證。當然,這是單方面的,阿根廷表示強烈反對。

雖然馬島戰爭已經30多年,但是圍繞馬島的爭端並未消退,阿根廷依舊對馬島有強烈的念想,那位說了,民眾要求是第一位的,既然民眾覺得在英國合適,那就作為英國領土嘛。呵呵,說的輕巧,誰敢承認誰就得承擔叛國者的罵名,甚至罪名。誰敢?而且,民眾要求這個根本不算個事兒,關鍵還是國力問題,比如俄羅斯,佔了那麼多領土,很多不樂意成為俄人,那好說,俄羅斯直接將人轟走,比如現在的加里寧格勒,原來是德國的,都是日耳曼人,二戰之後,蘇聯直接將這些德國人要麼流放,要麼轟走。所以,阿根廷真要能奪下來,民眾認同不算太大事。

而美洲大部分國家都支持阿根廷的領土主張,除了加拿大說要尊重這幾千人的意願。世界霸權國美國呢?人家不發話,不表態,但是實際行動是支持英國的。


北玄武


馬島,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總面積1.21平方公里,人口3300多人。英國稱福克蘭群島。是位於大西洋上一個原本並不知名的群島,卻在1982年英阿戰爭之後名震全球,那是一場現代化戰爭,也讓兩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再度聚焦了全球目光(撒切爾夫人和加爾鐵裡)。

現在的馬島早已遠離了硝煙戰火,居住在馬島地區大多數是英國後裔,而馬島地區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GDP已經位居世界第七,英屬馬島政府發行了自己的貨幣“福克蘭磅”,可以說已經是民生幸福,經濟繁榮。

英阿兩國圍繞馬島主權問題已經很難重燃戰火,英國現在僅僅有一艘剛剛入役沒有形成遠洋作戰能力的航母,而阿根廷深陷經濟危機,兩國既沒有財力也沒有軍事戰爭再圍繞馬島展開什麼激烈鬥爭,英國已經不能像1982年那樣派出遠洋作戰編隊遠赴南大西洋。



標槍防務


如果不是因為1982年的那場戰爭,絕大部分中國人(其實應該是絕大部份除了阿根廷和英國之外的人類)都不會知道坐落於南大西洋與南極隔海相望的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下文簡稱馬島)。

馬島雖地處天涯海角,但是扼守太平洋和大西洋航線,也算戰略要衝。而且據說在馬島海域附近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其對英國、阿根廷兩方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英國人有言:寧願失去五個北愛爾蘭,也不能失去馬島。

30多年前的那場戰爭可謂是轟轟烈烈。阿根廷將150年的民族感情一股腦的燃燒,而英國也用帝國的最後一絲尊嚴全力一搏。最終結果,這個世界還是要憑實力說話,馬島仍然在英國人手裡。

戰後,阿根廷雖然沒有放棄馬島主權,但是已經失去了再戰之心。馬島海域除了狂勁的大西洋風浪,應該不會再有戰火硝煙。目前馬島人口近4000人,比戰前多了一倍。絕大部分都是女王子民,也無意投奔凋敝的阿根廷。馬島居民以牧羊為主要經濟來源,人均收入竟然也達到5萬英鎊,可謂是世外桃源。

馬島戰爭以來,英國雖然在國力和軍事上逐漸衰落,但是意識到了馬島的重要性後,英國加強了在馬島的軍事存在。戰爭結束後,英國就完善了斯坦利機場設備,在島上常年部署一支由4架F-4組成的戰鬥機小隊。F-4退役後,該由颱風常年派駐。

駐紮在馬島上的英軍F-4戰鬥機。

除了在島上常駐戰鬥機小隊,英國還常年在南大西洋部署一艘驅逐艦,來保持對阿根廷的警戒和威懾,例如英國的45型驅逐艦,經常在馬島海域巡航。

反觀阿根廷一邊,輸掉馬島海戰後可謂一蹶不振。再加上近年來的經濟危機和財政危機,阿根廷已經沒有重整軍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輸掉那場戰爭後,阿根廷上下已經認識到不可能用軍事手段解決馬島問題,阿根廷沒有再戰一場的勇氣了。

相比英國方面的衰落,阿根廷這邊算是窮困潦倒了。目前阿根廷空軍已經連噴氣式戰鬥機都沒有了,只能用區區幾十架“普卡拉”這樣的螺旋槳攻擊機。1982年時阿根廷好歹還有幻影3、短劍這樣的超音速戰鬥機。現在難道讓阿根廷用螺旋槳攻擊機跟英國的颱風甚至F35打空戰?!

如今,英國方面搭載F35B的大型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已經初步形成戰鬥力,未來幾年其姊妹艦“威爾士親王號”也就入列。如果怎麼衡量,阿根廷都不可能用軍事手段拿回馬島了。多情的阿根廷人除了對著馬島哭泣,基本上沒什麼能做的了。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此島又叫做福克蘭群島,它被英國統治,是英國下轄的自治行政區,但英國負責其外交和國防事務。英國政府曾聲明,島上居民不接受阿根廷政府違背其意願的主權要求。阿根廷一直宣稱擁有該島的主權,但不被英國承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