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老子為何能名留青史?

爬上雲彩看地球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卻創造了一種特別中國、特別東方的哲學體系,這是老子對中國哲學、東方哲學甚至是世界哲學,做出的最為輝煌的貢獻。

老子的《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卻蘊含了豐富博大的知識體系。老子的哲學是自然哲學,是政治哲學,更是人生哲學。

以老子為創始人的道家學說,數千年來,一直和儒家學說一起,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和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國社會獨特的儒道互補的心理結構。

所以,老子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哲學家,是中國人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他告訴我們,在儒家的昂揚積極進取之外,還有一種淡然的清靜無為的生活;他告訴我們,在入世之外,還有一種逍遙的出世的生活,這是老子和莊子的道家學派告訴我們的,生活的另外一條道路。

下面,好玩的國學,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證老子以及他的道德經,為什麼能成為永恆的經典,老子為何能名留青史。

第一,老子的道德經,創造了獨特的東方的哲學體系,這種哲學我們叫做自然的哲學。在人類的嬰兒期,世界幾乎所有的哲學流派,在探討天地的起源、人與宇宙萬物的關係中,幾乎無一例外地認為,是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也就是說,他們相信,有一個獨立與人的世界之外的造物主,造就並統治推動了這個世界,人類在宇宙和自然面前是無能為力的,只有匍匐在神的腳下。

而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另外一種宇宙起源的理念——世界並非是神創造的,而是道創造的。這個道是不可言說的真理,是推動宇宙萬物形成的根據,道在象帝之先,是一切事物的根據和絕對法則。

而道的表現形式是無為的,是自然而然的,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受到道的支配,那麼人的生存方式就應該是自然而然的,就應該順應自然。

第二,老子的道德經中包含了豐富的辯證法思想,這也是老子對中華民族哲學的巨大的貢獻。老子認為,世界由陰陽組成,事物由正反兩個方面的矛盾組成,而矛盾是運動的,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程度,矛盾就向它的對立面發展。

老子的哲學理念,其實是一種辯證法的理念。他提出了道者反之動、禍福相依的辯證法思想。好玩的國學認為,中國人的辯證法思想,他的源頭就應該是道德經。

辯證法思想,也是中國人的方法論。在道德經中,老子更是進一步提出了他的方法論,那就是道法自然。因為道是自然,人要遵守道,就應該效法自然順應自然。

第三,從老子的矛盾互相轉化的方法論中,很自然地可以推導出柔弱勝剛強的人生觀。因為,一個事物,一個人,如果太過剛強,那麼按照矛盾的發展規律,發展到了定點,那就是剛強易折,從而走向死亡,而柔弱的東西,卻可以戰勝剛強。

所以老子特別崇尚柔弱的東西,比如水,所以老子說上善若水。因此,老子的人生觀就是求柔弱,以退為進,以清靜無為來獲得成功,而不是一味地好勇鬥狠。

第四,在政治哲學上,老子崇尚的是無為。用最大的無為,來換取最大的有為。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你不要去亂折騰,要按照自然而然的方式,去治理人民。這樣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才能達到質樸自然的、小國寡民的境界。

老子的道德經,無論是自然哲學還是政治哲學,無論是價值觀還是方法論,都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所以,他與道德經,都能名留青史,成為永恆的經典!


好玩的國學


老子為何能名留青史?因為老子思想充滿著迷人的魅力!

《老子》中有一句話:“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然而,昨天看了國慶70年閱兵,當看到那麼多先進武器集體亮相時,我同許多人一樣,震驚了!

瞬間,讓我們感到了幸福生活的不易,幸福生活必須以和平為基礎,而和平,必須有底氣,那些一齊亮相的先進武器,就是我們的底氣之一,也就是老子所謂“國之利器”。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老子真是值得好好學習一下。老子不是一臉呆板的老夫子,老子不是無趣說教的道學家,老子的思想充滿著對宇宙和人生的探索,充滿著對人類的深厚關愛,更充滿著有趣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老子不遠。老子不是墳堆裡的舊學問,老子也不是遠古的老學究,老子的思想,既指遠古的社會,也直指當下的世態人心。

老子的思想,也充滿著對人內心的關心和啟迪,而且告訴你出路,讓你在矛盾、糾結時,能夠自我釋懷,讓你找到詩和遠方。

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人在成功的巔峰之時,往往志得意滿,心襟飄搖,得意到忘乎所以。功是至偉之功,名是無上之名,處於這個位置的人,哪個不得意?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財富積之如山,獎盃紛紛而至,香車寶馬,美女輕裘,誰不陶醉其中,誰不洋洋得意?

而且,得名得利的人,往往還人心不足,還要不斷地將名和利爭到極致,有錢的人,要爭最有錢;有名的人,要爭最有名;家財萬貫,要爭富甲天下。

但老子告誡你,功成身退,才符合天道。功成身退,不是要你隱藏,不是要你迴歸老家,迴歸鄉野,甚至到深山老林裡隱居,老子說的,完全不是這麼個意思。老子的意思是,功成了,你就劍藏鋒芒,不要貪權戀位。世間太多這樣的例子了,韓信貪權戀位,最後被殺於鍾室;張良功成身退,最後高位善終。

老子的思想,是輕緩的音樂,是夏夜的清風,你感覺到的,不單是身體的愉悅,更多的是心靈的安撫。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

我們現在啊,在外面,與同行爭,在單位,與同事爭,爭生意做得火,爭官位長升得高,爭名頭叫得響,爭房子住得大。我們日爭夜爭,朝思暮想,朝乾夕惕,為房子、為車子、為票子,讓一身乾淨的身體沾滿了灰塵,讓一腦青絲爬滿了白髮。為了爭,我們甚至與天鬥、與地鬥,甚至拔刀相見,你死我活。而最後,有人拋屍荒野,有人心死不再。因而發現,失去的不是我們的身體,而是我們的心靈。

老子給了我們啟示和出路,去學水吧,上善的人就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爭,停留在大家所不屑的地方,心胸開闊,內心安寧,真誠友好,為人誠信。因為不爭,所以內心平和,毫無怨懟。

老子的美好在於,他解決的不是你的衣食問題,他解決的是你的心靈問題,他能讓你在如沐春風的閱讀理解中,消散紅塵汙漬,還你以明鏡天空。而他給你的歸宿,決不是當道士、當隱士,而是教你做一個踏實的人,一個心靈安靜的人,一個精神明亮的人。


帝國的臉譜


人類歷史中能名垂青史的,不是大善,就是大惡,不是大奸就是大雄,不是名人就是志土,不是聖人就是帝王!

而老子的功德,卻無人可及,他留給世人的,是生命的根本,物質的起源,本身的心性層次,已超出了聖人的境界,則道德二字,就象是太陽和月亮,日夜交替,循環不止,給人以溫暖和溫謦!老子留給世人的,是超越世上一切的心法,就象是立在世間的一面鏡子,一切正負的精神思想意識,皆表露無凝!他是對照世上一切好壞,對錯,真假,善惡,正邪的標準!道德則是生命的根本,人類能得以生存和延續的原因所在,試想幾千年的人類社會,若沒有道德二字常伴社會,又何來長久一說!若說道德經為何能名垂青史,還不如說社會若無道德二字,這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生命是天生地養,而老子與道德又應運而生,兩者又相輔相成,生命與道德本為一體,天地萬物皆有道而生,無德而亡而滅!則道德更是邪惡的剋星,自私和狹隘的死敵!他是真縶的朋友,善良的姊妹!

大千世界,唯有德者居之!


手機用戶宣德


老子留下的八十一章道德經,就是人性的主題,人性是希望有一種道,有一種規則,能引導生命的方向,道德經裡恰恰就隱約著這樣意識。八章裡的上善若水,水潤萬物而不爭。人一讀,都覺太好了,我們的生命從小就和水有關係,從來就想不到水的好處,只有老子把水的好處點破,水潤萬物而不爭。萬物都離不開水,水就默默無聲地為萬物提供服務,它從不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我們這才從老子對水的感悟,覺悟到人性也應該能有水一樣的善,能滋潤別人而不覺得有多了不起。雖然我們不能像水那樣有廣闊的胸懷,必竟胸懷還是受了點影響,有善的方向和慾望。我們的主耶穌也是這樣,他為全人類的罪上了十字架,世人回報不是感恩戴德,而是嘲笑和辱罵,他自己也把自己比喻成水,他說世人喝了世人井裡的水還會再渴,只有喝我的水不會再渴,而且流岀生命的活水來,直流到永遠。因為有一位作者說老子是神派來中國的先知,他用聖經裡的話和道德經裡的話對比,真的很好的,有興趣的可以買一本袁步佳所寫的巜老子與基督》這本書讀一讀,若是聖靈感動你能走另一條不是世俗之路,你就有福了,你就真喝到上善之水了。


張學紅871


道德經 就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現版道德經被儒家改過,這是不爭的事實,古人寫文章稱煉字,一字之差,千里之別),或者是取之不盡的金礦(只要有點閱讀習慣的都能從中悟到點東西,所謂千人千悟,永悟止境)

既然無標準答案,我們怎麼解釋都有道理,有人利用他開宗立派,有人用他求名取利,由此可見它有用,只有有用的東西它才能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至於五千言到底說了啥,也是不盡其說,各說各的,但乍看乍有理,乍想乍不對。很多人都被老人家的 道 給繞懵逼了,道 到底是什麼?其實老子他老人家也不知道,所以他用山水蟻蟲自然規律來比喻如何悟道,得道的過程就是人開智的過程,人人都變聰明瞭,看清世間萬物的本質了,人活著的本質了,當然能無為而治了,由此得出道為智慧,也就是日本人翻譯的哲學兩字,哲學才出來幾百年,那難道中國幾千年歷史沒有哲學思想嗎?答案肯定是有的,但中國不叫哲學,叫慧學,智慧之學。

初二文憑,瞎說一通,不喜勿噴。


封雲鎖霧


第一、卓越的人生觀,人性分析深刻。老子閱歷豐富,是周朝圖書館館長,歷覽前賢國與家的興衰成敗,對人性的分析入木三分,並作出系統歸納分析,刻畫出人性模型圖,在相當長的時代中具有現實意義。

第二、宇宙論。老子根據《易經》等前人智慧和學問,推導宇宙運行時有規律的。確立了人在茫茫宇宙中紛繁蕪雜的事務中,有那麼一點相對安靜、不變的存在——道,這是可以被認識感知又變化無窮的法則,首次讓人的存在找到了價值依據。智慧是對感知存在的事務的反應,人生的價值也由此而建立,道德依序建立,文明由此展開。

第三、辯證法。在《道德經》種,老子反覆例證和推理歸納,得出了許多關於人性和治國養生的結論,被認為是至理名言,其中的思維方法一直被後世思想家繼承發揚,重視實證和思辨。

第四、二分法。任何事務均具有正反對立兩個方面,但看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有利有弊,有長有短,不可執著片面。

第五、道德論。相對於無情無義的規則,生物界賴以生存的卻是建立在“道”上的“德”,這是“道”展示給生物界的生存基礎,如光、熱、水、空氣、土壤等,人與人之間或者生物之間的“德”在於條件提供、互助、情緒感染、安全感等。“人”食用了一個雞蛋,即代表“人”享有了曾經存在的“雞蛋”和抽象“雞蛋”的德,以此建立生物鏈,建立生物界。人世界亦如此,故曰“厚德載物”“有德者居之”。這是人類社會的根基。

第六、相對論。沒有絕對存在的事務,均是在一定條件下的相對靜止的狀態,並且事務內部的二分元素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這樣才能更仔細具體地分析人士事務。

老道暫且總結這些,如有興趣課關注老道,每天均有思維精品原創作品出爐。


道家者流


大道至簡。原因很簡單啊。我守道就有所得啊。

我說過很多次“德”通“得”。但是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啊?

你再延伸它(道德)的意義,它回過頭來不是重點講“道”,你知道有什麼用?就要有所得的啊!

道德,就這麼簡單:遵守道,才能有所得。

小人從中能有所得,君子也能有所得,聖人也能有所得。這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芻狗”嘛。天地大道一視同仁,沒有私慾的嘛,對君子、對聖人、對小人是一個標準來看待的嘛。

知道,行道,就能“得”啊。很簡單的道理啊。


hitman1


先秦時代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學家以及文學家和史學家。老子的全部思想就凝結在他的著作《道德經》中,這一部經典流傳千古,對於塑造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直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在研究《道德經》中的奧秘,甚至不光是中國人,很多外國人也在學習老子《道德經》裡的智慧。

那麼老子和《道德經》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居士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老子“無為而治”思想對中國政治理論的影響巨大

“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不肆意妄為,不強作強為。老子認為,統治者不應對百姓指手畫腳,而應該順應百姓的潛能,讓他們自己成就自己。

“無為而治”思想不僅僅是道家理論,還深深影響了儒家與法家。

儒家的兩大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同樣提倡無為而治。例如《論語·衛靈公》記載: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認為,像舜這樣的聖王可以稱得上是無為而治了,他只要恭恭敬敬地端坐在朝堂上,天下就能大治,百姓就能安樂。

孔子的無為之道是推行禮樂,讓君主像君主的樣子,臣子像臣子的樣子,父親像父親的樣子,兒子像兒子的樣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要能做到這一點,誰也不會犯上作亂,君主就能無為而治了。

孟子認為,統治者要以民為本,施行仁政,不要去奴役、壓榨百姓。君主只要做好基礎建設,百姓自然能夠吃得飽穿得暖。本國的百姓會愛戴、擁護這樣的統治者,別國的百姓會羨慕、期盼這樣的統治者,那麼自然就能無往不勝,統一天下了。相反,那些有作為的大臣,誇耀自己能為君主開闢土地,帶來利益,但他們恰恰是國家的賊子。

其實法家也推崇無為而治,他們認為,君無為而臣有為。君主只要選出合適的臣子,把具體的事都交給下面的大臣去做就可以了。如果君主認為自己比大臣聰明,親自指揮大臣做事,那一切就亂套了。

道家與法家的結合體——道法家,又被稱為黃老道家,是漢朝初期的統治思想。正是漢初的幾位皇帝奉行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漢朝才從連年戰亂後留下的爛攤子中恢復過來。

事實上,中國每當結束戰亂,天下一統之時,統治者總會實行“無為而治”,輕徭役,薄賦稅,讓國家從貧弱中迅速恢復。可以說“無為而治”是老子留下的寶貴財富。

哪怕到了近現代,“無為而治”仍有重要意義。十八世紀在西方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最懶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這句話與“無為而治”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但老子在公元前五世紀便提出了“無為而治”,比西方人足足早了兩千多年。現代我們提倡的市場經濟,與老子“無為而治”也是極為相似的。

二、老子的形而上學思想是中國哲學的根基

許多人可能以為形而上學是西方的東西,但這個詞其實來自《周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謂形而上學,研究的是世界的本原、本體、本質。

先秦的思想家有很多,分屬不同的流派,但唯有道家提出了純粹的形而上學,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哲學。老子所寫的《道德經》就是對道家形而上學的系統描述。

老子在《道德經》中將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沒有特殊屬性的、不可言說的、永恆存在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最後產生宇宙間的萬事萬物,而這一切都是道的自我運動。道生成萬物後,又蘊含在萬物之中,是萬物的運行規律。道蓄養萬物,成就萬物,萬物最終都復歸於道。

老子“以道為本”的形而上學可以說是奠定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基礎。後世的哲學流派,不論是魏晉玄學“以無為本”,還是中國本土佛教宗派華嚴宗的“理事無礙”,禪宗的“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以及宋明理學周敦頤的“太極生萬物”,張載的“太虛即氣”,程朱學派的“理一分殊”等等,無不是受到了老子哲學的影響。

因此《道德經》可以成為是中國第一的哲學經典,不僅在年代上是第一部,而且在地位上也是第一。

三、老子重視“反”的作用,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性格

“反”有兩重含義,一是對立相反,二是返回起點。

老子指出,世間的所有屬性都是一對對的,比如美與醜,善與惡,高與低,長與短等等。這些屬性相互對立,卻又相互成就,如果其中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會產生。

比如,美與醜是相對的,正因為有醜的存在,才能對比出美來。如果世界上不存在醜,大家都一樣美,那麼還會有美嗎?顯然不會有。假如世界上不存在貧窮,大家都像馬雲一樣有錢,那麼還會有富裕嗎?顯然也不會有。

世界上的種種屬性是相反相成的,所以老子特別注意從反面去把握事物,他認為這樣反而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比如世人都喜歡爭雄、上進、頑強,老子卻偏偏教導人們要守雌、謙退、柔弱。

老子還認為,“反者道之動”,道的運動就是返回起點。《道德經》中說,道生成萬物的過程也就是萬物離開道的過程,事物在生長、發展中離道越來越遠,最後又復歸於道,形成一個循環。

世間萬物的運動軌跡莫不如此,總是回到起點,形成一個圓的閉環。比如太陽有升有降,月有圓有缺,一年有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轉,一顆種子生成植株又結出種子……馬克思主義哲學將其稱為“事物的螺旋式發展”。

老子對“反”的重視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只要稍一留心,我們就會發現中文裡的許多俗語都來自老子的教誨。比如:吃虧是福、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福禍相依、物極必反、月盈則缺水滿則溢、富貴有極……

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讀國學


題主好,老子能夠名垂青史的原因很多,我列出以下幾點,以供各位參考,不恰之處,還望各位博學之士批評指正:

第一、開創道家思想

先秦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思想最活躍的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思想文化盛況。道家就是“百家”當中的一家,它由老子所創,以老子和莊子的學術思想為核心,還提出了“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元這一說法,在《道德經》的第四十二章中有這樣幾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的這一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後來又被莊子繼承和發揚,使道家思想成為先秦時期最有影響力的思想流派之一。

道家思想不僅僅在先秦時期有重大影響力,在後世也對也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在漢初的幾代帝王都以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作為基本國策,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才有了後來漢武帝的北擊匈奴;還有就是六朝時期,道家“玄學”的影響力超過儒家,直接導致儒學式微,而“玄學”就是以“黃老思想”為主體;再後來到了唐朝,因為唐朝的皇帝姓李,統治者極力推崇道家思想,還認為老子是李唐王朝的“聖祖”,並且冊封老子為“玄元皇帝”,把《老子》規定為貢舉人必須學習的書籍。而且終唐一代,對佛教曾經有過幾次重要的抑佛滅佛,比如唐武宗滅佛,但是對以道家思想為核心的道教卻推崇備至。道家思想到了宋朝和明朝都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官方統治者的推崇,所以老子能夠名垂青史就不奇怪了。

第二、老子思想得到道教的弘揚和推廣

說起中國的思想流派,人們常講“三教九流,諸子百家”。三教指的就是儒、道、釋,根據現當代大學者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的學術觀點,他認為儒家自始至終都只是一個思想流派,而不是宗教組織,如果說是“儒教”是不正確的,而道家和道教又並不是一個含義,道家當然是一個思想流派,道教則是以道家思想為核心的一個宗教組織。

比如後來出現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再後來的茅山道、全真教、正一教等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宗教組織。無論是哪一個派別,他們推崇老子的思想,所以老子能夠青史留名他們也有很大的功勞。

第三、古籍文獻《老子》的流傳

《老子》這本書又有《道德經》、《道德真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名稱。現在我們所能夠看到的《老子》一書的版本比較多,比如歷史上流傳的最廣的王弼注本,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還有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書本。其他林林總總的版本在清代之前就有一百多種,所以今天我們很難知道究竟哪一個版本才是《道德經》的最初原貌。

各種版本的《道德經》雖然存在著一些小的差異,但是這些書籍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老子的思想。也正是因為有了紙質文獻作為載體,老子的思想才得以廣泛流傳開來。

第四、權威史書的記錄

題主所說的“名留青史”,這個詞最初的意思就是指在史書上留名,現在我們所瞭解到的關於老子生平及其思想主張的比較可信的文獻資料是西漢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有了這部史書的存在,後世才能知道關於老子的一些信息,老子也才能夠真正的“名留青史”。

參考文獻: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我是“文史小論壇”,酷愛閱讀,對文、史、哲等領域有所涉獵,喜歡我的記得關注我哦,也歡迎在評論區賜評交流,我們一起撩一撩文化、歷史、哲學。

國學先鋒官


老子,把自己對天地人理解,寫成道德經。

通過道德經,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真諦,有緣人是可以開悟的。

開悟後,厲害了,一通百通的,甚至還有神通的,智慧大增了,可以用來考大學,修行,為官,經商,不管幹什麼,都能比別人厲害。

比如武王伐紂,靠姜子牙軍師。

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靠諸葛亮軍師。

還有燕王朱棣造反得手,主要是姚廣孝攛掇起來的。

還有太多的大軍師,道家高人。

這些高人,為何那麼厲害?靠的是什麼指點帝王?無非智慧二字。

道德經,恰恰是讓普通人開悟,獲得智慧的存在。所以,道德經是神聖的,偉大的經書。必須好好讀。好好參悟,好好修行!就算不開悟,能讀懂一二,對人生也有大的利益。

這麼一說,趕緊頂禮膜拜老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