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上火,下肢冷,是怎麼回事?

中醫杜川


容易上火,下肢冷是怎麼回事?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平時手腳冰涼,雙腿寒冷,以為自己是虛寒體質,想通過一些溫性食物來改善,發現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出現上火現象,口腔潰瘍,臉上爆痘,臉上容易出油等等症狀。


有一種情況是上熱下寒引起的,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的體質,對於上熱下寒體質最重要的就是要引火下行。那麼我們無論是通過飲食,還是運動,都是一個目的,讓中焦不再堵塞,氣血能下行。


那麼因為上熱下寒引起的易上火,下肢發冷該怎麼調理呢?

【平時練習金雞獨立】

金雞獨立,這個辦法百試百靈,只要堅持下來的人,都能有收穫,記住做的時候閉住雙眼,感受氣血下潛,雙腿發熱甚至足心的力量,每天堅持3分鐘。

【烏梅丸】

頭面部經常呈現火象,愛長痘痘,而下肢冰涼,小便清長,甚至便溏,這就是典型的上熱下寒,火不歸元。那麼清上溫下內服烏梅丸,可以引火歸元,再配合平時練習金雞獨立,恢復起來效果好。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分享養脾乾貨!


脾胃範兒


一、易上火表現


有人經常上火,比如吃頓火鍋,就會多長几個上青春痘,比如吃個燒烤,就會多長几個口腔潰瘍,還有人是吃幾個大棗,喝點黃芪、黨參水也會上火,覺得口乾舌燥。


自己吃一點黃連上清片,或者弄些蒲公英熬水,或者用梔子熬水,好像症狀能好一點。但是總是反覆發作,而且還經常覺得下肢發涼,晚上睡覺手腳不暖和,這是怎麼回事呢?

二、上火也得分:實火還是虛火


1 、實火


心火旺,容易長口腔潰瘍,心煩,睡不好覺,脾氣大,可以用竹葉心、蓮子心泡水喝,可以降心火。這種情況往往不會怕冷,還會有小便黃,大便乾結的情況。


2 、肝火旺


脾氣大,容易急躁發怒,肝區容易疼痛,有時胃痛,眼睛紅,乾澀,有時會有小便黃,大便幹。可以用梔子、菊花、玫瑰花、佛手泡水,舒肝洩火。打打太極拳,練練瑜伽,聽聽歌,跑跑步,放鬆心情,凡事不要太計較,正確的面對各種壓力和人際關係。肝火自然不旺。



3 、胃火旺


額頭容易長青春痘,容易便秘,口乾、口臭,小便黃、大便便秘。熬夜,吃燒烤,喝酒,長期大魚大肉,都會助長胃火。我們可以偶爾使用黃連上清丸去胃火,或蒲公英熬水喝,但都不能長期使用。


4 、虛火


腎陰虛一般都是虛火,因為腎陰虧虛,陰陽平衡失調,陽氣相對偏亢,導致的虛火上衝。有些人會有心煩,口渴,手心腳心發熱,頭暈、耳鳴,這種情況可以用六味地黃丸調理。或者陰虛火旺比較明顯,也可以用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


5 、特殊上火



有些人本來是脾陽虛或腎陽虛的體質,同時體內有痰溼較多,阻滯經絡,所以一碰到性質溫熱的食物或藥物,比如生薑、大棗、黃芪,黨參,就會出現這種上火的情況。痰溼把經絡堵得死死的,就好比地震受災,公路毀壞,外來物資運不進去,整個堵在那裡,不就著急上火了嗎?


長期脾陽虛、腎陽虛,同時痰溼阻滯,氣血運行不暢,所以就會出現又上火,又怕冷的矛盾現象。


首先要健脾除溼,而不能一味的用清熱的藥物。如果長期服用清熱藥物,會形成惡性循環,加重身體陽氣的損耗。必要時可以使用茯苓10-15g' 陳皮5-10g 枳殼5-10g、升麻5g、薄荷5g,熬水服用,行氣除溼。當然很多時候情況是複雜的,還得請專業醫生望舌、把脈,針對性治療。


更多中醫養生治病,請關注頭條號:中醫杜川


中醫杜川


很多人身體會出現一些矛盾的症候,上熱下寒是其中的一種,主要表現為上部火熱,而下部陰寒的寒熱錯雜的證候特點。

上熱下寒不只是包括幾個簡單的症狀,其中上熱的表現很多,比如脾氣暴燥、咽乾口燥、口腔潰瘍、眼睛乾澀、牙齦出血、長痘、胸中煩熱,心煩多夢等;而下寒的症狀包括下肢冰涼、腰腿痠軟、性功能下降、尿頻、大便稀溏、女性痛經等。

以上這些症狀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出現,當出現上面兩組症狀的兼雜,程度有不同而已,大體都可以稱之為“上熱下寒”。

很多老百姓不明所以,見到上火的症狀,就開始使用清熱降火的藥物,而見到下寒的症狀,就開始盲目使用溫補藥,這樣導致的結果,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就是清熱藥可能加重下寒的證候,而溫補藥可能加重上火的證候,這樣就頗為棘手,很多醫生也為此頭痛不已。

本來熱往上走,寒往下走,是大自然的規律,但是正常的人體並不會出現寒熱兩極分化的現象,這就有賴於體內的氣血和中焦的運轉,使得寒熱調和。

脾胃是人體的中樞,脾主升清,胃主降濁,靠著脾胃中焦的樞紐升降作用,能夠使得本來積聚在上的火氣下行,也能夠促使下焦的陰寒消散。

所以,治療上熱下寒,調理脾胃中焦的方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思路,這是在反覆的臨床總結而來,也能得到驗證,當然,每個人的脾胃情況有所不同,每個人的寒熱證候特點也有所不同,用藥用方沒有千篇一律,我臨床常用附子理中丸、健脾丸、香砂六君丸、溫膽湯等方藥調理這類寒熱錯雜的症狀,總的療效還比較滿意。

當然,調理脾胃並非唯一的路徑,另外有幾個技巧必須要考慮。一來,可適當加入一些引火歸元之類的藥,比如肉桂、附子、牛膝、細辛、骨碎補、砂仁等;二來,相對於清熱,要更重視溫陽藥使用和比例,因為溫陽藥多有促進脾胃的運化升降的功能,這也是治本的方法,而滋膩清熱之類的藥,有礙脾胃,損傷脾陽,對病情長遠不利,很多人使用滋陰降火,越滋陰越上火,也是上面的道理,這也就說明上熱下寒病機並不是陰虛火旺那麼簡單,完全是兩回事情。

還有適當泡腳,用吳茱萸肉桂等藥粉敷貼湧泉穴,注意意守丹田,練習站樁等都是引火歸元的輔助方法。

最後強調幾句,良好的心態和生活飲食作息習慣, 才是疾病恢復保健養生的基本法門,比如不熬夜都是顧護人體陰陽津液的基本方法,三餐規律節制有時,是保證胃腸升降出入有常的基本要求,節制性生活就保存腎精腎陽腎陰的最好方法,這些都不能忽略,藥物只是輔助,病去七八分,剩下三成靠自己養,大體疾病如此,上熱下寒也不例外。

如果你有以上老農說的相關情況或問題,你可以在下面評論或留言(要求:情況請具體寫清楚點,以便更好的回答),老農看到後會給你免費解答,由於在這裡不常在線,可能不會及時回覆,你可以+老農的公眾號(中老年人健康之路),在這裡老農會容易看到,也會更快更好的給你一一免費解答!

老農真心希望你不再有健康問題困擾,關注健康養生,就是對自己負責!


中老年人健康之路


心腎之氣無法相交,導致上熱下冷

中醫認為,心屬火,心臟位於人體的上焦,正常的心氣是要往下走才是正常健康的表現。腎屬水,腎臟位於人體的下焦,正常的腎氣是要往上升。心氣往下,腎氣往上,這屬於陰陽結合,水火既濟。心肺之氣往下降有助於小腸與大腸的正常分解排洩大便。如果心肺之氣過旺就會熱氣往上走,導致身體上火,如口乾舌燥、眼赤舌紅、便秘生瘡、失眠多夢等症狀。

當心火過旺,心氣也就不降也會導致腎臟寒冷,腎氣不足,此時就會出現下身寒冷手腳冰涼、腰膝痠軟、頭暈耳鳴等症狀。

對於這種症狀應當上洩下輔。所謂上洩就是洩掉心氣之火,讓火氣不再往上走,而是往下走,可用黃蓮洩心火。下輔就是輔助腎氣不足,讓腎水得以上升與心氣相交,可食用肉桂。此兩種藥同時服用,方可調理陰陽平衡,以至心氣得以恢復原狀往下走,腎氣恢復原狀往上升,自然就水火既濟,身體得以恢復健康。

更多健康分享點擊關注➕留皇橄欖

為紅顏


對於患者怕冷還容易上火的症狀,其實是中醫中提到的上熱下寒的表現。這類病症的患者一般是因為腎陽亢於上從而不能溫煦其腎水,同時其腎陰虧於下從而不能滋養其腎陽。這類患者常表現上部為一種身熱的症狀伴隨著下部是一種寒性的症狀。

上焦內火旺,下焦內寒大,可以觀察自己的舌象,一定是舌尖發紅舌根發白的。上熱下寒的出現,中醫認為大致有兩方面原因:1.腎陽不足無法溫煦腎水,導致下焦寒盛,同時腎陽虛導致心腎不交,出現心火旺即上火的表現。2.中間氣機阻滯上下不同出現上熱下寒的表現。

中醫的治療可以從經絡入手:1.每天空心握拳敲打代脈200-300次。2.搓八髎,每次搓5分鐘或者敲打200-300次,有些人會感覺到膝蓋發熱,上下相通的最好感覺是腳心發熱。3.每晚臨睡前艾灸湧泉和太溪穴20分鐘。

堅持一段時間上熱下寒的症狀會明顯改善。

營養佳

我們致力於傳播科學的營養知識,助力您身體健康,全家安心。  歡迎關注


營養佳


  針對您所描述的這種情況,屬於上熱下寒,多是由於陽氣不足、裡寒盛,逼迫虛熱上擾頭面所致,治療要溫寒,不可清熱,越清裡越寒。

  此外,上火的還可能與您平時的飲食、壓力過大有關係。

  意見建議:

  忌食生冷食物,晚上熱水泡腳搓腳心;

  少吃點辛辣刺激飲食和熱性的食物,如荔枝、桔子、桂圓等,以免引起上火。

  儘量的多吃蔬菜,注意多飲水,吃苦瓜是有很不錯的效果的,如果有熬夜的習慣最好改正哈。


周圍血管健康


上焦容易上火,下焦易冰冷,還有個原因是中焦於堵。人體是個大的循環,是個整體,中醫有個說法叫陰陽調和,陰陽不調問題就來了。

從肋骨最下緣到恥骨這個範圍叫中焦,剛好就是腰臀部位。現在社會因為有高科技的一切便民工具,導致我們現在普遍坐的時間較長,長時間壓迫我們的腰臀部,氣血循環就差,時間一長就出現婦科問題,腰部肌肉勞損,臀部冰等問題。

其實身體的亞健康都來自於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運動,適當的按摩就可以。泡腳,艾灸,食療等都可以調理這個問題,但是效果來的比較慢。可以用可暖,純中草藥提取精華,塗抹在皮膚上,快速的疏通經絡,暢通氣血,一次就效果明顯


青青草原的羊


這種是陽虛還是陰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