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銀行新推出的淨值型理財產品,與原先的理財產品有什麼區別?

萌仙私隅


淨值型理財與傳統理財在投資標的上並無不同,都是銀行經常投的幾個領域,甚至在各領域投資的比例也都相差不大。風險評級一般不超過PR3級(風險相對可控)。



他們最大的不同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收益率宣傳

傳統理財是銀行事先給客戶設定一個預期年化利率。雖然這個利率並不是最終的確定利率,監管機構也不允許剛性兌付。可是銀行都不願做第一個不兌付的機構,所以即使利率達不到也會用自有資金進行兌付。當然了,如果最終利率超過了預期的利率,銀行就會賺取多出來的這部分利潤。

淨值型理財則不會有預期利率,只會給一個參考利率。這個利率是過往的數據表現,與最終的利率沒有任何關係。

二、收益計算

傳統理財的收益計算方法比較簡單。計算公式就是理財本金*年收益率*天數/360。舉例來說:

5萬元,年化收益4%,存期180天。收益=50000*4%*180/360=1000元。

淨值型理財則相對複雜,需要先根據買入金額除以買入時的淨值計算出買入時的份額,再用此份額乘以賣出時的淨值,得出總價值。總價值減去買入金額,就是客人獲得的收益。舉例來說:

客人買5萬元淨值型理財,初始淨值為1,1080天以後,淨值型理財淨值為1.2。收益=(50000/1)*(1.2-1)=10000元。收益率為10000/50000*360/1080=6.67%

三、發行方式

傳統理財一般都是封閉型理財,在封閉期內,客戶不能夠贖回。

淨值型理財有三種,開放型、定開型、封閉型。

  • 開放型理財,隨時申購,也可隨時贖回。
  • 定開型理財,每週、每月、每季都會定期開放申購與贖回。
  • 封閉型理財,與傳統理財一樣,在一定期限內不得申購與贖回。

總結:

很多人對於淨值型理財還不甚瞭解,不知道如何評判淨值型理財的風險,不知道如何計算利息。可是淨值型理財將來會是銀行發行的主要理財種類,遲早需要將淨值型理財搞清楚的。


銀行研究僧


銀行原先的理財產品,又被稱為“預期收益型”

理財產品,這類產品在發行時,銀行會事先告知投資者一個預期收益率,比如說5%,到期就按這個收益率兌付本金和利息。在 2018年4月27日“資管新規”出臺之前,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絕大部分都是“預期收益型”產品。

“資管新規”出臺以後,銀行理財被要求向淨值化轉型。對投資者來說,銀行新推出的淨值型理財產品,與原先的“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有以下4點區別:

1、淨值型產品沒有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最終的投資收益率存在不確定性。

銀行在發行淨值型理財產品時,不會告知投資者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是多少,只會展示一個“業績比較基準”。實際的投資收益率有可能低於、等於或高於“業績比較基準”,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這是“淨值型”理財產品與“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最直觀的一個區別,也是很多投資者不喜歡淨值型產品的一個原因。

2、 淨值型產品的投資結果信息更加公開、透明。

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清楚了。

(1)張三花了5萬元,購買了某銀行發行的1年期、預期收益率5%的封閉式理財產品。

張三購買了這款“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以後,就只能傻傻地等著產品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在長達1年的時間裡,他無法瞭解所投資理財產品的收益波動情況,也不知道實際的投資收益率能不能達到5%。產品到期後,張三除了知道銀行是不是按5%的收益率進行正常兌付外,其它的還是一概不知。

(2)李四花了5萬元,購買了另外一家銀行發行的1年期、業績比較基準為5%的封閉式“淨值型”理財產品。

按理財新規要求,商業銀行應當至少每週向投資者披露一次封閉式公募理財產品的資產淨值和份額淨值。也就是說,對於李四購買的這款產品,銀行應當至少披露52次(1年52周)的資產淨值和份額淨值。

同樣是在1年的投資週期內,張三什麼都不知道,李四卻至少能看到52次理財產品的淨值信息。毫無疑問,相比於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投資結果信息更加公開、透明。

3、 淨值型產品的收益分配方案更加正常、合理。

接著上面的例子,假如張三所投資的預期收益率5%的理財產品,實際投資收益率為6%,那麼張三還是隻能拿到5%,多出來的1%就全歸了銀行。

而在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時,銀行一般都會與投資者約定一個浮動管理費率,以便當實際投資收益率高於業績比較基準時,銀行與投資者雙方進行分成。

假設李四所投資的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浮動管理費率為50%,即高於業績比較基準的部分銀行和投資者五五開。那麼,當實際投資收益率為6%時,李四將能拿到5.5%的回報。

顯然,對投資者來說,淨值型產品的收益分配方案更加正常、合理。

4、 淨值型產品的投資難度有所增加。

由於淨值型產品沒有預期收益率,所以投資者挑選產品時,缺少一個明確的依據,投資難度有所增加。

最後總結一下,“淨值型”理財產品與“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有4點區別:一是沒有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最終的投資收益率存在不確定性;二是投資結果信息更加公開、透明;三是收益分配方案更加正常、合理;四是投資難度有所增加。

關於淨值型理財產品,您還有其它疑問嗎?歡迎留言評論。

歡迎關注《小錢說金融》,獲取更多金融常識!


小錢說金融


無論是叫理財產品,還是叫淨值型理財。都是取的一個名字而已,就像你是隔壁老王,你是隔壁老趙。但是國家為什麼一定非要取個淨值型理財的名字,並且強制要求商業銀行來轉型呢?

其實,這是一種金蟬脫殼之計,更確切的說是為了理財“正名”!


被綁架的理財

在2004年以前,中國人的儲蓄方式一般都是這樣的:定期銀行存單、定期銀行存摺、活期銀行存摺、國庫券、以及用手絹包起來放枕頭底下,罐子裝起來放糧倉裡……

而到了2004年,情況就不一樣了,陽光刺破了烏雲,給單調的儲蓄市場帶來了一片新天地。

陽光理財,作為國內第一款真正意義上對個人開放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開啟了理財新紀元。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做這件事的銀行並非四大行,而是光大銀行。

該理財產品通過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獲得較高的收益,並且根據投資金額的不同,劃分了收益率檔次,但基本都在2.5%左右,接近同期3年期國債利率。和當年的一年期定期利率為2.25%,作為第一款理財陽光B也就僅僅以微弱優勢獲勝,其優勢之處在於投資期限短。可就是這麼個看起來並不誘人的螃蟹,竟然引起群眾排隊購買的盛況,這其中“銀行出品”的招牌功不可沒,在那個年代,去銀行上班簡直是家族榮耀。


後來,產品如期兌付,大家本來就沒有的風險擔憂更是多餘,也因此理財產品剛一出生就打上了剛兌的烙印,此後每當銀行試圖解釋自己的理財有風險時,都會有一幫人站起來說:閉嘴,你沒有!!!

收益比定期高,投資期限短又沒有風險,有這樣的好事誰不參與?

因此,中國的銀行理財市場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開始了突飛猛進。2004年,從0起步。2008年突破5萬億。2017年達到峰值29.5萬億。

在投資項目上2006年第一隻非標產品誕生,2008年第一隻淨值型產品誕生,這一切的背後都源於商業銀行的自醒“成立理財的意義在於幫助客戶做投資規劃,大家都拿理財當定期存,那做這玩意有什麼意義?關鍵是成本還比定期高多了”。

但是對廣發儲戶來說,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都存了這麼多年了,你告訴我有風險?搞笑吧。於是乎,數量龐大的儲戶繼續把耳朵捂起來:我不聽,我不聽……

後來,理財有風險這事就變成了講鬼故事,雖然大家都在說,但誰也沒見過。

當然了,要只憑借儲戶一哭二鬧三上吊,是不可能綁架銀行理財的。隨著金融開放,越來越多的銀行加入發售理財的大軍,由於沒有風險先例且銀行的高聲譽風險,哪家銀行都不敢吃螃蟹,只能這樣耗下去。所謂法不責眾,等銀行理財以萬億計的時候,再出現風險已經不僅僅是經濟行為了。



投鼠忌器的監管

從2004年國內銀行理財誕生起,國家對其監管便如期而至。

2005年《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暫行管理辦法》拉來了監管序幕,至今已經頒佈29部相關文件,其中大概有這麼幾類:

第一是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

第二是約束理財投資標的

第三對理財市場的操作區別監管。

其中,有這麼幾項制度至今大家都比較常見。

保本和非保本。2005年2號文將理財產品分為保證收益和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五級風險分類法。2014年徵求意見稿第四十四條規定,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應由低到高至少包含五個等級。就是現在大家在理財產品說明書裡經常見到的R1-R5。

預期收益率。這也是大家在購買理財時重點關注的要素。2014年徵求意見稿以收益表現形式將理財分為非估值型和估值型理財產品,估值型理財由淨值型和預期收益率型理財組成。

開放式和封閉式。同樣是2014年徵求意見稿提出,封閉式理財不用贖回,有確定的到期日。開放式理財客戶可以在開放日申購贖回,也可以不進行操作,讓其繼續存放。銷售渠道。2014年徵求意見稿限定商業銀行的銷售渠道為本行官網或客戶端,除銀行業金融機構外。任何人和機構不得代銷。

銷售起點。2005年5萬,2009年65號文規定不得對無投資經驗的客戶銷售理財,並將銷售起點提升為10萬元。2011年5號文,按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劃分起存金額,一級和二級5萬,三級和四級10萬,五級20萬。2018年《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管理辦法》將理財起點降為1萬元。

以上那麼多文件眼花繚亂,但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他們都是約束商業銀行的,對投資者的教育和引導乏善可陳。

這也就造成了一個現象:監管機構雖然一開始就在踩剎車,但投資者給予的回應是,上車,上車。


最後這輛車的掛票都賣完了,嚴重超載。2017年的時候,銀行理財這趟車已經運載了29.54萬億人民幣。由於規模巨大,保證這輛車不翻成為監管部門的首要責任,也因此,中央直接提出了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2017年各種新規密集落地,也因此被稱為強監管年。

具體到理財產品要怎麼化解風險呢?

假如你在一趟高速飛馳的高鐵上,運行平穩,之前又沒有出現過事故。現在突然有消息說,列車並沒有那麼安全,你會不會下車?

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巨大,居民參與度極高,可以說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因此,對其的監管整頓極其複雜。

第一,降速。

高鐵速度比綠皮車快,可是一旦發生事故損失就更大。理財動車已經不能像之前那樣矇眼狂奔。把風險留給銀行承擔。2017年強監管以來,理財產品收益率出現下降趨勢,列車速度降下來,投資者就會考慮更多的投資方式,而不會再傻瓜式的操作了。


第二,減少車次。

在2017年之前,銀行理財市場是位慷慨的母親,可以說是有求必應,只要你想買,基本都能滿足要求。但資管新規之後,有些好的理財就要拼手速了。更為嚴格的是,有些列車到站後就不再發車了。

第三,到站轉乘。

這也是本次題主所問的,為什麼發行淨值型理財,其實理財本身都帶風險屬性,加上淨值型就是風險加風險。監管部門對理財產品的整頓核心是把理財和存款分離,讓理財找回風險屬性。那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當然是等列車到站,下車換乘,那重新出發的這趟列車自然就要換個名字,就叫淨值型理財。


前面一堆囉裡吧嗦把銀行理財的歷史翻了個底朝天,主要的意思希望大家能深層次的瞭解理財,包括監管部門和商業銀行是如何運作的。

至於理財和淨值型理財有什麼區別,總結如下:理財,客戶拿走預期(基本等於固定)收益,剩下是銀行的,剩不下銀行補。淨值型理財:銀行拿走固定的,剩下的是客戶的,如果剩不下也和銀行無關。重要的是,這次是玩真的,沒嚇唬你!

以上就是關於淨值型理財的回答,如果覺得有用,歡迎點贊關注,帶你走近銀行,做自己的理財小達人!


四大財子


目前來說,銀行的理財產品已經逐漸向淨值型產品變更,很多客戶對於淨值型理財十分恐懼,看到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從“預期年化收益”變更成“業績比較基準”之後就覺得銀行的理財不保險了。其實,銀行自主髮型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大多都在R2-R3,本金和收益發生虧損的可能性很小,適合穩健型的投資者。

淨值型理財:

淨值型產品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淨值。基金產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隻基金每日都會產生單位淨值、累計淨值。而銀行淨值型產品就是以產品的淨值計算收益,捨棄了預期收益這個概念,沒有固定收益率或者預期收益率。在銀行規定的固定日期展示淨值型產品的淨值。

淨值型理財的優勢:

●與普通銀行理財相比,淨值型產品在資金流動性上更有優勢。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期限都在一個月以上,也有隨時可以贖回、轉讓的理財產品,但是或多或少可能要承擔一定損失。而淨值型理財產品的週期較短,在開放期後隨時可以贖回。

●淨值型產品定期會向大眾展示產品淨值,比普通的理財產品更加透明,所以淨值型產品沒有預期收益,只能按照銀行公佈的產品淨值計算收益,所以投資者可以從每期公佈的產品淨值走勢估計產品未來收益,對比普通理財產品,投資者在實際收益上可以更放心。

●因為按照淨值計算收益,所以淨值型理財產品風險稍微比普通理財產品高一些,並且產生的損失和收益都是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對於保守型客戶來說,推行淨值型理財產品比較困難,存款產品更適合他們。


理財師鬱小貝


1、淨值型理財產品到底是怎麼回事?與傳統理財產品區別到底在哪兒?

雖然不是很準確,但是大家可以把淨值型理財產品理解為一種開放式基金產品。

首先它不承諾保本,這是與傳統理財最大的區別,為何資管新規要求取消剛性兌付,就是因為過去有些理財產品尤其是信託產品承諾收益率非常高,而又是剛性兌付的,但是到期之後,沒有那麼多錢付利息,怎麼辦?肯定就是各種操作唄,這樣就容易累計金融風險。所以,央行才要求取消剛性兌付,提倡發行這種淨值型理財產品。

其次,它的收益也是浮動的。不像以前那種預期收益,比如到期給你年化6%的收益。現在就不好說了,也可能是16%的收益,也可能是-6%的收益。有人說,這怎麼和股票差不多啊,的確如此,淨值啊。比如你在淨值1.5元買入,過了一個月,淨值變成1.4了,你不久虧錢了麼

第三,淨值型理財產品買入贖回相對靈活,傳統的理財產品在操作週期上其實有點類似與定期存款,流動性不好。但淨值型理財產品,往往會每週或者每月開放,甚至每天也有可能,因此流動性是更好了。

2、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增速很快,未來會越來越多

據理財網統計,2019年前9個月,各銀行發行的各種類型的淨值型理財產品共有9434款。其中,募集起始日期從今年年初至今年三季度末的淨值型理財產品共有6150款,而去年同期僅僅只有619款,等於是翻了近10倍。當然了,如果從絕對數量看,淨值型理財產品佔所有理財產品品種的比例還很小,但是從趨勢看,未來成為主流是必然。

所以,將來那些喜歡買理財產品的老年朋友需要注意了,因為未來的理財或許就是和股票差不多的東西,想要保本的話,還是去買國債或者定存比較好。


遁逃者


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已經推出有一段時間了。但對於習慣看預期收益的投資者,仍然會有些陌生。

下面詳細比較一下兩者的區別:

1、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即通常認為的傳統型理財產品,也稱為固定收益型產品。

該產品的所有信息比較明確,直觀的告知了投資者:預期收益,投資期限,起息日期,到期日期等;

如下圖:

2、淨值型理財產品:類似於各類開放式基金,不標註預期收益,也無明確運作期限,通常定期開放,可在開放日正常進行申購贖回操作;

舉例:假如某款淨值型理財產品,1月1日淨值為1.00元,投資者申購10萬份,總計10萬元;6個月後開放日贖回,該產品淨值為1.02元,此時投資者盈利為:

(1.02-1)×100000=2000元;

對應成預期收益型產品的話,就等於買了一款半年期,預期收益率為4%的理財產品!

如下圖:淨值型理財產品,每日淨值均會變動,類似開放式基金的淨值變化;

為迎合投資者習慣,部分銀行券商,也將淨值型產品做成大家都較熟悉的類貨幣基金形式,以每萬份收益的形式來體現。


預期收益型(傳統型)與淨值型理財產品的主要區別:

1、收益表現形式:傳統型給出明確預期收益;淨值型為浮動收益,即有虧有贏,按淨值計算盈虧;

2、運作期限:即投資期限,傳統型有明確期限,如60天,90天,180天等,到期才能贖回,或自動滾入下一期;淨值型無投資期限,可一直持有。在每個開放日進行申購贖回,開放式常為每週,每月,每季等某一天;

3、產品流動性:傳統型理財產品通常不可提前贖回,部分可提前贖回也要扣除一部分手續費;淨值型只要是開放日,均可進行申贖操作,流動性優於傳統型;

4、盈虧情況披露:傳統型只有在產品到期後才可知具體盈虧情況;淨值型每日或每週定期公佈淨值,方便查詢,比傳統型信息更透明;

5、產品風險:傳統型有“剛性對付”等不成文的規定,被認為風險較低,但其實也是有風險的;淨值型為非保本浮動型,投資標的更為廣泛,同時產品類型不同,風險等級也不同;


以上供分享,祝各位投資順利,麻煩點贊支持一下,感謝!


不怕小貓


銀行的理財產品分類有很多種方法,像大家常常所說的:活期的理財產品和定期的理財產品,保本的理財產品和不保本的理財產品,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和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的理財產品和淨值型的理財產品......,現在銀監會又開始強調要打破剛兌,原來的預期收益的理財產品2020年後不準發了,要發淨值型的理財產品。

淨值型的理財產品本質上說,就是和基金基本一樣的了,國內的基金大部分是股票型的,由於現在的經濟形勢,股市是股災不斷,拿錢投入股市,目前來看就是兩個字,不穩!即使是機構投資者也是屢屢中招,不過也不要太過悲觀了,經濟形勢總歸是會好起來的。

先說說原先的理財產品,客戶到銀行買理財產品,首先是安全考慮,因為現在不穩的投資太多了,其次才是收益需求。所以各個銀行在投資上也不是那麼激進,但偶爾也會出問題,但為了維穩、為了銀行的聲譽,有時也就兜底了,意思就說虧的部分銀行補上了,這對投資者是好事,但銀監會不同意了,這回危及金融安全。淨值型理財產品就是基本和原先的理財產品一樣,但是出現了虧的情況,就是您買者自負了。

那淨值型理財產品是不是不能買了,不是的。首先銀行不會過分冒險的,畢竟穩是銀行的根本,沒了這一條那和基金就沒差別了,所以銀行會嚴控風險的;其次銀行也會創新的,會把大量的保本因素加入到淨值型理財產品中來,當然會導致收益不高。

總結一下,今後淨值型理財產品還是可以買的,不過那些參考收益很高的,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強,就不要碰了。選選大眾收益的產品,出問題的概率會很小。


i愛理財


大家可以通俗一點的理解,就是以前銀行的理財產品是預期收益類型的。比如大家去銀行買理財產品,有預期收益率4.5%的,有預期5%的,等等,而此前銀行多數理財產品也都能兌現這個收益,所以銀行剛性兌付現象普遍。

但是,有一個新的規定出臺之後,以後銀行不能這麼剛性兌付了,於是也就不能有預期收益了,只能採取淨值的表現形式。這就是資管新規下的淨值理財產品,這種產品你不知道收益是多少,它的表現形式是按照淨值呈現的,就相當於大家買基金的基金淨值那樣。

相比於預期型理財產品,淨值型理財產品有比較好的公開透明度,而且過程當中也可以查詢淨值,不像預期型理財產品,差不多到期才能確定收益。當然,淨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是浮動的,打破了銀行的剛性兌付。


郭一鳴


小招又來了,諮詢相關人士後,簡要做個回答。

出於對銀行的信任,很多人選擇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而由於資管新規的出臺,銀行陸續取消傳統的理財產品,改用新型的淨值型理財產品。那麼傳統型與淨值型理財產品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呢?

1、收益表現形式:

傳統型理財產品,又稱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也就是說產品會給出明確的預期收益,比如4.2%,這樣客戶能夠較為明確地瞭解大致的收益。

而淨值型理財產品為浮動收益,即有虧有贏,按淨值計算盈虧(類似基金),以招商銀行青葵半年9號A為例,如下圖。

2、運作期限:

傳統型有明確期限,如60天,90天,180天等,到期才能贖回。

淨值型無投資期限,可一直持有。在每個開放日規定時間內進行申購贖回,開放式常為每週,每月,每季的某一天。

3、產品流動性:

傳統型理財產品通常不可提前贖回,部分可提前贖回也要扣除一部分手續費。

淨值型只要是開放日,均可進行申贖操作,流動性優於傳統型。

同樣以招商銀行青葵半年9號A為例,交易規則如下。

4、盈虧情況披露:

傳統型只有在產品到期後才可知實際具體的盈虧情況;

淨值型每日或每週定期公佈淨值,方便查詢,比傳統型信息更透明,資者可以從每期公佈的產品淨值走勢估計產品未來收益。

5、產品風險:

傳統型有“剛性對付”等不成文的規定,被認為風險較低,但其實也是有風險的。

淨值型為非保本浮動型,投資標的更為廣泛,同時產品類型不同,風險等級也不同。淨值型理財產品只是理財產品的一種新形式,並不代表這類型理財風險大。銀行理財都會給理財產品做一個風險評級,分為1-5級。

So,如果覺得小招回答得不錯,抬起大拇指點個讚唄!

 


招商銀行App


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表達方式,已經悄然由“預期年化收益”改變為“業績基準”。於是,總有人問,業績基準什麼意思,銀行理財還敢買麼?

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答案是肯定的,敢買。

而關於“業績基準”的確切定義,小編查閱很多資料,比較認同的說法是:固定的業績基準,是發行銀行根據自身的歷史理財收益,給淨值型產品確定一個認為合理的基準業績水平。它是產品管理人計提固定管理費和激勵管理費等相關費用的依據,是預先給產品管理人設定的一個想要達到的管理水平的分數線。真實收益能否高於業績基準,直接反映了產品管理人的產品運作能力。用“業績基準”替代“預期年化收益率”,並不意味產品的風險高於從前。

但是,也不能僅憑“業績基準”的高與低來作為自己選擇理財產品的依據。購買這類淨值型理財,首先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充分了解產品的投資範圍。其次,要看清楚產品各項費用的計算方法與投資人理財收益情景分析,瞭解產品的估值原則。再次,可以參考同類型產品過往的到期收益情況,但也要清楚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購買後,銀行會定期發佈產品淨值,作為我們瞭解產品運作情況的依據。最後,要充分認識自己,看產品投資的風險是否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