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正所謂,外行看大盤,內行看產業,高手精個股。

久等,終於交作業。

科技賽道主題基金對比,咱們之前已經說完第一篇《泛科技6只ETF的持倉情況和風格對比》,很多朋友反饋希望趕緊對比一下5G、半導體50、半導體ETF、通信ETF等等,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就是第二篇,先理一理科技主題類細分賽道幾隻ETF基金。

老規矩,先一表鎮樓(大表哥是本人了):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上次泛科技ETF有人問場外怎麼買,這次我把鏈接基金也填上了…貼心否)

只看ETF的清爽版: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電子行業暫時沒有ETF,場內只有個分級基金,暫且把電子B混入)


注:今天這篇文章,更像是總括性的科技投資節奏描述,具體產品對比我還會細分再寫(給自己新挖了4個坑)。

一、科技指數的大框架

我們投資科技,腦海裡要先個大框架,有助於理解該配哪些產品

目前有產品對應的科技相關指數,華寶證券科技指數基金報告中,有一張圖比較清晰,我貼過來: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1、這圖左邊叫“科技寬主題指數”,很好懂,就跟滬深300寬基一樣,是科技方向的寬基。

科技其實不是一個行業概念,啥叫科技?科技=科學+技術。有個總結我覺得很到位,科技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後開始起飛,因為科技是唯一可疊加式進步的動力。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人的核心需求是啥?活得長、活得爽,對應就是3大不變的核心方向——生命科學計算機智能(更快的算力和算法,方便偷懶)、新能源(找到便宜的能源動力,如同《流浪地球》中要有火石那樣的動力能源,才能支持一切技術)。

長遠看,投資科技就是投資未來,這個方向絕對需要重視。美股歷史已經驗證信息技術板塊長期超額收益顯著。

其實各家基金公司對於啥是科技,就有不同理解。比如上一篇說到的,5只科技聰明指數投的行業範圍各不相同,有的包括傳媒、有的有汽車、有的有軍工等。

科技寬基的好處是分散投資,什麼都有一些,尤其是帶主動選股思想的Smart beta指數,享受整體行業的趨勢,路上雖有波動起伏,但大方向是光明的。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科技寬基中,還有範圍更廣的信息技術、TMT方向的指數等,我們也寫過一些對比,回顧《三隻TMT指數對比》。

2、圖1右邊上方紅框部分,就是科技細分的幾個行業主題方向

比起寬基,很多人更喜歡關注行業指數,這跟抓主題輪動一樣,覺得寬基太穩,行業貝塔漲起來更迅速、炒起來更爽。

正所謂,外行看大盤,內行看產業,高手精個股。把握行業和個股的難度不言而喻。

(細分方向上,因為生命科學是核心需求,醫藥生物也屬於科技細分主題之一,這裡我們不說,後面再單獨一篇寫。挖坑*1)

剩下的4個方向半導體、電子、通信(包含5G)、計算機。到底是啥關係?我再借助申萬一二級行業分類來理解: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劃分上電子、通信、計算機是三個並列的行業細分方向,而半導體是電子下面一大細分,這麼看,半導體更窄、也更純,剛好對應一個產業,而且這個產業在當前國產替代、自主創新背景下,發展前景是光明的。

追逐行業細分一時爽,但個人有兩個擔憂:

其一,行業的邊際在逐步淡化,你買的行業指數真的是“基如其名”嗎?

未必。一個名稱對ETF非常重要,比如被搶注的科技ETF、5GETF、券商ETF等,一個贏得先機的名字,更容易被投資者識別……但只看名字,就錯了,必須分析持倉。

你以為買的就是這個行業,但結果可能是咱不知道是個啥。

隨著行業發展,很多行業出現交融,逐漸很難單一定位。比如拉卡拉屬於什麼行業?金融、計算機設備還是互聯網?

最近使用了9年的中信行業分類標準再次調整,一級行業新增綜合金融,由29個變為30個,二級行業將由83個變為109個。

比如華夏和廣發還有兩隻芯片ETF正在成立中,芯片又屬於哪類呢?是偏電子行業多,還是通信行業呢?其實是個交融的狀態,只看名字買入就是耍流氓:你以為是它,其實是它兄弟姐妹。(比如5GETF實質已經變成“電子ETF”了。)

其二,行業過窄的話,沒有辦法篩選優質公司,只能被動複製所有成分股,效果不見得就好。

比如半導體50ETF成分股還沒有達到50只。

總體上,行業細分指數更適合做短期趨勢交易,風口來了炒一波。踩對點很重要。

個人覺得,科技寬基尤其是有主動策略的Smart beta指數可以先標配。然後細分行業方向上,如果產品設計是產業鏈概念,跟隨整個產業發展而動,且產業方向長期趨勢向上,才是比較好的長期投資標的,類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半導體整個產業鏈這種。

看看細分賽道與泛科技2020年以來的漲幅: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截止1月14日收盤)


除了半導體方向,泛科技ETF其實整體並不輸於行業細分ETF。


二、7大科技細分行業主題指數——分別都投啥?


囉嗦這麼多,仍架不住大家投資細分賽道的熱情。4個細分方向半導體、電子、通信(包含5G)、計算機,現有的被動產品整理如下表: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分別跟蹤了7只指數(半導體2只、電子2只、通信2只、計算機1只)。

為搞懂到底這7只指數投的啥,我埋頭拉了持倉比重圖: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按申萬一級行業來看, 有的非常專注,有的稍微分散一些,總體上是“指如其名”的;僅有一個5G通信指數,似乎已經變成電子持倉為主。半導體指數肯定就是電子方向為主。

按申萬二級行業持倉佔比,就能看到半導體方向的比例: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從歷史表現來看: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圖片來自華寶證券研究所)

從2016年以來看,計算機指數表現最差,波動性小。其餘是電子、通信表現最佳,半導體一度處於中部。但19年以來為什麼細分方向上,半導體也追上呢?

行業細分賽道需要看節奏。

科技賽道,我曾經看過業內資深的研究總監分析,參考歷史上的5輪科技週期,每一輪科技週期大概10年時間,每一輪的節奏都是從硬件創新——到媒介變革——再到商業模式變化,這樣一個完整的過程。總結為口頭禪:“硬三年,軟三年,商業模式再三年”

比如互聯網時代,現有電腦、智能手機硬件積累用戶,再通過新的應用、APP程序,最終到創造盈利的模式上。

對應到我們的投資節奏上,即是硬件的機會先行,然後是軟件,最後是互聯網+商業模式。

眼下我們就在新的5G新技術週期階段,當然也是硬件先行(半導體、芯片等)、隨後再是主設備、VRAR等應用,再到新的商業形態。

這輪5G產業鏈,之前炒得更多的是上游的元器件,所以我們看到半導體、電子漲勢最好。今年可能就該中下游的從主設備到下游的一些應用了。從這種產業發展的角度,後面它們的基本面有望變好。

三、7大科技細分主題指數對應產品梳理

細分方向產品,我分別梳理如下,後面再分行業詳細對比:

1、半導體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目前我是比較看好半導體方向的,正是風口,細分產業清晰。兩隻半導體指數,中華半導體CNY指數(對應半導體50ETF)成分股數量更多(仍不足50只)。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其實成分股高度重合。所以這兩隻指數歷史走勢差不多,只是2016年以來中證全指半導體表現更好一些(對應半導體ETF),因為持倉比較純粹半導體佔比9成以上。

半導體方向,兩大ETF成立時間差不多,但反而國泰家半導體50ETF規模更大,這體現了產品營銷的作用。(後面單寫,挖坑*2)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歷史走勢不代表未來)

2、電子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也是兩隻指數,對應兩家基金公司的產品,不過其中申萬菱信家的是分級基金,行情來了分級B更浪。母基金管理費率更高,合計費率1.22%。

控制篇幅,具體對比後面再寫。 (挖坑*3)


3、通信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大熱的5GETF在通信細分下面,對應的是5G通信指數。我看場內5GETF市值已經73億,但它成立以來累計淨值才1.079,漲了7.9%,大幅跑輸通信ETF。這是為什麼呢?

華寶證券研究提示,值得注意,2019年12月中旬指數成分股定期調整之後,5G通信指數的成分股發生了較大變化 ,共計剔除22只個股同時新增調入39只個股。

其中,剔除個股多為通信板塊的通信傳輸設備類和通信配套服務類個股,而新納入個股則以電子類個股為主(原來是通信股佔比最大)。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前十大重倉股也有明顯變動。這類指數持倉更雜,很容易出現我們不知道買了啥的情況,5GETF現在更像是“電子ETF”了,咱也不知道為何,但是從上一輪4G週期來看,硬件設備商是表現最差的,而且炒作週期短。(後面細說,挖坑*4)

4、計算機

7大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對比:半導體、5G、通信、計算機ETF先入哪隻

計算機方向只有一隻指數,但與其他細分指數比,歷史表現墊底。從2016年以來,CS計算機指數走勢顯著落後於半導體、電子和通信指數。短期可以不看。


最後這篇先總結一下,科技方向上,我覺得:

1)科技寬基尤其是有主動策略的Smart beta指數可以先標配,不那麼費腦。短期波動,但長期大方向是穩步向上的。

2)然後細分行業方向上,需要踩準“硬三年,軟三年,商業模式再三年”的節奏,眼下是硬件先行,但後面會輪動到軟件應用等。

3)如果投細分方向,產品設計偏產業主題更優,比較清晰,能夠跟隨整個產業發展而動,我們更容易知道買的是啥。半導體最窄、剛好對應1個產業,目前看半導體方向是最強勢的方向。半導體ETF持倉更純粹,歷史表現比半導體50ETF稍優一些。

(感覺這篇又給自己挖坑,留下了好幾個作業……,細分方向,半導體、通信、5G等我會接著再詳細對比主動被動的產品,等著我的第3篇、第4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