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的信濃號航母為什麼只有40多架艦載機的載機量?

且聽風吟154201046


信濃號滿載排水量高達7.2萬噸,這是其一,配備的艦載機只有47架,其中戰鬥機18架,魚雷機18架,偵察機6架,備用飛機5架。而滿載排水量為2萬噸的蒼龍級航母的艦載機數量卻高達63架,哪怕是滿載排水量只有1.25萬噸的龍襄號航母旗艦版機也有40架,相比之下信濃號航母的艦在級數量的確少得可憐,但是卻情有可原,畢竟它作為大和級戰列艦的3號艦本身就不是科班航母出身,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戰列艦科班,只不過在建造完50%的工程後半路出家改裝成航母的。


信濃號航母和大和級戰列艦的俯視圖
赤城號航母的正臉線圖

這就是涉及到了戰列艦和航母艦艇內部空間的佈置的問題,兩者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別的不說戰列艦需要佈置大量的裝甲,艦艇內部的水密隔艙設計也與航母不同,而航母則是需要一個大大的機庫來裝艦載機,還要有升降機的位置,並且信濃號已經完工近50%,具體情況是中央部建造至水線附近,前後部建造至彈藥庫底部附近,並且已經安裝部分動力系統,對內部空間大規模改動的話需要耗費的財力物力時間都需要比較多,並且還要滿足海軍對它的要求,所以信濃只有一層機庫,相比之下4萬噸級的赤城加賀卻擁有兩層層機庫。


而最主要的還是海軍方面的要求比較嚴格,可能是吃過了美軍俯衝轟炸機的虧,要求性能化航母的飛行加班,能抵禦俯衝轟炸機帶的500公斤炸彈,機庫要保證可以抵禦下800公斤的炸彈,並且側舷裝甲要保證在10公里的距離上抵禦重型巡洋艦的203毫米炮彈,所以它的飛行甲板的裝甲帶長達210米,寬30米,而且厚度高達95毫米(20毫米的SD特殊鋼板的上方再加一層NVNC75毫米鋼板),而如此大重量的上部結構,使得支撐上部結構設計的鋼樑厚度高達800毫米,所以只能安裝一層機庫,不然就會重心就不穩了。
信濃號航母艦體隔艙區域及裝甲尺寸的數據圖




上兩圖是赤城號航母的艦艇內部構造和機庫艦載機擺放圖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二戰日本“信濃”號航空母艦是日本海軍最大的航空母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其標準排水量高達63000噸,如此巨大的航空母艦載機量卻只有47架,確實比較古怪。要知道排水量只有18000噸的日本“蒼龍”號航母也搭載了60-70架艦載機,排水量數倍於“蒼龍”的“信濃”號的載機量確實是太少了。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信濃”號航母並非和日本海軍其他航母一樣,一開始就以航母為標準進行設計並建造的,“信濃”號起初是日本“大和”級戰列艦的三號艦,是一艘標準的戰列艦。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海軍便中止了大型戰艦的建造,當時“信濃”號的艦體建造工作已經完成了50 %,鑑於拆除工作較為困難,日本海軍最終覺得繼續完成艦體建造工作,以達到下水的狀態,以備日後視戰局的發展再做決定。隨著中途島海戰日本損失了4艘主力航空母艦,為了迅速恢復航母艦隊實力,日本當局決心將“信濃”號戰列艦改裝為一艘航空母艦。日本一般的航空母艦都是上下兩層機庫,以容納更多的艦載機,而“信濃”號航母最終只建成了一層機庫,這也是導致該艘航母載機量大大降低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因為改裝難度太大,建造兩層機庫需要對原艦體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工程難度很大,工期也較長,這與日本迅速改裝航母以恢復戰鬥力的初衷相違背,所以最終不得不放棄雙層機庫,只建造一層機庫。


對於航空母艦來說,艦載機的多少直接關係到航母戰鬥力的強弱,尤其是攻擊能力的強弱。“信濃”號航母只有不到50架的載機量無疑使其進攻能力遠遠不如日本此前列裝的中型攻擊型航空母艦。不過日本當局一開始就沒有單純的只是考慮其攻擊能力,而是想將其發展為和“大鳳”號裝甲航母一樣的防禦型航空母艦,防禦能力排在了第一位。日本海軍對“信濃”號航母有著如下的戰場定位,“信濃”號航母將部署在機動艦隊的前方擔負偵查和承受敵艦載機集中攻擊的作用,該艦厚重的裝甲將保證在敵人的空襲下完成飛機的起降和補給作業。位於後方的日本攻擊型航母的艦載機在起飛並完成攻擊任務後可以不必飛回到本航母,而是直接降落到更加靠近戰區的“信濃”號航母上,從那裡接受補給並再次實施打擊任務,這樣使日軍艦載機的作戰範圍大大增加,而且使較為脆弱常規航母處於安全的位置,無需暴露在美軍艦載機的直接攻擊之下。說白了“信濃”號航母就是一個前排抗傷害的,自身無需攜帶太多的艦載機,更多的是作為其他航母艦載機的一個前方中繼補給基地,其巨大的艦體可以儲存更大的燃料和彈藥,從而為艦載機提供充足的補給。


所以,從日本海軍對“信濃”號航母的戰場定位看來,是不需要搭載太多的艦載機的,日本海軍更看重的是該艦的裝甲甲板防護能力和艦體彈藥庫的儲存能力,只要該艦的飛行甲板完好,並儲備大量的燃料和彈藥,那麼就具備日本海軍所謂的“中繼補給基地”的功能。


戰略論


時勢亂改信濃號航母,戰場環境千變萬化,唯有適應環境,特殊情況特殊出品,信濃號航母為什麼艦載機不多,都是因為適應戰場改造……

最初設計為搭載38架“烈風”式戰鬥機,18架“流星”式攻擊機,9架“彩雲”式偵察機,一共65架,這個數量偏小。低於同時代的美國建造的航空母艦,日本早期的大型航空母艦也超過這個數字。

後來因為信濃號的設計需求發生改變,改為20架戰鬥機和27架攻擊機,一共47架。為了提高整艦的防禦能力造成艦載機數量較少。

信濃號航空母艦是日本海軍的大型艦隊航空母艦,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直至1960年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的服役。

信濃號航空母艦最初是根據"04艦艇補充計劃"開工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第三號艦(110號艦)開工,建造進行50%時被改造成航空母艦。

信濃號原本是作為大和級戰列艦‎的三號艦(改進型)建造,1940年5月開始動工,在橫須賀海軍工廠六號船塢開始建造。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10號艦的建造計劃在停滯後被取消。1942年6月日本海軍由於中途島海戰的慘敗,損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機動力量大大減少。

於是,日本海軍決定優先建造航空母艦。在此背景下,日本海軍將已經完成50%進度的信濃號,改建成航空母艦。


Ghoul內幕


信濃說到底也就是個半成品,要是有時間的話改成雙層機庫載機量會很恐怖,不過哪怕是歷史上趕工的信濃,其4265平米的機庫面積也比埃塞克斯級的3948平米還大, 所謂的40+、50+載機只是額定載機量,受到當時飛機和飛行員數量的限制,機庫裝不滿,實際載機能力絕對不止於此(不信可以自己找個模型擺擺看),除此之外日式航母的載機還受到日本飛機機翼摺疊程度不高,佔的空間大,以及不搞甲板繫留有關。如果把信濃扔給美國,鬼畜機翼摺疊+甲板繫留,信濃能輕輕鬆鬆達到150+甚至更多的載機。





381嗑藥炮警告


美日海戰正憨,信濃號航母本身就是一個早產兒,為了增強整艦的防護能力,才構成艦載機數量減少。


人生如哥466


之前開工建設為大和級戰列艦,在完成50%的時候開始改為航空母艦,所以很多軍艦內部空間已無法變,這也是該艦攜帶的艦載機不多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