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朱棣如此偏愛朱瞻基?

煮酒看茶說歷史


看到大家回答了很多,已經比較全面了,朱瞻基和朱棣的相似,以及朱瞻基自己的文武雙全等等,都是朱棣偏愛朱瞻基的原因。

筆者就從其它的角度補充一下。

朱棣畢竟是個皇帝,而且是文韜武略直追漢武帝唐太宗的一代聖君,這樣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不是用簡單的“偏愛”這兩個字能概括的。

一定程度上說,朱棣選擇偏愛朱瞻基,是他不敢不偏愛。

皇帝集家國天下的責任於一身,從家的角度看,朱瞻基父親朱高熾形象不佳,不討朱棣喜歡,但他畢竟是嫡長子,大義名分就在那兒,而且朱高熾還有一個特點是仁厚,朱棣的老二老三雖然英武,但都是鷹視狼顧之輩。在朱棣不喜歡朱高熾的基礎上,如果他不能從別的方面穩固太子朱高熾的位置,讓次子朱高煦最後奪嫡成功,那麼朱高熾和朱瞻基這一支必死無疑。而朱高熾做皇帝,朱高煦可能會被打壓,但至少能保一條命。做為一個父親來說,朱棣可能對兩個兒子偏愛不同,但一定不願意見到他們自相殘殺,從這個角度上講,朱棣偏愛朱瞻基,是為了家庭必須做的選擇。

從國的角度上,朱棣做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必須為國家的以後考慮,明朝經過朱元璋朱棣父子倆的對外征伐,外部的環境基本上安穩了,這個時候必須要有一位文一點的皇帝穩定國內,太子朱高熾明顯是最好的人選,但朱高熾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文強武弱,所以朱棣必須要為他找一個輔助人選,幫助他在武事上彌補短板,這個時候,還有誰比孫子朱瞻基更合適呢!

另外,朱棣自己是篡位奪得天下的,如果不能從根子上重塑中國古代嫡長子繼承製的規矩,明朝勢必要和唐朝一樣,每一代的皇子為了爭奪皇位內鬥不休,致使國家陷入動盪之中。

所以,從國這個角度來講,朱棣偏愛朱瞻基也是出於維持國家穩定的需要。

以上。





秦人文史


先說一下朱棣對朱瞻基的偏愛:

1399年3月,朱瞻基出生,此時朱棣還是燕王。1402年靖難之役完成,如願登上大統。在後來立太子的問題上發生了糾結,按祖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大兒子朱高熾是朱元璋封的燕王世子,理所當然立為太子,可是朱高熾形象肥胖,走路有些跛,處事軟弱,朱棣不喜歡。反觀二兒子朱高煦,形象英武,做事風格很像自己,且在靖難之役中東擋西殺,戰功顯赫。這對朱棣成了個難題:一個不喜歡,卻合傳統,且群臣支持;一個很欣賞,但不符世俗,群臣反對。這個想法一直在拉鋸,僵持不下。這時,大學士解縉僅一句話便打破了這種平衡,終致朱棣決心下,於1404年立朱高熾為太子,皇位接班人,這句話是“好聖孫”,指的即是朱瞻基,此時他才5歲,足以看出朱棣對他的喜歡,已把他作為未來儲君,朱高熾是沾了兒子的光。

那麼是什麼原因朱棣偏愛孫子呢?

首先,朱瞻基的出生的神秘色彩,1399年3月,朱瞻基出生,此前朱棣一夢,夢見太祖執一大圭給他,圭上八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古大圭是權利象徵,這時手下報告朱瞻基降生,朱棣遂把這兩件事聯繫起來,認為是天賜這個孫子,所以朱瞻基出生即獲朱棣喜歡。

第二,1399年8月,靖難之役爆發,促使朱棣決心戰爭的,也和這個夢有關。經過三年的角逐,建文帝被拉下馬,朱棣上位,孫子出生後即爭奪皇位併成功,更加增添了對孫子的喜歡。

第三,朱瞻基和朱棣長得很像,大黑胖子,一股英武之氣,(有圖為證,前是朱棣,後是朱瞻基)這也是朱棣喜歡的原因。

第四,朱瞻基確是聰明過人,在識字、騎馬、射箭過於常人,且有獨到見解,以致在他5歲時,朱棣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

歷史證明,朱棣的決策是正確的,朱瞻基在廢后立後(廢胡善祥立孫若微)及鬥蟋蟀為後世所詬外,整體上推動明朝發展,他和父親開創了仁宣之治,而他父親反在位十個月,他在位十年。在仁宣之治中重要性一看便知。





金烏木木


古代都認為多子多福,但是朱棣在三子出生之後,整個燕王府再也沒有新生過男丁了,所以朱瞻基出生大家都認為是一個吉兆。

而且有一個傳聞,在朱瞻基出生那天晚上,朱棣做夢夢到了朱八八賜給了他一個大圭,要知道古代大圭象徵的是權力,而且詭異的是大圭上還寫了八個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要知道,當時朱棣還只是燕王。當他醒來還在懵逼的時候就有下人來報告說長孫出生了,古代人都是迷信的,自然就把夢境跟孫子的誕生結合起來,跑去看孫子,覺得非常像自己。而第二年,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估計也是這個孫兒這個夢堅定了他的信心。

等到後來奪了天下,對朱瞻基的培養更是用心了,自己挑選文官給皇孫做老師,要那些人盡心盡力。朱棣自己也常常讓他跟在自己身邊,讓他開闊視野,學習治國兵事,連出徵漠北也帶著,還差點出了次事。

最後朱瞻基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開創了一個盛世,可惜的是,命太短了啊。之後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就讓大明開始衰落了。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在最近播出的大明風華電視劇中,明成祖朱棣對他的孫子的朱瞻基非常的喜愛。在歷史上,明成祖確實也非常喜愛這個長孫,各方面對他都有過多的考慮。

據說在朱瞻基出生的時候,那一天晚上諸暨正好做了個夢,夢中夢到他的父親朱元璋把一個大圭賜給他。而大圭這種東西在古代象徵著權力和江山,不久朱瞻基就出世了,朱元璋自然就意識到,朱瞻基這個孫子對於他來說,可謂是非常具有積極的重要的意義。

其次朱瞻基可謂是文武全才,在朱棣的眾多兒子之中,嫡長子朱高熾雖然文才還算不錯,但是卻在武這方面卻實在是不行,所以朱棣不怎麼喜歡他,說他不像自己。而另外兩個兒子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在武這方面確實不錯,但在文方面就做得很差了。而朱瞻基可以做到文武全才,可謂是彌補了自己兒子這些不足,所以朱棣非常喜愛朱瞻基,在永樂九年的時候就把朱瞻基立為皇太孫,事實上有點像隔代傳位的意思。

此外朱瞻基的長相也非常像年輕時候的朱棣,這更是讓朱棣感到非常的喜愛。在朱瞻基出生之後不久,他的成長和教育都由皇帝朱棣自己親自過問和負責,可以說朱棣在朱瞻基這個長孫身上傾注了太多的心血。事實上在很多家庭中,長孫的意義非常的重要,一般爺爺輩的人都喜歡長孫。正是因為這麼多原因,所以朱棣對長孫朱瞻基可謂是非常的喜愛,早早的就註定了要傳位給他,即使對長子朱高熾有所不滿,但是由於朱瞻基的原因,一直沒有廢掉朱高熾。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朱棣大兒子朱高熾是個大胖子,身體很不好。

在朱棣的眼裡,二兒子朱高煦曾經是皇位的接班人。

但是,朱高熾有個好兒子,朱棣特別喜歡。

所以,朱棣最後還是讓朱高熾接了皇位。

那麼,朱棣為什麼那麼喜歡自己的孫子朱瞻基呢?

這是朱棣和朱瞻基的兩幅畫像。

大家仔細看看,這祖孫像不像?

靖難之役起於建文元年(1399),也是朱瞻基出生的時候,自1386年朱高燧(燕王三子)出生以來燕王府就沒有出生過男丁了。他的出世是一種吉兆。

傳說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曾經作了一個夢,他夢見太祖皇帝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大圭上鐫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八個大字。

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正說明要將江山送給他。朱棣醒來以後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忽然有人報告說王孫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難道夢中的情景正印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有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這件事對以後朱棣下決心發動靖難也有很大的作用。

朱瞻基的父親,朱棣的大兒子朱高熾腿有殘疾,個子矮,偏胖,但是眼光和才能卻堪為人君。而次子朱高煦身材魁梧,驍勇善戰。

當時,朱棣也曾考慮把皇位傳給二兒子朱高煦,但是屬下說,千萬不能,朱高熾有個好兒子朱瞻基。聽到這個,朱棣改變了主意,把帝位傳給了朱高熾。

朱棣在靖難之役勝利以後,就親自挑選當時的著名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並多次指示,皇孫是個可造之才,你們一定要盡心竭力,同時朱棣也不忘親自教導,永樂中期以後的遠征漠北,朱棣總是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了解如何帶兵打仗,鍛鍊他的勇氣,這對後來朱瞻基的親征有非常大的幫助,每次遠征歸來經過農家,朱棣都要帶朱瞻基到農家看看,讓皇太孫瞭解農家的艱辛,讓他以後作一位愛民的好皇帝,朱棣對朱瞻基的精心教導對朱瞻基以後成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宅男看影視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的長子,成祖朱棣的孫子,他和父親朱高熾在位有“仁宣之治”執政成績,我們對朱瞻基熟悉的是,他被稱為“蟋蟀皇帝”、“促織天子”其實不僅如此,朱瞻基遊走於各種娛樂活動,比如投壺、射箭、蹴踘、擊踘、打馬球等,更是精於騎射演武、狩獵等,儼然一個“超級玩家”,如果是個成年人整天玩這些休閒活動,會被別人說玩物喪志,如果是個孩子精於各種藝事,那一定會被認為聰明、有才藝、長大了有出息,而朱瞻基就是從小展現這些興趣愛好,令朱棣非常喜愛的。

明宣宗朱瞻基畫像。

建文元年,朱瞻基出生於北平燕王府,這是朱棣第一個孫子,按後來的話說,是嫡長孫,朱棣大為高興,而且出生不久就展示不凡的一面,朱棣稱其“英氣溢面”,從小英俊,不同凡響,我們都知道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是個大胖子,馬都騎不了,性格也唯唯諾諾的,一點也不隨朱棣,也不怎麼受朱棣待見,現在朱瞻基出世了,朱棣從大孫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感覺,原來是遺傳到孫子身上了。

明仁宗皇帝朱高熾。

朱高熾奉行儒家思想,喜歡談史論經,他從小也是這樣教育朱瞻基的,而朱瞻基著實的聰明,一學就會,博通各種文藝,吟詩滾滾不窮,作畫花鳥魚蟲,有一次朱棣想考考大孫子,隨口“萬方玉帛風雲會”,大孫兒不假思索,跪下對曰“一統山河日月明”,朱棣直拍大腿,太激動了,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圖為朱棣畫像。

不僅如此,朱棣是位馬上皇帝,一生大半輩子都在外征戰,如果只會潑點墨絕對是不夠的,還要會弄武才行,而朱瞻基在武藝方面也頗有天賦,從小練習騎馬射箭,他10歲那年端午節,皇室眾人在觀看“觀毯射柳”之戲,朱瞻基主動上前為眾人表演射箭,竟百發百中,史上記載“擊射連發皆中”,贏得喝彩,於是這樣一位能文能武的孫兒,怎能不讓朱棣愛不釋手。

宣宗行樂圖,局部。

永樂9年,朱高熾在南京監國,朱棣北上出征,朱瞻基因思念爺爺朱棣,不願南下南京,於是12歲的朱瞻基獨立留守北京,這份孝心和勇氣讓朱棣大為感動,所以當年正式被朱棣立為皇太孫,15歲開始就隨著朱棣出征,朱棣打仗都帶在身邊,朱瞻基也有自己的一幫娃娃兵,每次軍隊駐營時,朱瞻基都會帶著娃娃兵在朱棣的營帳外站崗放哨,後來朱棣數次想換太子,但因孫子朱瞻基的原因才斷了這個念頭,這也足以看出朱棣對朱瞻基的喜愛和重視。


圖文繪歷史


史書記載,朱棣對長子朱高熾似有不滿,一直屬意次子朱高煦,但是考慮到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他最終選擇朱高熾作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那為什麼朱棣如此偏愛朱瞻基呢?筆者認為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朱瞻基是朱棣政治生命的吉祥物,對於朱棣而言,有很重要的寓意。

雖然自古以來,君王的出生就伴隨著天降祥瑞,但是很多都是帝王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編出來哄騙老百姓,以證自己王位的合法性的。但是涉及朱瞻基的朱棣的一個夢卻可能是真實存在,因為它聽起來並沒有那麼玄幻,並且是發生在當事人朱瞻基登位之前的。話說朱瞻基降生前夕,朱棣夢見自己的父皇洪武帝朱元璋賜給了他一個大圭,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醒來後,朱棣正在砸吧其中的滋味,就有下人來報,他的長子長孫朱瞻基剛剛降生了。朱棣馬上聯想到剛剛的夢上,認為這是應證在了自己的這個孫子身上。因為大圭是顯貴的象徵,預示著朱瞻基會大富大貴。第二年朱棣被朱允炆擠兌的不行不行的時候,想起了這個夢,進而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堅定了發動靖難之變的決心。所以關於朱瞻基的這個夢給了朱棣很大的暗示,作為夢中的主人公朱瞻基,也可以稱之為朱棣的吉祥物,自從他降生以後,他爺爺朱棣就所向披靡,奪得天下,成功的登基做了皇帝。

二,朱瞻基本身很符合朱棣對未來繼承人的期望。

朱瞻基剛剛降生的時候,朱棣去看他,只見小瞻基長得頗似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他非常高興,當時就說:“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而在成長過程中,朱瞻基也沒有長歪,他不僅在祖父的安排下師從當世名臣學習儒學,作為一個有志氣的孩子,他也做到了文武兼修。他的早慧引起了朱棣的關注,並被細心加以培養。《明史》就記載【永樂七年,從幸北京,令觀農具及田家衣食,作《務本訓》授之。八年,成祖徵沙漠,命留守北京。九年十一月,立為皇太孫,始冠。自是,巡幸征討皆從。嘗命學士胡廣等即軍中為太孫講論經史。】朱棣不僅對他言傳身教,還親自安排他的學業。朱高熾身體羸弱,不能騎馬打仗,這些使得馬上得天下的朱棣對他頗為不滿,甚至產生了立次子為太子的想法。不同於自己的父親,朱瞻基卻長的英武有力,文韜武略,內在外在都頗似乃祖,這也為朱高熾得位加分不少。

三,隔代親造成的舐犢情深。

朱瞻基是朱棣的第一個孫子,還是長子長孫。按照中國傳統慣例,祖輩都對孫輩的第一個孩子會有一種深厚的感情,會將自己對家族,對未來的期望都投注在這個孩子身上,那祥瑞的夢,使朱棣本身更高度關注朱瞻基。加之朱高熾身體不好,朱棣卻正值壯年,朱瞻基的很多成長教育工作都由朱棣直接安排了。這不僅增加了爺孫相處機會和互動,也無形中促進了二者的感情。可以說,朱瞻基在朱棣悉心的培養下,不僅沒有像朱高熾那樣身體羸弱,也沒有像朱高煦那樣魯莽急躁,反而匯聚了二人的優點,朱高熾的仁厚和朱高煦的英武。所以朱棣才會經常跟朱高熾說朱瞻基是他日的太平天子。


梓元


你好作者我來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我們通過《明史》瞭解一下明成祖朱棣與朱瞻基!

《明史·成祖本紀》中有這樣一段評價朱棣,贊曰:“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受朝命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朱瞻基(明宣宗,1398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出生於北平燕王府,明仁宗朱高熾長子[1],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10年),被尊為“章皇帝”。 早年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2]。即位後,御駕親征平定番王叛亂,並重用“三楊”等賢臣,改組內閣,減免賦稅,使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發展,與其父一起開創了“仁宣之治”。1435年駕崩,終年38歲,葬景陵,廟號宣宗,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那麼為什麼朱棣如此偏愛朱瞻基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原因吧!

朱瞻基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1398年3月16日),是朱高熾(當時是燕王封地的繼承人)與其嫡妻張氏所生的長子。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曾經作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的父親洪武帝朱元璋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徵著權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醒來以後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覺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報告說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難道夢中的情景正映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只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這件事對朱棣下決心發動靖難之變有著很大的作用。

朱棣在靖難之役勝利以後,就親自挑選當時的著名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並多次指示,皇孫是個可造之才,你們一定要盡心竭力,同時朱棣也不忘親自教導,永樂中期以後的遠征漠北,朱棣總是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了解如何帶兵打仗,鍛鍊他的勇氣,這對後來朱瞻基的親征有非常大的幫助,每次遠征歸來經過農家,朱棣都要帶朱瞻基到農家看看,讓皇太孫瞭解農家的艱辛,讓他以後作一位愛民的好皇帝,朱棣對朱瞻基的精心教導對朱瞻基以後成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你好作者這是我的回答(資料來源於網絡)


歷史領域創作觀察員


我們先來看一下從朱棣開始的家庭關係。除一位早夭的皇子外,朱棣共有三位兒子,分別是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而且這三人都是皇后徐氏所生,也就是說均為嫡子,可以說是在同一起跑線上了。當然,古代是嫡長子繼承製,所以從法理上講,朱高熾是合格合法的繼承者。

而深受朱棣喜愛的朱瞻基,又是朱高熾的長子,所謂長孫是也。其皇位的繼承權順理成章,挑不出半點毛病。這是從客觀的角度講的,主觀上,朱棣喜愛長孫朱瞻基,是完全出於個人感情的,從《明史》當中,就可以看出朱棣對長孫的滿意:

“生之前夕,成祖夢太祖授以大圭曰:“傳之子孫,永世其昌。”既彌月,成祖見之曰:“兒英氣溢面,符吾夢矣。””

當朱瞻基尚在孃胎之中時,朱棣就已經夢見父親託夢給自己,就是要傳宗接代的囑託,等到朱瞻基襁褓之時,還是個嬰兒,就博得了朱棣的滿心歡喜,這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喜愛,畢竟此時的朱瞻基還什麼都沒展現出來。

朱棣是尚武之人,和朱元璋是一個性格的,遷都北京,為的就是抵禦北方民族的侵略,甚至多次御駕親征。自從朱瞻基長大之後,就帶領他一同征戰。

但是朱棣並非一個窮兵黷武的皇帝,在明初的開創時期需要軍事力量的擴充,但如果想要明朝的長期穩定,更需要建立太平盛世,朱棣對長孫朱瞻基的評價是“此他日太平天子也。”朱瞻基自幼飽讀詩書,朱棣特意聘請學士胡廣等為長孫講論經史,把朱瞻基培育成一位守成之主。

因此朱棣對朱瞻基的喜愛,並非完全是個人原因的溺愛,而更多的是出於對國家命運的考慮。

除此之外,朱棣之所以對朱瞻基的成長如此器重,也是因為他對三個皇子的表現很不放心。作為長子的朱高熾,資質平平,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的品行都令朱棣倍感頭疼。

《明史》列傳中分別有二王的傳記,可以看到在太祖時朱高煦的品行就不端正:“洪武時,召諸王子學於京師。高煦不肯學,言動輕佻,為太祖所惡。”後來的朱高煦叛亂也證明了這一點。至於朱高燧,又有“高燧恃寵,多行不法,又與漢王高煦謀奪嫡,時時譖太子”的記載,二人為一丘之貉也不足為奇了。

由此看來,朱棣喜愛朱瞻基,除去長孫本身優秀之外,實在也是別人的襯托。


閒飲東窗


在朱元璋去世後的明前期,皇權一直都是不怎麼穩定的,從朱老四造反把建文趕下臺,到他對兩個兒子曖昧不已的立儲態度,直到後來大胖子登基才穩定下來。喜歡明朝歷史的都知道,大胖子能登上大寶,成為九五之尊,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有個好兒子,包括他能做太子都是因為一句“好聖孫”,不然朱棣心裡一直都是徘徊不定的。但是為什麼朱棣就這麼喜歡孫子朱瞻基呢?

古代都認為多子多福,但是朱棣在三子出生之後,整個燕王府再也沒有新生過男丁了,所以朱瞻基出生大家都認為是一個吉兆。

而且有一個傳聞,在朱瞻基出生那天晚上,朱棣做夢夢到了朱八八賜給了他一個大圭,要知道古代大圭象徵的是權力,而且詭異的是大圭上還寫了八個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要知道,當時朱棣還只是燕王。當他醒來還在懵逼的時候就有下人來報告說長孫出生了,古代人都是迷信的,自然就把夢境跟孫子的誕生結合起來,跑去看孫子,覺得非常像自己。而第二年,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估計也是這個孫兒這個夢堅定了他的信心。

等到後來奪了天下,對朱瞻基的培養更是用心了,自己挑選文官給皇孫做老師,要那些人盡心盡力。朱棣自己也常常讓他跟在自己身邊,讓他開闊視野,學習治國兵事,連出徵漠北也帶著,還差點出了次事。

最後朱瞻基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開創了一個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