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波斯和匈奴人之間的戰爭嗎?

蒙古王爺


歷史上匈奴對波斯的大規模入侵有好幾次。據《劍橋早期內亞史》記載,第一次是公元395年夏,大批匈奴騎兵在2名將領——Basikh和Koursikh指揮下穿越高加索山脈,沿著兩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河谷入侵波斯薩珊王朝(也稱波斯第二帝國)腹地。

匈奴軍橫掃了包括今天的亞美尼亞、敘利亞、以色列、兩河流域北部平原在內的中東廣大地區,前鋒直逼當時的薩珊帝國首都泰西封(Ctesiphon,位於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南32公里處的底格里斯河左岸)。

不過,這時的薩珊王朝正處於國力鼎盛時期,他們很快集結軍隊發起強有力的反擊。匈奴人得知波斯大軍將至,於是掉轉方向開始北撤。

但來得順利,想走就沒那麼容易了——波斯軍隊追上匈奴入侵者,殺死了其中一些人,並抓獲大量俘虜(據說後來釋放的就多達1.8萬人),還將前者此番南下掠奪的幾乎所有戰利品都繳獲到手。遭受重創的匈奴軍殘部慌忙取道達爾班德(位於今伊朗首都德黑蘭北部)返回北方草原。

公元449年,西羅馬帝國使節在拜謁號稱“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大帝時,得知後者正在籌劃大舉入侵波斯的軍事行動,並打算沿著50多年前匈奴軍走過的“高加索-兩河流域”路線發起進攻。然而,阿提拉“壯志未酬身先死”,他沒能等到將入侵波斯的戰略付諸實踐,就於公元453年死去,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僥倖逃過一劫。

但是,來自遊牧民族的威脅並未因阿提拉之死而得以減輕。相反,由於匈奴霸權解體,一支名為“白匈奴”(嚈噠人)逐漸成為波斯帝國的心腹大患——早在公元5世紀20年代,“白匈奴”就跨過阿姆河從中亞入侵薩珊王朝東部,但被波斯軍隊擊退。

僅僅過了幾十年,“白匈奴”就捲土重來,不僅於公元453年大敗波斯軍,還在484年殺死薩珊君主佩魯茲(波斯軍隊在前往阿富汗西北重鎮赫拉特的途中,被匈奴人圍困於沙漠中殲滅),並一度控制了波斯東部的呼羅珊地區(囊括今伊朗高原東部直至阿姆河左岸),迫使波斯帝國向其每年繳納歲幣貢賦。直到公元560年,中興的薩珊王朝才與西突厥聯手夾攻“白匈奴”,將之消滅。


網言軍事


公元395年,匈人入侵薩珊波斯帝國,並進入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地區。亞述地區的很多村莊被摧毀,許多人被俘。巴赫拉姆四世之後派兵擊敗了匈人,搶回了匈人掠奪的財產和俘虜。由於薩珊波斯抵擋住了匈人,匈人便繞道西進,使歐洲進入了“蠻族入侵”時代。

此外波斯還和匈奴的疑似後裔嚈噠人發生過戰爭

公元457年,伊嗣俟二世去世。當時,其長子霍爾木茲正在泰西封,次子卑路斯駐紮在錫斯坦。霍爾木茲三世繼位後,卑路斯逃往東邊的呼羅珊,向嚈噠人的可汗請求援軍。隨後,卑路斯統率以寄多羅人和嚈噠人為主的軍隊,回國爭位。霍爾木茲三世被擊敗,泰西封在公元459年被卑路斯控制。在這次內戰中,高加索的阿爾巴尼亞趁機獨立。卑路斯一世即位後,進軍阿爾巴尼亞,並重新徵服了那裡。之後,他允許亞美尼亞人重新信仰基督教。此外,他還同東羅馬帝國皇帝簽訂協議,共同防守高加索地區的山口。

公元460年,寄多羅人大舉入侵薩珊波斯,剛結束內戰的卑路斯一世無力阻擋,不得不向東羅馬帝國求援,但遭到拒絕。後來,卑路斯一世同寄多羅人議和,承諾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寄多羅人的首領昆汗斯。然而卑路斯一世意圖讓其他女子冒充自己的妹妹,該伎倆被識破後,惱羞成怒的寄多羅人再次入侵薩珊波斯。公元467年,卑路斯一世在嚈噠人的幫助下,徹底擊潰寄多羅人。但嚈噠人隨後佔據了那些被寄多羅人佔領的土地,將寄多羅人作為附庸。

不久後,實力大增的嚈噠人背叛卑路斯一世,進攻薩珊波斯邊境並攻佔了巴爾赫。公元469年,卑路斯一世率軍與嚈噠人作戰,慘敗,卑路斯一世及隨從被俘。這次慘敗使薩珊波斯的統治墜入谷底,事實上,他們當時還要向嚈噠人割讓領土並進貢,以求換回國王及其隨從。而薩珊波斯的首席祭司——卑路斯一世之子卡瓦德和女兒成為人質。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有人知道波斯和匈奴人之間的戰爭嗎?這還真是非常冷門的歷史,曾經在中國古史裡佔據重要地位的匈奴並沒有和波斯發生過直接的衝突,但在匈奴消失之後,兩個疑似匈奴後裔的強悍部族卻都曾經和波斯發生過大戰,具體過程就看下文分解吧。


匈奴險克波斯首都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匈奴曾經是中國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脅。但從漢武帝時代開始,中原王朝對匈奴發動了一系列持續的打擊,在兩漢之交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其中南匈奴臣服於漢,而北匈奴則繼續與漢為敵,最終在東漢各朝的繼續打擊之下,北匈奴步步西遷,消失於中國史書之中。

而北匈奴在中國史書消失差不多200年之後,歐洲史書中出現了被稱為“匈人”的強大遊牧部族,這個部族最早在頓河流域被羅馬人知曉,之後很快侵入羅馬國界,並驅使大量原本生活在東歐的日耳曼部落進入羅馬,最終造成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而後來的許多歷史研究表明,出現在歐洲的匈人和中國古代史書裡的匈奴是有著密切聯繫的,很有可能是北匈奴西遷之後,融合一些沿途民族所形成的一個部族。

也曾強盛一時的薩珊波斯帝國

而匈人在主攻東西羅馬帝國的同時,也沒有忽略羅馬帝國長期的對手波斯帝國。公元395年夏天,一支匈奴騎兵渡過頓河河口,一路南下,穿越高加索山脈,直奔波斯帝國而來。此次率領匈人軍隊入侵波斯的兩員戰將名叫巴西克和庫爾西克,其先鋒軍一路攻勢凌厲,順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河谷快速推進,直逼當時薩珊波斯王朝的首都泰西封。

而波斯人在首都面臨威脅的情況下也迅速組織起大軍迎敵,匈人軍隊面對波斯優勢兵力主動退卻,但卻被波斯軍隊追上,經過大戰,最終匈人軍隊慘敗,根據一些記載,波斯軍隊光俘虜就抓了18000人左右。可能因為此次敗仗過於慘痛,所以直到50年之後匈人都還對其記憶猶新。公元449年,希臘歷史學家普里斯庫斯在匈人王庭停留期間,還從西羅馬帝國使節羅穆路斯那裡聽說當時的匈奴王,被稱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正在準備重走50多年前巴西克和庫爾西克走過的進軍路線,再次攻打波斯首都泰西封,以報上次慘敗的一箭之仇。但公元453年阿提拉突然死亡,匈人帝國不久後解體,匈人再次入侵波斯的計劃泡湯。

波斯兩國王因白匈奴而喪命

剛才提到,歐洲匈人與匈奴的聯繫是後世根據東西方史書對比得出的結論,因此並非定論。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曾經在公元4世紀到7世紀活躍於塔里木盆地到中亞粟特地區的匈尼特人也可能是西遷的北匈奴後裔。匈尼特人在中國古籍裡曾被稱為“獯”(xūn),在公元5世紀到6世紀主要分成四部,而其中實力最強的一部名叫嚈噠(yè dá),這個部族曾被東羅馬史學家稱為“白匈人”,他們自己也曾自稱“匈奴”。

也曾稱霸中亞的“白匈奴”嚈噠帝國

公元459年,嚈噠人佔領了巴里特里亞地區,與波斯軍隊發生了直接對抗。當時波斯的國王是霍爾米茲德三世,他的軍隊在與嚈噠人作戰時佔據上風,讓嚈噠人非常頭痛。但他的弟弟卑路斯卻私通嚈噠人,並最終在嚈噠人的配合下殺死霍爾米茲德三世,自己篡位當上了波斯國王,成為卑路斯一世。

但在卑路斯一世統治期間,嚈噠人的實力越來越強,不斷攻入薩珊波斯境內,在今天的伊朗東部地區攻城拔寨。嚈噠人的這種攻勢不但讓薩珊波斯倍感頭痛,甚至連東羅馬帝國也感受到了威脅。在公元481年,卑路斯一世在東羅馬軍隊的支援下率領波斯大軍主動攻入嚈噠境內,但卻被嚈噠軍隊包圍,最終被俘。後來在波斯答應付出鉅額贖金,而且讓卑路斯一世的兒子卡瓦德作為質子在嚈噠居留三年的承諾下,卑路斯才被嚈噠人放了回去。

卑路斯一世的塑像

而這件事讓卑路斯一世丟盡了臉面,薩珊波斯的國際聲譽也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卑路斯一世下定決心要報復嚈噠人,把面子找回來。所以他在公元484年把兒子贖回來之後,立即組織起大約10萬人的大軍,浩浩蕩蕩殺向嚈噠。在途中卑路斯一世還拒絕了嚈噠大王庫什納瓦茲派出的求和使節,擺出了不蕩平嚈噠不罷休的架勢。

嚈噠君主的塑像

嚈噠人看波斯軍隊來勢洶洶,決定避其鋒芒,誘其深入,之後截斷了波斯軍隊的退路,將其包圍在今天阿富汗城市赫拉特周邊的沙漠之中。在隨後的戰役裡,嚈噠軍隊借地利幾乎全殲了波斯軍隊,卑路斯一世也在戰鬥中陣亡,他的大量重臣與隨從都被俘虜,其中包括他的兩個女兒。隨後嚈噠人趁波斯群龍無首之時反攻薩珊波斯,在當地大肆劫掠了兩年之久,重創了薩珊波斯的國力。

而更有意思的是,卑路斯一世的兒子卡瓦德在嚈噠為質三年期間,竟然似乎被嚈噠人策反了。他在嚈噠人入侵波斯的混亂中,竟然逃到了曾經囚禁自己的嚈噠人領土之上,投靠了嚈噠人。不過這次嚈噠人也沒有虧待他,先是招他為駙馬,之後又給他組織了一支軍隊,幫助他奪回了波斯王位。結果幾年之後,卡瓦德又在內亂中被推翻,而這次他又逃到了嚈噠。兩年之後,在公元498年,嚈噠人再次給卡瓦德組織了6萬人的大軍,幫他再次奪回了王位。這次奪位之後,卡瓦德終於坐穩了江山,當了30多年國王。而一直到他在公元531年去世,薩珊波斯都一直向嚈噠納貢稱臣。

描繪卑路斯一世戰死場面的古畫


所以雖然匈奴本身似乎沒有直接和波斯發生過沖突,但在匈奴消失之後,兩個疑似匈奴後裔的強大部族都曾經和波斯爆發大戰,而被稱為“白匈奴”的嚈噠人不但曾導致兩名波斯國王喪命,還一度把薩珊波斯變成了自己的藩屬,匈奴餘脈的強悍戰力也可見一斑了。


桃花石雜談


由於西遷,匈奴遠走歐洲,但是在征途中遇到反抗者日耳曼人把,他們趕出了叢林無處生存,只能戰鬥甚至打敗匈奴。至此匈奴在歐洲雖建立了自己的帝國,但還是功虧一簣。


0912行走的力量


應該是西遷的吧。


冒藍火的噠噠噠突突


在漢武帝后,匈奴西遷,首先開始攻擊波斯人,不長的時間後,波斯成了匈奴的附屬.

你說的可能是後來他們的反擊誒..

被漢朝趕走的少數民族曾經是羅馬帝國的心腹大患...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