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皇帝寵臣,流落民間賣藝。杜甫去世前遇見他,寫下人生絕唱

公元770年,暮春,某日,大雨。長沙街頭,一位老者,以手掩頭,向風雨亭疾走。

老者面容黃瘦、鬚髮蓬亂、衣衫襤褸。背一破舊褡褳,步履踉蹌,狀極虛弱。彷彿隨時會跌倒,一跌倒,恐怕再也爬不起來。

這位老者,正是從奉節出川,欲歸故土而不能,羈留于衡嶽之間的杜甫。

自安史之亂,杜甫漂泊江湖,顛沛流離,遍嘗人間辛酸。幸故人收留,在川中過了幾年安定生活。

大曆三年(公元768年),年已57歲的杜甫思鄉情切,執意從奉節乘船出峽。到岳陽時,囊資告罄。北歸固然不能,南行亦躊躇無計。

曾為皇帝寵臣,流落民間賣藝。杜甫去世前遇見他,寫下人生絕唱

這一日,杜甫正在長沙街頭覓一位親友,忽遇大雨,遂奔往風雨亭避之。

進得亭內,抹去臉上雨水,見一位白髮蒼蒼、衣衫破舊的老者,坐在石凳上,邊彈琵琶邊唱歌。歌曰: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其弦嘈嘈,其聲切切,如慕如怨,如訴如泣。

杜甫覺得這音樂十分熟悉,再看老者面容,亦似曾相識。忽記起一人,不禁顫聲問:“莫非是李師李龜年大人?”

老者聞言,停下琵琶,混濁的眼珠盯住杜甫,看了半晌,搖搖頭。起身,背了琵琶,不發一言,徑直向大雨中走去。杜甫在後連聲叫喊,亦充耳不聞,身影漸消失於漫天風雨之中。

杜甫不覺悲從中來。曾經何等風流倜儻的人物,如今竟也流落江湖,羞見故人!

於是長嘆數聲,吟詩一首: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這位老者是誰?他見了杜甫,為什麼轉身就走?杜甫所吟詩中,“岐王、崔九等人又是什麼人物?

曾為皇帝寵臣,流落民間賣藝。杜甫去世前遇見他,寫下人生絕唱

原來,這位彈琵琶的賣唱老人,就是玄宗朝名聞天下的宮廷樂師李龜年。

李龜年當年何等風光?有個故事,可以略窺。

唐代最有名的詩人,非李白、杜甫莫屬。不過,李白比杜甫出道更早,也曾近距離接觸權力的核心,在當時,名聲比杜甫大得多。

李白曾作《清平調》三首,其中一首特別有名: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如果你以為,李白是個蔑視權貴、不甘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汙的人,那就錯了。《清平調》三首,其實皆是李白為讚美楊貴妃所作。

我們知道,唐玄宗與楊貴妃,確實有真摯的愛情。“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之喻,並非虛言。馬嵬坡之變,玄宗為江山社稷計,只能作出那樣的選擇,非他絕情寡恩。

話說有一日,春紅正好。玄宗與貴妃,相攜於宮內沉香亭賞牡丹。眼前繁花似錦,懷中國色天香。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沉醉?

玄宗不由得詩興大發,傳下口諭:“music在哪裡?”

於是李白、李龜年被急召入宮。

李白素以才思敏捷著稱,聽了玄宗的命題後,立即揮毫潑墨,《清平調》三首一揮而就。

與此同時,李龜年的樂隊也已就位。歌詞出來,譜曲敲定,李龜年擺個起式,音樂便緩緩響起。

妙詞妙曲妙人兒,良辰美景共此醉。人間極樂,大概如此。

曾為皇帝寵臣,流落民間賣藝。杜甫去世前遇見他,寫下人生絕唱

現在我們知道李龜年是什麼人了,御用宮廷樂師,玄宗朝音樂界第一把交椅。平素與他往來的,皆是大貴之人。

岐王李範,是玄宗的親弟弟。李性情溫和,為人寬厚,熱愛文學藝術,因此與李龜年交情甚好。

崔九,本名崔滌,因排行第九,人稱崔九。崔九的兄長,是當朝宰相崔湜。崔滌本人亦頗有才華,深得玄宗喜愛,經常出入宮廷。

這一干文人雅士,以玄宗為核心,就是一個興趣小組。他們的生活圖景,就是盛唐繁華的極致展現。

然而,“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個體的命運,在時代的命運面前,何其渺小!

玄宗晚年,安史之亂忽起,王朝大廈將傾。不久玄宗嗚呼,肅宗立。李龜年自此流落民間。不想老年光景如此淒涼,竟至賣唱為生。

曾經萬紫千紅,轉眼繁華如夢。

人生何處不相逢!再相見時,卻已物非人非,恍如隔世。

當年的杜甫肯定認得李龜年,今日的李龜年卻未必認得杜甫。落魄江湖之人,又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

若李龜年知道,杜甫也與自己一樣窮途末路,恐怕不會轉身就走,而是同病相憐、相互取暖了。

曾為皇帝寵臣,流落民間賣藝。杜甫去世前遇見他,寫下人生絕唱

那麼,此詩中,杜甫寫了什麼,又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呢?

前兩句懷舊,回憶當年的光榮歲月,就不必說了。後兩句,寫“暮春”,既點明時令,又喻示兩人皆已人生暮年,同也也象徵了大唐王朝的衰落。

曾經開元盛世、歌舞昇平。如今卻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杜甫感慨的暮春時節“好風景”裡,包含著多少悲歡離合與家國興衰啊!

這年(公元770年)冬天,杜甫也走完了自己淒涼的一生,病死在長沙去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之時,身邊沒有一個親人。沒有一副像樣的棺木,幾個朋友湊了點錢,將他草草下葬。

這首《江南逢李龜年》,被後人評價為“子美七絕,此為壓卷”。短短28個字,既承載了四十年滄桑鉅變,也是杜甫的人生絕唱。令人讚歎之餘,又無限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