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經濟往何處去?

2020,世界經濟往何處去?

2020,世界經濟往何處去?

2019年,世界經濟正在經歷“寒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9年10月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19年全球增長預計將達到3%,為2008年以來最低水平;報告預測2020年發達經濟體增速為1.67%,創下2013年歐債危機以來的新低。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摩擦升溫、經濟和政治政策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的當下,世界經濟將何去何從?


美國的政策調整造成全球經濟衰退


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其他國際組織,尤其是做世界宏觀經濟預測的組織紛紛下調了今年和明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很多分析師、機構,尤其是來自私營部門的機構和個人,對全球經濟的增長也都做出下調的判斷。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也做出了GDP下行的預測調整。

墨西哥前總統、21世紀理事會主席塞迪略表示,全球經濟在增長方面有一致性的下調,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如何理解這一現象?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目前經濟政策的不穩定性持續上升,而全球的營商信心都在下降。這是由貿易限制造成的。貿易的負增長對於生產以及其他的經濟領域都有非常嚴重的影響,對於世界上主要生產大國都是如此。

“對於投資,信心的缺失會導致投資總量下降,進而造成失業或者就業數量減少。現在不斷變得強硬的保護主義以及貿易戰對於GDP增長、投資增長都會有負面影響,在生產率方面也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塞迪略分析說,“為什麼會陷入這種同步出現的衰退?政策調整,尤其是在美國進行的一些政策調整,是我們觀察到的非常重要原因。美國做出了自己的經濟政策調整,而其他國家也必須採取手段來應對這樣的情況。”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宋泓認為,全球化的發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處在一種調整期。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積累的問題需要進行調整,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過去自由化市場經濟的發展導致的問題,比如分配不均、民粹主義的興起,這個調整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現有的國際治理體系也有很多問題,最近討論比較多的是關於世界貿易組織。同時,還有一些大國關係的調整,特別是美國和中國關係的調整。”

“總體來說,整個全球化處在調整的過程,會比過去幾十年慢一些。但對全球化再回歸,對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回到全球化的進程上,我們要有信心。開放的市場經濟發展是內在需求,因為資源配置在全球範圍內會取得更高效率,企業會得到更多利潤,所以,我們應該有信心、有耐心等待西方國家的調整和整個世界體系的變化。”宋泓表示。


夯實全球化根基,為人民謀福祉


今年3月,意大利首先簽署了與中國政府的合作備忘錄,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也是首個簽署加入的歐盟成員國。意大利前總理馬里奧·蒙蒂表示,全球化意味著在多個維度的發展,包括以“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代表的一系列其他措施。

馬里奧·蒙蒂認為,目前,需要夯實全球化根基,不要讓全球化基石受到影響。同時,需要加強合作,為人民謀福祉。他表示,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當中,如果政府行為想讓人民所接受,就要展開合作,為人民謀福祉。而在很多國家當中,全球化還沒有完全被人們所接受,主要是因為全球化還沒有真正全方位給人們帶來福祉。比如由於多種因素仍然還有財富不均、社會發展不均衡的現象,所以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讓各個國家人民接受全球化。

中國銀行原副行長王永利分析說,世界經濟增長有兩個因素不可或缺,一是技術進步,效率提高;二是新的市場開發和新需求的培育。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還沒有根本消除,所以現在全球經濟陷入一個總體低迷、此起彼伏的格局,而不是包容性增長的態勢,所以地緣政治的矛盾會越來越加劇。

“我判斷下一個10年才是全球經濟真正調整、矛盾突出的階段,全球化發展形成一個金字塔式,有的聚焦在高端研發和消費,有的聚焦在原材料的供給,有的聚焦在基礎產品加工和出口,產業鏈形成發達國家、中等收入國家、低層國家這種格局,但今天這種格局正在面臨根本性的變革,這種變革已經超出人們的想象。”王永利表示。

保加利亞前總統羅森·普列夫內利埃夫認為,當下的國際局勢處在一個變革的過程中,正從一種世界的格局和秩序轉換成為一種新的多邊機制和國際治理秩序。“我想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支持多邊主義,一定要認識到,只有大家攜手,才能應對全球的共同挑戰。這些挑戰都是靠一己之力無法解決的,靠單邊主義無法應對的,我們需要通過多邊主義機制,通過新的國際秩序建立才能解決現在面臨的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多種挑戰。如果我們沒有了這種多邊主義,沒有一個有效的國際秩序,聯合國的這些可持續發展目標就很難實現。”

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表示,比利時和很多國家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特別是通過歐盟和中國建立強有力的聯繫。比利時、歐盟以及中國肯定會一起維護雙邊、多邊貿易體制。“我們也會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推廣去中心化的貿易體制,一定會避免保護主義,避免壁壘。”他介紹說,現在全球都承擔著由氣候、環境變化帶來的成本,在這方面,還可能會影響到人道主義和人類生存的問題。如果在氣候變化方面能夠執行更好的計劃和條約,如何建立起更好的體制來很好地控制經濟活動所造成的代價,這將會是我們應對氣候問題重要的考量。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但同時,在國內我們也需要更多地去放寬金融政策的限制。在過去10年中已經積累很多的經驗,我們需要在未來10年、20年,在全球貨幣經濟等政策和治理架構方面尋找到新的模式和解決方案。”相伊夫·萊特姆說。


中國成為日益重要的合作伙伴


雖然世界經濟在衰退,但中國經濟表現出了強有力的韌性。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已經從過去高速增長時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去年中國經濟總量是居世界第三位的日本的2.7倍,面臨的資源環境等方面的約束確實仍然是嚴峻的,所以今後發展的重點在於發展動能的轉換、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

“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後1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內,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會從過去9%以上逐步向中高速演進,但這種增速的降低意味著中國發展的可持續性和高質量的變化。今後的發展,中國將更加依靠創新驅動。中國的研發投入去年為3700億美元,已經佔到世界研發投入的近17%,僅次於美國。技術進步、科技創新的發展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張曉強說。

克羅地亞前總統伊沃·約西波維奇表示,中國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市場參與者,不光是在旅遊市場,在其他很多市場中,克羅地亞也都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商人積極參與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對於我們來說,中國已成為日益重要的合作伙伴。”

伊沃·約西波維奇說,如果沒有政治的穩定和營商環境的優化,就不可能實現一個繁榮、全球的商業環境,沒有繁榮的商業環境,也就無從談起構建所謂的有效國際秩序。“所以我們需要共同努力,去應對這種不確定性。”

高水平的開放,營商環境的改善,擴大進口,積極吸引外資,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包括WTO改革在內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這些既是中國自身發展的潛力所在,也是中國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繼續發揮積極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希臘前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歐表示,希臘的發展也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的項目。正是在他擔任總理期間,中國企業投資希臘,幫助發展希臘的帕里斯港,提振了希臘在整個經濟危機之中的人民信心和士氣,如今的帕里斯港已經成為地中海地區最繁榮的一個海港,由中國的一家公司投資和運營。

喬治·帕潘德里歐說,中國是東方文化的起點,希臘是西方文化繁榮的地方,中國和希臘之間的合作正是象徵了東方和西方的合作,因此對整個世界都有重要的意義。如今,世界開始出現兩極化,一方面存在多邊主義,另一方面單邊主義盛行,多邊主義希望打造全球合作的新平臺,關注環境的變化,而單邊主義卻否認世界存在氣候變化的問題。

“所以說,一方面我們所有人渴求更加文明和平等的社會,而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兩極分化在加劇。而‘一帶一路’倡議的項目可以給我們帶來積極的結果。”喬治·帕潘德里歐說。


本文刊發於《中國報道》2019年第12期

採寫:《中國報道》記者 徐豪


往期精彩回顧

今年春運車票怎麼買?12306“掌門人”有話說

專訪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一帶一路”加強了中俄兩國發展戰略對接

大灣區科技創新這一年


2020,世界經濟往何處去?


2020,世界經濟往何處去?

2020,世界經濟往何處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