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馬鈴薯該怎麼科學施肥?

鄉村小水


種植馬鈴薯該怎麼科學施肥?

馬鈴薯是我們餐桌上常吃的蔬菜,說它是蔬菜也不盡然,它既是蔬菜又可以做主食食用,我們國家的有些地區,比如貴州,雲南都是經常食用馬鈴薯。我有位遠方親戚是雲南的,他家就經常做各種各樣的馬鈴薯吃煎炸燉煮或者切片曬乾做薯片,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兩天不吃馬鈴薯就渾身沒得勁,總感覺少了點什麼。由此可見馬鈴薯在我們生活中有多受歡迎。


馬鈴薯繁殖是採用地下莖塊進行繁殖,它的種子就是地下莖塊,像其他作物,開花結果,是屬於無性繁殖的農作物,所以在每一年收穫的馬鈴薯裡選擇一些品質好的馬鈴薯做種薯。在栽培馬鈴薯之前,要充分了解馬鈴薯的基本生長髮育規律,它的相關特性,以及使用合理的栽培技術,採用科學施肥的管理方法,栽培出優質高產的馬鈴薯。馬鈴薯是屬於生長週期較短,產量又高的作物,所以吸收的肥料也比較多,在馬鈴薯的各個生長期都要合理的施肥。


馬鈴薯發芽期的施肥

馬鈴薯發芽期指的是從種薯播種到幼苗出土這段時間,在播種後,從種薯萌芽開始,到幼苗出土,最主要依靠的養分是來自種薯,所以施肥以基肥為主,在下種薯前,把基肥施進穴裡,基肥以腐熟的家禽糞便。施農家肥能改善土壤結板,使土壤更蓬鬆。

馬鈴薯幼苗期施肥

幼苗出土後,這一階段還是以植物的莖葉根的生長為中心。出面後根系繼續生長,幼苗出現分枝,複葉逐漸完善,匍匐莖伸出。這個時候施肥就要多時氮肥,氮肥能使馬鈴薯葉子長得茂盛。葉子長得茂盛才有利於光合作用和養分的積累。可以用尿素兌水澆施或者施腐熟的人糞尿,並進行中耕培土。


馬鈴薯結薯期施肥

馬鈴薯結束期是塊莖增長時期,此時葉子面積也達到最大值,植株生長旺盛達到頂峰,莖葉生長逐漸緩慢並停止。這個是時候施肥就不能以氮肥為主。要結合氮磷鉀肥共同施肥,這樣長出來的馬鈴薯才個頭大。

種植馬鈴薯前要選擇土質疏鬆,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種植,沙壤土土質疏鬆,透氣性很好,保肥保水和抗旱能力都比較強,十分適合栽培馬鈴薯類地下莖塊的作物。沙壤土種植的馬鈴薯種薯發芽時間短髮芽速度快,結出來的馬鈴薯品質好,表皮光滑,並且採收的時候也很方便。


樵村漁浦小劉


馬鈴薯俗稱洋芋、土豆,是基於麥子、玉米、水稻下的第四大農作物。在我國種植面積龐大,產量相當高,一畝地最高產量可達3000斤。

種植馬鈴薯,施肥的關鍵是要對症下藥,瞭解它所必須的生長元素而施以必要的肥料。

第一:馬鈴薯是生長塊莖的農作物,對於氮磷鉀的需求都很大。在產量形成過程中,氮素的供應是保證形成足夠的綠葉面積而進行光合作用的;磷素的供應對於塊莖的形成和澱粉的積累是不可缺少的;鉀素的供應,是保證馬鈴薯能夠提高前期的光合產物和增加後期澱粉向塊莖的運輸和積累的。

第二:最好以農家肥為主。

(1)農家肥營養豐富,持效期長。施入土壤後,有機質分解和礦質化過程中,釋放出的氮、磷、鉀、鐵、鋅等可直接為馬鈴薯提供營養物質,還可為後茬儲備大量的營養物質,有利於後茬作物生長髮育;還有利於改善土壤理化性質。

(2)施用農家肥後,農家肥經過腐殖化作用形成腐殖質和腐殖酸,使耕層土壤疏鬆,土壤阻力變小,土壤溫度升高,有利於馬鈴薯塊莖的發育和膨大。

(3)農家肥雖然含有微量元素眾多,卻含量都很少,且有發揮性能慢,卻時效長的特點,因此,農家肥和化肥混合利用效果最佳。

(4)農家肥的用量多多益善。地面有一釐米後的一層,然後深耕入土為宜。

第三:化肥輔助必須的營養元素。

(1)鑑於馬鈴薯的生長,對於氮磷鉀的需求最大,再適當的施以含氮量最多的尿素,每畝地以30斤為宜;

(2)如果是普通磷肥每畝地施100斤為宜;如果施磷酸一銨或者磷酸二銨,酌情考慮含量問題,以每畝地30-50斤左右為宜。

(3)每畝地施以鉀元素含量最多的硝酸鉀30斤為宜。

以上是土基子對馬鈴薯種植施肥的幾點認知,如果朋友們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發言探討。如果對我的建議感覺能夠認可,請關注土基子,關注我不迷路,歡迎下次再見!


土基子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提問,種植馬鈴薯科學施肥不能盲目,要根據馬鈴薯的生長特點和需肥規律進行,這樣不僅能提高產量,而且還可以改善品質,同時也不浪費肥料,並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那麼,種植馬鈴薯該怎樣科學施肥呢?下面和大家分享幾點經驗,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1、南方地區土壤缺鉀多,需增施鉀肥。

2、北方地區土壤缺磷多,需增施磷肥。

3、重施基肥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施好施足生物有機肥,即在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2500-3000公斤的基礎上,畝施生物微生物菌肥1.5公斤。在整地挖種植穴時,將基肥與種植穴內的泥土充分攪拌均勻後,就可以種植。

4、酌情施用種肥

基肥不足或耕地前來不及施肥時,常於播種時,畝施專用復混肥15-20公斤作為種肥。種肥施用主要以溝施或穴施的方式進行,但肥料不要與種薯直接接觸,以免酌傷種薯。防治地下害蟲,可把噻蟲嗪與肥料一起進行混用溝施或者穴施。

5、及早追肥

多半是用氮素化肥,其用量因土壤肥力、前茬作物、灌溉、密度及磷肥施用水平而有所不同。氮肥施用過多比氮肥施用不足更難控制,所以施氮肥注意要適量,在沒有把握時可多施有機肥作基肥。追施氮肥宜早不宜遲,如果氮肥不足,可在苗期追施氮肥,但當植株進入發棵期,不應再追施氮肥,以免徒長。追肥不宜在植株封壟和開花前後施用,以免影響塊莖膨大速度或熟期延遲。

6、巧施鉀肥

馬鈴薯不同生育時期追施鉀肥效果不同,以現蕾初期追施鉀肥效果最佳,有利於延長生育期,提高塊莖產量,在眾多鉀肥中以硫酸鉀為好,切不可大量施用氯化鉀,以免影響馬鈴薯的品質和產量。

7、配合有機肥

馬鈴薯喜歡微酸性的土壤,不宜在鹽鹼地種植。南方土壤整體偏酸性,而北方則是石灰性的土壤,由於羊糞是微鹼性的肥料,所以底肥不宜用羊糞。


平民小波


問:種植馬鈴薯該怎麼科學施肥?

這個問題問得好呀,種植馬鈴薯就是要科學施肥才能高產。所謂科學,就是要根據馬鈴薯的生長特性和需肥規律施肥,做到肥料投入的數量科學合理,既減少盲目浪費、又避免肥料投入不足引起減產。那麼,種植馬鈴薯該怎麼科學施肥呢?說細步驟如下


◆一:馬鈴薯的施肥時間

馬鈴薯整個生育期的施肥時間可分為三個時間段,一是基肥,二是種肥,三是追肥。①基肥是播種前給土壤深翻深挖施用的肥料。②種肥是播種時施用的肥料,有時也將基肥與種肥統稱為基肥。③追肥是在馬鈴薯生長期間施用的肥料。

當然也有一些地方,實行一次性施肥,即所謂的“一炮轟”,不進行追肥,但是馬鈴薯是典型的淺根系作物,養分吸收能力較弱,加之我國大多數種植馬鈴薯的產區許多土壤是貧瘠的土質,保水保肥能力較差,使得一次性施肥存在很大的浪費,特別是氮肥的損失更為嚴重。這不僅增加了生產的成本,而且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將施肥總量科學合理地分配於整個生育期內是馬鈴薯養分管理的又一大關鍵。不建議大面積種植用“一炮轟”的施肥方法,因為這樣浪費較大。


◆二:施肥方式

施肥時間的確定不僅需要充分考慮馬鈴薯的養分吸收規律,而且要考慮馬鈴薯種植方式、養分種類、土壤質地、降水量及灌溉方式等因素。因此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土質不一樣,降雨量也各不相同,所以施肥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1】基肥。基肥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培育肥力、改良土壤結構,使土壤質地蓬鬆,上下通透;二是作為馬鈴薯生長不斷地提供養分,來滿足其生長髮育。

種肥一般以廄肥、堆肥等緩效有機肥為主,所以通常採用撒施法,即在馬鈴薯播種前,把土地深翻深耕後,畝均勻的撒施高溫腐熟的生畜糞有機肥2500-3500公斤於地表,又或者撒施人尿糞、各種秸杆、草木灰、草皮、磷肥等混合堆漚的漚制肥3000-3500公斤於地表,然後翻入耕土,並耙平整。



【2】種肥。種肥的作用是在馬鈴薯播種時,將肥料施於種子附近,從而供給馬鈴薯生長初期所需要的養料,有利於馬鈴薯出苗快而齊,並且長勢健康粗壯。

種肥一般畝施氮磷鉀複合肥10-15公斤,以溝施或者穴施的方式施於種子的旁邊並覆土遮掩。由於肥料直接施於種子附近,要嚴格控制施肥量,並且肥料不能挨種薯太近,要有一定的間距。如捱得太近,會導致肥料灼傷莖塊,使莖塊壞掉,造成缺苗斷壟。如果捱得太遠,根系不夠長,又不能及時吸收到養分,從而達不到種肥的作用。(我國北方旱作栽培,追肥較為困難,在施用種肥的時候,可以根據土壤的肥瘦以及往年的施肥標準加大種肥的施用量。)

【3】追肥。追肥是指馬鈴薯生長期間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調節植株營養追施的肥料。目的是為了供應馬鈴薯膨大期對養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補充基肥和種肥的不足,從而滿足馬鈴薯膨大期所需要的養分。馬鈴薯施肥主要還是以基肥、種肥為主,追肥為輔原則施肥。追肥還要根據植株長勢,觀察苗缺什麼元素,對症追肥。

馬鈴薯的生長期較短,一般就90-100天的時間,追肥要根據土壤的肥瘦及馬鈴薯的植株長勢情況看苗施肥。並不是說,種植馬鈴薯就一定要施追肥。如果馬鈴薯長勢茂盛,不用施肥就能達到高產,再施追肥不但浪費,而且還會導致徒長。馬鈴薯的追肥方法一般採用“水肥一體”式施肥,水肥一體施肥直接向根區提供營養,可以使馬鈴薯的根系快速的吸收到水分和養分;並且能很好掌握土壤溶液中的養分深度,減少氮素的淋失,較大的提高了馬鈴薯水肥利用的效果,不但滿足了馬鈴薯需肥的要求也滿足了馬鈴薯需水的要求。



綜上:馬鈴薯的施肥要掌握基肥、種肥、追肥的三個時間段,合理根據馬鈴薯的生長特性和需肥規律施肥,做到肥料投入的數量科學合理,既減少盲目浪費、又避免肥料投入不足引起減產,只有科學施肥才能高產。

關注【留守傅姐】,瞭解農村一草一木,農家的生活瑣事。

留守傅姐


種植馬鈴薯該怎麼科學施肥?

馬鈴薯沒有主根,馬鈴薯的吸收根和不定根大多數分佈在土壤表層,以疏鬆深厚、富含有機質的沙壤或者壤土栽培,生長最好。馬鈴薯的肥料的要求,以鉀肥的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因此馬鈴薯在生長期間增施鉀肥可以提高產量。


氮、磷、鉀是馬鈴薯生長髮育需要量最多的營養元素。氮素充足,對加快根、莖、葉的生長,提高塊莖蛋白質含量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氮素過多,造成馬鈴薯莖葉徒長,塊莖收穫量降低,成熟延遲。氮素缺乏,植株矮小,影響物質的合成和積累,也不可能豐產。


鉀素對馬鈴薯塊莖膨大起決定性作用,鉀素充足,植株生長健壯,有利於養分的製造、轉運和積累,增加抗病力。鉀缺乏,馬鈴薯的匍匐莖縮短、塊莖細長,根系衰弱,造成單株產量低,塊莖品質差。


馬鈴薯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形成大量的莖葉和塊莖,因此需要吸收比較多的營養物質,每生產100公斤塊莖需要氮0.55公斤、磷0.22公斤、鉀1.02公斤。馬鈴薯 各個生長髮育階段吸收的養分有所不同。在苗期,種薯中貯存的養分可以不斷供給苗期的需要,所以吸收土壤中的養分比較少,吸收量為全生育期的25%左右。塊莖形成期到增長期,植株生長繁茂,塊莖的膨大需要比較多的養分,吸收量為全生育期的50%左右。澱粉積累期,地上部分不再生長,吸收的養分減少,吸量為全生育期的25%左右。瞭解馬鈴薯吸收養分的特點就可以科學地進行施肥。

種植馬鈴薯該怎麼科學施肥?

實際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的配合施用,低肥力的土壤,氮磷配合施用效果好。在任何土壤上,有機肥和無機肥、基肥和追肥必須配合得當。根據馬鈴薯的生長和需肥特性,必須重施基肥,施用量佔總施用量的80%以上,以有機圈肥、綠肥、灰渣等為主,並混合一定數量的磷肥。結合第一次中耕除草追一次速效性肥料,每畝追施硫酸銨和草木灰各20公斤,產量可以提高20%左右。


種植馬鈴薯重施底肥,每畝施2500—3000公斤農家肥、20—30公斤磷肥、100—200公斤草木灰與圈肥混合後進行窩施或者溝施。在生長的中期前,一般追肥結合澆水進行,第1—2次追肥以氮素為主,可以在每擔人畜糞水中加入尿素100克,促進發棵,以後以磷、鉀肥為主,用過磷酸鈣、油餅等配合人畜糞水追施,並撒施草木灰。

只有科學合理施肥,才能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同時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strong>


老周說三農


一、馬鈴薯貯藏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馬鈴薯貯藏技術的提高,使許多農戶獲益匪淺,但仍有許多農戶無論是入窖前的塊莖處理和入窖方法,還是貯藏期間的管理,都不太符合科學貯藏的要求。對此,應引起廣大農民注意,儘快解決。

1、不分用途地混合貯藏:一些農戶仍按傳統的習慣,一家中有1個薯窖,食用薯、商品薯、種薯、加工薯等幾種用途的薯,都貯藏在這一個薯窖內。不僅造成品種的混雜和病害的傳播,影響種性,同時對食用薯品質和加工薯價值保持也不利,因而直接影響了農戶的經濟效益。

2、不能保證塊莖入窖質量:這裡所說的入窖質量,就是要求入窖塊莖個體完整、薯皮乾燥、無腐爛及其它雜質等。可是部分農戶圖省事,不願多用工,在秋收入窖時不經晾曬和挑選,使泥土與塊莖很合,並將潮溼淋雨的薯塊和凍、病、傷、爛的薯塊一起入窖,造成窖內溼度大,通氣不暢,導致病害的發生,嚴重影響了入窖質量和貯藏效果。

3、貯藏管理不當:許多農戶有“自然管理”的習慣,即天冷封窖後,在貯藏期間不檢查、不調節溫度和溼度、不通風換氣,以至在春季開窖時出現凍窖、爛窖、傷熱、發芽和黑心等現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現代化和半現代化的薯窖貯藏者,由於對馬鈴薯貯藏條件的要求瞭解不足,所以,入窖庫存量太大、垛太高、垛的太緊通氣空隙少而小,特別是對溫溼度掌握得不好,為貯藏期間病害發生創造了條件,因而降低了貯藏質量。

4、貯藏窖建造不科學:主要表現在選址不當,薯窖背陰,正對風口,容易出現凍窖;還有的沒有通風孔道或通風道設置的不合理,因而無法調節窖內溫、溼度,致使薯塊受害。   

二、大力改進馬鈴薯貯藏技術   

根據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大力改進貯藏技術,達到貯藏效果。搞好田間管理,提高塊莖耐貯能力塊莖入窖質量的高低,關係到馬鈴薯能否貯藏成功,而塊莖耐貯能力的強弱,又對入窖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塊莖的耐貯能力與種植管理密不可分,所以要保證貯藏質量,首先就要從田間管理抓起。   

一是搞好田間病害的防治。馬鈴薯貯藏病害在我縣大概有十幾種,大部分都是在生長季節,在田間發生,又由塊莖帶入窖內的。因此,搞好田間病害的防治,是減少塊莖病斑和爛薯的最有效辦法。具體的做法是:在新薯長到手指頭大小時,在田間噴施1次甲霜靈錳鋅,兩週後再噴施1次,對防止塊莖爛窖的效果非常好。另外,在田間殺秧前5天,種薯田,每畝用金納海80g+鴿哈60ml進行田間噴施;商品薯田,每畝用金納海80g+鴿哈80ml進行田間噴施,可有效殺滅疫病和幹腐病在植株上的菌源,降低病菌對地下塊莖和貯藏期塊莖的侵染,減少貯藏期爛薯。種薯田在殺秧後收穫前,還要向田間地表噴施金納海100ml+鴿哈100ml,進行土壤消毒,殺滅真菌、細菌,防止薯塊傷口被侵染。也可用可殺得、科博、泉程等銅製劑,效果也很好。

二是配方施肥,少施氮肥。近年來,一些農民提高了氮肥的施用量,而且用量還在呈現遞增的趨勢,結果使莖葉瘋長倒伏,影響光合作用,雖然薯塊膨大速度快,但幹物質積累少,皮嫩肉嫩,不耐貯藏。因此,應大力推廣氮、磷、鉀配合施用技術和馬鈴薯專用化肥施用技術,使莖葉生長與塊莖生長相協調,增加幹物質積累,增強耐貯能力。

三是提前殺秧促進薯皮老化。薯皮老化是決定薯塊是否耐貯的重要條件。薯皮嫩,則容易破皮,出現傷口,使病菌極易侵入,溫溼度一旦適宜就會迅速引起腐爛,並擴大蔓延。所以,必須採取措施,使收穫的塊莖表皮老化,以增強它的保護和抗傷害能力。

具體做法

1、在收穫前10-15天,用打秧機或人工割秧的方法,把薯秧殺掉,這樣營養能儘快輸入塊莖,加快薯皮木栓化速度。還可以用滅生性除草劑進行藥劑殺秧,如百草枯、立收谷、硫酸銅等進行植株噴施,把薯秧殺死,可起到同樣的作用。

2、入窖前進行薯窖的清理和消毒:使用過的薯窖,避免不了要殘存一些薯塊帶來的土壤,殘、爛、廢薯等,這些東西上都會附著雜種真菌和細菌,接觸過薯塊的牆壁、通風道、通風溝、墊板等也會附著病原菌,如果不經處理就使用,肯定會成為下次存貯莖塊的菌源,所以必須認真進行清理和消毒滅菌。首先是把薯窖地表的土和一些殘存的雜物清理出去,窖內不留死角。同時,要運進新從山上或河灘取回來的沙土,均勻鋪墊到地面上。然後,對牆壁等全方位進行消毒。可以使用75%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對牆壁、地面、通風道噴霧消毒。也可用百菌清煙劑燻蒸消毒,施藥後密閉36小時以上,然後通風,也可用硫磺或甲醛溶液燻蒸。

3、搞好整理,保證塊莖入窖的質量:塊莖入窖質量的優劣與貯藏損耗量的大小相關。入窖前對薯塊應進行認真整理。這是保證入窖質量的關鍵。它的標準時“一干六無”。“一干”即薯皮乾燥;“六無”即無病塊、無腐爛、無傷口、無破皮、無凍塊和無泥土雜物。根據這個標準,一是將薯塊晾乾,晾的時間長短要視塊莖幹溼程度和塊莖用途而定。種薯可晾到薯皮發綠,而商品薯只需把表皮水分晾乾即可。二是嚴格挑選,剔除病、爛、傷、凍薯和泥土雜物。有條件的地方,入窖前可給薯塊噴施殺菌防腐劑,如百菌清等,以進一步殺死附著在塊莖表面的病菌。

4、加強管理,滿足貯藏條件要求:窖內的溫溼度和空氣對貯藏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所以,貯藏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調節和控制窖內溫溼度,搞好通風換氣,增加窖內氧氣濃度,減少窖內呼吸時產生的熱量,來防止貯藏病害的發生,防止塊莖非正常失水,傷熱、發芽等現象的發生。以降低損耗,保證塊莖的優良品質。具體操作的原則是“既防凍又防熱,既防幹又防溼”。首先,為了掌握窖內的溫溼度變化情況,窖內要掛溫溼度計,定期檢查,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其次,塊莖入窖後,應先保證塊莖傷口癒合的條件,也就是充足的空氣和溫度,以及適當的溼度。具體的溼度應維持在相對溼度的90-95%,溫度12-18℃,保持10-14天,然後以每天降0.5℃的速度,一直降至塊莖不同用途要求的貯藏溫度和溼度,並保持整個貯藏期。具體溫度是3-4℃;溼度應保持在90%左右,最安全的範圍是80-93%,溼度萬萬不能過大。

5、藥劑燻蒸,殺滅病菌,嚴防貯藏病害有強制通風設施的薯窖,塊莖入窖後,可以用百菌清煙霧劑進行燻蒸。具體方法:每立方米窖容(虛容),用百菌清有效成0.3-0.4g,分兩次施藥,間隔7天,施藥時點燃煙劑後,啟動風機,窖內密閉,進行煙霧間歇內循環,密閉36-48小時後開啟外循環。   

總之,要達到馬鈴薯現代化科學貯藏,必須有一套科學管理規程,包括溫溼度調控、消滅病原、消滅蟲害、抑制發芽、種薯窖前催芽等物理方法或化學方法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入窖質量,保證塊莖貯藏期間的質量,降低貯藏過程中的損失,收到預期的效果。


田間地頭網絡科技


馬鈴薯是我國常見的蔬菜,具有耐儲存,營養豐富,分佈範圍廣的特點,要種出優質的馬鈴薯,施肥也是關鍵的環節,但首先要了解馬鈴薯對肥料的需求特點,馬鈴薯在幼苗階段對肥料的需求比較少,在後期莖塊迅速生長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肥料,馬鈴薯澱粉含量高,對鉀肥的需求量比較大,要想做到科學施肥,要把握總的原則:重視基肥,早施追肥,以有機農家肥為主,配合一定的化肥。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重肥料的科學搭配。馬鈴薯屬於含澱粉較多的作物,需要鉀肥含量大,充足的鉀肥有利於莖塊成長,尤其是南方土地比較缺鉀,要多施加鉀肥。

2.注重肥料的合理配比。馬鈴薯對基肥的需求多,一般基肥要佔到肥料的60%以上,基肥的選擇可以用農家肥為主,另外施加一定的氮磷鉀作基肥,能在馬鈴薯莖塊生長時提供充足的養分,另外要對土質進行及時疏鬆,改善土質的物理性質,有利於馬鈴薯生長。

3.及時追肥。馬鈴薯追肥也很關鍵,在生長的不同階段要有針對性進行追肥,在幼苗生長階段要追加氮肥,在開花後要以磷肥、鉀肥為主,每畝可以施加20千克左右的鉀肥,也可以通過葉面噴灑進行施肥。

綜上所述,馬鈴薯在生長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施肥要求,在種植馬鈴薯之前要施加充足的基肥,以腐質農家肥為主,配合一定量的氮磷鉀作為基肥,在幼苗期對肥料的要求比較低,但在開花後要及時追肥,確保馬鈴薯的高質高產。


荊楚農旅


馬鈴薯屬於高產作物,在它的整個生長期間,為了提升植株的長勢和抗逆性,可以適時進行追肥,一般在種薯出苗20-25天后,結合中耕進行施肥,中後期追肥多采用葉面噴肥的方法。


馬鈴薯施肥方法

1.施足基肥

馬鈴薯施肥以基肥為主,正常情況下可佔到總用肥量的60%-70%,基肥要結合整地或覆土時施入,每畝可施腐熟的有機肥1000千克,然後再用稻草覆蓋。用稻草蓋住基肥,既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還可以使結出的薯塊表皮光滑,提高馬鈴薯的商品外觀的同時稻草腐爛後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

2.早施追肥

馬鈴薯出齊苗後要進行第一次追肥,此時氮肥佔總施氮量的30%,鉀肥佔總施鉀量的20%,澆水施肥於溝底,施完肥後要立即進行排水。開花後可進行第二次追肥,可以促進莖葉的持續生長,增加植株光合作用面積,有利於塊莖的膨大。


3.適當根外追肥

馬鈴薯對鈣、鎂、硫等微量元素要求較高,為了提高品質,可以結合病蟲害防治時進行根外追肥,每畝可用高樂葉面肥200-400倍液噴施,前期用高氮型,用來增加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後期距收穫期40天,可採用高鉀型,每隔一週噴1次,防止植株早衰,並促進薯塊澱粉的累積。

馬鈴薯施肥標準

馬鈴薯種塊從發芽到幼苗期,由於塊莖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所以吸收養分較少,約佔全生育期的25%左右。塊莖形成期到塊莖膨大期,由於莖葉大量生長和塊莖的迅速形成和膨大,所以吸收養分最多,施肥佔全生育期的50%以上。澱粉積累期吸收養分減少,約佔全生育期的25%。

馬鈴薯施肥注意事項

1.注意均衡施肥

有些種植戶只注重氮、磷、鉀而忽視了作物生長所必需的鈣、鎂、硼等微量元素的施用,導致植株缺素症的發生,有的還把缺素症誤當作病害防治,不僅增加生產成本,而且會降低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


2.用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作基肥

一些種植戶在為馬鈴薯施基肥時,用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作基肥。其實這些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對馬鈴薯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一是這些畜禽糞便施入土壤後,發酵所產生的高溫易引起燒根燒芽;二是容易滋生蛆類等地下害蟲;三是畜禽糞便內含有大量有害病菌,長期施用會導致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積累,一旦條件成熟就會引起病害大爆發。


種菜小哥


馬鈴薯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稱呼,最常見的是土豆,在以前是人們的主食,其加工產品現在是小孩子們和女人的最愛,那就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薯片。你吃過嗎?當然現在大部分都是用來做蔬菜吃,其做法也是多種多樣,土豆絲也是其中之一。農業小手的家鄉是種植秋季栽培為主。

馬鈴薯從播種到採收分為發芽期、幼苗期、發棵期、結薯期和澱粉積累期,下面就從這5個方面來說說馬鈴薯的施肥。

1、發芽期

發芽期不要施肥,施足腐熟的有機肥3000-4000公斤做基肥,配合施磷肥50公斤,還有一個要進行馬鈴薯的塊莖切開後,每塊留2-3個芽眼,用草木灰進行拌種,一般在8月下旬播種,若有乾旱發生要澆水1-2次,保證苗全苗齊。

2、幼苗期

湖南是一個秋季雨水多的省份,為了馬鈴薯的塊莖能夠生長在地下,不露青,應該進行多次培土覆蔸,在苗高20釐米時的晴天進行,並且及時除草。減少雜草與苗爭奪養分。這段時期少施或不施氮肥以防止幼苗徒長。

3、發棵期

在這段時期,馬鈴薯的塊莖開始膨大,既要長莖葉又要長馬鈴薯,因此這一段的肥水尤為重要,每畝使用複合肥20公斤來保證,同時配合第二次中耕鬆土,為塊莖膨大創造條件。

4、結薯期和澱粉積累期

這兩段時期莖葉生長由旺盛轉為緩慢生長至停止,在結薯中後期葉面噴曬微量元素。延長葉片功能,讓葉片產生的光合物向塊莖轉移。提高馬鈴薯的品質。

總結,馬鈴薯的生長期短,又是一種產量較高的農作物,合理施用肥料,是馬鈴薯高產的基礎,主要以氮肥為主,鉀磷肥次之。


農業小手


大家好,我是麗莉。馬鈴薯是我國常見的蔬菜之一,也可作為主食而食用,通常的食用方法有蒸、煮、炸、烤、也可以加工成土豆片,香脆可口,麻辣味十足,讓人回味無窮。

馬鈴薯種植要想達到高產,我們要從選地,選種,科學施肥幾個方面入手,科學的施肥方法,是馬鈴薯成長過程中的重中之重,馬鈴薯產量的高低,取決於我們底肥,追肥好壞來決定的,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聊聊種植馬鈴薯遇到的那些事。

1、種植土地的選擇。種植馬鈴薯的土地酸鹼度ph5.0~6.5比較合適,土壤要肥沃,排水性能好,通常以沙土種植好,土質疏鬆有助於土豆後期果實的膨脹。

2、如何施足底肥。選好的土地我們要進行深耕,把土打碎,做成壟。基肥佔我們總施肥量的40%左右,我們一般使用農家肥,農家肥經過發酵,含有多種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可以提供給馬鈴薯前期生長所需的養分。種植馬鈴薯的時候,要距離農家肥3-5釐米的地方進行下種,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養分過旺而影響種子的出芽率。

3、挑選馬鈴薯的種子。馬鈴薯品種有很多,我們要挑選抗病力強的品種做為種子種植,馬鈴薯分紅皮,黃皮兩種,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 黃皮的,所以我們就挑選黃皮的,挑選土豆我們要仔細分辨,馬鈴薯分黃馬鈴薯跟白馬鈴薯,白馬鈴薯口感沒有黃土馬鈴薯好,不容易熟,不粉。黃馬鈴薯比較受人歡迎,做出來粉嫩軟糯,口感非常好,我們要仔細挑選黃心馬鈴薯種植。

4、馬鈴薯成長過程中如何科學施肥。馬鈴薯種植後,我們要保證土壤的溼度,及時清除多餘的雜草。基肥佔總種植比例百分之四十,剩下的百分之六十,就是我們後期的追肥了,追肥我們主要分幾個階段進行,具體操作如下:

(1)在幼苗期施肥。幼苗期氮、鉀佔吸收總量的20%以上,磷佔吸收總量的15%。

(2)在芽、花期施肥。芽、花期,氮、磷佔吸收總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生長後期氮肥佔百分之三十,磷肥佔百分之二十,對鉀的吸收較少。大約百分之五左右。建議選用高鉀、中氮、低磷複合肥進行施肥,基本滿足追肥期對馬鈴薯肥料的需求。只有施用鉀氮肥,才能有效地增加光合面積,促進塊莖膨大,提高產量。

(3)根據馬鈴薯生長情況進行外部施肥。土質不同,馬鈴薯對養分的需求也不同,我們要根據馬鈴薯生長的具體情況在外部進行施肥,在馬鈴薯開花後期,我們用高鉀肥進行澆灌,可以有效的提高馬鈴薯的抗病力跟產量。

馬鈴薯的種植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種植週期短,產量高。以上就是我給樓主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到您,大家對種植馬鈴薯有什麼好的建議跟意見,歡迎大家評論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