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德縣:強化責任完善機制 創新舉措轉變作風 切實解決群眾困難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充分發揮“村黨組織便民服務廳”作用

貴德縣各村級黨組織在加強學習的基礎上,以“村黨組織便民服務廳”為平臺,認真做好服務群眾各項工作。

強化工作責任,充分發揮作用。突出村級黨組織服務功能,全縣各村“黨組織便民服務廳”發放“便民服務卡”1.2萬餘張,辦理涉及土地確權、創業貸款、戶籍變更等方面事項1800餘件;接受群眾政策諮詢2000餘次,發放惠農政策、“掃黑除惡”、移風易俗等方面的宣傳資料3萬餘張。

完善工作機制,促進規範運行。結合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工作,將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21項工作事項作為“村級黨組織便民服務廳”服務範疇,全面公開服務事項。並嚴格落實村幹部“輪流坐班”制度,全縣1161名村幹部亮牌上崗。在各村確定10名群眾監督員,對村幹部履職情況進行監督,並納入黨組織“堡壘指數”考評範疇,作為年終評先評優重要依據。

創新服務舉措,突出方便於民。全縣118個村通過建立QQ服務群、微信服務群等方式,與各鄉鎮民生服務大廳之間開通網上“便民服務熱線”,打通群眾辦事“最後一公里”,實現在線隨問隨答。目前,群眾通過“便民服務熱線”諮詢事項3800餘次,辦理涉及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精準扶貧等方面的事項750餘件,群眾滿意度達到100%。

整治突出問題,轉變幹部作風。統一撤掉“書記室”“主任室”“會計室”等村幹部辦公室,將村幹部集中到“黨組織便民服務廳”辦公,共清理各類門牌1464個,清理和完善制度488項。實行村級公章統一管理、專人負責,村級黨員幹部作風全面轉變。

緊扣四大“建設”促機關黨建提質達標

今年以來,貴德縣直屬機關工委和機關各級黨組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州組織部長工作會議精神,找準定位,深化內涵,紮實推進機關黨建工作創新發展。

緊扣政治建設。嚴格落實“黨支部建設標準化、黨組織生活規範化”達標工作要求,制定機關黨工委工作例會制度,全年共研究支部改選、黨員發展等各項事務55次,召開“三會一課”383場(次),組織黨員到社區開展服務125餘次,聯點幫扶140餘次,黨員領導幹部參加雙重組織生活43餘次,開展談心談話活動60餘次。

緊扣陣地建設。投入資金50萬元打造修建了2個“功能完善、共享共用”的“機關黨員活動中心”,開展各類黨內活動80餘次,有效解決了機關黨建工作虛化弱化、機關各黨支部缺乏黨員活動陣地的問題,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

緊扣組織建設。採取“排查、撤銷、新建”的工作方法,全年共排查機關黨支部60餘個,撤銷黨支部4個,成立黨支部7個,指導完成18個機關黨支部換屆工作,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0名,發展黨員12名。

緊扣作風建設。堅持把改進機關作風,做好省委第二巡視組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工作作為推動機關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縣委巡查組巡察工作,共梳理機關黨建存在的問題15條,通過細化問題、責任到人、逐項銷號的方式,已全部完成整改。

築巢引鳳聚才打造人才工作小高地

2019年,貴德縣深入貫徹落實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為建設“強富美高”青藏高原旅遊名縣集聚優秀人才。

構築幫扶平臺。從內地發達地區醫院對口柔性引進11名業務骨幹到縣醫院重點科室開展醫療技術指導幫扶工作;與省醫院簽訂緊密型醫聯體協議書,派遣6名專家組成的醫聯體團隊入駐貴德縣人民醫院,全面實施雙向轉診、遠程會診等工作。截至目前,實施疑難重症手術共計30餘臺,其中三級手術5臺,四級手術4臺,填補了貴德縣人民醫院無法實施複雜疑難手術的空白。

創新培養模式。邀請省內和對口支援地教育系統100餘名專家和業務骨幹來貴德縣開展支援服務;成立了覆蓋各學齡段的16個“中青年名師工作室”和由11名優師名師組成的貴德縣“名師工作室導師團”,組織縣級教研活動240多次;積極開展布貼畫進校園活動,免費培訓學生20餘人次,製作布貼畫30餘幅。

抓實服務保障。建成平均居住面積50平米的人才公寓30套,並配備了傢俱家電等生活設施。為名家工作室解決了180平米的展覽室,整合各類資金3萬餘元改造升級了名家工作室辦公場地,提升了工作室的硬件設施。

三個“注重”並用激勵幹部擔當有作為

今年以來,貴德縣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建立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激勵廣大幹部緊跟新時代,彰顯新擔當,展現新作為,著力營造幹事創業氛圍。

注重德才兼備,為真抓實幹幹部鼓足幹勁。堅持重德才、重實績、重基層,把工作實績作為衡量幹部能力的重要標準,注重在精準扶貧、維護社會穩定、重大項目建設等工作中考察鍛鍊幹部,年內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領導幹部47名,6名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成員得到提拔重用。

注重正向激勵,為擔當有為幹部保駕護航。堅持把嚴管厚愛融入到幹部管理工作全過程,制定出臺了《貴德縣組織部門信訪舉報澄清保護暫行規定(試行)》《貴德縣黨員幹部容錯糾錯暫行規定(試行)》《貴德縣正向激勵幹部擔當作為若干措施(試行)》三項工作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實幹者鼓勁、為改革者撐腰,及時為受到不實舉報的4名黨員幹部澄清正名。

注重關心關愛,為基層幹部解除後顧之憂。健全完善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制定了《貴德縣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關愛幫扶辦法》《貴德縣關心關愛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身心健康的十二項措施(試行)》,為全縣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每年給予7000元—10000元生活補助,併購買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按職級將全縣幹部職工的年度體檢費提高到1000元、1500元、2000元,全縣共有1071人享受到了鄉鎮工作崗位補貼,從政治上、思想上、身心上、生活上給予基層幹部全方位關愛關心。

四個“突出”並舉探索幹部培育新途徑

今年,貴德縣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優化培訓隊伍,整合培訓資源,推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

強化政治統領,突出培訓方向“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為主線,特別強調理論教育、黨性教育,比重達總課時70%以上,全年共舉辦相關培訓50期(870餘人次),完成4412名農牧區黨員輪訓工作。

強化政治素質,突出培訓內容“實”。結合“黨支部建設標準化、黨內政治生活規範化”工作,通過“雙談雙學”等培訓學習方式,對全縣80名黨務工作者開展黨建業務知識培訓,加深黨建幹部對黨的大政方針、黨內法規的理解,併發放1400餘份學習手冊進一步深化培訓效果。

強化政治訓練,突出培訓方式“新”。創新授課內容,邀請浙江大學特聘教授、清華大學EDP客座講師梁飛教授舉辦2期“知人善任的領導力”“打造高效執行力”專題講座,安排39名學員到7個鄉鎮、8個機關單位進行交叉輪崗見習鍛鍊。

強化政治覺悟,突出培訓效果“好”。堅持培訓效果與履職能力相結合,通過理論知識+參觀調研+輪崗鍛鍊+討論分析+知識測試的學習模式,將培訓成果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效提升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

新街鄉無職黨員在鄉村振興中扛大樑

今年以來,貴德縣新街回族鄉全面推進“兩化”建設,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增強廣大農村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創新開展無職黨員“領崗諾責”活動,發揮黨員一戶帶十戶、十戶帶百戶的示範輻射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掛牌亮戶,讓無職黨員榮譽感和責任感同在。鄉黨委對全鄉農村黨員在遵紀守法、為民服務等10個方面開展評議,評議合格且家中有1名以上黨員的,由鄉黨委統一製作頒發“共產黨員戶”門牌,各村黨支部統一進行掛牌亮戶,全年共頒發掛牌共產黨員家庭220戶,激發農村黨員擔當意識。

領崗諾責,為無職黨員搭建幹事創業平臺。堅持“自主擇崗、以崗定責、責任到人”的原則,設置政策法規宣傳、文明新風引領等8種不同崗位,黨員主動認領崗位並書面承諾,積極參與鄉村建設、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營造“我承諾、我落實”的濃厚氛圍,使黨員做到有職有責、有崗有為。全年共有200餘名黨員認領了崗位,踐諾率達95%。

年終考核,促無職黨員在鄉村振興中扛大樑。年底,採取上崗黨員“述職”、群眾代表民主測評、黨員之間互評“三評”形式,開展評議黨員活動,進一步激發無職黨員的活力,目前評選出群眾滿意的村社幹部1名,優秀黨員9名。

河陰鎮以三個“聚焦”抓實主題教育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貴德縣河陰鎮黨委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聚焦主題主線,持續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聚焦“細”字抓指導,著力提高教育質量。組織200餘名黨員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輪訓班,採取黨校教授系統講、先進黨員現身講、紀委幹部正反講等多種方式,為參訓黨員充電加油、補鈣壯骨,不斷推動主題教育向基層延伸。突出示範引領,開展“群眾滿意的村社幹部和社區工作人員”網絡評選活動,評選出優秀村(社區)幹部4名,有效激勵了全鎮幹部對標先進、立足本職、砥礪前行。

聚焦“講”字抓思想,著力增強理想信念。全鎮黨員領導幹部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緊緊圍繞“初心與使命”開展主題教育講黨課活動,用大白話講大道理,增強了黨員幹部對黨的情感認同、理論認同和政治認同。目前,全鎮已開展講黨課活動42次,參加人數達1280人(次)。

聚焦“嚴”字抓整改,著力破解民生難題。針對殯葬改革工作群眾不理解、阻力大這一“硬骨頭”,鎮黨委會同縣民政局深入墓主家屬家中,耐心解釋、解開心結,目前20戶群眾墓地圍牆已全部拆除完畢。同時,在紅柳灘村修建深井1處,解決了全村人畜飲水問題。

河西鎮“三學三看三做”樹牢初心使命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貴德縣河西鎮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三學三看三做”為抓手,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統籌協調發展。

學原文悟原理,看“初心使命牢不牢”,做“兩個維護”的忠實踐行者。通過理論學習、講授黨課、交流研討、唱紅歌講黨史等多種形式,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教育引導黨員爭做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忠實踐行者。

學先進樹典型,看“擔當作為強不強”,做攻堅克難的排頭兵。對照焦裕祿、張富清、尕布龍、慕生忠、黃文秀等模範人物的先進事蹟,學習他們的愛黨愛民情懷、拳拳赤子之心、擔當鬥爭精神。注重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組織全鎮黨員群眾評選群眾滿意的村(社區)幹部,深入挖掘在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為民服務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營造了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的良好氛圍。

學黨章明黨紀,看“廉潔自律嚴不嚴”,做永葆本色的共產黨員。通過學習黨章、《廉潔自律準則》等,提升黨員的政治意識和規矩意識。黨員幹部逐條對照“18個是否”、中央及省委、州委11項專項整治清單,深入剖析問題根源,制定整改措施,確保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到為民、務實、清廉行動自覺上來。

拉西瓦鎮四個“奔著去”助推基層黨建

今年以來,貴德縣拉西瓦鎮堅持把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標尺,以“四個奔著去”力促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奔著問題去,著力解決黨員隊伍管理力度不夠的問題。創新黨員教育培訓方式,依託“帳篷課堂”“實踐課堂”“流動課堂”“指尖課堂”四大課堂完成336名黨員輪訓,組織開展村“兩委”業務培訓4次120人,培養以創業青年、復轉軍人為主的村“兩委”後備幹部118名。

奔著困難去,著力解決基層活動陣地設施不全的問題。對標省委“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和州委“兩化”建設安排部署,把加強黨員活動陣地建設作為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抓手,投資24.7萬元實施了村級黨組織便民服務大廳改造項目和設備配置工程。

奔著落實去,著力解決黨建引領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全面實施“建過硬支部、創先鋒黨員、促產業發展”黨建品牌,對全鎮《五年產業發展規劃》進行調整完善,打造了“千頭犛牛育肥基地”2處,流轉土地2100畝,發放流轉金84萬元。

奔著服務去,著力解決辦理群眾事務質量不優的問題。完善村“兩委”輪流坐班、村民事務代辦等制度,搭建村級事務遠程辦理平臺,配備視頻設備11套,辦理相關業務86件,解決群眾訴求683件,實現了鎮村兩級業務諮詢“面對面”交流和零距離服務。

非公經濟黨組織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貴德縣非公經濟黨組織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主線貫穿工作全過程,鼓勵企業在學習中查找差距來增強黨性、提高能力、改進作風,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學促行,做到知行合一。制定印發了《貴德縣非公企業黨支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計劃》,緊緊圍繞《習近平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摘編》《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思齊》等內容,共開展主題黨日活動25場(次)330餘人(次),舉辦特色教育活動34場(次)600餘人(次)。

堅持問題導向,做到整改見實效。堅持把解決問題的成果作為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果,廣泛徵求意見,深入調查研究,共查找問題35條,徵求意見建議28條,已整改落實25條,整改不規範的黨員活動室8個,解決職工活動場所6處,提檔升級職工食堂2個,進一步提升了企業黨支部凝聚力和組織力。

堅守初心使命,踐行社會責任。結合脫貧攻堅工作,非公經濟黨組織已累計捐助社會資金達155萬元,辦實事35件,資助白內障患者手術費用30餘萬元,認領新街鄉藏蓋村滯銷大蔥6750公斤,有效促進了互學互幫互促的信心,有效增強了非公經濟黨組織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河東鄉用三個“創新”樹立黨政新形象

近年來,貴德縣河東鄉高揚創新主旋律,用創新的理念引領工作,用創新的舉措落實工作,用創新的平臺承載工作,以自信的姿態和突出的成效樹立了黨政新形象。

創新理念引領工作。突出黨支部在村級產業發展引領上的主導地位,在阿什貢村成立了以“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的貴德縣曲什丹種植專業合作社,全村84戶347名群眾加入合作社並集中種植中藏藥材、蠶豆、馬鈴薯等經濟作物,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0萬元,社員戶均分紅4000餘元。

創新舉措落實工作。為充分調動群團組織工作積極性,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河東鄉團委、婦聯採取對村級團支部、婦聯實行年終優秀典型表彰、績效考核等措施,有效激發了村團支部書記、婦聯主任工作積極性,達到了村級黨組織高效有序開展各項工作的目的。

創新平臺承載工作。投資30餘萬元建成“智慧河東精細化管理大數據平臺”,有效解決了精準服務“點對點”質量不高、基礎信息蒐集率和普惠服務覆蓋率低下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全鄉基層黨建、精準扶貧、綜治維穩、社會保障等工作基礎數據和推進信息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周屯村史教育館讓鄉愁更有“味道”

2019年,貴德縣常牧鎮緊緊圍繞省委“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和州委“黨支部建設標準化,黨組織生活規範化”工作,充分挖掘鎮域內獨特的屯邊文化和民俗文化,打造修建了周屯村史教育館,真正實現了以身邊事、身邊物感化教育身邊人的目的,讓鄉愁有了根,讓鄉村記憶有了歸宿。

村史教育館佔地120㎡,共分為黨建牆、屯邊文化展示區、農耕文化展示區、民俗文化展示區和非物質文化影像區等5個板塊,館內珍藏的18件不同時期的文書、50餘件年代各異的生產生活用具、5幅同一地點的新舊照片、3位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事蹟和1部文化視頻記錄片,全方位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貴德縣農牧區發生的巨大變化,集中反映了在黨的領導下貴德縣各族幹部群眾攜手奮進,共奔小康的奮鬥歷程。該館自2019年1月開放以來,累計接待省、州、縣及鎮域內機關幹部、黨代表、人大代表、農牧民黨員等調研、觀摩達2000餘人(次),現已成為全縣黨員幹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陣地,取得了較為良好的反響,達到了宣傳發展成果、教育幹部群眾、引領文明鄉風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