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京東從低谷反彈,劉強東做出了哪些改革?

冉1962


嗯,自打2018年京東進入低谷之後,那時候網絡上就傳出了看衰京東的聲音。但在2019年,劉強東用實際行動狠狠地打了這一波人的臉。正如樓主所說,京東為何能從低谷反彈呢?我們不妨來做一下簡單的分析!

攘外必先安內!

正如劉強東所言,京東這些年人浮於事,是時候做出改變了!所以,在京東內部針對高管開啟了“末位淘汰制”!很好理解,這個社會本就是達爾文所傳達的強者更好生存的道理!

在京東某次會議上,參與者包括最高層CXO、事業群SVP和VP,共有100多人,席間多位高管被點名。

隨後京東的CTO、CLO等高管相繼離職,京東的改革拉開序幕!只有穩定了內部,才有機會對外擴張!

京東開啟下沉之路!

自打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爆火之後,京東也開啟了在下沉市場的進擊之路!

1、2018年年底,京東拼購成為獨立事業部。

2、京東與微信完成續約,獲得微信一級入口!要知道,微信用戶超11億,這為京東在下沉市場的攻城拔寨提供了絕佳環境!

3、京東物流下沉,京東物流有多快自然不必多說!既然要下沉,那麼下沉市場的用戶也希望得到更好的購物體驗,這時候京東物流的優勢就再一次被擴大!

4、京東家電專賣店通過“一鎮一店”、“一縣多店”的佈局模式,現如今已經開店1.2萬家,覆蓋了2.5萬個鄉鎮、60萬個行政村,而京東的數碼腦專賣店有160餘家,涵蓋了100多個下沉城市。

在劉強東一系列的組合拳打出之後,京東擺脫過往的頹勢!從京東最新財報來看,2京東實現淨收入1348億(約189億美元),同比增長 28.7%,Non-GAAP下淨利潤大幅增長160.6%達到31億元,前三個季度Non-GAAP淨利潤累計近百億。

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增長至156億元人民幣(約22億美元),環比二季度同期大幅提升;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為3.344億,環比二季度同期新增1300萬,創下近7個季度以來最大增量。

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劉強東對京東及時的調整!當然了,這也離不開京東20萬全體員工的努力!正所謂,有員工,才有公司!

京東的未來?

提及京東這家公司,或許很多朋友想到的就是電子商務!其實不然,如今的京東已是集電商,雲計算,區塊鏈以及新物流為一體的綜合創新型公司!

正如有句話所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怎麼理解呢?說白了就是,做企業要跟隨時代大勢走,因為任何個人力量在歷史潮流面前都將不堪一擊!可見,劉強東早已預見到這一點,所以京東早已向科技創新型公司轉型!


春公子


1、壓縮成本。上半年京東的主要話題不是“降薪裁員”嗎?重點就是在京東物流上面。京東物流是京東整個環節主要的成本來源。增加勞動強度,來換取利潤的方式,其實是大多數成熟企業的做法。當然,這裡面也可以技術換效率,比如馬斯克的spaceX,就是火箭回收技術。也可以規模換效率。比如雲計算,就是這麼個行業。而京東這一輪的方法,是增加現有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

2、東西貴了。本人也是京東PLUS,東西的確比過去貴了。幾乎沒有什麼優惠。和拼多多不同,京東已經過了補貼的階段。他是要盈利的,所以京東中間環節的成本已經全部得以轉嫁。他的模式類似於亞馬遜。

3、規模帶動。舉個例子,1萬名員工可以服務200萬客戶,那麼服務2000萬客戶需要多少員工?是不是10萬名員工?不是的,互聯網電商並不是一對一,而是人手飽和了再擴張,大約需要2萬人就能應付2000萬客戶。所以電商領域也要規模。先燒錢,獲得客流,客流多了就攤薄電商企業的運營成本。最後,如阿里巴巴那樣盈利。

其實企業有時候經營不用看太複雜。有些企業紛繁,你只要看兩個方面,成本有沒有降低,在成本降低的同時,收入有沒有增加。淨利潤不就是收入-成本嗎?三季度京東的營收增長28.7%,這個增長幅度大致符合正常預期。阿里雙十一增長是25%。所以電商平均明年的增長現在進入這個幅度附近。那麼要避免虧損實現盈利,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壓縮成本。


財經紙老虎


觀察京東有幾年了,談幾點看法和觀察。

1、2018年確實是京東走向低谷的一年,特別是東哥的美國網事爆發後,基本上處於擦屁股的狀態。

我採訪過幾個做京東旗艦店的團隊,他們明顯感到京東的流量下滑的很厲害。平臺電商的本質還是經銷流量,找到入口,再賣給店家。2018年,京東低調了許多,上游流量可能不及預期。這也意味著,一旦解決了美國往事,以京東強悍的執行力,回到增長狀態是沒有問題的。

2、2019年的復甦,除了回到增長狀態,京東也主動做了許多調整和應對,特別是進行結構和人員調整,隨著勁敵拼多多崛起,京東也意識到下沉市場的價值。

3、 但是不是就此樂觀覺得京東跟上了呢?答案是未必,其實挑戰還是蠻多的,除了拼多多的競爭,到家相關的競爭對手也將影響未來的電商發展。其實,盒馬鮮生侯毅離開京東,轉投阿里巴巴時,他已經把這個挑戰看得很清楚了,只是京東內部並沒有重視。後來推出7-f為時已晚,只能做追隨者了。

京東的下沉,其實很早,但是一直不怎麼成功,今年又花了資源再推。看了下策略,覺得大多數投入產出比不高。京東的優勢是物流體系,沒必要衝到一線去,只要爭取被電商教育過的用戶就可以


三尺商業報道


我覺得京東最大的改變就是把物流體系進行了一個重大的改革,激發員工主觀驅動力為主,面向廣闊的物流企業市場。


弱電智能化信息技術


憑啥,憑劉強東的人品和他手下千千萬萬不離不棄的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