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為還要做華為雲呢?他能競爭的過阿里雲嗎?

老牛視頻剪輯


嗯,近期華為砸了5000萬正式成立了“華為雲計算科技有限公司”!談及雲計算廠商,就不得不提到馬雲的阿里雲了。阿里雲由於起步早,至今已發展成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雲計算服務商!而華為之所以要做雲計算,其實是時代使然!要知道,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如任正非所言,華為的實質是通過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一塊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黑土地”,這塊“黑土地”上可以種“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是讓各個夥伴的內容、應用、雲在上面生長,形成共同的力量面向客戶。

其實這和騰訊之前提出的口號有點相似,那就是不干預其他公司的發展,只做好互聯網的水電設施!

在雲計算方面,華為表示將以“華為鯤鵬+昇騰”作為根基,打造“一雲兩翼雙引擎”的計算產業佈局,持續構建開放生態。如果雲計算業務的崛起能夠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華為的持續增長依然會保持強勁動力!

很多人都說雲計算已進入下半場,並形成了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Cloud“三國殺”之勢!但大家別忘了,華為在通信和5G領域都有很強大的實力,如果說運營的好,華為雲還是點機會的。

華為做雲計算也是有自身的優勢,華為擁有著強大的網絡、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能力!再加上鴻蒙系統的加持, 華為雲政務解決方案憑藉過硬的綜合實力和前瞻性的戰略佈局,位居領導者區間,並佔有全面領先優勢。未來還是有機會與阿里雲一戰!


春公子


目前來看的話,雲服務其實市場份額情況還是比較穩固的,主要變數還是存在於國內市場,在國際市場來看的話,亞馬遜以絕對優勢領先於其他廠商,微軟以13%左右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而阿里雲則是以3.6%居世界第3。



同時在國內市場來看的話,阿里雲服務的市場份額佔到了43%,而華為雲的市場份額實在是少得可憐,只有阿里的1/20左右佔到了2.3%,當然這個數據來源於idc的數據,對實際情況來說肯定會是有一個細節上的問題,不過並不影響兩者的大概地位。

也就可以看出阿里雲目前在整個中國包括亞太地區,市場份額是一騎絕塵,騰訊雲包括百度雲加起來也沒有阿里雲市場份額大,更何況與華為雲市場服務目前只佔2.3%,實在是有一點點無力的感覺!



華為此前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自己為什麼要做雲服務,一是由於整個企業結構的變化,也就是說企業未來一定會走向混合雲的結構,除此之外便是人工智能包括a A.I.的快速發展,也就是說大數據時代來臨必定有海量的照片語音等等需要去處理,也就是說雲服務勢必將會來臨。

與此同時,華為與阿里包括騰訊以及百度有所不同的是,華為要做的就是雲服務1.0和雲服務2.0的整合者,混合雲、HPC、SAP on cloud將成為華為雲的三大核心競爭力。



對於華為來說,目前還是抱著比較看好的態度,因為技術所驅動的研發型廠商都是有很強競爭力的。


互聯網的放大鏡


因為一心向美👈👈

華為雲基於落伍的美國OpenStack來構建的公有云產品線。美國三大雲計算廠商,沒有一家採用OpenStack。

阿里雲是國內第一個自主研發雲計算操作系統的廠商,雲計算技術位居世界前三,亞洲最好。

「中國電子學會」每年都會頒發科技進步獎,但是近十五年來,至今都沒有頒發過特等獎,而這次,「中國電子學會」卻為阿里雲「飛天」頒發了這麼一次特等獎。




雲夢之歌


看看如今華為公司的規模年產值7000多個億,全球擁有18萬員工,科學家有2000多位,具備這種體量和規模,做個華為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未來的5G萬物互聯的時代雲計算佔比會非常大,無論從戰略上還是產品必要性上華為雲都是必須要存在的,但看看華為雲在市場上的份額只有2.6%,相比阿里雲的43%差距顯而易見,華為在5G領域已經取得了領先,下一步必然是物聯網時代,所有的數據幾乎都要存儲在雲服務器上,未來對於雲計算的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大。

華為雲主要在圍繞華為的產品方陣而設計的,如果現在把消費電子的數據都統一到雲服務器上這塊數據量也會非常的巨大,從這點上看華為做華為雲首先是解決公司內部數據共享互通的問題,然後再給用戶提供雲服務器,戰略意義大於實際的銷量意義。如同雷軍在剛成立小米的時候讓金山投資十個億做金山雲,很多人覺得這是拿金山的錢給小米做鋪墊,但回到今天再看這件事,金山的很多產品都已經在使用金山雲了,雷軍的戰略佈局能力還是非常強的,這樣子金山雲有小米這種大客戶也能活的比較安穩,還能不斷拓展自己的業務。

華為現在準備在5G時代,做好物聯網這個大市場,最近華為也做了很多的調整以前不準備涉足的電視行業現在也開始搞了,因為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智能家居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佈局點,而且前段時間炒得比較熱的鴻蒙系統就是為互聯網打造的一個系統,萬物互聯的時代不可能缺少了華為雲這個中心樞紐,這麼看華為是在下一盤大棋,正在部署萬物互聯的大體系,隨著而來的可能是類似於小米生態鏈一樣,各種設備的切入,這樣小米和華為會在更多的領域碰撞了,未來兩個公司的競爭還在後面,戰線也是約拉越長。

說到華為雲在由於缺乏互聯網公司的基因已經在雲上還是走了不少彎路,阿里雲算是國內雲計算市場做的最好的企業,阿里雲是完全自主研發的技術,在研發期間經受了很多非議,但從目前的效果看要真正的強大還是要靠自主研發,開源社區代碼是可以拿過來直接去用,但很容易遇到瓶頸而且在擴展上也有諸多的不方便,全球雲計算前三名都是自主研發的技術,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了,華為雲在這方面還是有差距,需要做的工作還是很多。

阿里雲是經過大規模實戰演練的,比如常見的12306以及雙11的巨大沖擊力阿里雲都成功應對了,說明阿里雲已經進入到雲計算的成熟領域,華為公司本身來講硬件基因大於互聯網基因所以在開始階段做的思路跟不上互聯網公司的節奏,其實雲計算是從硬件廠商轉移到互聯網公司的過程,早期的IBM在雲計算市場還是佔據非常大的比例,後來還是被亞馬遜和微軟給超過了,有大時代發展的潮流問題。

但無論從什麼狀態下,華為對於雲計算的重視不言而喻,華為雲服務生態鏈的責任遠大於在市場上攻城拔寨作用,個人還是非常看好華為雲,需要時間才能慢慢轉移到頭端,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現在國內外各大廠商都進入雲服務領域,國外微軟,亞馬遜,國內阿里,騰訊,百度,華為等等。

為什麼各大公司都進入雲計算,當然是有利可圖了,有很多雲計算前期都是賠本,但到了後期都會盈利。下面具體說說有哪些好處

1 賣服務器資源。

首先,大公司都有很多硬件服務器,硬件服務器的資源都很多,但是一般只會運行很少應用,原因是都害怕自己的程序被別人的程序影響,到時候出了事,誰負責,所以都會申請單獨的服務器。導致資源浪費。雲計算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利用虛擬鏡像技術。

2 賣cdn,寬帶,域名等等服務,這些大公司一般都會自建,小公司玩不起,只能去買

3最重要的來了,那就是賣自己的產品,你以為雲服務器就是賣機器資源嗎,他提供自己的數據庫,緩存,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等各種自己的產品,而且這些產品只能用他的雲服務器。

你會說,這些不就是MySQL,Redis等等開源產品包裝的嗎,我自己也能搭。

那你能保證高併發,高可用,高維護嗎,可以說大部分小公司都做不到。

4 賣未來預期。

現在互聯網越來越火,各種程序滿天飛,開發者對雲服務器的需求越來越大,未來一定會有更多市場,現在國內口碑最好的就是阿里雲,其他的廠商都在奮起直追。

另外生態也很重要,各種開發者在上面提供自己的服務,也能促進平臺的發展。


目前華為Cloud2.0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我們可以瞭解華為雲PaaS致力於“讓企業應用上雲更簡單,運行更高效”所推出的智能企業雲應用平臺,該平臺主要提供哪些服務,具有哪些競爭力,可以瞭解華為雲PaaS服務產品的使用場景和成功案例


老牛視頻剪輯


感謝您的閱讀!

在阿里雲面前,華為雲就像幼稚園的小朋友,有點弱小了。你可能覺得我說的有點危言聳聽,華為技術這麼龐大,怎麼會競爭不過阿里雲呢?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我們可以一起來看一看數據:阿里雲的市場份額是多少?

在IDC《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8下半年)跟蹤》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阿里巴巴以42.7%佔據第一,而騰訊以26.4%排名第二,在中國電信,AWS,百度之後,華為位列其他中,可以建的,在整體的市場份額中,華為確實表現不盡如意。

華為雲其實它的開始時間並不短,2011年華為雲成立,它只不過比阿里雲短了兩年的時間,阿里雲在2009年成立,然而卻佔據了國內公有云市場的頭把交椅,為什麼阿里雲的發展比華為雲發展的更好?是因為技術的原因,還是因為時間的沉澱原因?

讓我看來阿里雲的目前的市場份額如此之高,主要還是因為它及早入局,而且阿里雲它本身的技術優勢也比較強。種種的優勢,讓阿里雲能夠迅速的成為國內市場乃至世界雲中的佼佼者。

而華為雲因為入局相對較晚,可能在沉澱方面相對較薄弱。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它的增速確實非常的快。在IDC《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上半年)跟蹤》的報告,華為雲IaaS+PaaS整體市場增長超過350%,2019年二季度華為雲IaaS市場份額上升到6.7%,超越AWS,和2018年相比,它的表現非常的迅速,這就說明它可能和阿里雲一較高下。

華為雲在以後的發展可能會對阿里雲產生不小的威脅,主要是因為在5G時代,在技術領域方面,華為確實有著領先於世界的5G技術,這可能是華為能夠實現彎道超車的一個重要因素。

自然,在底層的AI芯片中,華為AI新品昇騰910,算力最強的AI訓練集群Atlas 900等等,華為最強AI集群Atlas 900為算力底座的大型AI基礎研究平臺鵬城雲腦II,而云腦II的核心底座就是華為鯤鵬、昇騰AI芯片集群。

目前已經在佈局的華為雲,可能會形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而阿里雲和華為雲可能在2020年或者是在2021年形成雙犄角對抗的形式,當然在我看來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未來中國雲的一種進步。


LeoGo科技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您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華為發展華為雲是產業發展的必然需求,特別是5G網絡的到來,萬物互聯的時代。

華為在雲存儲業務上具有兩項先天優勢:

  • 一項是華為具備雲存儲的技術實力,很多國內雲存儲廠商由華為負責搭建;

  • 一項是華為具備大量的移動終端,雲存儲即可自用也可對外進行開放。

至於華為能否競爭的過阿里雲,暫時並不可知,畢竟華為雲當前的規模並不能夠與阿里雲相提並論。


華為雲當前的規模狀況

國內市場的老大依然是阿里雲,市場份額佔比高達45.5%。反觀華為雲,市場規模較小,僅為0.9%,勉強擠進國內前十大雲存儲公司名單。

那麼,究竟是何原因導致華為排名較為落後呢?起步較晚、技術實力不夠、還是前瞻性不足呢?

答案都是否定的。與華為這家公司的定位有關,硬件設備的提供商,並非是服務商。或許不好理解,就拿三大運營商與華為之間的關係進行類比。華為向運營商提供了5G基站設備、基站的安裝、調試、優化等服務,最終的運營則由運營商完成。

中國電信的“天翼雲”正是如此,由華為與電信共同打造,電信進行運營。華為的狀態可以說“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條件、技術均已具備,只是自己並沒有往運營方面去考慮。


華為進入雲存儲的意義,是否能夠與阿里雲開展競爭

傳統雲的市場已經趨於飽和,華為的目標是未來的混合雲,也就是Cloud2.0時代。

5G網絡時代,低速、高延時、低接入量的瓶頸已經被打破,雲業務變得至關重要。未來我們的手機、平板、電腦等很可能僅作為輸入、輸出設備,真正的計算任務均由雲端完成。不僅如此,傳統企業加上雲端自動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核心。

華為雲當前發展態勢相當迅猛,將來阿里雲與華為之間必然會存在著一場惡戰。


關於華為雲與阿里雲之間,您更看好誰的發展呢?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說起華為雲,我就想起華為賬戶的5G空間,備份全部資料,空間太小,還不能選擇性的只備份通訊錄,備忘錄,日曆等東西。吐槽!


事LIG


為什麼中國要造飛機?它能競爭過美國嗎?為什麼小米要造手機?它能競爭過蘋果嗎?。。。。


輝哥2425003


為什麼中國還要造航母?能競爭過美國航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