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斷的山藥兩毛一斤,僱人削皮後變廢為寶,價格翻百倍


近日,攝影師和朋友到山西永濟黃河灘採風,路過一片小樹林時,遠遠看到林中坐了一排穿著棉襖的大媽,她們每個人的身邊還放著一個白色的袋子,一雙手在不停地忙碌著。這麼冷的天氣,她們坐在這裡乾的什麼活?經常在黃河灘裡遊走的我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於是決定停車去看一看。

“我們在給山藥削皮。”看到我們拿著照相機走來,一位在棉襖上套著圍裙的大媽說,她們一共10個人,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受僱到這裡給人打工,已經幹了好幾天,“老闆在灘裡收山藥,拉到這裡後,我們就負責把山藥皮削掉,削一斤可以掙兩毛錢。”圖為正在削山藥皮的大媽們。

我們在現場看到,這10名大媽一字排開,一人手裡拿著一把削皮的水果刀,將一根山藥放到面前的木板上,僅僅幾下子就非常熟練地把山藥皮削掉了。大媽們削皮,現場的兩名中年男子則負責給她們稱重,誰身邊的山藥削完了,他們就把稱好重量的山藥傾倒到誰的邊上。圖為大媽們的右手側堆放著大量削掉的灰褐色的山藥皮。


大媽們削的山藥個體都非常短小,和平時見到的長長的山藥不一樣。經詢問得知,這些山藥是種植戶在採收時挖斷的,也有一些是沒有長好的小山藥。“這些山藥因為賣不上價錢,種植戶一般都不要,會當做廢品處理掉,我們老闆看到這中間有利潤可賺,就開著車一塊地一塊地的轉,按照每斤不到兩毛錢的價格收回來。”一名負責稱重的男子介紹,黃河灘種山藥的多,一個收穫季可收這種小山藥上百噸。圖為等待削皮的山藥。

永濟黃河灘土質鬆軟、土壤肥沃,近年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種植戶到這裡承包土地,種植山藥、地黃、大豆和花生,尤其是山藥種植戶,一家往往會承包三四百畝的土地。每到入冬至來年二月的山藥採挖季,在黃河灘裡到處可見種植戶僱傭的短期工,拿著專用工具,坐在潮溼的泥土上採挖山藥。種植面積大,被挖斷的山藥自然也就多。圖為堆放在小樹林中等待削皮的山藥。

負責稱重的男子說,從今年的山藥開始採挖,老闆就在收購這種斷山藥,已經收了六七十噸,“加工了30噸左右,這裡存放的還有大約30噸,而且老闆還在天天出去收,一天能收4噸左右。”圖為現場的磅秤。


“我們老闆是河北人,那邊山藥種植比咱們這裡早,山藥加工發展得也好,所以人家就有這種眼光,能從丟棄的斷山藥中發現商機。”男子說,老闆按照每斤不到兩毛的價格收,加上拉到這裡的人工、車費,成本也就兩毛多一點,然後再僱人削皮、自然脫水,脫完水後拉回河北用機器切成山藥片,曬乾後就可以包裝出售。圖為已經削完皮等待脫水的山藥。

男子給我們算了一筆賬:“雖然這其中的加工環節多、人工用得多,6斤溼山藥才能曬一斤乾的,但超市裡的山藥片最起碼要賣20多塊錢一斤。兩毛一斤的山藥,就這麼一加工,價格就翻了一百多倍,真的是變廢為寶了。就因為人家有這眼光和能力,咱沒有,所以就只能給人出出力、打打工了。”圖為大媽在削山藥皮。

攝影師走到一位正在削山藥皮的大媽身邊,詢問她一天能削多少斤。大媽說,因為山藥個小,不好拿,即使一天不停地幹,也就能削三百斤左右。按照削一斤兩毛錢的工費,她一天也就掙60塊錢。圖為大媽在削一根山藥。


“我們都是農民,冬天沒事幹,人家正好給了這個活,咱就來幹唄,掙得雖然不多,但總被窩在家裡強。”大媽說,黃河灘裡風大,這個小樹林處在低處能避風,中午太陽出來時挺暖和,但早上和下午就冷一些,“我們是坐著幹活,不活動,感覺冷的時候就在旁邊生一堆火,加上大家坐在一起說說笑笑的,一天也就過去了。”圖為大媽們幹活的旁邊,還殘存著早上生火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