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

不知不覺我們又將迎來新的一年,學生已經開始準備期末考試了,上班人員因為只有七天年假,所以年前一兩個月依舊是正常上下班,而相對輕鬆一點的便是農民了。

在古時候,先輩們就用一句俗語總結出來了農村人的年前生活,是這麼說的"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

在我國,春節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重大的一個節日,可以說是一年當中規模最大,分量最重的一個節日了。畢竟這個節日是辭去舊的一年,迎來嶄新的一年,人們都會在大年初一放鞭炮迎新年,希望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昨年的不好的東西都被鞭炮打跑,這也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

而在新年前一個月也就是臘月,則需要準備過年的各種物品,古時候人們沒有太多的錢,家裡最值錢的就是家禽了,人們為了慶祝新年,便會殺豬,然後將豬肉燻成臘肉,還要灌香腸等等,這是一個很費時間費人力的程序。

除此之外,人們還要購買新年用品,但是也要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來考慮什麼東西必須買,什麼東西可以不用買,什麼東西捨不得買,什麼東西可以捨得買。購物完成之後還要將家裡的衛生完完整整地打掃一遍,各個角落都要打掃乾淨,新年就要有新模樣。

即使到了新年,人們將所有東西都置備好了,可是他們小年的時候還需要上山給祖先們上墳。這些事情是每戶人家都需要做的,在一個月內要將這些事情做完做好也是非常累的,大家也都會非常忙碌。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

如果是在外面打工的人,他們回家的時間還可能會晚一些,只有十幾天甚至幾天的時間,但是這些還具備的東西還是要有的,所以他們會更為忙碌,在短時間內將必需品全部準備好,然後就年前去給先輩們上墳,也祝賀他們新年快樂,最後回到家吃年夜飯,全家歡歡喜喜迎新年。所以古人才說"緊臘月",因為臘月之間,大家都是非常忙碌的。

而過了新年就是正月了,在這一個月裡,天氣依舊是比較冷的,農民們不需要外出農作。大家有時間就到親戚朋友家拜年祝賀,那個時候交通並不便利,人們在走親戚的時候,有時就會走很遠的山路,來來回回差不多就是一天。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

如果遇到天氣不好,還會在親戚家多停留一天,所以在這一段時間裡,大家都是慢慢悠悠的,也不著急幹活,輕輕鬆鬆與親戚朋友聯絡感情。這一個月與臘月相比,就顯得非常慢節奏了,所以就是"慢正月"

相對於臘月和正月,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就顯得不緊不慢了。因為十一月的氣候也是比較冷的,人們不需要置備年貨,也不需要走親戚,每天在家窩著過冬,就偶爾到地裡處理一點事物,工作量也不大,所以整個十一月算是人們最清閒的時間段了。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

以上所說的不過是古時候人們的生活狀態,放在當下社會就沒有那麼準確了,如今交通非常便利,人們在走親戚的時候不需要長途跋涉,有時候一天可以拜訪七八家親戚,直接放下禮品嘮嗑兩句就走了。人們也沒有家家戶戶養豬,置備年貨也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

所以現在人們在過年前大多數都是正常上班,臨近春節才會放假回家過年,而過年也只是和家人或者朋友出去玩一下。年假之後大家就各自回到各自的崗位做自己的工作,和平時沒有什麼不一樣,逐漸地,過年再也沒有了以前那樣濃烈的年味了。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曆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張喜燕主編《俗語小辭典》、江濤主編《老話說得好:不可不知的民諺俗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