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從窄到寬,麗水城市“血脈”越來越暢通

從無到有、從窄到寬,麗水城市“血脈”越來越暢通

  每座城市都有一條條道路,承載著城市的歷史,隨著城市一起成長。數十年來,隨著麗水市區道路的不斷延伸、改造,沒有路的地方修了路,窄路變成了寬路,斷頭路不斷延伸變長,城市“血脈”變得越來越暢通。

  一條條城市道路歷經變遷,不只是繁華的走向,更是一座城市的發展格局。它們構築的是城市交通發展的框架,帶來的是麗水綠色發展和百姓幸福便利的生活,見證著麗水這座綠色生態之城的日新月異,承載著麗水發展的夢想。

第一次變化 打通斷頭路

  對一座城市來說,擁有便捷的交通既縮短城市的空間距離,也為百姓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然而幾十年前的麗水仍是一個小山城,難以城市相稱。

  解放初期,整個麗水城區僅1.36平方公里,沿城牆內修的環城路才5.1公里,只有5條街道:中山街、大眾街、解放街、繼光街和大猷街,街巷多為石板或卵石路面,街邊的房子多為泥木結構的矮屋瓦房,沒有高樓大廈。

  “當時的麗水城東西南北沒有一條像樣的主幹道,城內道路十分狹窄,而且基本上都是古老街道,分佈稀少,彎道、斷頭路很多。”一位長期從事麗水城市建設的老同志說。“當時麗水人從麗陽門車站到大水門碼頭,需要從三個路段繞道而行。以前麗水之所以多斷頭路,關鍵就是城中心的梅山背阻斷南北。中山街就是城區最大的斷頭路。”

  1978年,作為城市改造的一部分,當時的麗水縣委縣政府提出了中山街改造的計劃。當時的口號是:“拆除麗陽門,削平華祠嶺,打通梅山背”。這也成為在原縣級麗水市建立之前,麗水城市建設最大的工程。

  因為當年沒有機械化設備,只能靠人工挖、炸藥炸。雖然中山街改造工程任務艱鉅繁重,但打通這條斷頭路,點燃的是麗水人建設家鄉的熱情。

  打通梅山背,讓中山街從南到北貫穿全城,變身成為處州老城的中軸,整個麗水城也從此開始蓬勃生長。

第二次變化 街路變長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山街由麗陽街向北延伸至人民街;2004年建成人民街至環城路段;2009年建成環城路至白雲森林公園段。如今,中山街從大水門向北一直延伸到了白雲山腳,成為貫穿麗水城重要的一條南北幹道。

  中山街的建設,是麗水城區道路延長伸展的一個縮影。為了實現城市最基礎的功能——通達,麗水城區路網建設成為城市建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1986年麗水縣升格為麗水市(縣級)之後,城區向東向北拓展,新建了括蒼路等5條新街,市區城市框架和道路交通網絡基本形成。撤地設市之後的幾年裡,每年8公里城市道路、1座大橋和一個市民公園,成為市區城市建設的安排。僅2001年至2005年期間,市區就完成人民路、囿山路、括蒼路、大洋路、花園路等40多公里城市道路建設。

  道路不斷延伸,橫跨甌江的小水門大橋、水東大橋、塔下大橋、紫金大橋等也相繼建成,城市路網不斷完善升級。

  2000年到2009年期間,市區城市道路面積從76.15萬平方米增加到398萬平方米,新建、改建城市道路121公里,道路總長度增加到184公里,人均擁有道路面積從7.86平方米增加到現在11.7平方米;十二五期間,市區新增城市道路12.86公里,城市道路長度為175.06公里,城市道路面積為440.40萬平方米……一串串數據讓我們看到越來越寬敞、舒適、便利的城市交通網絡,而“一江雙城”的城市框架也展現了在眼前。

從無到有、從窄到寬,麗水城市“血脈”越來越暢通

第三次變化 修成繞城路

  在麗水城市道路中,對城市發展空間貢獻最大的,要數全長26.4公里的繞城公路。繞城公路的建設不僅使麗水城區從原先的18平方公里拓展到約60平方公里,還把通過麗水市區的金麗溫、龍麗、麗龍高速、330國道等幹線公路有機地連接在了一起,完善了麗水市區公路網絡,減輕了市區交通壓力,加快了麗水市城市化建設進程。

  21世紀初,麗陽街是市區東西向唯一的過境道路,車堵為患,路面被大型貨車碾壓得千瘡百孔,車輛噪聲嚴重擾民。“作為城市道路標準建設的麗陽街,路面下鋪設了各種管網,這麼多的重型貨車開在上面,就像壓在自己的心臟上一樣,對道路的傷害極大,也嚴重阻礙著城市的有序發展。”時任麗水市建設規劃局局長的陶國忠深有感觸地說。

  在當時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調研中發現,麗水城區這塊最大的腹地,被麗陽街和麗青路構成的“一把剪刀”剪掉了,如果車輛都通過這兩條街道進城,城區肯定會擁堵。開建繞城公路,讓車通過繞城分流的設想就此展開。

  在繞城公路建設中,保護南明山的一草一木成為工程設計中濃重的一筆。在2001年10月31日召開的研究部署繞城公路建設有關南明山保護問題的專題會議研究了兩個重要事項:一是明確了繞城南線南明山前公路路面標高,二是明確了桐嶺溪防洪堤工程與繞城南線結合建設。按照會議確定的原則,繞城南線選線不按照原預定的緊靠南明山設計,而是將線路向外位移一定距離。

  2002年3月,繞城公路一期正式開工,2012年10月全線建成通車,整個繞城公路建設整整花了十年時間。

第四次變化 街路在變美

  城市路網不斷完善,道路越建越寬越長,越造越美,斷頭路被打通,取而代之的是條條城市景觀大道,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花園路。

  作為麗水市區的中軸大道,花園路也是城市中央的景觀大道、迎賓大道,有市民稱之為麗水的“香榭麗舍大道”。走在花園路上,一路整潔和愜意,令人心曠神怡。在花園路的南端,一排排歐陸風情建築則把街區裝扮得別有一番風味。

  但如果回到2013年,站在花園路與囿山路交叉路口,你所看到的會是另一番景象:

  違法佔地面積達5500多平方米的違章花圃連片滋生。一個個緊挨著的花圃大棚,佔據著花園路一側數百米的人行道,並蔓延到與之鄰近的囿山路。違章花圃由來已久,汙水垃圾難以根除……

  “花卉的泥土經常遺留在地面上,每次路過鞋子上全是泥。”住在怡景花苑的市民張建民還清晰記得這個街角的“狼藉”。“不僅是地上髒,每到放學時間,小區門口就堵得水洩不通。”

  隨著城市建設推進,11家經營戶違章搭建的花圃被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歐陸風情一條街,不僅如此,在花園中學操場地下空間建起了一個面積約15000平方米的大型地下車庫。

  而花園路脫胎換骨的“蛻變”發生在2014年2月,當時,市區花園路綜合改造工程從此全面啟動:新增6.12公里的綠道、相應的公共自行車點位和320多張供市民休息的休閒椅;在囿山路與花園路十字路口等處開闢了8處小而精、美而特的街頭綠化空間……如今的花園路,車水馬龍,花紅柳綠,風情萬種。

  市區新路老路在不斷改變升級。作為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城市主幹道和商業街之一的中山街完成了路面和外立面改造,一條充斥著現代氣息的老街展現在人們眼前;麗陽街(括蒼路—花園路)兩側路段也將從雙向4車道變為雙向6車道,景觀綠化也將進行全線提升,一條“顏值大道”正緩緩向我們走來……

記者 沈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