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評論:“水滴籌”存漏洞引眾怒,監管要給力善良才能“不寒心”

上游評論:“水滴籌”存漏洞引眾怒,監管要給力善良才能“不寒心”

連日來,有關“水滴籌”存在眾多漏洞,缺乏監督的消息,讓眾多網友在感到錯愕的同時,也表達了譴責,雖然“水滴籌”回應稱將嚴肅處理違規人員,但依然難平眾怒。

由於眾籌平臺屬自發網絡平臺,但官方並未將眾籌網絡平臺納入監管範圍。因此,募捐信息和善款去向只能靠平臺和受捐者的自覺和自律。在眾籌平臺加強自身監管的同時,職能部門也應儘快出臺相關政策規範自籌平臺行為,杜絕讓善良“寒心”的事件再度發生。

據報道,水滴籌線下“志願者”地毯式掃樓,挨個病床問病人困不困難,需不需要籌款幫助,不僅隨意填寫募捐金額,不核實求助者財產狀況,甚至還以模板化形式,幫助求助者隱瞞財產情況。而且對善款去向也缺乏監督,“志願者”還有提成可拿。目前“水滴籌”已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了地推人員。因此,視頻被曝光後,迅速引起了網友的質疑。不少網友表示,那慈善當生意的“水滴籌”每一次募捐成功,都是對民眾善心和好意的消解和傷害。

關於“水滴籌”摻水的質疑這並不是首例,今年5月,水滴籌就因幫德雲社成員籌款而引發爭議,被指缺乏審核和監督。

根據我國《慈善法》規定,慈善組織的發起人、主要捐贈人以及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係損害慈善組織、受益人的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有關交易情況應當向社會公開。

遺憾的是,在水滴籌“德雲社”募捐事件發生後,相關部門曾表示個人求助不屬於慈善募捐,不在法定監管職責範圍內,但由於影響到慈善領域秩序規範,下一步將引導平臺修訂自律公約,針對群眾關切持續完善自律機制,也將動員其他平臺加入自律。

在互聯網眾籌平臺眾多的時代背景下,像“水滴籌”這樣的平臺已成為求助者的首選。公益事業的生命力在於公信力,募捐平臺得以發展依靠的是公眾的善良和熱心。要想保護善良,不僅需要眾籌平臺加強自身監管,更需要職能部門加強監管責任。將此類平臺信息發佈納入慈善機構範疇,完善慈善法相關規定。同時,也應引導慈善機構擴大救助範圍和渠道,特別是對重大疾病的關注,更好的發揮慈善作用,滿足社會需求。

更重要的是,各部門及慈善機構應加大聯動機制,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守護民眾善良和愛心。

上游新聞 時婷婷

上游评论:“水滴筹”存漏洞引众怒,监管要给力善良才能“不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