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1》

在陽光燦爛的午後,蜷縮在陽臺上,跟茶友閒聊。

說起天氣冷了,該煮茶了,怎麼煮,才好喝。

茶友說,我用養生壺,煮半個小時,一直聽著水在壺裡咕咕響,滿屋子茶香,太好聞了。

想象了一下那個場景,嗯,在某些古代電視劇裡可以看得到。

一隻壺,放在爐子上,水小小地打著滾。

壺口處,水蒸汽像水柱狀冒出,氤氳而上,最終四散在屋子的每個角落。

在古裝架空的那些電視劇裡,這個煮茶的場景會更加美妙:

一位白衣飄飄的仙人,一間和室,窗外便是萬仞之峰。白雲飄渺,仙人目光深遂。旁邊有個小僮,燒火煮茶。

水沸茶開,熱汽蒸騰而上,把仙人襯托得更加飄渺。

寬袍大袖,端起木托盤上的茶盞,緩緩飲去。

鏡頭拉遠,出現一行大字:小陳茶事出品。

跳戲了,在與茶友閒聊的空檔,村姑陳順道為下一個煮茶視頻構思了片尾,大家感覺如何?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2》

繼續跟茶友聊天。

他拍了他煮出來的茶湯給我看。

非常紅的一杯茶。

然後又曬了他的茶餅給我看,非常的“常規”——就是村姑陳日常總是能見到的那些黑乎乎、黃褐色的做舊餅。

歐買糕。

看吧,就知道,正常情況下,做舊老白茶煮出來,就是這種紅色的茶湯。

跟茶友說,你別喝了吧,這茶裡面還不知道有多少看不見的、多餘的東西呢。

茶友很納悶,你不是說不好的茶裡,有益物質很少嗎?怎麼還會多出來?是不是忽悠大叔?

當然會多出來,渥堆,重發酵,把本來只有萎凋和烘乾兩個步驟的白茶,硬生生多生出一些工藝來,茶裡面的物質,當然就多了。

就像你手裡這杯茶湯,紅豔豔的,看起來,湯色確實很漂亮。

但是,人家是白茶,又不是紅茶,怎麼可能倒出紅色的湯來?

如果白茶能泡出紅茶樣的湯色,當初六大茶類按顏色分類的時候,人家就不會把白茶單列一類出來分了,直接分到紅茶裡面去,豈不更省事?

所以,白茶,不會泡出紅湯,也不會煮出紅湯,除非,出了以下問題。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3》

白茶會出現紅湯的第一種情況:過度發酵。

白茶,它的工藝很簡單,就是萎凋加烘乾兩道。

萎凋,是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風,或者室內的模擬光與模擬風,實現讓茶葉當中的水分和多餘的物質,離開茶葉身體的一種過程。

簡單說,萎凋就是讓白茶像花兒一樣,自然地失去水分,蔫了。

做過乾花的茶友,應該對這種萎凋的原理感受會特別深一些。

我們做乾花的時候,要把花頭下,倒著懸掛起來,以保證幹了之後,花朵的形態自然,飽滿,呈現出花苞的姿態。

另外,我們還會讓花瓣和莖,在通風的環境中,自然地揮發水分。最終,體內水分揮發殆盡(殘留的一小點可忽略不計),成為一朵與鮮活時,顏色和形狀相差無幾的乾花。

白茶萎凋與之相似,標準也差不多:失水的方式,要自然;葉片和梗的形態,要保持原樣;整體顏色,要與鮮活時大致保持相依度極高。

在乾花的製作與白茶的萎凋中,都講究一個要領,就是自然。

它們的失水過程,是自然而然進行的,不能有過分的人工干預。

如果人工過度參與了,把茶堆起來,厚堆,發酵過了頭,把後發酵和微發酵的白茶,變成前發酵和重發酵,那麼,製作完成後,茶葉的顏色就變了。

茶葉的顏色變化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湯色的變化。

正常情況下,我們把春壽眉製作成綠白二色,而人工過度參與、渥堆發酵之後的春壽眉,就變成了磚紅色、黃褐色、咖啡色,黑色.....

泡出來的茶湯,自然就紅了——渥堆和加重發酵,讓茶葉中大量生成茶紅素和茶褐素,有了這些本不應該出現在白茶湯中的色素的加持,茶湯不呈現出紅豔豔的顏色才怪。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4》

白茶會出現紅湯的第二種情況:儲存時見了光

白茶,為什麼叫白茶而不叫紅茶呢?

它身披白毫,葉片是綠白色,或者五彩色。

正常情況下,它泡出來的茶湯,前兩衝是牙色的,三四衝是黃綠偏黃一些的,後幾衝是黃色中帶一絲綠意的,像是上好的黃翡中點綴著幾分翠意。

像是我最愛的姑娘,翠羽黃衫霍青桐。

那麼,非正常情況下,白茶會泡出什麼顏色來呢?

非正常情況有好多,今天只提跟泡出紅湯相關的一種情況——見光。

小時候,老聽到說,網友見面,會見光死。

這句話放到白茶身上,也很合適。

白茶跟光線的關係,是很矛盾的。生長在茶樹身上的時候,是需要光的。採下來晾曬的時候,是需要光的。但儲存的時候,是絕對要避光的。

儲存的時候,一點光線都不要有,一點光都不能跑進來。

稍微不小心,在白茶儲存的時候,讓光線跑了進來,讓光線親吻了親愛的白茶寶寶,那麼,時間一長,白茶便會被光線影響,受光波的摧殘,而過度氧化,變紅。

這種氧化,是快速的,是加速的,是超過白茶的正常接受程度的。

於是,白茶便被影響了品質,影響了顏色,氧化,變紅。

當白茶變紅,它沖泡後,泡出來的茶湯,也偏紅一些。

原本的牙色、黃綠色茶湯,都不見了。

前兩衝呈現出白中偏紅的茶湯,後幾衝,直接就是紅茶湯了。

完全不正常。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5》

白茶會出現紅湯的第三種情況:暴力煮

有的茶友,以為煮白茶就是煲湯。

於是,開起火來,高溫,持續沸騰,狂煮。

這樣煮,村姑陳覺得,完全不是在煮茶,是在燻屋子吧。就像小時候,家裡如果有人感冒,外婆會燒一壺白醋,給空氣殺菌消毒。

好茶,真的是要喝下肚子去,才算不對它有所辜負。

我們煮茶,還是溫柔一點,輕一點,像日本藝人的茶道那樣,輕柔,緩慢,細心呵護。

沸水,投茶。再沸,起爐。稍涼,出湯。

不用像煲湯一樣,讓它一直在爐子上,沸騰,再沸騰,反覆沸騰,一直把淡薄的水,煲成濃稠的湯。

因為好的白茶,它原本就是稠的,滑的,淳的,原本就是“香滑玉肌豐”般的。輕輕的沖泡,便能讓它呈現出絕妙的好茶湯來。

完全不必用高溫高壓的方式,暴力煮出淳厚的茶湯。

只有內質不太好的白茶,才需要狂煮,狂沸。

而暴力狂煮之下,白茶的茶葉,便容易在持續高溫之下,變色,生成大量茶紅素。

煮出鐵鏽色的紅湯來。

所以,如果遇到那些需要長時間煮才有味道,長時間煮卻不會苦澀的茶,一定要小心了。

內質不豐富,才需要暴力煮。

內質少,才不會煮出苦澀味。

啞鼓,才不怕重錘敲。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不是紅茶,不會產生紅湯。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6》

白茶,不是紅茶,所以不會產生紅湯。

老白茶,是白茶界的老人,自然也不會產生紅湯。

就像黑人老了,也不會變成白人一樣。

這是由工藝這個核心DNA決定的。

白茶的工藝,決定了白茶不會泡出紅湯來。除非暴力煮。

當然,提倡長時間煮的白茶,以長時間煮而不苦作為銷售賣點的老白茶,也不是好白茶。

一個人,躺在地上,大喊,你打我啊,再用力我都不會疼。

你肯定轉身走開。

是人捱了揍都會疼,不疼的,不是傻,就是瘋。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