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窩裡橫”只是孩子小不懂事?並不,多是家長錯誤做法導致

“窩裡橫”的孩子,很多人都知道,孩子面對家人親人,踢打罵成為常態,一有不符合自己期望意願的事情發生,就開始對家裡的大人哭鬧打罵等等,而家人也一直以小孩子不懂事,或者小孩子打的不疼等等各種理由為藉口,護著寵著孩子。

闢謠:“窩裡橫”只是孩子小不懂事?並不,多是家長錯誤做法導致

但孩子一到外面,面對同伴或者同齡人的欺負等就默不作聲,躲在家長背後,可憐兮兮的,這樣的孩子就是典型的“窩裡橫”。

小侄女就是這樣,在家裡,有什麼事情不滿了,要麼就哭鬧,要麼就跟大人生氣,有時還會打長輩,但也只會打平時很寵溺她的長輩。

但到了外面,面對小朋友時,尤其是陌生小朋友時,卻完全是另一種模樣,要麼是躲在家長身後戰戰兢兢,很警惕的盯著人家,要麼就老老實實的坐在一邊,動都不動,幾乎是兩個人一樣。

“窩裡橫”的孩子,是怎麼形成的?

  • 孩子生長在過度安全的環境中

有一種安全心理表現為“安慰矛盾”,是孩子面對陌生環境或者陌生人時,出現的不適感以及不安的感覺,孩子在這時處於一種既想被安慰又有些抵抗的矛盾心態中。

如果在這種安全感上,家長再加一把火,或者說是更溺愛,那麼孩子就很容易出現過激行為。

  • 家人的“榜樣”

有很多家長,面對很多壓力,尤其在工作中,大人面對的很多種壓力,經常會在回家後發洩給家人。

孩子出現“窩裡橫”的情況,多半緣由是家長的不良榜樣作用。

闢謠:“窩裡橫”只是孩子小不懂事?並不,多是家長錯誤做法導致

  • 外部壓力過大

孩子面對的外部壓力過大,出現“窩裡橫”

比如有一個在學校被欺負的孩子,回家不敢說。有一次媽媽問他學習怎樣,結果沒想到孩子一下就摔了門出去了。後來才知道孩子是因為被欺負,但他認為媽媽只關心自己的學習,卻不關心自己是否心裡難受。

當孩子的外部壓力過大,就容易將內心壓力全部都釋放給家裡人,這樣就出現了“窩裡橫”的情況。

“窩裡橫”會影響孩子與家人的親密關係的建立,也很有可能會升級為家庭暴力,或者讓孩子成為“社交生態鏈”的末端,而“窩裡橫外面慫”很容易出現在一個人身上。

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改變“窩裡橫”呢?

1、不要強硬的對待孩子

兒童心理學專家麥克馬拉說:發脾氣的孩子是很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強硬抑制孩子發脾氣的家長。

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應該有耐心,告訴孩子原則,如果一次沒有效果那麼就多進行幾次,但遠遠要比以暴制暴好太多。

2、不要溺愛,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有靠山

如果家裡有老人長輩,或者其他親人在,孩子就容易找靠山,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放肆。

闢謠:“窩裡橫”只是孩子小不懂事?並不,多是家長錯誤做法導致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進入一個單獨的空間,和孩子講道理等等,之後再告訴老人,自己只是講道理,不會打孩子,讓老人與自己之間不要心生嫌隙。

面對“窩裡橫”的孩子,家長要堅守原則,別退讓,多盡責。

3、引導孩子有效社交

一般“窩裡橫”的孩子通常是因為無法進行有效社交,這樣就會把外部的壓力轉化到內部。這時家長可以刺激孩子去外界接觸新的朋友,教導孩子理智的有禮有節的處理問題。

隨著孩子的不斷髮育,會慢慢的懂得交流溝通,社交技巧也會慢慢的變得成熟。

家長別以為“窩裡橫”只是一件小事,長大就好,但這樣做只會埋下隱患。

孩子成長在健康的家庭氛圍中,擁有健全的人格,才會更加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