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劉世錦:中國經濟增長的六大新動能

11月23日消息,第十五屆環渤海鋼鐵市場論壇暨蘭格鋼鐵網2019年會在北京舉辦,論壇以“新經濟格局下鋼鐵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鋼鐵行業發展方向。新浪財經全程視頻直播。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出席論壇並發表主題演講。

著名经济学家刘世锦:中国经济增长的六大新动能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

劉世錦從六個方面指出明年及今後一段時間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一是通過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大都市圈發展。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大都市圈加快發展。處在大都市圈範圍內的鄉村,是最有條件和可能實現振興。大都市圈就是在已有的核心城市之外的50-100公里範圍,在現有鄉村基礎上發展起一批小鎮或小城市。今後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我們通常所說的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大部分將出現在大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帶。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大部分也會處在這個範圍之內。

要形成這種新的城市和產業格局,需要人員、資金、技術、土地等要素能夠在城鄉之間雙向自由流動,也就是說,既要讓農民進城,也要允許城裡人下鄉。應將改革重點放在大都市圈的鄉村地區。加快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創造條件允許宅基地流轉;城鄉居民宜城則城,宜鄉則鄉;在小城鎮建設中,允許、鼓勵城鄉居民和投資者置業創業、共建共享。此外,《土地管理法》修改後有進展,依然任重道遠。

二是低效率部門的改進。經濟中還有不少低效率“窪地”,主要是因為市場準入不夠,缺少競爭,要素難以有效流動與優化配置。有關研究表明,能源、物流、通信、土地、融資等基礎性成本要高於美國一倍以上。除了少數由於資源稟賦原因外,主要是因為基礎行業不同程度的存在著行政性壟斷。改革的重點還是要完善產權保護,對各類企業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公平競爭;按照負面清單在基礎產業放寬市場準入。

三是低收入階層的人力資本提升。人們之間初期能力差距如同收入和財產差距一樣大嗎?人力資本嚴重不足,部分是由於從兒童營養保障到醫療、教育、就業等條件的匱乏,部分則由於諸多方面的機會不均等。提升低收入階層的人力資本更為重要。

建立反貧困的長效機制。立足於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創造財富能力。通過改善基本生存發展環境,尤其是醫療、教育、文化等條件,重點提高年輕一代人力資本,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創業發展機會。教育是貧困地區年輕一代如何發展的關鍵因素。

加快農民工進入和融入城市的進程。農村進城人員對城市發展創造了大量社會財富,為他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並非“施捨”,而是他們的“城市權利”。重點要解決好農民進城人員的住房問題,不僅對他們安居和融入城市至關重要,同時也能帶動大量的消費需求。

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就業、醫療、養老等方面,建立覆蓋全國的“保基本”社會安全網。加快實現全國統籌、異地結轉,增加便利性,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

四是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消費結構升級是中國經濟需求增長的重要動力。商品消費增長趨於平緩,包括醫療、教育、文化、娛樂、養老、旅遊等在內的服務性消費進入快速成長期。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與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密切相關。包括研發、設計、金融、物流、信息服務、商務服務、人力資本服務等在內的生產性服務業將更快增長。由服務型消費和生產性服務業構成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正成為拉動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新主導產業。

推動服務業對內對外開放。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具有更多依賴不可編碼知識、新技術不宜傳遞等特點,對外開放的深度將超過以往。產業內優勝劣汰,集中度提高,頭部企業市場份額上升,企業破產退出增加,是產業轉型升級、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過程,只能適應,難以迴避。

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發展。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的製造化,從人才、技術到企業內部結構調整、企業間購併重組,促進二者融合發展。

五是前沿性創新。全球創新前沿“無人區”的創新增加,由過去的主要“跟跑”,轉為部分“並跑”和少數領域“領跑”。前沿性創新較多集中於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領域,中國的優勢體現在消費市場巨大、產業配套比較完整等,易於形成商業模式和實用技術,由商業模式創新拉動技術創新。最大短板是基礎研究滯後,要有一大批諾貝爾獎級研究成果形成的土壤,否則創新將後勁不足。

六是綠色發展。形成綠色發展新共識。綠色發展包括但不限於汙染治理、環境保護,從綠色消費,到綠色製造、綠色流通、綠色融資,再到綠色創新,一個完整的綠色經濟體系逐步形成。綠色發展不是對傳統工業化模式的修補,而是與之相競爭並可能獲勝、更具優越性的一種新發展模式。傳統增長方式的成本和綠色發展方式的收益過去是外部化的,要使之內部化,重新定義投入和產出、收益和成本。將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之間相互衝突的關係,轉化為相互融合和促進的關係。

不能把綠色發展看成經濟增長的代價,甚至拖累增長速度,而是重要的消費新動能、創新新動能和增長新動能;不僅要做減法,更重要的是做加法和乘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必須要過生態資本及其服務價值度量、核算、交易這一關。由於未能解決“算賬”問題,現階段綠色發展主要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社會各界從事的公益事業、慈善事業,尚未成為企業個人能夠從事的日常經濟行為。首先要解決可度量、可核算問題,進而解決可貨幣化、可交易的問題。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