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產士——用雙手捧住新生命


有這樣的一個群體,她們不稱為護士也不稱為醫生,她們卻是迎接新生命的天使——助產士。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各醫院的產房比之前的工作量加大了許多。攝影師用攜相機進入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產房,用鏡頭去講述這個特殊的護理隊伍。|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蘇航|山西新聞網特約攝影師:李勇皓

五月五日為國際助產士日,是國際助產士聯合會於1992年5月設立的,旨在突出助產服務是健康和安全妊娠及分娩的關鍵,屬於助產士自己的節日。結束了晨會,開始了上午的常規工作,胎心監護、內診檢查等,她們和產婦交談,消除產婦緊張恐懼的心理。

胎兒監護儀是助產士的武器,通過監測判斷胎兒的情況,能夠更加及時、更加準確的判斷髮現問題。為胎兒的順利分娩保駕護航。

助產士們規範著裝後進入產房,一天的忙碌從此刻開始,從上班開始到下班,每個助產士一直忙碌著,有的時候連吃飯,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胎心怎樣?宮口多大了?生命體徵如何?加油…… 來喝水;來…… 用力……,加油……。”這些不斷重複的話語幾乎成了她們的“口頭禪”。

助產士的技術水平和操作能力關係著母嬰的安危,一個工作多年的助產士,她的經驗不亞於一個婦產科醫生,她的經驗來源於臨床實踐和細微的觀察。助產士通過內診評估產婦的情況,餵給產婦水、巧克力補充體力。

助產士是準媽媽們分娩道路上的引路者和護航者,陪伴她們走過人生最重要的時刻。經過漫長的等待、悉心的照護,一位孕婦產程順利、宮口開全。

助產士們嚴陣以待,一聲“準備上臺”,隨即開始了緊張而嚴謹,忙而不亂的接生準備。

寶寶就要出生了,助產士們將無菌產包及其他物品準備好。

“小毛頭”安全降生,一聲清亮的啼哭聲是助產士最大的安慰。母子平安是所有助產人的心願。

產房無時無刻都有突發事件,另一個“小毛頭”需要搶救 ,助產士又投入到新的戰鬥中。

寶寶與媽媽的第一次接觸。助產士們,辛苦的把一個個小天使迎接到世界上,寶寶可愛的笑容背後,是她們辛苦的汗水。

經過兩個小時的觀察,寶媽和寶貝的各項生命體徵均平穩,沒有任何異常,由值班助產士將寶媽和寶貝送回病房。

寶寶們的“調皮”經常會讓助產士們錯過吃飯的時間,可能還會在吃飯的過程中,出現緊急情況。

又有新生命將要到來了,助產士是兼顧產婦治療、搶救、護理、助產的“護士”,是穿梭於病房、產房、手術室、急診室和窒息搶時間的“戰士”。

助產士們比出愛心手勢,來表達對新生兒的愛意。在她們看來,不管有多忙多累, 守護每一個寶寶,每一位媽媽,每一個家庭才是他們的人生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