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攝影之緣,走攝影之路——麗水楊家堂古村、茶園、古堰畫鄉


麗水攝影節兩年一屆,今年剛好自己有作品展出,所以順便請了年假,借攝影之名,遊一次深秋的麗水。 清晨起大早趕飛機,飛到溫州上空,還是上午,天氣通透,加上每次飛機都選靠窗座位,所以可以使用手機拍攝窗外的風景。 江邊是工業化的岸線,專業的港口。

麗水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古稱處州,是浙江省轄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麗水被譽為“浙江綠谷”,境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浙江高峰前兩位均在麗水境內。2018年末,被命名為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甌江穿過麗水市區,是浙江第二大江,發源於龍泉市與慶元縣交界,貫穿整個浙南山區。麗水也被水利部授為“中國水電第一市”。甌江朝霞,無人機全景模式拍攝。

甌江不僅水電資源發達,同時還有著難以想象的人文和景觀資源。 破曉之後,沿甌江緩行,大橋下,一群舞劍的晨練者躍入眼簾。守著綠水青山,聞雞起舞的感覺,應該是再愜意不過了吧。 而甌江上湧現出來的攝影作品,也使得很多攝影師常年駐紮麗水,不停的創作。 本圖手機拍攝。


由此,麗水也成為了中國攝影之鄉。甌江帆船攝影創作基地坐落在雲和縣菖蒲龍村,位於麗龍公路旁,交通便利,2005年6月份正式接待攝影團。 由於此行匆匆,沒能到這著名的創作基地,只好在市區內的甌江沿岸,閒走街拍。本圖手機拍攝。

本次攝影節,藉助“象策”攝影社群,有一幅作品入展。這裡是無人機俯視這次的“存在”主題影展,從空中俯視,可以看到平面上注意不到的場景,兩個巨大的逗號,和佈置在頂部的字。

市區內,還看到了傅擁軍老師代言的七條小巷網紅小飯店,老闆娘忙得不亦樂乎,來自各地的攝影師,紛紛前來觀展和採風。老闆娘人非常和藹可親,每次我們說她的店已經是網紅了,她都是報以靦腆的笑。 本圖手機拍攝,一位外國攝影師,在小店門前查看影展推出的掛曆。

雖然攝影節期間,這裡攝影師雲集,快門不斷,但小巷裡的居民,似乎依然過著平常的生活,這位在製作花球,用於店鋪開張慶典之類的活動。 手機拍攝

來到這綠水青山的地方,豈有不遊玩之理。象策攝影社群的朋友們,一起策劃了周邊一日遊,我是屬於,不用動腦,跟著大家坐享其成的那位。 出行之日,早起出發,第一站是楊家堂村。 無人機拍攝

據史料記載,該村建於1655年前後,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是松陽縣典型的階梯式古村落,有金色布達拉宮之稱。 手機拍攝

建築物雖已顯得殘破,飽經滄桑,但如今已被保護得很好。可以說是既保護起來沒有繼續被歲月摧殘,又沒有過度翻新顯得不倫不類。 歲月印在牆上,留下這些痕跡,而院內的新綠,依舊展示著生命的輪迴。 手機拍攝

古村最典型的特點就是金色的牆壁,和獨有的建築特色,在光影之下,藍天和金色的牆體,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而光影和屋頂,把畫面分割成若干刀切般的幾何圖形。 手機拍攝

古老的院落,非常值得一看,而且雖然這裡也算是比較有名的景點,但實際上如果你願意深入的去觀察,仔細探尋,有很多地方,遊客罕至。 你完全可以清淨下來,認真的考慮如何記錄。 手機拍攝

古建築的窗格是特色之一,也是常見用來做“框架”的元素。這個小院子屬於一位畫家,但院內暫時沒有人住,清淨中有些古舊幽深感。隔窗探尋,是那百年曆史如過眼雲煙。 手機拍攝

通行的兄弟在打電話,剛好光線合適,趕緊來一張低調的環境人像。 從古窗格散射進來的光線剛好勾勒出人物的側臉,周圍則是黑色。 手機拍攝

光影在攝影師眼中永遠是迷人的,尤其是格子。一塊新時代小學的牌匾,在古村古建小屋的角落裡,顯得對比尤其強烈。 手機拍攝

斑駁的古牆,彎曲的臺階,坐在臺階上,等待了一位當地人路過。 本以為時間比較富裕,但佳期苦短,轉瞬即逝。對於古村,我們都只是過客,在深秋與這裡擦肩而過而已。 手機拍攝

查看了航拍古村的照片,發現有一處特別像眼睛,於是用手機APP把影像截取並且做鏡像處理,像不像是一張人臉呢? 無人機拍攝,鏡像處理

一天的行程顯然太過緊張,匆匆趕往第二站——大木山茶園。 對於北方長大的孩子,顯然對深秋的記憶是黃色、紅色,落葉枯枝。 已是11月,但這邊的茶園依舊滿眼綠色,茶花還有在盛開。 手機拍攝

無人機視角下,茶田的紋理,點綴的幾棵略微昭示秋天的黃色的樹,是這裡最深刻的印象。 無人機拍攝

最後在太陽下山之前,趕到了古堰畫鄉,一條特色商街旁邊就是江水。 這是一條半古老半商業的街道,和寬窄巷子、三坊七巷,亦或是南鑼鼓巷,都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特點。 手機拍攝

天色漸晚,江上的三艘帆船,使眾多攝影師趨之若鶩,而對於來採風的攝影師,這裡的渡船都是免費的。 在升空拍夕陽之際,也目睹了兩架無人機相撞,其中一個徑直的落入水中。好在我沒有上前湊熱鬧。 無人機拍攝

伴著夕陽最後一抹餘輝,我沒有拍那經典的三艘帆船,而是拍了一張渡船上自己金黃背景的倒影。 是時候和這裡說再見了,有機會再來。 相機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