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申請考核”制招收博士生 是大勢所趨

“申請考核”讀博去

  本報首席評論員 徐迅雷

  博士之路,“越來越窄”?11月18日澎湃新聞報道說,未來,碩士畢業後想再“讀博”,可能就只有一條路了:截至2019年,全國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41所大學均已全部或部分院系通過“申請考核”制進行普通博士研究生招生;僅有的一所西北工業大學,也將在2020年開始實行“申請考核”制。

  是的,這個“大勢”對我國來講是“大勢”——取消“統考”,實行“申請考核”制,這是大勢所趨;但對於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眾多著名高校而言,早就不是什麼趨勢大勢,因為人家招收博士生,都是靠“申請”而不是靠“考試”實現的,這早已是常態。

  都說本科生是通識通才教育,碩士生開始突出專業特長,博士生則是典型的專才;所以,通常是給本科生以常識,給碩士生以方法,給博士生以視野與方向。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主要得看博士、博士後的教育培養完成後,這些專才在科學研究、科技進步方面取得什麼樣的成就。那麼,這裡就涉及博士生的選拔問題,你究竟是選拔擅長於應試應考的學子,還是選拔有專業天賦、專業特長的專才?方向、路徑不一樣,選拔的結果一定會不一樣。

  也就是在這幾天,一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在2016年發表的演講,再次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當年《解放日報》曾詳細報道了這個題為《中國未來與科學的隱患》的演講,饒毅在演講中切中肯綮地說,我們中華民族要證明自己是一個有智慧的民族,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科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很短,而科學人才影響科學高度——瑞士只有700多萬人,已經獲得過20多次諾貝爾科學獎;日本從1949年第一次獲獎至今,也已獲20多次諾獎;猶太人更是獲得過100多次……“作為一個民族,我們經常說中華民族是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但智慧不是很容易衡量的,如果你要用自然科學來衡量,如果你要用諾貝爾獎來衡量,那我們差得還很遠”。

  事實上,並不是中國人聰明不聰明、智慧不智慧的問題,因為在美國的華裔科學家就有許多位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但本土迄今只有人盡皆知的一位屠呦呦,而屠呦呦有關青蒿素治瘧疾的這個主要成就,也並不是現在所取得的。所以,我們需要從根子上反思科學人才的選拔、培養的機制體制問題,尤其是博士的選拔和培養,是一個繞不過去的環節。

  我國1978年招收了第一批博士生,僅僅18人;到了2018年,已累計招收博士生約125萬人,其中亦出現了大量“在職官員博士”,可是,為什麼他們當中就沒有一個人後來的科研成果能夠獲得諾貝爾科學獎?

  理性地看,博士的選拔,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開關”:向誰而開,向誰而關?在我看來,“考試型”的博士生選拔,因循了應試教育那一套,側重“會考試”一族;而“申請考核”制,則側重了專業的特長,與更成熟、更有效的國際做法接軌,因為歐美等發達國家博士生招生通常都採用“申請考核”制。博士的招考選拔,就應更加註重科研能力和綜合素養,而不是擅長用一場考試來定乾坤。

  “申請考核”讀博去!至於“博士之路越來越窄”的說法,我認為是不大準確的,因為博士招考,只是人才選擇的方向、對象、方式、路徑之變,並非是道路的寬窄之變——僅僅是對於那些長於應試者而言是道路變窄了,而對於“術業有專攻”、更具專業特長者而言,路一定是變得越來越寬了。(杭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