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國——旬國,商末拒絕歸順,周族:滅,晉文公曾在這裡崛起

殷墟三期卜辭中,旬國有被“置奠

”的記錄,這可能是商王朝整體戰略中的一個環節。武丁時期,殷朝王朝的主要軍事戰略矛頭在西北部,經過商武丁數十年的強勢掃蕩,西北部一帶勢力強大的釘子國到了武丁晚期基本被悉數征服或被迫削弱驅散,像鬼方、基方、(上工下口)方、羌方等等。廩辛康丁時期的主要軍事戰略集中在殷西部,旬國很有可能就是在這段時期開始臣服於商的,於是商王根據旬國的地理、自然條件等優勢對旬地進行置奠。旬國距離商王畿並不是很遠,商王直接控制起來比較方便。當地農業發達,氣候條件適宜,生產穩定,止辭中顯示,旬國主要向商王朝貢獻生活及軍需物質。那麼旬國確切的地理位置在哪?古籍中記載“郇乃文之昭”,西周郇國是文王之子郇伯的封國,在今山西臨猗縣西南一帶,其境內有龍山仰韶文化遺址。西周郇國應該就是在商代旬國的基礎上重封的,那麼商代旬國也當在臨猗縣西南。《左傳·成公六年》記載:“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饒而近盬(gǔ),國利君樂,不可失也。’” 意思是晉人打算離開故都絳城,大夫們都說:“要遷都必去郇瑕氏這個地方,那裡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又靠近鹽地,對國家有利,君臣方便。”這裡提到的“郇瑕氏之地”即為商代旬國故地。

殷商古國——旬國,商末拒絕歸順,周族:滅,晉文公曾在這裡崛起

臨猗

“旬”的甲骨文說法不一,有動物說,有氣象說,造字本義不易追溯。但有一種說法是“旬”的來歷可能跟遠古時期的一種記事方式有關,它可能是一種記號,便以避免遺忘重要事件。初文看上去像一根捲曲的繩子,首端打了個叉叉,關健當是個叉叉,破解了叉叉,字義可豁然明朗。金文經過改造,“旬”字具備了時間用語的特性,以十日為“旬”,應該不是憑空篡改。造字本義可能確實跟記事有關,凡記事都有個開始到結束再重新開始的過程,也就是週而復始,十日為一旬,旬日即十天。早旬部族或已發明這樣一套記事功能,來記錄部落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因而得名。

殷商古國——旬國,商末拒絕歸順,周族:滅,晉文公曾在這裡崛起

旬的甲骨文

卜辭“?巳卜,爭貞:令王族比廩,旬古王事。”,“某古王事”是卜辭中的常用語,比如像“吳古王事”、“雀古王事”等等,“古王事”是“從於王事”的意思,即替商王辦事。廩,指是糧草問題,卜辭說,商王命令他的王族子弟配合旬人一起為他辦事,旬國可能負責供應糧草。很多出現“旬古王事”的卜辭中幾乎都有“比廩”二字,也就是說,旬國脅助糧草供應。包括“犬侯寇周”,上次講到犬國(今河南永城市太丘鎮)時曾提到,商王令犬侯率領多子族征討周族,此事件與“旬古王事”出現在同一組卜辭中,說明旬國也參與了“犬侯寇周”事件。從這些記載來看,發生在西部的戰爭旬國大多參與了糧草的提供。卜辭中沒有出現“旬師”,而多有“旬受年”、“旬不受其年”的貞問記錄,旬地有商王的農業區和田獵區,商王自然要關心收成,旬國主要是作為向商王朝提供農業資源的功能。對商王朝而言,旬國是商王朝整個殷西戰區商方的糧草供應區。

殷商古國——旬國,商末拒絕歸順,周族:滅,晉文公曾在這裡崛起

帶“旬”的卜辭

卜辭中有“王敦缶於旬”的記載,是說商王親征缶國時曾在旬地停留,可見旬國還是作為商王征服殷西途中休養生息的地方。旬地確實條件優厚,資源充足,地理位置優勢明顯,商王或在此進行招兵買馬、調集軍輜糧草、徵前祭祀等重要活動。商王還會派遣其他親信去往旬地執事,卜辭:“

貞:雀亡禍,在旬。二月。”、“呼戈比……在旬,二月。”商王令雀、戈去往旬地,雀國和戈國都在殷西一帶,都是商的成員國,離旬國不遠,派他們去旬地辦事也是順路的事。

殷商古國——旬國,商末拒絕歸順,周族:滅,晉文公曾在這裡崛起

秦晉黃河浮橋

旬國是商的鐵桿成員國,從來就不服周,甚至還與犬侯一起討伐過周。因此,旬國的結局可想而知,最後只能被周族所滅。旬國亡國後,武王將旬國故地封給了自己的兄弟郇伯,建立西周郇國。郇伯頗有賢德,威望也高,《詩經·下泉》說:“

四國有王,郇伯勞之。”周王令郇伯招待前來朝覲的四方諸侯,沒有一定的聲望是無法勝任的,可見郇伯是具備賢名的。春秋初期,郇國因捲入晉國內亂,被成功“曲沃代翼”的晉武公所滅。《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師退,軍於郇。辛丑,狐偃及秦、晉之大夫盟於郇。”說得是,重耳(晉文公)結束流浪迴歸晉國,在秦穆公的幫助下,擊敗晉懷公,助重耳奪得政權。郇地是秦晉結盟之地,也是重耳執掌晉國的起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