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兩種語言,我們看得見的差異

一、宏觀概述,背景探究

任何一門語言的萌芽、成形、發展,再到形成相對穩定的形式,都是大浪淘沙、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的過程。英語與漢語,作為使用人數最多的兩門語言,當然也不例外。在這個漫長過程中,語言必然受使用人群的影響,產生獨特的烙印。故,不同語言之間除了共性之外,還會有一些個性,即差異。

語言是使用語言者內在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而思維的形成與地域文化有關。英語與漢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甚廣的兩種語言,其有顯著的差異,弄清楚這種差異,對於英語的學習是相當有幫助。

從地理位置上看,英國四面環海。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英國是一個島國。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非發達時期,或者說在英語語言發展期間,英國人的主業是捕漁;我們中國,幅員遼闊,但整體上是農業國家,所以主業是農業種植(站在語言發展角度看)。

英漢兩種語言,我們看得見的差異 | 位異與形異

an island

所以,簡單來說:“漁民”說英語“農民”說漢語。探究這兩種語言的之間的差異,其實也就是探究“漁民”和“農民”之間的思維異同

筆者在上課的時候問過學生一個問題:漁民和農民哪個群體的工作相對安全些?

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回答:農民。

我追問:為什麼農民更安全?

學生答:因為一個在海上工作,一個在陸地上工作。

的確如此!

在海上,面對多變的、不可準確預料、不可控制的天氣,確實危機重重。

在陸地上,相對好很多。即使遇到惡劣天氣,也有更多的方式來規避。

這種客觀環境,就導致了兩種語言在表達時候的差異。本文將從位異和形異兩個方面來講述英語和漢語的差異。

二、英漢差異之位異

所謂位異,即英語和漢語在句子表達時,相同的成分所在句中的位置不同。主要體現在定語的位置和狀語的位置。

1、定語位置

英漢兩種語言,我們看得見的差異 | 位異與形異

英漢兩種語言的定語位置

在漢語中,定語均在所修飾的名詞前;而在英語中,有的定語在名詞前,有的定語在名詞後。比如:

①一本書;②一本新書;③一本關於歷史的新書;④一本李老師寫的關於歷史的新書。

分析:從漢語表達來看都是“一本……書”,所有定語都在被修飾的名詞“book”前面,而翻譯成英文後,就不是都在book之前了。請看:

①a book;②a new book;④a new book about history;⑤a new book written by Mr Li about history。

通過例子分析,我們可以直觀感受到英語和漢語中定語的位置異同了。至於在英語中哪些定語放在名詞前(前置定語),哪些定語放在名詞後(後置定語),就不在此展開。我們理解位置異同即可。

2、狀語位置

和定語類似,漢語中狀語多位於句中;而英語中,狀語(尤其是短語或從句)多位於句末。比如:

①我游泳。②我在河裡游泳。③我和我爸在河裡游泳。④我和我爸開心地在河裡游泳。

分析:這幾句話的核心意思都是:我游泳。不同的是添加了狀語來修飾“遊”這個動作。請看英文翻譯:

①I swam. ②I swam in the river. ③I swam with my father in the river. ④I swam happily with my father in the river.

通過對比漢語和英語的表達,我們就能理解在句子中狀語的位置差異了。

三、英漢差異之形異

英漢兩種語言,我們看得見的差異 | 位異與形異

所謂形異,通俗來講就是“長得不一樣”。對於形異,筆者進行了以下的總結。

1、名詞有單複數變化

漢語中,一個名詞,無論表達的數量是多少,詞形是沒有變化的。而在英文中,對於可數名詞而言,當數量大於1時,要用複數形式。比如:

一本書,我們說成:a book;二本書,我們說成:two books。這裡“books”就是“book”的複數形式,來表示書的數量大於1。


2、動詞有5種形式變化

在英文中,一個動詞有5種形式,即①原形(do);②三單(does);③過去式(did);④現在分詞(doing);⑤過去分詞(done)。(備註:其中doing形式,在語法中亦可理解為動名詞)。

動詞既然有5種形式,那麼就會在不同的場合使用。我們說:

在英文的句子中,不同的人稱、時態、語態要用動詞的不同形式與之對應。同時,在句子中謂語之外的動詞(非謂語動詞),要根據其所在句中的功能,選用合適的形式。

舉例:謂語動詞

①我回家。I go home.

②他回家。He goes home.

③他昨天回家。He went home yesterday.

④他明天回家。He will go home tomorrow.

漢語中,一個“回”用在各種情況之中。而在英文中,這個“回go”,就要根據情況用不同形式了。

舉例:非謂語動詞

例句:我想去看望我的老師。

分析:本句有三個動詞,即“想want”、“去go”、“看望visit”。其中want是謂語動詞,其餘兩個為非謂語動詞。故要翻譯為:I want to go to visit my teacher.


3、形容詞有比較級和最高級形式

漢語中形容詞,通過句意來進行對比。在英文中,進行對比時,要用形容詞的形式來具體體現。比如:

①我高。I am tall.

②我比我哥高。I am taller than my brother.

③在我們家,我最高。I am the tallest in my family.


4、人稱代詞有主格和賓格形式

人稱代詞是用來代替人、物或事。以“人”為例,所代替的人,可能是動作的發出者,用主格形式;也可能是動作的承受者,用賓格形式。比如:

例句:他打他。

分析:兩個“他”均代表某位男性。不過,第一個“他”是“打”這個動作的發出者,用主格形式;第二個“他”是“打”這個動作的承受者,用賓格形式。故,翻譯為:

He beat him.


5、物主代詞有形物代和名物代形式

物主代詞用來表示人、事、物的所屬關係,即屬於某人。表示“某人的……”。比如:“我的”,在英文中就對應“my”(形物代)和“mine”(名物代)兩種形式。

例句:我的哥哥有一輛汽車。他的汽車比我的(汽車)貴。

翻譯:My brother has a car. His car is more expensive than mine.

對於“形物代”和“名物代”的差異,我們可以簡單這樣判斷:看看“什麼”在不在(什麼表示名詞)

形物代:某人的什麼

名物代:某人的(什麼)

英漢差異涉及的層面非常多,核心是思維的差異。位異”和“形異”我們可以直觀感受。本文從這兩方面進行總結和分析。希望能對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和漢語差異的探究中,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我是“聽TA講”李老師,歡迎廣大英語學習者、愛好者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