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60多歲是不是每年需要衝2次血管?衝血管對不對?

周口師範


田老闆,帶著62歲的父親來看病,我問咋不舒服,田老闆說最近總是頭暈、胸悶憋氣。這次就是想輸輸液,每年都輸,今年沒輸液,估計又該到時間了,每年輸兩次,保護血管,這幾年輸的挺好。

本打算年前輸呢,可是這幾天就不舒服了,所以提前來了。


住院後,經我們檢查,老人家高血壓180/100,高血脂膽固醇9.4,低密度脂蛋白5.9,甘油三酯3.6,頸動脈狹窄,腦核磁有腦梗死表現,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後來做了心臟造影提示一個血管狹窄95%做了支架,另兩個血管也有不同程度狹窄。

回來田老闆找到我,說怎麼會這樣,每年都給老父親輸液,咋還能搞成這個樣子?輸液不是能保護血管嗎?現在心腦血管都出現問題了,這是咋回事?

我告訴他,並沒有正規的醫學建議說每年輸液能保護血管,老爺子的血管之所以出現問題,主要還是高血壓和高血脂,以及平時生活上抽菸喝酒等等原因造成的。

沒有證據證明每年輸液能保護血管,沒有指南推薦每年輸液保護血管。

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研究證明每年輸兩次液,對血管有保護作用;更沒有專家或醫學條文推薦每年輸液保護血管。這只是民間部分人的一種提法,輸液只是針對口服藥起效慢的情況下,急救情況下,沒有相應的口服藥的情況下才輸液,總原則就是能口服藥不輸液。

輸液本身存在一定風險,比如輸液反應,過敏反應。您想這些液體,直接輸進人體血管,和血液解除,很容易發生反應,很容易發生過敏,嚴重的過敏會要命的。而口服藥相對就安全的多,所以能口服不輸液。


還有一點,任何藥物都有維持時間,比如輸液十天,液體在體內也就是十幾天,隨後就全部代謝掉。那麼你想想輸液十天,怎麼能保證管用一年呢?為什很多慢性心腦血管疾病,要每天吃藥,就是因為藥物,只能維持一天的量,不得不每天吃藥。

如何才能真正的保護血管?

第一、健康生活是保護血管的基礎,血管之所以會產生更多的血管垃圾,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生活不健康,比如抽菸酗酒,久坐不運動,肥胖,不健康飲食等等。您想想你每天通過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製造更多的血管垃圾,單純考輸幾天液體,就能清除這些垃圾嗎,動脈粥樣硬化,是長在血管內壁上,根本不可能通過輸液清除,或減輕。

第二、三高也是血管垃圾的元兇,控制三高,需要正規藥物。像田老闆的父親,有高血壓、高血脂,可是單純靠輸液,輸液不能治療高血脂;輸液降血壓,也只是急救的時候,而且液體不輸了,過不了幾個小時,血壓會再次升高。所以控制三高只能靠必要的口服藥物,而不是輸液。(當然糖尿病可以打胰島素,新型降血脂針劑也在逐漸投入臨床,但沒有普及。)

田老闆的父親,每年輸液,但沒有健康生活,沒有正規控制三高,現在心腦血管都出了問題,您還每年輸液通血管嗎?


心血管王醫生


天氣逐漸轉涼,已經進入深秋季節了,很多老年人又要去醫院輸液“通血管”了。人到老年,確實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年齡段,但真的需要每年輸輸液,通通血管嗎?雖然闢謠過很多次了,但今天還是忍不住要說一說。

每次談這個問題,都會有很多人在後面留言,如果是腦梗了,不輸液,難道等著嗎?如果輸液不能通血管,為什麼心血管急症住院的時候,醫生都給輸液?我們這裡談到的輸液通血管的問題,並非是因為相關病症入院治療的通血管,而是在沒有相關病症,甚至連心血管疾病高危都算不上的情況下,去輸液通血管的情況,而且有一部分朋友篤信這樣一個道理,每年輸兩次液,通通血管,會管用一整年,但這種做法是不靠譜的。

在這些輸液通血管的情況裡,有一種是要求直接輸氯化鈉或葡萄糖的液體,而不加任何藥物,有一種觀點認為,通過輸液,可以稀釋血液,改善血液黏稠,降低血液黏稠帶來的心血管風險,但實際上,人體的血容量是相對穩定的,進入人體的輸液,會很快吸收代謝,並不會起到長期的“稀釋”血液的作用。而即使是所謂的血液粘稠的這個概念,臨床上也是很好談及的,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我們更注重的是血脂血糖血壓等方面的情況,雖然血脂高確實會使血液變得黏稠,但輸液並不能起到降血脂的作用,又如何能稀釋血液,改變血液黏稠的問題呢?

還有一種所謂的輸液“通血管”,會在輸液里加入一些各種各樣的“藥物”,這些藥物有一定的“活血”作用,而需要明白的是,任何藥物都有它的作用週期,輸液進入人體,且不說這藥物好不好,行不行,能不能活血或抗血栓,但並不可能達到輸一次液,管用半年的效果,藥物會很快在血液循環中被代謝掉,即使當時幾天起效,也不會一直起效,而且這個藥物還不一定有用。

還要談到的一點就是,沒有什麼事就輸液,通血管預防血栓不會有什麼效果,但輸液的風險確實存在的,靜脈輸液這樣的給藥手段和治療手段,通常被用在急性病症的治療和口服無法給藥的患者情況身上,而本來沒有需要輸液的問題,而去輸液的情況,輸液的獲益未得到,但卻有出現熱源反應、過敏反應,輸液,穿刺引起的靜脈炎等多種健康風險,為了一個並不存在的健康獲益,去做一件可能引起多方面健康風險的事兒,真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是為了健康,還是為了不健康?

對於一些堅信輸液能通血管的朋友,可以明確的告訴到家,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發展,每年世界各國的各個醫學權威組織都會發布一些相關的醫學指南,到目前為止,可以負責任的說,沒有任何權威的心血管指南指出,可以通過每年輸兩次液的方式來進行血栓,卒中的預防,為什麼沒有,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一種靠譜的醫療手段!

因此,冬季來臨,想要做好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預防,輸液通血管是沒有必要的,但做好三高的控制,生活上保持加快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合理運動,心態上保持樂觀平和,注意保暖,調理好生活,注意好相關疾病風險的控制和改善,才是真正的減少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正確做法。


李藥師談健康


天氣轉涼,深秋馬上就到冬天,全國各地的大小醫院,都會出現一批這樣的病人。他們沒有病,但是會找到醫生要求輸液。一般他們會這樣說:“大夫,給我輸點液吧,我一年兩次定期輸液疏通血管,這樣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那麼,到底定期輸液對心腦血管疾病有沒有預防作用呢?今天張大夫再給大家說一說這個問題。

其實,“定期輸液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說法實在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只能說是一種民間傳說。原因有以下幾點:

1、藥物作用時間有限

一般說來,在這種情況下,輸液使用的藥物無外乎兩種:中成藥和有擴張血管作用的西藥,其中以輸中成藥更為常見。這些藥物的作用大多數包括暫時性地擴張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心臟和大腦的灌注。但是,注意這些藥物的半衰期多數在6-8小時之間,即使有效最多隻會維持短暫的治療作用,根本就不可能起到永久的“疏通血管”的作用,長期預防腦心腦血管疾病更是無從談起。

2、可能適得其反

對於很多腦出血高危的人,如果一味輸注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藥,可能會導致其腦出血風險增高。一旦發生腦出血,可能會有災難性後果。而對於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過度輸液可能增加其發生心力衰竭的風險。

3、國內外指南都不推薦

輸液這種治療方式屬於現代醫學範疇,對於現代醫學來說,治療指南就是指導標準,或者通俗地講就是醫生們治療疾病的聖經。對於不同的心腦血管疾病來說,有一個算一個都算著,沒有一份指南建議患者定期輸液預防疾病的。可見,現代醫學就沒有輸液來疏通血管、預防疾病這一說。

總之,對於輸液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這個說法,只能說不靠譜、不嚴謹、不科學。事情的真相是:輸液既不能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也不能使血管變軟,更不能疏通血管和清除斑塊,達不到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那麼,我們這些中老年人想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應該怎麼辦呢?

張大夫建議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瞭解更多靠譜的醫學知識+必要時正規的治療+治療後定期複查+有不舒服及時就醫。

上面的建議,您記住了嗎?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張之瀛大夫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衝血管,實質上又被稱之為“預防性輸液”,但是醫生絕對不提倡的一種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行為!

第一,真的生病,我們還是提倡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這是國際公認的治療原則!

第二,衝血管,如果是“短期的輸液”,實際上對於所謂的稀釋血液,預防心血管疾病一點好處都起不到!對軟化血管、所謂沖掉引起高血壓、冠心病等危險因素一點效果都沒有,我們人體是一個不斷循環代謝過程,而且藥物都有一個半衰期,進入我們人體都都要經過一個吸收、排洩的過程,很快藥物就會被代謝完畢,排除體外,所以短期輸液根本起不到預防作用!

第三,定期輸液,也就是題目中所說的隔一段時間就去輸液,實際上,輸液並不是一個有利無害的的醫療行為,在臨床上,輸液誘發老年人頭暈、腦供血不足、手腳麻木、腦血栓等其他一些輸液反應現象時有發生,而且任何藥物都有其副作用,輸液作為一種快速吸收入血的治療方式,其風險相對口服也會有所增加,不良反應也會增多!

第四,長期輸液,那更不用說了,你得有錢,還得有那麼強的體質,大部分老年人並不適合長期輸液,長期輸液實質上會破壞我們人體自身的血管,引起局部感染,同時老年人本來就血管比較硬、彈性差,反覆穿刺後很容易就破壞血管的完整性,引起皮下瘀斑、靜脈炎等發生!當然,輸液的不良反應也不容忽視,個體藥物對不同人群可能會誘發一些輕者皮疹,重者致人過敏性休克等危險發生!

第五,正常人血量有4000—5000毫升,就你那點輸液量,你每次要衝淡血液,得花費多少藥物劑量,藥用多了真的好嗎? 所以,大家對心腦血管疾病對我們健康的威脅重視是非常好的,但一定要清楚認識其危險因素,選擇正確方式進行積極預防才是關鍵!



不得不承認直到現在還會有不少人覺得每年應該打點"營養針"輸點液來預防疾病!有的人甚至就像題目一樣認為人老了,超過60歲了需要每年衝2次血管。但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這毫無根據!輸液衝血管不但沒必要還可能適得其反!

第一,能不打針輸液就不要打針輸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百姓"喜歡"上打針輸液。還記得農村有些老人秋天一來就想"打點營養針"增加身體免疫力,以免抗不過冬天。老人們"預防疾病"的意識值得表揚,但是這個做法很不科學,不值得提倡!事實上,我國已經取消了醫院門診輸液。為什麼?因為以前靜脈輸液太"氾濫"了!尤其是那些小診所,小醫院動不動就打針輸液,動不動就是抗生素、激素。其實,可以口服用藥就口服用藥,儘量不要打針輸液,因為輸液風險大,口服藥物風險偏低一些。



第二,沒有任何專家或者權威機構指出人60多歲需要每年充2次血管。不知道題主人從哪兒得到"衝血管"這一說法的,反正正規醫療單位的醫生是不會讓你"衝血管"的!60歲以上血管確實容易因為粥樣硬化等原因發生堵塞,但是沒有指南說可以隨便衝血管!一個病人即使有動脈粥樣硬化,我們不會提前給他用藥物把血管"衝乾淨"。這是因為:衝血管容易引發出血!這個量不好把握。再者,即使血管暫時衝乾淨了,導致它硬化或者堵塞的原因還在,那麼它一樣會再次發生硬化,也可以再次堵塞。



在這裡我想提醒各位朋友,特別是中老年朋友,如果你想調理身體,一定要在正規、專業的醫生指導下進行!千萬不要聽信電視、網絡上各種虛假的宣傳廣告,隨隨便便就口服或者靜脈輸注所謂的"通血管,降血壓,降糖,降脂,防癌"等保健品或者藥物!


骨科木匠劉醫生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衝血管,實質上又被稱之為“預防性輸液”,但是醫生絕對不提倡的一種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行為!

第一,真的生病,我們還是提倡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這是國際公認的治療原則!

第二,衝血管,如果是“短期的輸液”,實際上對於所謂的稀釋血液,預防心血管疾病一點好處都起不到!對軟化血管、所謂沖掉引起高血壓、冠心病等危險因素一點效果都沒有,我們人體是一個不斷循環代謝過程,而且藥物都有一個半衰期,進入我們人體都都要經過一個吸收、排洩的過程,很快藥物就會被代謝完畢,排除體外,所以短期輸液根本起不到預防作用!

第二,定期輸液,也就是題目中所說的隔一段時間就去輸液,實際上,輸液並不是一個有利無害的的醫療行為,在臨床上,輸液誘發老年人頭暈、腦供血不足、手腳麻木、腦血栓等其他一些輸液反應現象時有發生,而且任何藥物都有其副作用,輸液作為一種快速吸收入血的治療方式,其風險相對口服也會有所增加,不良反應也會增多!


第三,長期輸液,那更不用說了,你得有錢,還得有那麼強的體質,大部分老年人並不適合長期輸液,長期輸液實質上會破壞我們人體自身的血管,引起局部感染,同時老年人本來就血管比較硬、彈性差,反覆穿刺後很容易就破壞血管的完整性,引起皮下瘀斑、靜脈炎等發生!當然,輸液的不良反應也不容忽視,個體藥物對不同人群可能會誘發一些輕者皮疹,重者致人過敏性休克等危險發生!

第四,正常人血量有4000—5000毫升,就你那點輸液量,你每次要衝淡血液,得花費多少藥物劑量,藥用多了真的好嗎?

所以,大家對心腦血管疾病對我們健康的威脅重視是非常好的,但一定要清楚認識其危險因素,選擇正確方式進行積極預防才是關鍵!


醫學小偵探


不得不說“通血管”的觀念在很多患者的心裡已經根深蒂固了,很多患者隔三差五都會到醫院住院要求醫生輸液“通血管”,而且住院有報銷,何樂而不為呢?這個觀念不僅僅在患者心裡根深蒂固,甚至在很多基層醫生的觀念了也已經根深蒂固了。接下來吳醫生就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臨床上要求“通血管”的患者幾乎都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比如冠心病、腦梗死患者。確實,這些疾病主要都是主因為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導致器官缺血而導致,預防和治療這些心腦血管疾病的重點就是要避免血管狹窄,但是定期輸液“通血管”可取嗎?

吳醫生在這裡很負責任地說,這個做法其實並不可取,定期輸液“通血管”的作用並不大,無論是國內外的權威指南,都沒有證實輸液具有通血管的作用。

事實是,所謂的“通血管”藥物大部分都是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藥,這些藥物僅僅是輔助用藥,短期使用確實有助於改善症狀,但並沒有實驗證實定期使用具有“通血管”的作用。由於中成藥成分複雜,部分患者還可能產生輸液反應,嚴重者甚至需要搶救。所以說,定期輸液“通血管”不但起不到通血管的作用,反而可能產生輸液反應等嚴重後果,吳醫生不提倡定期輸液“通血管”的做法。

那麼,如何正確“通血管”呢?

1.調節飲食:飲食上要少鹽、少油、少糖,多吃蔬菜和水果。

2.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四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四高”危險因素其中之一長期控制不佳,將會大大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四高”患者要規律服用藥物、調節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四高”長期平穩。

3.避免吸菸:吸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吸菸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比不吸菸者大大增高。

4.規律服用二級預防藥物:降壓藥、降糖藥、調脂藥、阿司匹林、ACEI、B受體拮抗劑等藥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藥物,規律服用能夠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再發風險,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的壽命,規律服用二級藥物比輸液更能“通血管”!

5.規律運動:運動有助於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尿酸,規律運動能夠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風險,生命在於運動,越運動,血管越年輕!

總結一下:

定期輸液“通血管”的做法並不科學,調節飲食+控制危險因素+二級預防藥物+運動才是“通血管”的正確做法!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的全科醫生,關注我,您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個家庭醫生。如果覺得有用,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吳醫生


不知道從何時起,很多人樂衷於每年定期輸液,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每年都有大量的醫學人士進行科普宣傳,定期輸液的危害和不可取之處,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人樂此不彼,今天我就再囉嗦幾句,重新講一下每年定期輸液到底對不對?

一、定期輸液可能只是心理安慰

定期輸液真的可以保持血管通暢嗎?實際上沒有任何證據和研究證實定期輸液可以保持血管通暢,在我國和世界上任何一部醫學的專家共識和指南當中,都沒有把定期輸液推薦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方法之一。所以你每年定期輸液,可能獲得的只是一個心理安慰。


二、定期輸液可能反而弄巧成拙

定期輸液只是心理安慰,那他有沒有其他的好處和壞處呢好處,估計沒有其他的了,但壞處倒是一大堆。很多人不止一次的講到過定期輸液可能會造成血管內皮的損傷,液體中的一些較大的顆粒和分子可能會造成血管的微栓塞,以及所輸出的液體造成過敏,肝腎損傷,心功能不全等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由此可見,定期輸液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有可能讓我們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三、應該怎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呢?

那麼到底應該怎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呢?其實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本身就是一個新陳代謝生老病死自然規律,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延緩心腦血管疾病的到來時間,而想要做到這些,最主要的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預,解除不良習慣,良好的心態以及必要時的藥物,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才能有效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看懂了嗎?科學正確良好的醫學素養,不是想當然的,我們認為怎樣就怎樣。有時候不正確的認識不但沒有好處,還會帶來壞處,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你。


心健康


衝血管是不對的,如果不是特別的需要請別那樣做!我本人是學水文地質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比較關注水質,心血管或者心臟不好的人建議將飲用水改成礦泉水,品牌不重要,重要的是水質!請注意礦泉水與礦物質水有本質區別!一般情況下礦泉水的偏硅酸含量會>30mg/L(毫克每升),偏硅酸對人體具有良好的軟化血管的功能,可使人的血管壁保持彈性,故對動脈硬化、心血管和心臟疾病能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水中硅含量高低與心血管病發率呈負相關。硅在骨骼化過程中具有生理上的作用,它對骨骼化的速度有影響,這是國際衛生組織認可的。冰島是一個多火山、地質活動頻繁的國家,所以那裡的礦泉水資源非常豐富,所以那裡的心血管病發病率極低。


飛花知春


第一次聽說有這種行為,長姿勢了

其實就是適當生一次病,不要啥病都不生。偶爾生一個病,去醫院輸個液,不就是修養生息了嗎?

有一種說法是多年不發燒,也是重病前兆。

偶爾生一下病,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