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各國能不能搞個“歐盟”,關鍵在於漢字能夠復興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來先來欣賞三首古詩。

東亞各國能不能搞個“歐盟”,關鍵在於漢字能夠復興

是不是感覺在哪裡見過?但我告訴你,這三首詩都不是中國人寫的,從上到下作者分別是韓國古人崔致遠、日本古人菅原道真、越南古人萬行禪師。萬萬沒想到吧,日本、韓國、越南人居然能寫出這麼優秀的詩句!

歷史上,日本、朝鮮半島、越南一直是中華帝國的跟屁蟲和腦殘粉,認定中國的一切事物都是極好的。大到國家制度,小到吃喝拉撒,全面模範,全盤照搬。對“漢字”的崇拜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不計其數的年輕人死在了到中華帝國學習文化知識的路上。學術界有個說法,叫“漢字文化圈”,也叫“東亞文化圈”。

東亞各國能不能搞個“歐盟”,關鍵在於漢字能夠復興

東亞文化圈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鴉片戰爭以後,中華文明走到了生死存亡的懸崖邊上。晚晴和民國被各路列強打到懷疑人生,共和國早期極左勢力隻手遮天,傳統文化被打成了篩子;越南和朝鮮半島都淪為了殖民地,徹底拋棄了漢字;日本則走上了“脫亞入歐”的道路,也不斷減少漢字的使用範圍。

但是,“漢字文化圈”畢竟存在了一千多年,其核心價值觀早就深入東亞人民的骨髓中。漢字作為東亞的符號,是印刻在東亞民族血液中永不磨滅的標識。

日本的官方文字是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混用,大部分人都認識常見的繁體漢字。所以我去日本旅遊的時候,會隨身帶著一個筆記本和一支中性筆,每當遇到不會說英文的日本人就開啟“筆談模式”。

東亞各國能不能搞個“歐盟”,關鍵在於漢字能夠復興

與日本人的筆談記錄

然後我還發現,日本人和韓國人統計數字時用的符號和我們一樣,都是漢字“正”。

東亞各國能不能搞個“歐盟”,關鍵在於漢字能夠復興

我有一次去教堂認識了一個韓國朋友,他說他在韓國上youtube也能經常看到“澳門線上賭場”的廣告,廣告彈窗有兩種語言:漢語和韓語。聽完之後,我真的驚呆了。澳門人果然厲害,悶聲發大財。

去越南旅遊的時候,與一個會講中文的當地導遊聊起老外話題,我說“我在這裡也是老外”。他一本正經用標準普通話說:你不是老外,你是外地人。當時把我笑傻了。

春節快到了,樓下的越南飯店老闆託我寫個春聯。現代的越南人都很少使用漢字,越南農村賣的都是越南文的春聯,但越南文是長短不一的字母文字,上下排列時不好看。

東亞各國能不能搞個“歐盟”,關鍵在於漢字能夠復興

越南特色春聯

說到對聯,我想起了古代建築。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的皇宮、官衙、亭臺、書院、古橋、寺廟、古宅,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當中國人去日本京都、韓國首爾、越南河內的歷史文化區遊玩時,都會感慨:出國旅遊感很差。

東亞各國能不能搞個“歐盟”,關鍵在於漢字能夠復興

越南河內文廟

東亞各國能不能搞個“歐盟”,關鍵在於漢字能夠復興

韓國首爾關公廟

隨著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歐洲共同體成立的啟示,東亞共同體建立的呼聲也逐漸提高,作為東亞國際文字的漢字的重要性將被重新評估。

那些過去屬於漢字文化圈而在近代丟掉了漢字的國家,也逐步意識到漢字的重要性,他們發現漢字能使不同語言的民族以文字互相溝通,與表音文字相容並存,不但能保存獨特民族語言,又能使不同民族藉漢字表意而能互相交流溝通,使漢字復活的呼聲也開始被倡導。

東亞各國能不能搞個“歐盟”,關鍵在於漢字能夠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