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山區鱒魚“跑道池”自然流水養殖技術探討

閩南山區鱒魚 “跑道池” 自然流水養殖技術探討

華安縣地處閩南山區,境內的馬坑鄉,位於西北部,海拔在500-1040m之間,是閩南高海拔鄉鎮之一。該鄉多年平均氣溫17.5℃,適宜發展冷水性魚類養殖。近幾年,我縣在馬坑鄉貢鴨山村開展鱒魚“跑道池”養殖,試驗取得成功。現將鱒魚“跑道池”養殖簡述如下,供交流、探討:

一、鱒魚生活習性

鱒魚是冷水性魚類,其生活水溫為5~24℃,適宜水溫為7~18℃,最適宜的生長水溫為13~18℃。在適宜水溫條件範圍內,鱒魚攝食旺盛、生長迅速,機體能保持良好的新陳代謝狀態。當生活環境水溫低於7℃或高於20℃時,鱒魚攝食停止,水溫22℃左右即有致死的危險。鱒魚養殖要求水體溶氧量充足,一般要求在5mg/L以上。為確保鱒魚生長良好,水中溶氧最好在6mg/L以上。

鱒魚屬肉食性魚類,以陸生和水生昆蟲、甲殼類、貝類、小魚、魚卵為食,也食水生植物的葉和種子。

二、“跑道池”建設場所的地理與氣候條件

鱒魚“跑道池”建設地點華安縣馬坑鄉貢鴨山村,海拔1000多m,相對周邊鄉鎮海拔高,有天然的山泉水源,水量充沛,水質澄淨無汙染,水溫常年保持在20℃以下。

“跑道池”的建造 採用鵝卵石砌牆,池底與池壁表面用水泥覆蓋。共建設3條“跑道池”,每條池長12m,寬3m、高1.2m;建設1條總進水池渠,每池設置1個進水口,1個排水溢水口,各進水口、排水溢水口均設置過濾防逃網。池底從進水口向出水口方向傾斜。常年池水水位保持在0.8m水深左右。

三、“跑道池”養殖技術方法

1.品種引進與試養

鱒魚養殖場先後從新疆、北京分批引入金鱒、虹鱒等兩個品種魚苗,開展“跑道池”試養,試養前2年,因水溫調節不當,引起幼苗不適,存活力低,經過實踐摸索,改變水流速度,加以適當地餵養管理,鱒魚“跑道池”最終試養成功。

2.日常管理

試養殖成功後,掌握養殖第一手資料,不斷完善管理措施,其主要作法是:

(1)採用“四定投餌方式”,即定時、定量、定位、定質投餌,並根據天氣、水溫、魚體大小、魚類生長生活等情況,及時調整投餌量。每天保持2次投餌,時間掌握在早上9點,下午3點各投餌一次,每次觀察池魚情況,當多數魚不再搶食時,停止投餌,確保池魚吃食達到8成飽為宜。經徵詢有關專家意見,鱒魚養殖採用大黃魚配合飼料。

(2)及時排汙。因投餌產生魚類糞便、殘餌,定期清洗池底(每週1次)應用長柄池刷刷池底,攪動池水,並加大進水量,通過水體快速流動,把積糞、殘餌推向排水口,從排水口排出汙物,減少水體汙染。

(3)水質調節。因池水無配置增氧機,養殖水體主要靠自然流水增氧。池水保持24小時不間斷流動,水體溶氧維持在6mg/L以上。當雨天水源渾濁時,在確保池魚不缺氧的情況下,停止進水或減少進水量。投餌前後2小時,適當加註新水。後半夜,如發現魚有缺氧徵兆,要加大新水注入。

3.病害防治

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苗前,用漂白粉消毒池底、池壁。投餵無機鹽營養餌,將250g無機鹽用水溶解後拌50kg餌料,投餵給經過長途運輸和體表損傷的魚種、成魚。可調節魚體滲透壓,使體液移動儲留正常,促進皮膚黏膜生長,加快傷口癒合。投餵VC與蜂蜜營養餌將VC10g加水溶解後和1kg蜂蜜攪勻拌100kg餌料,每10天投餵一次,可增加魚體對蛋白質和脂肪的利用,促進生長和骨骼發育。將VE5g與1kg油攪勻拌100kg餌料每週投餵1次,可增加魚體對蛋白質和脂肪的利用,增強魚體抗貧血功能。養殖過程中,池魚吃食控制在八成飽為宜。

四、養殖效果

我國南方氣溫偏高,但高海拔山區的氣溫較低,加上有無汙染山泉水源的天然優質環境,為“冷水性”鱒魚養殖提供了可行性,經過“跑道池”建設,品種引進,並做好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實踐證明冷水性魚類--鱒魚在南方部分山區能夠養殖。

五、小結與體會

1. 鱒魚在運輸、捕撈過程中,由於運輸方法,或者操作不正確,容易造成魚體傷害,受傷後的鮭鱒魚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病菌,降低存活率。

2. 雨天應注意水源水質,當水源渾濁時,控制進水量。

3. 鱒魚經濟價值高,是我縣新引進的優良養殖品種,“跑道池”養殖是可行的養殖方式之一。

閩南山區鱒魚“跑道池”自然流水養殖技術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