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甲午海戰中的著名將領—丁汝昌,為何選擇自殺?是愛國還是逃避?

陳永恩


評價歷史人物,不應該用後世的觀念。

丁汝昌所在的年代,中國根本還沒有愛國這個概念,國即是君,愛國與忠君渾然一體,可是光緒這個君是丁汝昌願意忠的嗎?

光緒能力不足又剛愎自用,偏聽偏信又刻薄寡恩,很難得到臣屬的忠心


光緒自幼長於深宮之中,深受一些偽君子的薰陶,如他的老師翁同龢、愛妃珍妃的老師文廷式、珍妃的哥哥志銳等,對執政的慈禧太后一直抱有敵意,所以在大婚親政之後,對以前慈禧倚為國之干城的李鴻章不但不拉攏示好(李鴻章忠於的是清王朝,而非慈禧個人),反而蓄意壓制打擊。丁汝昌作為執掌北洋海軍的淮系將領,更是處於被打壓的前列。

光緒在政治思想上深受翁同龢的影響,而翁同龢並非治世能臣,只是一偏狹儒生


在甲午戰爭前,因為慈禧有三品以上大臣任免需經她首肯的權力,光緒對位居從一品的丁汝昌不能怎麼樣,就壓制北洋海軍,不準海軍進口武器,以至於不但裝備無法更新換代,連正常的彈藥供給都難以保證。一個皇帝想方設法削弱自己軍隊的戰鬥力,即使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也是頗為罕見的操作。

李鴻章是光緒與慈禧鬥爭的犧牲品,丁汝昌則是光緒打壓李鴻章的犧牲品


甲午戰爭爆發後,光緒藉著戰爭掌握了比以前更大的權力(三品這條不作數了),就開始放飛自我,胡作非為起來。

1、他不顧中日海軍強弱對比,多次強令海軍出海與日本海軍決戰。要說他不知道海軍弱是不可能的,因為李鴻章在開戰前就上奏說海軍可戰之艦隻有8艘,而且老舊速緩,不如日本海軍。如果北洋海軍真的按照他的瞎指揮去和日本海軍決戰,那麼甲午戰爭就會結束得更早。丁汝昌只能陽奉陰違,僅在朝鮮西海岸巡弋,避免與日本海軍決戰,抓不到北洋海軍的日本人也心有忌憚,不敢大肆通過最便捷的朝鮮西海岸運兵,只能走朝鮮東海岸的元山和最南端的釜山。

一張照片就可以看完北洋海軍所有的主力軍艦,它並沒有世人想象的那麼強大


2、日本海軍為了打破北洋海軍的“存在艦隊”戰略,派第一遊擊隊炮擊登州。這本來只是一次小襲擾,卻被光緒抓住了機會,他強令丁汝昌必須確保沒有一艘日本軍艦能進入渤海灣。這無疑是強人所難,大海又沒有關隘,再強勢的海軍也不能保證能夠完全擋住敵人的襲擾。從此北洋海軍只能放棄在朝鮮沿海的巡弋,徒勞奔波於渤海灣內,日本則得以完全掌握了朝鮮沿海的制海權。

北洋海軍軍艦直到日軍登陸時都沒有修好,要其阻止日軍登陸無疑是強人所難

3、大東溝海戰之後,北洋海軍損失慘重,實際上已經失去了與日本海軍正面對抗的能力。光緒則開始變本加厲地迫害丁汝昌,以搶奪北洋海軍的控制權。從御史誣陷丁汝昌是假受傷,到斥責海軍修理軍艦速度太慢;從指責海軍沒有阻止日軍在花園口登陸,到指責海軍沒有守住旅順口;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最後直接企圖把丁汝昌抓到北京問罪,但北洋海軍軍官團對光緒的瞎指揮和亂加罪名早已不滿,聯合起來抵制,怕海軍譁變的光緒才暫時收手。

把丁汝昌和北洋海軍坑入絕境的李秉衡,也因為後來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戰敗自殺,受到後世推崇


4、即使在決定北洋海軍命運的威海衛之戰中,光緒的負面影響力也無所不在。由於上次撤出註定淪陷的旅順口差點被捕,丁汝昌再也不敢率北洋海軍離開威海衛,只能固守待援。而光緒任命的山東巡撫李秉衡僅派1000人增援威海衛,甚至把從貴州來的援軍扣下。連丁汝昌上奏請獎勵有功的海軍將士,也被光緒否決。

在這種一而再再而三要被君主置於死地的情況下,丁汝昌對光緒還有忠心可言嗎?

真正讓丁汝昌選擇自殺的,是氣節。

丁汝昌不是儒生,但也飽讀詩書,深受儒家文化薰陶,氣節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自理學流行以來,已經成為國人統一認可的道德標準。正所謂“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日本海軍元老勝海舟是丁汝昌的摯友,也是親華人士的代表人物,丁汝昌投靠他,可以安保無恙

丁汝昌當時窮途末路,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生路,像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勸降說的那樣,暫避日本,等中國政治清明後,再回國效力(日本人也知道丁汝昌如果投降後留在中國一定被處死)。這條路非常有可行性,丁汝昌本來就與伊東佑亨的老師勝海舟相交莫逆,到日本受庇護一點也不難。

蔡廷幹留居日本不回國的做法,並未受到後人非議

而且當時中日之間怨仇不深,“福龍”魚雷艇管帶蔡廷幹被俘後擔心回國被殺(這是肯定的),就留在日本,直到1901年清政府赦免北洋海軍將士後才回國,後來成為民國政府的海軍副司令、外交總長、代理總理,也沒人說他是漢奸。



然而這條生路,丁汝昌是不願意走的。“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為求生託庇於敵國,騙得了世人,騙不了自己。所以,他也就只能選擇那條死路了,途窮之時,一死以全名節,才是中國傳統士大夫當做之事(蔡廷幹不同,他是留美幼童,思維方式非常西化)。

所以,對丁汝昌的自殺,我們不能認為是逃避,他只是像中國歷史上千千萬萬個為了名節自盡的士大夫那樣,是為了維護自己心中的氣節而死。“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海軍史研究會員


丁汝昌:甲午戰後自殺身亡,既是愛國也是逃避。

公元1894年(清德宗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這場本來穩超勝券的戰最終卻與清政府的慘敗而告終。此戰之敗,之所以說是慘敗,是因為清政府洋務派苦心經營幾十年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北洋水師最高指揮官丁汝昌自殺殉國。關於丁汝昌的死,近百年來,眾說紛紜。有人讚揚他自殺殉國氣節高尚,也有人說他是以死亡來逃避戰爭失敗的責任。其實,我感覺他自殺身亡既是愛國的表現,又是逃避的表現。這兩者似乎並不衝突,不知道為什麼近百年來的人們總是割裂開來。


首先,丁汝昌之所以自殺是他還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正月三十日,日軍進攻威海南幫炮臺的制高點摩天嶺,丁汝昌率艦隊從海上用火力支援炮臺守軍,發射排炮,擊斃日軍旅團長大寺安純(為甲午戰爭中日軍陣亡的最高將領)。由於眾寡懸殊,威海陸路南北幫炮臺相繼失守,劉公島遭海陸合圍,成為孤島。凌晨,丁汝昌組織的敢死隊分為兩路,較多的一路負責佯攻,另一路則負責將280毫米口徑的克虜伯炮炸燬,完成任務後,敢死隊全部犧牲。 此後,日本海陸兩軍配合,並利用剩下的陸路炮臺,連日攻擊北洋艦隊,均被擊退。二月五日,日本魚雷艇夜間偷襲,定遠艦遭重創,丁汝昌移督旗於鎮遠艦。二月七日,日軍艦艇40餘艘排列威海南口外,勢將衝入,日本陸軍也用陸路炮臺的火炮向港內猛轟。之後,魚雷艇管帶王平策劃魚雷艇隊集體逃亡,劉公島形勢進一步惡化。二月九日丁汝昌登靖遠艦迎戰,擊傷兩艘日本軍艦,靖遠中陸路炮臺發射的炮彈受傷,丁汝昌欲與船同沉,被部下誓死救上小船。二月十二日,丁汝昌毅然回絕日軍勸降,只想以慷慨一死盡忠。當晚,服鴉片自殺,以謝國人。


從上面這一段敘述中,我們可以得知丁汝昌作為一軍的最高統帥,他還是很有氣節的,並且他的心中充盈著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日本海軍司令,甲午海戰中,日方最高指揮官伊東佑亨不僅一致的勸降過丁汝昌,然而丁汝昌卻誓死不降,最終以吞食鴉片自殺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真正做到了與自己的軍隊士兵共存亡。所以說他自殺殉國的高尚愛國主義情操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他消極逃避的一面。

作為一個軍隊的最高統帥,無論政府高層怎樣指揮不力,他都得對甲午海戰的戰敗富有相當的責任。其實,說實話,作為一個軍隊的統帥,丁汝昌的確不夠優秀,或許他連最簡單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都不明白。在甲午海戰時,他在朝廷的“伺機出戰,距敵於國門之外。”和李鴻章的“以逸待勞,保船避戰”之間左右搖擺。而且對於北洋水師的指揮統籌也不甚得當。說實話,拋卻當時清政府的錯誤指揮和李鴻章的一些干涉,丁汝昌的確應該為甲午海戰的戰敗負全責。


但是, 甲午海戰之後,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政府幾十年的心血付之一炬,這一切一定有一個人來負責,那就是丁汝昌。丁如昌害怕負這個責,因為他負不起這個責任,所以他只有用自殺來逃避,來結束自己作為一軍統帥恥辱的一生。


舊事舊人歷史說


丁汝昌是個有爭議的人,戰爭中的指揮者帶領將士們奮勇殺敵威振一方,和鄧世昌一樣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英雄,至於說他為何選擇自殺定論不一,大多數人認為是他看到當時的政府腐敗無能,官場黑暗,使他心恢意冷,哀莫大於心死,所以選擇了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