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暖溼化”:大西北會變成俏江南?

已乾涸約300年的湖泊,再漾碧波!最近,多家媒體報道了甘肅敦煌湖泊“哈拉齊”的鉅變。

哈拉齊是河西走廊重要內陸河疏勒河的終端湖,前兩年偶現水面,今年隨著水流持續補充和降雨增多,哈拉齊累計5個月出現水面,周邊發現20餘種野生動物。

哈拉齊的變化並非個例。近年來,在西北地區不少地方,乾涸多年的湖泊“起死回生”,降水量呈現明顯增加趨勢,甚至出現洪澇災害,曾經溝壑縱橫的荒山禿嶺綠色滿眼……原本乾旱少雨的西北很多地區,在氣溫上升的同時出現“變溼”趨勢,這一現象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

有人認為:“這是一個重大信號,中國大西北正在變暖變溼,影響不容小覷!”有人表示:“這真是一個讓人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气候“暖湿化”:大西北会变成俏江南?

很讓人激動是吧?但這已經被專家判定為“謠言”。

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為什麼出現了這樣的變化?大西北會變成俏江南嗎?西北地區“變暖變溼”,會帶來哪些影響?如何趨利避害有效應對?……經社君最近專訪多位氣象、生態、防災減災領域的“大咖”,請看看他們怎麼說——

西北地區氣候發生了哪些改變?

●西北地區西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降水量呈增加趨勢;東部近10多年有一定波動增加

●在可預期的時間內,西北地區不可能變為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

我國西北地區包括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內蒙古西部地區,遠離海洋、南靠高原,大多處於非季風區,長年降雨較少,形成了乾旱和半乾旱氣候特徵。

甘肅省氣象局總工程師張強長期研究西北地區氣候變化。張強介紹,自工業革命以來的100多年間,我國西北地區氣溫一直在波動上升,而且升溫幅度明顯比全球其他地區及我國東部地區更大,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升溫顯著加速。有氣象觀測資料以來,西北地區1961年—2018年氣溫增加率,為平均每10年增溫0.333攝氏度。

降水方面,張強說,上世紀80年代中期是個轉折點,此前約100年間,西北地區降水量持續變少;此後直到現在,大致以黃河為界,西北的西部區域,降水呈現波動增加趨勢,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約10毫米。西北地區東部與西部降水變化趨勢不同,東部降水最近10多年有一定的波動增加趨勢,這之前一直持續減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候中心主任張太西介紹,新疆2011年—2018年年均降水量,比上世紀60年代年均降水量增多了43.5毫米,增幅為30%。

西北一些地區水資源增多、“變溼”,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冰川融化。“西北部分地區水資源的增加,並不是來自於降水和環境的改善,而是氣候變暖後冰川消融和冰凍圈衰退的結果。”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季風中心副主任魏科表示。

其實,對西北地區“變暖變溼”的現象,科學家早已作出推斷。21世紀初,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施雅風院士等專家,根據此前十幾年西北大部分地區出現的“降水與徑流增加、冰川消融加速、湖泊水位上升、大風與沙塵暴日數減少、植被有所改善”等現象,提出了西北地區氣候可能正由“暖幹”向“暖溼”轉型的推斷。

气候“暖湿化”:大西北会变成俏江南?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經社君特意從網上淘來了這本2003年出版的書。

知情人告訴經社君,施雅風院士等專家提出這一推斷後,當時並未得到廣泛認同。那時,全球氣候變暖初露端倪,很多人對此還表示懷疑,對西北地區的“暖溼化”趨勢並不相信。如今,大量監測數據、研究結果表明,施雅風院士等專家當年的判斷是具有一定先見性的。

“西北地區出現由‘暖幹’向‘暖溼’轉變趨勢的原因,科學界還在繼續分析和探討。目前的主流觀點是,西北‘暖溼化’的主要原因是溫度升高、陸面蒸散發加強,導致水循環加快及降水增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災害風險管理研究院教授姜彤說。

不過,魏科指出,氣候的乾旱和溼潤兩個狀態間有著“萬里之遙”,從乾旱向溼潤的方向邁出幾步,並不表明一定可以到達溼潤狀態。全球變暖的大背景,可能讓乾旱和溼潤間的距離變得更遙遠。

專家認為,西北一些地區目前降水量增加,只是量上的變化,還算不上是質的改變,還不足以改變基本氣候狀態。西北地區總體上仍將是溫涼乾旱的氣候環境,在可預期的時間內不可能變為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

怎樣抓住機遇改善生態環境?

●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努力建設美麗大西北

●植樹造林種草要利用本地物種,儘量減少人工干預

施雅風院士等專家當年曾提出建議:要利用西北地區氣候轉型的趨勢,加大種草綠化的力度,改善生態環境,減少西北風沙。近些年來,西北地區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對照過去我認不出了你,母親延安換新衣。”詩人賀敬之在《回延安》中寫下的詩句,現在變成了現實。自1999年起,延安開展大規模退耕還林。截至去年底,延安退耕還林近1100萬畝,植被覆蓋度由46%提高到81.3%,入黃河泥沙比20年前降低88%。曾經遍佈縱橫溝壑、禿嶺荒山的黃土高原,綠色不斷增多。

專家強調,要繼續抓住氣候有所改善的歷史機遇,努力建設美麗大西北。

“我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已經有20年,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人為保護作用是很多地方變綠的主要原因。新疆塔里木河綜合治理工程投資超過100億元,對於塔里木河的河流健康和生態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部分植被的恢復來源於治理工程的效果。”魏科說,“退耕還林還草等生態保護和治理工程應繼續堅持。”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蔣高明提醒:“西北地區植樹造林種草,要利用本地物種,儘量減少人工干預。”

“最近幾年我在陝甘交界的子午嶺區域、山西臨汾地區等黃土高原地區考察,發現那裡的植被明顯變好,很多變化是人努力、天幫忙的結果。自然恢復發揮的作用更重要。人類不砍伐,不放牧,不打柴,各種植物就能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自然生長。植被越好,水土保持的功能越明顯,涵養水源的能力也能發揮出來,形成生態良性循環。”蔣高明說。

怎樣趨利避害應對氣候變化?

●加強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謀劃長期水安全戰略

●增溫突破閾值會導致氣候風險,減緩氣候變化勢在必行

冰川底部,冰川融化後的潺潺流水,順著河谷蜿蜒而下。在甘肅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老虎溝12號冰川前,經社君看到,這條壯觀、潔白的冰川已明顯後退萎縮。

冰川融水給下游河西走廊的人們帶去了極其寶貴的水資源。然而,隨著氣候變暖,祁連山冰川總體呈現持續加速退縮狀態。1958年至今的監測數據表明,老虎溝12號冰川這個祁連山最大的山谷冰川,退縮了300多米,平均每年消融退縮6米以上。

“目前來看,西北地區氣候‘暖溼化’對當地而言是‘利弊兼有’,但是從長期發展來看,風險會越來越高。”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研究員毛煒嶧說,長期來看,變暖造成冰川加速消融並引起河流徑流量增加,這具有不可持續性,冰川完全消融後,乾旱地區的水資源會面臨新的巨大風險。

西北地區是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敏感區和脆弱區。西北地區的氣候變化是把雙刃劍,並非有利無弊。除了冰川加速消融甚至消失,其他各種不利的影響也不容忽視。例如,乾旱區河流洪水期提前,改變了河川水文情勢,冰川潰壩洪水導致的災害增多。再如,近年來,甘肅、新疆等西北多地曾遭遇暴雨災害。

張太西表示:“近些年來新疆地區降水日數並未顯著增多,降水量增多很大程度是因為單場降水變得更強,在氣候變暖背景下,出現極端降水的概率加大,造成一些氣象災害。”

“要增強多災種並防意識,針對氣候極端化加劇趨勢,加強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尤其是對抗旱和防汛要兩手抓。同時,要增強氣候風險意識,針對氣候波動和不確定性較大的特點,未雨綢繆,加強對氣象災害的風險防控。”張強提醒說。

西北地區降水量、河流徑流量的增多,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研究員認為,西北地區降水2040年左右可能會發生變化,由增多變為減少趨勢,水資源將如何變化,應予以關注。姜彤等專家的研究認為,西北地區河流徑流量,2050年至2070年左右可能不再增加。

“氣候地理格局決定了西北地區不會變成江南,西北地區需要繼續大力節水、全民節水、精細化用水,不能大手大腳用水。同時,要儘早謀劃長期水安全戰略,研究如果以後降水和徑流減少了怎麼辦。”姜彤指出。

張強等專家強調,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對氣候的干擾變得越來越顯著,對氣候變暖的貢獻已經明顯超過了氣候的自然變化。雖然西北地區目前的溫度,還沒有超過歷史上的西周、漢唐時期,但當前的增溫速度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得多,也劇烈得多。這可能使我們對氣候變化的適應過程十分倉促,對人類適應能力的挑戰更大。“西北地區生態環境脆弱,一旦增溫突破某個閾值,氣候產生突變,環境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其後果難以預料。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化,對西北地區來說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