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臨死前給了魏延三條路,為什麼魏延都不走?

李虹霖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直不待見魏延。當初魏延殺了韓玄前來投劉備時,諸葛亮認為此人腦後有反骨,是不忠之人。要不是劉備求情,諸葛亮當場就殺了他。


所以諸葛亮臨死時只召見了楊儀、姜維和費禕等人,確定自己死後大軍撤退的計劃。諸葛亮是這麼交代的:

“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因為諸葛亮知道魏延此人向來桀驁不馴,自己活著,他還能收斂心思不敢異動,一旦自己死了,魏延將會獠牙畢露,沒人能轄制得了他。所以諸葛亮特意交代“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這句話含有很深的意義,其實也是給魏延指明瞭三條活路。

其一、服從命令,為蜀國大軍斷後,然後相機退回成都。

其二、不服從命令,重新整頓大軍,調配人手,繼續北伐。

其三、乾脆反出蜀國,投降曹魏或者東吳。

老謀深算的諸葛亮臨死前給魏延出了道選擇題,可是,對自己過分自信的魏延根本就沒有解答諸葛亮問題的意思。



因為魏延打心眼裡就沒有瞧得起過諸葛亮,他一直認為諸葛亮太膽小不成事兒。每次打仗的時候都要和諸葛亮分兵獨自前進,但都被諸葛亮否決了。一直被壓抑的魏延在諸葛亮死後認為自己出頭的機會終於來了,所以他斷然否決了諸葛亮給的三條活路,選擇了認為合適自己的死路。

聽說要撤兵,魏延並不想給一直和自己作對的楊儀斷後,所以他就趕在他們前面先撤兵,然後火燒了沿途的棧道,這樣讓楊儀無法快速撤回,久之就會給人以擁兵謀反的嫌疑。



想算計楊儀的魏延怎麼也沒想到,成都蜀國朝廷寧可相信他造反也不相信楊儀造反。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魏延被隱藏在身邊的馬岱斬首,楊儀還趁機誅殺了魏延的三族。

其實,按照《三國志》裡的史實來說,魏延一直都沒有過反叛之心,而諸葛亮也一直沒想過殺魏延。殊不知魏延之死其實是死在了他驕傲自大、桀驁不馴的性格上。魏延沒有認清的是,真正能庇護他的人是諸葛亮,如果認識到這一點,魏延也許就不會落得三族被誅的可悲下場。

綜上所述,魏延不走諸葛亮留的三條路,是因為他自視甚高、桀驁不馴的性格導致。



(歡迎點擊關注墨魚軒書畫,閱讀欣賞更多文史典故)


墨魚軒書畫



我們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諸葛亮覺得魏延天生有反骨,即便不處死他,也處處防著他,臨死前也沒有召見他,而是召見了楊儀姜維等人,並且設計給了魏延三條路,最後殺害了魏延。


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很看重魏延,不然也不會同意魏延去鎮守漢中。而且魏延和楊儀都是諸葛亮的左右手,替諸葛亮北伐出過大力。當然,魏延對諸葛亮還是有點意見的,那就是覺得諸葛亮總是畏首畏尾,不放手去幹,總是錯失良機。每次魏延提議分兵,諸葛亮都不允許。


其實魏延和諸葛亮都沒有錯。作為統兵大將,魏延考慮的只是局部;作為統帥,諸葛亮考慮的是整個蜀漢霸業,不能有一點疏忽。諸葛亮對於魏延的想法其實也是明鏡似的,非常清楚。


(魏延劇照)


作為整個北伐的統帥,諸葛亮有度量,有氣魄,以大局為重,不和魏延計較,也能鎮得住魏延。但是諸葛亮也知道自己死後,魏延必然會和其他人發生爭端,尤其是和魏延水火不同的楊儀。當然,魏延自身也是有缺點的,例如驕傲自滿,狂妄自大。


所以諸葛亮去世前,只召見了楊儀、姜維等人,安排了自己去世後的撤軍路線:“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其中的“軍便自發”大有深意,或許是諸葛亮考慮到魏延不一定會服從管理,於是就給了魏延自己操作的空間:一、服從命令,自己斷後,依次退回成都;二、自己斷後,但不回成都,原地待命,以備後期北伐;三、投降東吳或者曹魏,悉聽尊便。總之一句話,就是讓魏延“看著辦”。可見,諸葛亮從頭到尾也沒有殺魏延的想法。



可是魏延辜負了諸葛亮的期望,三條路他一條也沒有選,而是走上了一條自以為是的死路。


由於魏延和楊儀關係很僵,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諸葛亮在時還能鎮得住他們,可是諸葛亮死後他們不和的關係開始公開化。魏延面對斷後的任務顯然無法接受,於是先楊儀一步撤了軍,並且燒了棧道,這樣楊儀就暫時不回去了,就可以營造出一種楊儀擁兵自重的錯覺,於是立馬上書劉禪,說楊儀要造反。可楊儀也不傻,見棧道被燒,也立馬上書劉禪說明了情況,還說魏延要造反。


(魏延劇照)


面對二人的上書,顯然朝廷不會相信一介書生的楊儀會造反,而最有可能造反的反而是投降過來的魏延,因此魏延兵敗被殺,並且牽連到三族。魏延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雖然魏延天生神勇,四肢發達,但是政治頭腦幼稚,所以落得被殺的下場也不為過。如果魏延當初選擇最差的第三條,我想也不會落得個被殺的下場吧。


但是回過頭來再看楊儀,發現楊儀也並不是善男信女,而是徹頭徹尾的小人。魏延與楊儀本來就是私人恩怨,但是楊儀卻誣告魏延謀反,並以此為藉口誅殺了魏延三族,手段不可謂不狠,可見楊儀是一個心胸狹窄的小人。


對此,你怎麼看待魏延被殺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