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數學的意義何在?物理、數學、神學與哲學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學習數學的意義何在?物理、數學、神學與哲學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數學的強大源自何處?為什麼數學總讓人感到困難重重?學習數學的意義何在?物理、數學、神學、哲學與科學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本文,將會給出一種視角下的答案。

主題目錄如下:

  • 數學為何強大
  • 數學難在哪裡
  • 數學的艱深之處
  • 數學與我們的關係
  • 學習數學的意義
  • 物理、數學、哲學、神學與科學

數學為何強大

數學根本性的重要作用,就是——預測未來

數學抽象出萬物結構之間的關係

,通過公式呈現關係的邏輯性,通過嚴格證明保證公式的正確性,最後這些公式——因為刻畫了萬物結構之間固有的關係,從而使我們能夠對事物的發展,進行有效準確的預測。

而數學證明所使用的方法——推理歸納,這兩種思維模式,就是對萬物內在規律,進行抽象總結的有效模式(即方法論)。

由此可見,數學公式提供了——預測工具,數學思維提供了——預測模式(它可以創造預測工具),合起來即是:數學提供了預測未來

的能力。

那,預測未來有何作用?

從某種角度來看,預測未來的能力就是人類智能的體現,即智能越強大,對未來的預測就越準確。而數學作為大腦思維的產物,其代表的——就是大腦預測能力的延展與延伸,即智能的增強。

事實上,大腦無時無刻不在預測未來,短期預測——形成了下意識與直覺,長期預測——形成了決策與選擇,前者是本能,後者是智能(有時會與本能混合)。但正是憑藉智能,不斷調整預測誤差,提高預測未來的能力,我們才能夠推動事物的發展,創造期望中的未來。

而作為無處不在的二級混沌系統(受預測影響的系統),其結果非常依賴於預測行為本身,即:預測參與決定了結果。那麼這種情況,預測未來其實就是在創造未來,即: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預測的未來,而這取決於預測未來的準確率。

那麼,預測未來——其實有預測範圍預測時間兩個維度,也就是說預測準確率,會隨著預測範圍和時間的增長而不斷下降。而預測能力越強,預測準確率就會越高,可以預測的範圍和時間也就會越廣泛。

顯然,數學公式(即預測工具)能夠在特定範圍內,進行忽視時間的準確預測,但超過了一定範圍(或邊界),其預測準確率就會開始下降。而數學思維

(即預測模式),則可以在提供充分數據算力的情況下,進行更大範圍和更長時間內的有效預測

綜上可見,數學預測未來的能力,正是人類文明能夠發展,並發展到今天的重要基石。當然,從基石到建築,從預測到結果,中間需要並隔著的是——迭代試錯,而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地調整預測誤差,然後逼近預測結果(或永遠無法抵達,就換個方向繼續迭代試錯)。

數學難在哪裡

有三個層面:

第一,信息路徑缺失。

數學遊戲的規則,註定了每一步都有跡可循,每一次推理都有邏輯的前後關聯,那麼在環環相扣的上下文之間,必定就會有一條——可抵達與可理解的路徑。但如果,缺失了構建路徑的哪怕任意微小的一個環節,那麼整條路徑就會被隱藏起來,或是變的不可理解。

學習數學,就是要把整條信息的邏輯路徑(即邏輯鏈)存儲到大腦(結構)裡——這依賴於與整條路徑相關聯的千千萬萬條路徑——而這就是信息的積累和認知的上下文。

那麼,數學推理過程中的不可理解,就意味著這個過程的步驟,沒有詳細到每一步的信息呈現,都足以讓一個人的信息積累,擁有可抵達的路徑。所以,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信息積累(即不同的腦神經結構),理解相同推理過程的難易度,都將會是不同的。

第二,本能排斥抽象。

數學的抽象,讓其完全脫離了現實,而大腦天生就喜歡存儲與現實息息相關的信息——因為這有利於適應環境,從而在進化過程中,被環境篩選留存下來。

那麼,數學信息的抽象與脫離現實,就有很大的概率讓——基因構建的本能算法,所排斥。

埃隆馬斯克,就曾說,“我們大腦的進化方式是記住跟我們相關的事物,所以一定要建立相關性,不然記憶的過程會很痛苦,也很困難,因為看上去太抽象而無關緊要。所以必須有相關性和重要性,要理解事物的原因,才能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識。”

而如果進化本能(基因信息的排列組合)隨機到了——“強烈排斥抽象”的這個模式,就會嚴重影響信息路徑的積累,從而讓層層路徑依賴的數學學習過程,變成一個步步驚心、舉步維艱的惡性循環,最終無可避免地演變成——從入門到放棄的結局。

顯然,有些進化本能,並沒有隨機到“排斥抽象”的模式,而是隨機到了“喜歡抽象”的模式,這就會發展成為——對數學(即抽象)的好奇、探索與熱愛,甚至是“無盡的愛”——這稱之為數學天賦(這種愛,可能還伴隨著驚歎、折服、興奮、崇拜、慾望與征服等複雜情感)。

第三,信息不對稱。

很多有數學信息積累和訓練的人,在使用語言或文字敘述證明過程時候,會不自覺或下意識地省略某些在他們看來,是已知顯而易見的過程及步驟,更或是,他們會把某些重要(但別人未必知道的)結論,來當做推理的基礎或前提。

那麼缺少了這些過程、步驟、基礎和前提,必然就會讓證明過程變得難以理解,或是不可理解。這都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形成了推理路徑上下文邏輯關聯信息的缺失,所造成的結果。

當然,解決這個信息不對稱的辦法,不能是依靠別人事無鉅細的解讀,或給出一個冗餘繁瑣的推理過程。

因為大腦,是會遵循最小能量消耗來處理問題的,而共識的認知基礎,就是一種簡潔和捷徑——代表著能量的最小消耗。並且,為了配套能量消耗的算法,人類心理還進化出了一個

本能模式,即是:每多一分知識,就會少一分對沒有這個知識人的理解。

那麼,這就會讓一個人的信息積累,與鄙視成正比,與耐心成反比——而這都是本能模式的運作。

所以,唯有通過不斷訓練,來提高個人的信息積累,才能徹底解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理解困難與交流困難(否則就只能不交流了)。而這在無形之中,就形成了數學的信息壁壘

最後,德國數學家——菲利克斯·克萊因,曾說過:

“數學最令人困難的地方,在於不管任何人,想要進入它,就必須在自己心裡,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的把它的發展(推理演繹)再現一次。所以,哪怕只是掌握一個簡單的數學概念——如果不能把它所賴以成立的所有前提(信息上下文),以及它們之間所有的相互聯繫(邏輯路徑),都加以理解消化——那麼,則都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見,或許理解一個數學問題,所需要的細節,就是信息在大腦的神經網絡結構中,產生具有邏輯相似性一致性的——映射結構(路徑與迴路)。

因此,我們可以說,世界上沒有難到學不會的已知信息,只有不完整的信息路徑——讓人感到走投無路與無路可走。

數學的艱深之處

有四個層面:

第一,隨機性。

數學結論的探索,充滿了隨機信息的過濾和篩選,有時候一層紙的概念和一個角度的理解,就可以擋住人們幾十年、幾百年。

那麼,在正確信息

的路徑出現之前,只有隨機的猜想和探索,能夠找到那個正確的猜想,並能夠堅持走出,並走完,整條信息路徑的概率是不可想象的。

因為在獲得確定的正確之前,你怎麼知道哪個方向就是正確的?你怎麼知道還需要堅持多久才能有結果?

很容易出現的是,錯誤的方向、錯誤的結果、錯誤的一生,以及微不足道的結果和沒有結果,而於此同時,放棄——卻是由本能給你撐腰的異常容易

第二,信息量。

已知的信息越多,信息的關聯性就越多,可連通路徑的可選擇性也就越多,顯然這就降低了找到正確路徑的概率

同時,信息量增加,不僅增加了信息的複雜性

,也增加了信息噪音的干擾,這會讓大腦能夠記住和理解的有效信息,以及對信息的處理解析能力,都不斷下降(想象少即是多原理)。

而已知的越多,與已知交接的邊界——未知也就更多,這無形中分散了針對某個具體問題的探索力量——也就是減少了相關的有效信息,從而增加了突破的難度。

第三,智能上限。

數學領域的信息,細分艱深之後,信息路徑就會變長,於是探索一個具體細分的問題,首先就需要走完前面與之相關的整條路徑,並掌握上下文路徑上的所有信息,這在篩選掉很多人——削弱局部探索力量——的同時,也是對大腦智能上限的巨大挑戰。

第四,現實問題。

人類智能只要一天被困於身體,就會一天受制於本能的控制。用愛可以發電,但愛的電源來自於本能,因此發電的前提是“取悅本能”(個人或他人及眾人),而本能會本能地排斥抽象(即用數學難以取悅本能)。

數學與我們的關係

我們可以對數學公式一無所知,同時也可以沒有經過特定的數學思維訓練。但數學思維,即推理(排列組合)與歸納(抽象提取),是根植於大腦智能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說,文明社會的每一個人,都在使用數學思維進行工作與生活,即:預測未來(短期與長期)。

事實上,萬物都是結構,結構的關係呈現了邏輯性——其中包括了合理性存在性。所以,沒人可以逃離結構與關係所構建的“底層”,而數學捕捉了結構與關係,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對結構與關係的預測能力。

甚至可以說,基因都是藉助了“數學”才構建了可以“預測未來”的大腦及其智能。

而我們與數學,真正的關係是——數學預測未來,更好的生活依賴於預測未來才能達成,並且人腦本身就內建了“數學功能”,需要通過數學訓練來激活(為什麼動物無法學習數學?)。

學習數學的意義

學習數學,即掌握數學公式與訓練數學思維,可以激發並強化大腦智能,增強預測能力,並在大腦中生成“特定”的神經網絡結構。而這個腦結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做出預測、決策與選擇。

試想,在沒有任何(或只有少量)數學知識的時代,那時候的人們與社會,都對未來都進行了什麼樣的預測,接著又根據這些預測產生怎麼樣的行為,最後又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到,數學對於預測和生活以及文明的發展,有著怎麼樣的效用,以及二級混沌系統有多麼的普遍了。

那麼,如果不學習數學,其實對生存沒有0或1的影響,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就無法擁有越來越強的預測能力。而預測能力,能夠讓我們在面臨每一次選擇的時候,都做出(更大概率)更好的選擇,而一次次更好的選擇,積累起來,就會產生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可以展開想象力,但質變是無法想象的)。

這裡學習數學的意思是,進行數學思維(即推理與歸納)的使用和訓練,而不是死記硬背數學公式,或是進行數學規律的探索發現。術業有專攻,數學規律的版圖擴充,是職業數學家的工作,這需要天賦與運氣。

最後,在沒有足夠數學思維

的時候,我們甚至都無法知道我們為什麼需要數學,以及數學能夠為我們帶來什麼——但大腦中的“數學功能”卻在無時無刻地運轉著。

物理、數學、哲學、神學與科學

物理——是從可觸及的現實出發,觀察總結,並抽象出規律,而當這些規律符號化、抽象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只剩下數學模型上的邏輯推理與自洽解讀了。

數學——是在顱內神經現實所運行的虛擬現實裡,進行的邏輯演繹,其結果既可以與物理現實有關係,也可以沒有關係,充滿了隨機性。其隨機的結果,有時可以抵達虛擬現實的底層(如0和1),與哲學相遇。

哲學——是

神經現實遞歸運作的產物,即:認知功能試圖去認知其自身運行的底層構建。例如:宇宙的外面,人生的意義,意識的本質等等,都是對“系統”底層構建的思考,而認知功能本身,就是構建在這個“系統”之上的,所以哲學思考一定無解且會帶來痛苦(因為遞歸而找不到最底層)。

神學——是一種籠統抽象,帶有主觀心理暗示和感官模仿的“心靈擬合”,用來修補哲學思考中的失落、空虛與恐懼,以維持神經現實運作的穩定。

科學——是建立在數學之上,專門用來操控物理現實的認知。


主題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