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出兩家世界五百強,63歲的宋志平要為國企“革命”

帶出兩家世界五百強,63歲的宋志平要為國企“革命”

這一次推動新三樣的機制改革,宋志平把目光放到了整個央企和國企,希望能揭開最後一層面紗,解決國企改革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佳

頭圖攝影|鄧攀

幾年前,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經歷了一次不辭而別。

一天,宋志平收到公司一位幹部發來的信息,對方稱很感謝公司的栽培,但因為自己有兩個小孩,靠目前的薪酬沒法養家,而民營企業給了他三倍的工資,他考慮再三,決定離開。

這位中層是學財務出身的高材生,工作一直上進優秀。宋志平因他的辭職有些感傷,擔心如果沒有好的機制,國企的高端人才、科技人才會不斷流失。

另一方面,宋志平經常在週末去清華北大講課,課餘也喜歡和學生聊天,他發現現在高成本的生活讓許多年輕人發愁,買房不敢想,就算在回龍觀租房,一個月也要近三千塊,“而如果在北京買一套房,它的升值比打一輩子工的收入都要多,這恐怕不合理”。怎麼能讓國企留住人才,讓年輕人感到未來有奔頭?宋志平的答案是改革。

做企業四十年,帶出兩家世界五百強,宋志平並不想止步於這樣的標籤。這一次,他還是決定捅破最後那層窗戶紙,用“新三樣”推開國企改革的最後一扇門。

斷其一指

2018年宋志平訪問華為,和任正非有過一次長談。他發現華為的成功靠的就是“企業家精神+機制”,企業家就是任正非,再加上“財散人聚”的機制——任正非在華為只有1.01%的股權,華為的工會持有98.99%股權,近乎全員持股,宋志平覺得這樣的方式把股權和員工的能力、貢獻很好地結合起來,既能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提高了企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去年宋志平還調研了萬華化學集團,這是山東第一家先改制後上市的股份制公司,股權結構為國有股20.6%,職工持股20%,剩下是散戶。

萬華去年的銷售收入為606億,淨利潤106億,宋志平覺得這背後同樣是機制在起作用,但這樣做的國企並不多,這就容易導致人才流失,創新能力不強。“比如現在前五大網絡公司,沒有一家央企,這就是激勵機制問題,所以這一輪改革,要從機制上取得突破。”

之後2018年10月份召開的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提出了“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斷的這一指就是機制,他強調要用改機制的方法激活企業。

宋志平對這樣的改革並不陌生。1993年,36歲的他被提拔為北新建材廠長,當時北新面臨著效益不好、信用不佳的局面,員工也都處於冷漠狀態,大家覺得企業和自己沒什麼關係,反正幹多幹少一個樣,乾和不幹也一個樣。

嘗試了很多辦法之後,宋志平才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怎樣使員工熱愛企業,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一旦他們認識到企業和個人是一個共同體,企業效益和個人利益相關,問題就好解決了。”

於是他挨個車間座談,針對當時國企的分配機制和管理方式中存在的問題,逐一解答疑問。那時有的車間還沒有會議室,宋志平就站在車間空地上作動員,逐漸用真誠打動員工。

當時廠裡沒有流動資金,銀行又不給放貸,靠著職工集資400萬買原材料,企業才又運轉起來。一年後借款到期,宋志平把本金和利息如數歸還給員工。

企業是活過來了,下一步還得發展壯大,員工沒有信心,跑來問宋志平:“我們沒有房子住,收入又很低,怎麼辦?”

“房子的鑰匙就在大家手上。”宋志平說。為激勵士氣,宋志平在廠裡掛了兩個大氣球,飄帶上面寫著“工資年年漲,房子年年蓋”。這招奏了效,大家的工作熱情被調動起來,原本連1000萬平方米石膏板都生產不了的企業,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的產量就達到2000萬平方米。

而宋志平也兌現了承諾,員工人均年收入從1992年三千多塊提高到2000年的兩萬多元。

“其實企業的核心還是人,誰能找到讓員工眼睛冒光、把企業真正放在心上的辦法,誰就找到了金鑰匙。”在宋志平看來,沒有機制,神仙也做不好企業;有了機制,做企業不需要神仙。現在,國企在體制和制度上的改革已經初見成效,機制改革是當前最欠缺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宋志平覺得這是國企改革的最後一扇門,必須把它推開。

新三樣改革

改革開放初期,企業機制面臨的是平均主義“大鍋飯”,那時的機制改革指向“勞動、分配、人事”三項制度,宋志平稱之為“老三樣”。它著眼於提高效率的問題,解決“幹多幹少一個樣、乾和不幹一個樣”的矛盾。

但如今,對一家公司來說,重要的不再是機器和廠房,而是有創造力的員工,這就需要解決企業的財富分配問題,提高員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此,宋志平提出了“新三樣”:員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超額利潤分紅權。

中國建材集團旗下有一家四級企業中材江西電瓷,這是開展員工持股的試點企業之一。當時公司制定了員工持股方案,其中參與持股的人員不到100人,基本都是技術骨幹。方案實施以後,國有股東仍處於控股地位,但員工的積極性也被激發出來,2018年中材電瓷利潤總額同比增長了70%,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

另一家員工持股做的比較好的是合肥水泥院。宋志平介紹,早在2005年合肥院就進行了股權激勵試點,院裡持股70%,科技和經營管理骨幹持股30%。“合肥院原來在水泥行業是個小院,比它大的那幾家院所,有的已經上市,但是沒有合肥院做得好。它每年都能有幾個億的淨利潤。這就說明,機制改革對企業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是機制改革,但宋志平也意識到這背後的難度不亞於一場“革命”,因為要在國企裡不僅承認人力資本是資本,還要讓人力資本參與分配,這就是一場思想上的革命。

在很多互聯網公司,員工持有股權、期權並不新鮮,但到了國企,涉及到財富利益的重新分配,就可能會被蓋上國有資產流失的帽子,推動起來也會有阻力。但宋志平認為,企業不發展才是最大的風險,也是最大的國有資產流失。

宋志平坦言,新三樣改革中,管理層股票計劃實施起來並不容易,改革的熱情還需要慢慢調動。但在超額利潤分紅權方面,中國建材還是摸索了一點經驗。宋志平拿中國聯合水泥做試點,如果利潤有1個億,超額了5000萬利潤,這5000萬就拿出來分15%,分享比例按照“118分成”,即一把手分10%、班子分10%、職工分80%。

方案實施之後,2019年上半年,中聯水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48%,淨利潤同比增長150%。宋志平覺得這就從以前的“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這就是機制,機制就是企業的效益和員工利益有了正相關的關係”。

最後一公里

今年《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上,中國建材連續第9年入選,排名203位,第一次登頂了全球建材企業榜首。

在這之前,宋志平身上一度被貼上了“帶出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鮮明標籤。但這一次推動新三樣的機制改革,他把目光放到了整個央企和國企,希望能揭開最後一層面紗,解決國企改革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改革是艱難的,改革者承受著巨大的風險和壓力。”宋志平一直覺得改革從來不是繁花似錦,而是被倒逼著走上這條路。改革需要衝破現有的利益格局,難免遇到不理解不贊成的情況,比如誤解機制改革是在分國家的錢。

早些年,中國建材重組上千家水泥企業,和民企搞混合所有制的時候,宋志平就遇到過類似爭議,有人寫信到國資委,質疑中國建材的大規模收購是一場“國進民退”。後來的實踐證明,這場收購是一次“國民共進”的成功嘗試,不僅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還為過剩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了新路,因此得到了上級部門的高度認可。

如今,質疑聲音依然會時不時冒出來,但宋志平覺得,改革要堅定不移地深入推進,只要按照“三個有利於”的標準,改革的方向就是對的,機制改革的最後這扇門還是得推開。

國企改革推進的這些年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依然面臨著一些改革不到位、存在半市場化的問題,宋志平覺得除了要充分競爭、建立共享機制之外,國企改革中還要弘揚企業家精神。

雖執掌央企,但宋志平對自己的身份認同依然是企業家。要知道年輕時,宋志平壓根兒沒想過當企業家,那時他的理想是做老師或者詩人。但進了企業之後,他沒想過離開。

讓宋志平遺憾的地方在於,直到今天社會上還有人不承認國有企業有企業家。在他的認知裡,企業家是國企的稀缺資源,不能等同於一般的企業幹部。國有企業家應是改革者和創新者,要肩負對於國家、社會、企業的使命責任。“現在有些地方國企搞得一塌糊塗,就是因為這些企業的負責人用行政化思維而不是市場化思維做企業,這些企業怎麼能做好呢?”

常勝將軍為什麼戰場上總取勝?因為他的指揮所離前沿陣地只有1000米,拿著望遠鏡就能掌握前面的情況。宋志平也受到啟發,改革若想成功,只能是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相結合,讓熟悉一線情況的企業家站在離炮火最近的地方。

。END 。

歡迎關注中國企業家雜誌,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