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老照片來了解當年黃泛區遭受水災的嚴重程度


1938年6月9日,蔣介石國民黨部隊炸開黃河花園口大堤企圖阻止日軍南下。混濁的河水向東南方向迅猛推進,在黃淮平原隨性肆虐,最終形成了跨越豫魯皖蘇四省44個縣的黃泛區。

黃泛區,一個苦難的代名詞,一個曾滋生了雜草,又滋生了故園重生夢想的地方。

多年來,黃河與河南糾纏不清,河南鄭州花園口與黃泛區連綿一起,三者的交集,正是中原這個人口大省新歷史的濃縮。黃泛區的影響很大,氾濫成災,給當時的地區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嚴重影響到了當時地區的發展。

這次洪災,河南、皖北、魯西南、蘇北西部共計44縣市被淹,受災面積29000平方公里,受災人口1000萬以上,沖毀140萬民房、淹沒近2000萬畝耕地。

由於沒有固定的河道,新黃河滾來滾去,這樣在河南、魯西南、蘇北西部、皖北四省之間就形成了一個沼澤區,也就是黃泛區。

歷時8年零9個月,橫衝直闖的黃河迴歸了故道。但是黃泛區的生存環境仍然十分惡劣,耕植條件嚴重惡化,繼續給當地人民造成災難,直到解放後經過長期的治理,才得到好轉。

1938年6月22日《申報》1版《辦黃災急振》記載:此次黃河大堤,在趙口、楊橋、花園口一帶被炸潰,洪流越隴海路而南,沿賈魯河入皖,將與淮水合流。豫南首當其衝,中牟、開封、陳留、通許、尉氏、扶溝、鄢陵、 太康、西華、淮陽十縣,皆成澤國,災情慘重。黃河北岸之衛河、廣濟河,亦續被敵軍炸決堤防,孟縣、沁陽一帶,復罹水災。


從1937年抗戰爆發到1942年河南遭災,在這五年多的時間裡,河南出兵出糧的數量都位列全國第一。這樣的沉重負擔,即使是風調雨順,河南農民在交糧納賦之後,也只能靠野菜雜糧勉強度日。

1950年2月,中央成立了黃泛區復興委員會,同年3月21日,在河南省省會開封設辦事機構——黃泛區復興局,省主席吳芝圃兼任局長,趙一鳴、路巖嶺任副局長。並由國家撥出專款,開始了大規模的向自然開戰,建設家園,造福子孫的“復興”運動。

黃水所到之處,房倒屋塌,饑民遍野。這次洪災,河南、魯西南、皖北、蘇北西部四省地區共有390萬人背井離鄉。

黃泛區從花園口到淮河長約四百公里,寬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寬處可達80公里。







水中受阻的日軍

總體來看,日軍約4個師團陷於黃泛區,很多無路可逃的日軍官兵爬上老百姓屋頂,可那些泥糊的民房根本經不住洪水的浸泡沖刷,房屋垮塌,日軍落水淹死上萬人。日軍大本營原定的以淮河水運為後勤補給線、日軍主力由北方進攻漢口的作戰計劃破產,日軍不得不改變作戰路線,岌岌可危的鄭州防線被解了圍。

花園口決堤雖然阻滯了日軍進攻,使其只能從合肥安慶一線沿長江仰攻武漢,華北方面軍無所作為,於是為國民政府撤退武漢的軍政機關爭取了大量時間;但是,畢竟黃河潰決造成了沿岸人民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並遷延十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