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為垃圾分類提供解決方案

“人工+智能”為垃圾分類提供解決方案

“硬核”垃圾投放點3種方式幫你分類垃圾

隨著垃圾分類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不少市民有了垃圾分類的意識,但不會分、分了沒有地方投放,以及企業混運等問題阻礙著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目前,西崗區出現了自帶識別功能的垃圾分類廂房,部分街道建立了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並對收運企業採取有效監管措施,讓垃圾分類變得簡單易行。

垃圾廂房自帶識別功能

在市場街與長紅街的交會處,就能看到日新地區四分類垃圾廂房,並聽到“垃圾請分類入桶”的提示音,廂房正面設有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和有害垃圾四類投放桶,均採用腳踏式開關,投放口右側設有洗手池,方便來投放垃圾的居民及時清潔。

值得一提的是,該垃圾廂房具備了拍照識別、語音識別和文字識別功能,徹底解決“不會分”的問題。在一臺自助設備前,記者在屏幕上選擇了拍照識別,隨後將手機放在攝像頭下方,點擊確定後,很快屏幕上就顯示出“手機(可回收物)”字樣,選擇語音識別後,說出“蘋果”,屏幕上就顯示出“蘋果(易腐垃圾)”字樣,還可以通過該設備查詢四類垃圾具體包含內容,投放要求等信息。

“這裡還是垃圾分類宣傳的陣地。”日新街道城管科負責人耿廣濤告訴記者,該垃圾廂房輻射3個小區和一個農貿市場,每天接收五六噸垃圾,通過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垃圾分類宣傳口號,採用中小學生繪製的宣傳畫裝飾牆面,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踐行垃圾分類。

據瞭解,目前日新街道設置了130個垃圾分類投放點,還設立了11個定時定點和一個智能可回收垃圾點,居民可以就近就便投放並當場兌換現金和積分。

督導員給垃圾分類行為記分

在西崗區北京街道北京街社區“教師大院”,每天早上6點半到8點半,下午4點半到6點半,垃圾分類督導員成了固定的“風景”,4名垃圾分類督導員分別守在兩個分類回收點附近,手裡拿著紙和筆,監督居民投放垃圾,正確投放的記下門牌號,獎勵0.5分,等到月末在每個門洞內公示該門洞居民上月積分和排名情況。

據瞭解,“教師大院”一共9個門洞,居住著112戶、約300名居民,督導員的責任重大,也容易招致居民的不滿,81歲的督導員高春梅說,“謝謝”是她每天說得最多的詞。“剛開始也有居民不配合,我們就跟每個來扔垃圾的人說,‘謝謝配合’,時間一長大家都不好意思亂扔了。”高春梅說。

此外,該樓院每戶居民家都有街道發的小型分類桶和不同顏色的垃圾分類袋。在居民劉興宇家,記者看到,在易腐垃圾桶裡有雞蛋殼菜葉等垃圾,可回收垃圾袋裡放著玻璃瓶和紙製品。劉興宇說,垃圾分類確實得有個過程,“最開始聽媒體宣傳這個事,也沒怎麼重視,直到街道、社區抓這項工作,給我們發垃圾桶,派人督導,這才重視起來。”據瞭解,該樓院家家戶戶都有垃圾分類操作手冊,樓院內也有大型宣傳板,如何分類講得清清楚楚。“垃圾分類最大的問題還是意識不到位,我覺得還得有具體的獎懲措施,讓大家不敢不分類。”劉興宇說。

緊盯收運企業混運行為

採訪中,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普遍反映,影響垃圾分類工作的難點問題包括居民普遍存在不願分、不會分、分了沒有地方投放,以及垃圾收運企業存在混運等問題,通過督導、設置垃圾分類站點以及加大宣傳力度,使得這些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同時,各街道也採取多種手段解決垃圾收運企業混運問題。“通過我們的手機,就能監控到垃圾廂房的內部、外部情況,可以對企業是否混運進行監督。”耿廣濤說,日新街道還通過成立督導員隊伍和志願者隊伍對垃圾收運中標企業實施監管,對不按規定的混運現象當場糾正,如果不聽勸告拍照並記錄在案,並根據《西崗區垃圾分類考核辦法》對收運企業進行扣分處理,扣分和收運企業的經濟收入掛鉤。督促收運企業按分類運輸,杜絕垃圾混運現象。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黃鳳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