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平林雞湯”的最後堅守

採訪廣水,路過平林。平林原是個鎮,現已併入長嶺鎮,但“平林雞湯”仍聞名遐邇。記者查詢,僅從襄陽到武漢,至今有近百家餐館仍以“平林雞湯”冠名。它和武漢汪集雞湯、咸寧賀勝橋雞湯一起,風靡荊楚、香飄全國30多年,後又一同步入困境。而今狀況如何呢?

一碗“平林雞湯”的最後堅守

風光不再,但生意還好

316國道平林路段,昔日沿線扎堆的三四十家雞湯館,已不到10家,路邊廣告牌顏色斑駁,字跡模糊,被風吹得搖搖晃晃

當年最先開店的“老張家雞湯”門可羅雀,卻仍矗立。店主叫張義,但主要由父親張吉明在操持。

張吉明66歲,很實誠地對記者說,不風光了,但生意還有。提起昔日的風光,他先感謝“地利”,漢十高速通車前,316國道客流量大,從上午10點直到深夜,一年365天連大年三十都有客,每天收入以萬為單位;然後感謝叔叔張全國老人“很機靈”,剛一改革開放就棄田煨湯;但最會鑽研的,是弟弟張吉勇摸索出平林雞湯的“獨家秘方”:只用放養的土雞(2斤半以上);先旺火爆炒,再用陳年瓦罐文火煨三四個小時;水用井水,一次加足,不能中途添水;必須二次放鹽(爆炒時三成,離火前七成),這樣雞肉才肥而不膩,湯才口齒留香。

一碗“平林雞湯”的最後堅守

“現在過往司機少了,以本地生意為主,網銷每天才五六罐,很清淡。”記者採訪時,張義正送兩罐雞湯去高鐵站,經天河機場空遞至上海。“現做的,不加保鮮料,雖是真空包裝,鮮味仍只能管半天,網上告知客戶今晚得喝,明天味就差了。”張吉明說。

33歲的張義仍想“復興”雞湯,想建養雞場和飼料廠。父親反對,“土雞還是收農戶散養的好,圈養的土雞再正宗,第二代味就差了。”

多琢磨湯,少琢磨賺錢

老張家雞湯的包裝盒上有兩個手機號,一個是張義的,一個是張吉勇的。但張吉勇2014年已退出,去深圳帶孫子去了,怎麼還留手機號?

張吉明說,他是“人退心不退”,雞湯店他不佔股,也不拿錢,是盈是虧他不管,但包裝上仍是他的頭像,雞湯仍按他的配方,他要把平林雞湯原湯原汁傳下去,留手機號一是方便老顧客找他,二是告訴網購的顧客湯怎麼熱才味鮮如初,重要的是監督侄兒張義,如遇投訴,他就衝侄兒“破口大罵”。

記者撥通手機採訪張吉勇,這位63歲的“雞湯堅守人”對當年雞湯經濟的起落浮沉感慨萬千,長嘆一聲,“只奔產業,不重產品啊!”

他不太認同“漢十高速通車,平林雞湯遇冷”的說法。“交通改線對平林雞湯、賀勝橋雞湯打擊是大,但汪集雞湯已建起銷售網絡,旺銷武漢各大超市,卻也不景氣了。”他認為真正的原因是鋪攤子貪大求快忽視了保質,跟風者浩浩蕩蕩魚龍混雜,雞湯兌水了,“用高壓鍋燜洋雞,叫瓦罐土雞湯?”所以他嚴格要求張義,莫想產業,一心做湯,“產業有起有伏,產品才見真心。”

5年來,他的手機一直有人打,訂湯,諮詢,甚至有人在家自己煨,他也詳細傳授配方,“那不叫秘方,汪集雞湯的吳冬秀以前是炸油條的,我以前是燒磚窯的,哪來祖傳秘方?只要用心,誰都摸索得出。先是心要巧,再是心要誠,心不巧摸索不出,心不誠不能持久,沒這兩點,產業再怎麼做大做強,也終是空熱鬧。”

他很高興有人打趣說他留手機號變成了名人,“每次回湖北,都有人找上門來喝雞湯,去年過年竟有顧客提著禮品來,點名要我下廚,喝一口雞湯,說這就是鄉愁啊!感動得真想哭一場。”

張吉明說,現在賺錢少了,生意卻好做了,競爭少了,不操雞湯之外的很多心,“有時突然接個大單,庫存土雞全煨也不夠,時間也趕不贏,我們就放棄。不能摻假,不搶時間減工序,保證品質第一,賺錢是其次。這麼多年我們沒買脫毛機,雞肉鬆軟,機器脫毛快,但會流失精華,我們一直人工脫毛。”

工匠精神

一直以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採訪這對老哥倆,才知道沒這麼簡單。

1984年張吉勇還在燒窯,趕上改革好時代,他洗淨滿是煤灰的手,沒受烹飪訓練,去煨雞湯,水平能有多高,談不上。他連工匠都不算,卻已有了工匠精神,因為他心裡想的只是雞湯怎樣口齒留香,而非靠它去賺多少錢;他鑽研配方沒任何技術參數可供對照,每一次進步都以耗盡自己最大的腦力為限。看來,工匠精神第一步,並非要邁多高的門檻,只要很單純地全神貫注,就可以。

第二步,你可以改變鑽研的方式和成果,但不改鑽研的方向和勁頭。採訪中張吉勇說過“水落石出”這個平常詞,韻味跟他的雞湯一樣,令人回味,“雞湯火爆時我們並不顯眼,冷清了,我們就水落石出了。”有根基的石頭才會水落石出,被大水衝來的石頭早被大水衝跑了。是啊,靜心才會專心,心無旁騖才有恆心。

第三步更重要,張吉勇說:“都走了,我還在!”他去深圳帶孫子,沒煨湯了,但他在!等孫子長大他就70多歲了,可能也煨不得湯了,但他在!他本身就是財富。

這才叫工匠精神,不只是個技術詞,更廣博的,是不忘初心的執著信念,永葆青春的歲月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