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耒陽習俗故事,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懂得“看肚”和“報蔥”

▷ 看肚 ◁

“看肚”是我們老家很有意思的一個習俗,我們方言稱“kan tu”。

新婚媳婦,如果懷孕了,我們當地人就說這個新媳婦“ba tu”了。 “ba tu”究竟該用怎樣的詞語來表達,還真不知道。但如果按字面意義,應該就是“巴凸”。但我認為“tu”用“肚”字更貼切些。於是,懷孕的女人,我們當地就稱之為“巴肚婆”。

新媳婦成為“巴肚婆”,是一件很大的喜事。在中國農村,結婚的目的,傳宗接代是首要目的。一個新婚媳婦,“進門”不久,就有身孕,不僅是新媳婦的好福氣,也是整個家族的喜事。

愛管閒事的老太遇見新媳婦,眼光總喜歡停留在新媳婦的腹部。如果沒有動靜,老太太們隔三差五會來向新媳婦好奇打探是否“巴凸”。新媳婦遇到這類老太,趕緊繞道;而懷有身孕的新媳婦,在初孕期間,遇到愛管閒事的老太太的詢問,一般都會羞答答的,不可置否,有的臉龐羞紅,立馬走開。當然,也有大大咧咧的新媳婦,當確知自己已經懷孕,走路神氣起來,以功臣自居,在夫家甚至頤指氣使,也是常有的。

新媳婦懷孕,在夫家,是一件可以意會但不會言傳的喜事。公公如果知道自己家的兒媳婦懷孕,樂在心裡,不會喜形於色,其實,眉宇之間寫滿了幸福。有了新媳婦的公公,一般都會被村人取笑為“扒灰佬”。看見新媳婦的公公在田間幹活,村人不時會打趣:“你們看,扒灰佬如今幹勁可足了!”看見新媳婦的公公露出笑容,村人也不會忘記調侃:“你看,扒灰佬偷著樂呢。”

“扒灰”一詞出典比較多,最早是指有人專偷寺廟裡還沒有燒盡的錫箔紙。小偷在偷那些沒有燒盡的錫箔紙的時候,要扒開外面的一層灰,把沒有燒盡的錫箔紙偷走再利用,可以再變成大小不一的銀錠。“扒灰”就是“偷錫”,諧音為“偷媳”。被取笑為“扒灰佬”的公公,在知道自家兒媳婦懷孕的時候,當然會更低調,當然會很矜持。

新媳婦的婆婆卻是傳話筒,遇見鄰居,就會喜上眉頭,藏不住幸福卻又要假裝低調說:“有了呢”。對方當然知道“有了”的含義,於是,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村裡都知道某某新媳婦懷孕了。

講述耒陽習俗故事,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懂得“看肚”和“報蔥”

新媳婦的孕肚,聚焦了全村人的目光, 尤其是那些好管閒事的村婦們。村婦們又開始計算新媳婦孃家什麼時候該來“看肚”了,又在推測新媳婦的孃家是小氣還是大方了。

所謂“看肚”,就是在新媳婦懷孕到五、六個月的時候,腹部開始隆出,所有人都看得出是孕狀的時候,新媳婦的孃家就要送來餈粑雞蛋等物品慰問新媳婦。“看肚”,也叫“看喜”。

這種“看肚”慰問新媳婦習俗,實則是讓全村人分享新媳婦的喜氣。新媳婦的婆家接到新媳婦孃家的餈粑以後,要挨家挨戶去俵,一般是一戶俵四個餈粑或者六個,這也算是送喜,讓村裡人都沾有喜氣。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事情,到了80年代末期以後,不再送餈粑,而是送麵條。孃家人挑一擔麵條來新媳婦家“看肚”,新媳婦婆家就要架大鍋,燒柴火,一鍋一鍋地煮,煮好,用大飯碗盛著,挨家挨戶送麵條。

孃家人“看肚”以後,接著就是“乾爹乾媽”(媒人)“親爺親孃”(迎新媳婦進洞房者)依次“看肚”。最後就是新媳婦的兄弟姐妹家輪番“看肚”。新媳婦家的親戚多,“看肚”的人次當然也多,我們吃麵條的機會也就多。

所以,一個新媳婦懷孕以後,我們可以吃到很多次的餈粑或者麵條。那年代,餈粑,經常有吃,因為我們老家是糧倉,而麵條,就是比較奢侈的食物。所以接到一碗新媳婦家煮好送來的麵條,我們小孩每人分吃一份,吃得津津有味。其實,那碗麵條,也是很平常的煮法,用清水煮,加少許蔥姜和酒浸辣椒,吃麵條,也是吃那些蔥姜和酒浸辣椒摻和出來的美味。試想,黃色的麵條,紅色的辣椒,綠色的蔥段,再加上吃麵條時候發出的“呲呲”聲和嘴裡發出“噓噓”的聲響,那味覺、視覺、聽覺互換的感覺,成為心中一份永久的記憶。

▷ 報蔥 ◁

“巴肚婆”在孃家和各路親戚“看肚”以後,慢慢臨產。一切準備就緒,待新生兒出生以後,又有另一個有趣的習俗:“報蔥”。

所謂“報蔥”,通俗地說,就是生寶寶後向親戚報喜。

去“報蔥”的人,當然是新生兒的父親,首先要去“報蔥”的,當然是新生兒的外婆家。

“報蔥”,是選擇在寶寶出生的第二天。過去山高路遠,交通不發達,不像現在,有任何事情,都是電話聯繫通知。

講述耒陽習俗故事,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懂得“看肚”和“報蔥”

孃家相距不遠的,新媳婦生了寶寶,立馬就傳開了,孃家人早已知道。但是,風俗不能免除,還是要很正式去“報蔥”。

“報蔥”這一天。寶寶的父親提著籃子,籃子裡有兩斤豬肉,豬肉上放著用紅紙包紮好的蔥。接到“報蔥”的人家,只要根據蔥的數量,就知道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生男孩,“報蔥”的時候,在豬肉上就用紅紙包一根蔥;生女孩,豬肉上紅紙包的蔥,就是兩根。

報蔥的女婿快要到丈母孃家門口的時候,會點燃隨著帶來的鞭炮,“噼裡啪啦”的鞭炮響起來,女婿提著籃子走進丈母孃家裡,丈母孃趕緊伸手接過籃子,一邊道賀一邊掀開搭在籃子上的毛巾,趕緊看看蔥的數量,自己的女兒生男生女,一目瞭然。

鄉鄰聽到鞭炮聲,知道是女婿報蔥來了,就會湊熱鬧,都趕來詢問是生了男孩還是女孩。大家嘰嘰喳喳議論,然後在祝賀中散去。

到丈母孃報蔥以後,接著還要到“乾孃幹爺”家和“親孃親爺”兩家報蔥。也就是說,孩子出生以後,第一個要告訴的是孩子的外婆外公,接著就是孩子的“幹外婆幹外公”和“親外婆親外公”。

聽起來有些拗口吧。在我們當地,新婚夫婦的媒人就是“乾孃幹爺”,新婚夫婦結婚時候,接新媳婦到洞房者叫“親孃親爺”。

接到“報蔥”之喜的外婆外公家和孩子的“幹外婆幹外公”、“親外婆親外公”家,當然不能等閒視之。做好準備,為寶寶做好衣服、帽子、鞋子,蓄足雞蛋,等待新生兒的“滿月”之喜,吃“滿月酒”。

鄭菊芳,耒陽一中高級語文教師,衡陽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散文隨筆散見國內各級報刊雜誌,其中雜文《“公家男人”之亂彈》被收集在《2008年中國年度雜文》,散文《我的山野幽居》獲2013年新浪草根博客年度徵文大賽第一名,本人新浪博客被新浪草根博客評選為2013年度文學類十大名博之一。出版散文集《女人四十更美麗》和《生活,其實可以如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