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好的IP卻拍不出來好的電影?

被命運束縛的狼


如題,現如今中國社會是一個網絡信息型社會,一個新聞可能剛剛發生,下一刻可能全國都知道了,如慘案的發生、貪官的腐敗、人性的喪失等等各種題材,所以說中國從來不缺少電影的題材,那缺少的是什麼呢?

我們分兩點:1、主觀因素。 2、客觀因素。

1、主觀因素:導演或編劇缺少發現的眼睛以及想要拍一部好電影的決心,如今電影大多為商業片,又可以說是快片,這類影片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拍一部好的電影,而是以拍電影的手段去圈錢,從開始籌劃到編劇再到找流量演員最後到拍攝完畢,可能就只有草草的幾個月時間,所以說這類影片理所當然不能稱之為一部好的電影,因為導演並沒有真正把自己拍的電影當成孩子一般看待,一路呵護自己“孩子”的成長。

2、客觀因素:,眾所周知,中國的電影要想搬上大熒幕必須得經過廣電總局審核,對於一些題材敏感的社會話題以及神鬼論者都是不允許過審的,這就導致了諸多導演不敢去拍這類對大眾具有吸引力的題材的電影了。

提到電影不得不說到韓國電影,如今的韓國電影呈現出空前盛況,很大原因是韓國取消的審核制,採用電影分級,所以各種反映韓國社會現實以及社會黑暗面的電影才會層出不窮!!我想如果中國能效仿分級制度,那麼中國的電影也將出現前所未有的盛況吧!!!

《王者》

《新世界》

《熔爐》

最後也希望中國也能拍出更多好的電影,讓我們所有的電影愛好者能夠見證到中國

電影時代的來臨!!


熊大看電影


中國為什麼拍不出國外那麼好的電影?我想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就從表面來談談吧。

第一點,中國電影劇情不好,可能中國沒有好的編劇,也可能編劇被市場綁架,被製片方綁架,當前社會流行哪些,他就只敢往這方面靠攏,他不敢探索新的元素。所以當前中國電影很多都是在吃老本,很多經典被翻拍卻越拍越爛。

第二點,就是製片方只是把電影拍攝當作賺錢的手段,中國的製片方又太性急,投進去的錢急於回本,導致一兩個月拍出一部片的情形不在少數。所以才會那麼多的穿幫鏡頭,那麼多的雷人劇情和雷人服飾。不過也沒辦法,現在的中國在高速發展,人人向錢看,人人都是那麼浮躁,有誰去思考敬業,誠信這些品質呢?

第三點,當前中國導演選演員都是選明星,而中國的明星們卻很少是靠演技紅起來的,真正的演技派屈指可數。明星高片酬也一大問題,另外導演和演員拉幫結夥也是個問題,比如高希希拍完新三國,然後拍楚漢傳奇幾乎是原班人馬。可見人情這個東西在中國各行各業很普遍,導致認真做本職工作得不到機會,人情做得好的人又佔著茅坑不拉屎。

綜合以上幾點原因,就更不要用提讓那些導演拍些有深度,有人性思考,關於人生哲學死亡之類電影了,這就是我個人的理解!



影視倒映機


因為國內現在追求的小成本,高回報。不用拍出來多經典,只要賺了錢就可以。選用的演員都是流量明星,粉絲特別多,上映之後,不管好不好看,都會有粉絲買單,不需要你看兩遍,只要看一遍就可以賺回本。


如果為了拍好電影,就需要更大的投資。這就有很多不確定性了,如果拍出來沒人喜歡看,那就會虧本,入不敷出。

因為現在國內還沒有像國外一樣,為了拍好一部電影可以不計成本,而且也和投資商的要求有關係,都是為了利益,是否經典?好不好看已經沒那麼重要了,主要的是低投資,高回報。而且有很多不確定性,怕拍出來沒有好的回報。

沒有幾個導演願意去嘗試,嘗試突破現有的拍攝風格,就用仙俠舉個例子,現在的特效還是和幾年前沒有什麼區別,僅僅更華麗一點。看得出用的演員都是各行各業選出來的俊男美女,但是演技還有一點不足,有很多人反應演員演技比較尷尬,不過相對於投資來說,票房已經很好了。

為什麼這樣一部口碑不是很好的電影也能有很好的回報?因為國內觀眾基數大,上映了新電影,聽到名字和演員都挺有名,就會去看一遍,這基本上就已經能收回成本了,所以為什麼還要去嘗試不確定收益的風格呢。


流心影視


很多人都在疑問,我們有資本、有明星、有市場,為什麼拍不出這樣的好電影?難道我們中國就沒有電影人才了嗎?當大家都在悲憤的情緒中,由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打破了這個尷尬的局面,目前票房接近31億、豆瓣評分達到9.0分。這一巴掌就把中國電影人給打醒,證明中國觀眾對於優秀的電影會去買單。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拍不出好電影呢?從行業的現狀來看,中國的電影行業目前存在非常嚴重的“四大”通病。

大演員

現在任何投資人在聊電影的時候,首先就會確定請哪個演員,因為哪個演員基本上就等於多少票房,第二步就是市場宣傳,花重金在渠道和包裝上,而劇本本身從來都不是討論的重點。例如,我們對比一下中國和印度電影的成本劃分。

印度電影成本構成:日常製作費30%,特效20%,演員15%,場景搭建15%,融資和利息10%,市場5%。

中國電影成本構成:演員50%,市場15%,融資和利息15%,日常製作、搭建、特效20%。

從這份對比中就可以發現,國內電影一半投資以上都是給演員的片酬,二真正花在電影製作上錢太少了,這樣又怎麼能拍出好電影呢?

大公司

中國電影市場目前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就是製片公司、發行公司、和院線公司基本上都被大公司給壟斷了。

例如2016年,馮小剛曾今炮轟萬達影院,為什麼呢?因為《我不是潘金蓮》在萬達影院的排片率非常低,萬達影院佔比全國的影院中達到17%的比例,控制排片之後對電影票房的整體影響非常大。

大資本

中國的影視公司喜歡上市,到股市來融資。因為影視公司的產品受到了很多不確定因素控制,所以美國上市的影視公司通常只有幾倍市盈率,香港只有十倍市盈率,中國就比較誇張了,曾經有一家公司的市盈率達到100倍,這巨大的泡沫簡直可怕至極。

例如2016,唐德影視公司要花4億元收購范冰冰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但是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最後被深交所問詢才終止了這次交易。

大票房

中國這幾年的電影購票基本上被在線購票系統壟斷,淘票票、貓眼、格瓦拉、百度糯米瓜分了整個市場。這楊回導致出現很多問題。

例如,曾經出現的鉅額票房補貼,只要6.9元、8.9元就可以看一場電影,而這些電影票本來就應該是三四十元一張的,剩下的錢都由平臺補貼,那麼票房統計就會出現作假的情況。

幽靈場電影,就是晚上12點,電影院一個人都沒有,結果票務顯示滿場,甚至十幾分鍾就刷一場會造成電影火熱的假象。而現在幽靈場依然是現在刷票房的方式。

縱觀整個中國電影的發展,2012年171億票房,2013年218億票房,2014年296億票房,2015年441億票房,2016年455億票房,2017年559億票房。

可以發現整個電影市場的發展還是非常快的,但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中國的電影人真的該思考思考怎麼製作出好電影而不是如何去玩弄資本。






木乙先森


國內好的改編作品也是有的,但好像也符合二八定律,優秀的佔兩層,剩下的八層都是水出來的。好的作品比如《琅琊榜》、《甄嬛傳》還有早些年的《仙劍奇俠傳》,這些影視作品都是不錯的,當然還有《知否,知否》和《流浪地球》等等。其它不好的我也說不上來,怕得罪人。

如果要在這裡面找原因的話,客觀來說就是觀眾的體驗感不強,所以就不買帳咯。這種體驗感是很抽象的,也就是一部電影看完以後你就能知道好還是不好,這完全是一種感覺。有些電影看著看著有想快進的感覺,我們可以做劇情拖沓的評論;有些電影看見主角就想翻篇,我們可以做演員演技爛的評論;有些電影看完之後感覺這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那我們可以把他說成什麼都不是。

所以,電影不好,可能不是電影的錯,如果大部分觀眾觀影的感覺是好的,即使這部電影在任何技術上都很差,那它也是好的,反過來也是,特效做得再好,體驗感不好,依舊是爛片,這叫什麼?三人成虎?

現在的觀眾不是那麼好忽悠的了,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人,不可能隨隨便便拿個特效就能矇混過去。改編的電影應該是文學作品的濃縮版,但是好的文學作品並不一定能成為有名的ip,有名的ip並不一定就是好的文學作品,它有可能是營銷做得好;我們看過很多的優秀電影,它們都是由名不見經傳的文學作品改編的,我們也看過很多的爛片卻是由非常有名的小說改編的。所以,到底是改編的不好還是其本身就沒有多少文學價值?如果要舉例說明,可能太多了,也怕得罪人,不過我也是群眾中的一員了。

所以我覺得樓主這個問題沒有定論的,只有觀眾的感覺才是衡量的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紳士影視館


第一,題材限制,有的題材即便你拍出來,你也放不了,我喜歡看韓國片的原因。

第二,國內的觀眾對明星太寵,導致明星太嬌氣,娘炮成為主流還能出什麼好電影。

第三,中國的電影很多邏輯性不強,觀眾的審美,欣賞水平已經不是以前,所以很多電影吐槽那麼多,經不起推敲


自得自樂


叔本華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我想周星馳以他的方式把這句話詮釋到了藝術的高度,無論是他的作品,還是他的人生。

小時候看他的電影,喜歡大家聚在一塊兒,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笑得合不攏嘴。

長大後看他的電影,常常靜夜獨賞,淚不知所起,旁人經過,卻笑語“太逗”。

《大話西遊》是這樣,《喜劇之王》也是如此。

作品是內心的映射,風格的變化則是人生的軌跡。

有人說他曲高和寡,是“孤獨”;有人說他逢迎觀眾,是“庸俗”。歷史總是把一些人一些事推於風口浪尖,待與後人評說。我們好好享受作品就行了。

我們的受眾呈金字塔型分佈,底層受眾云云,頂層受眾寥寥,我們的製片人就有兩種選擇:

一、面向底層受眾,選擇快餐,粗製濫造,毫無深度,但產量高,買的人多,賣的快,即便是一次性買賣,受益也很可觀。找那些小鮮肉拍的最典型,所以不用擔心它是否膚淺,不用期盼它成為經典,謂之媚俗。

這個我們叫商品。

二、面向頂層受眾,選擇中醫慢熬,精雕細琢,有思想內涵,有一定深度,終能成為經典,流傳於世,但在成為經典之前,它可能遭遇門可羅雀,無人問津,甚是孤獨。

這個我們叫作品。

商品形成於外,返利快,於是續集現象產生,國外有系列,國內近年來從系列可見一斑,終以IP形式呈現。

作品形成於內,滲透慢,承擔著無人理解、無人問津的風險,諸如不一而足,一旦滲入便銘刻於心,終以豐碑、經典呈現。

有人愛吃快餐,就有人賣快餐,而且越來越多,於是某某基的飼料雞就產業化了。

觀眾不願深思,製片人、導演不願去熬經典前的那段孤獨,都去媚俗,於是參差不齊的商品如同雨後春筍,像決堤的洪水一樣肆虐著吃瓜青少年。

不光是影視劇,我們生活中充斥的網文小說、網絡歌曲也是如此,唐家三少選擇了底層受眾,當年明月則想讓大家漲漲歷史知識。這個社會鼓勵自由創作,但同時要你承擔起社會責任。畢竟少年強則中國強。我想沒有人願意看到未來的人都在學貓叫。

講得有點偏了,可能是憤世嫉俗久矣。

想想孤獨與庸俗可能真的只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而已。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杜甫知道,李白在京城是孤獨的,李白認為,也許這就夠了。

孤獨與庸俗真的就勢不兩立嗎?

其實是可以做到對立統一的!開篇已證明。

而且叔本華又說了:“一個人如果可能就應該像天才那樣思考,而像普通人那樣說話。”

魯迅說:“叔本華說得對!”而後將菸頭杵進西瓜皮裡,起身拂袖而去。桌上只留下孤獨的氣味。


來姐說影視


有是有的,只是你看不到。


Solidwoodworker


主要受限於技術和成本,另外還要看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