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CBA2.0計劃公佈的賽季發佈會上,CBA聯盟董事長姚明在致辭中提到:“新賽季CBA聯盟要做的事情很多,更要對每一個環節從長計議”,其中裁判執法工作就是CBA2.0改革的關鍵一環。

除了聘請5名專職裁判員,要求裁判員堅決執行“過程導向”原則,加強裁判員監評體系等改變,新賽季的CBA聯盟還新增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環節:裁判員“現場教學”。簡單來說,就是裁判員在現場向觀眾球迷解釋判罰的依據。

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截止到第三輪結束,新賽季CBA已經有3場比賽出現4次“裁判解說”的情況,分別為:第二輪北控主場對陣上海的第二節和第三節、第三輪新疆主場對陣廣廈的第三節、第三輪江蘇主場對陣天津的第四節。

對於CBA改革的這項新規則,本報採訪了包括球員、球隊工作人員和裁判員在內的業內人士,同時也詢問了一些在場球迷的感受,CBA聯盟各方對於這項新規都有各自想說的話。

裁判說的是什麼?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不是所有裁判員都能進行宣告。2019-20賽季CBA聯賽特殊規定及解釋(試行)的附件2《處理臨場突發情況的指導意見》中規定:由主裁判做出最終判罰並對最終宣判的結果進行播報。

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那麼主裁判播報的內容是什麼?新疆主場對陣廣廈的比賽中,您可能注意到主裁判張磊在宣告判罰結果時手裡拿著一張紙條,時不時低頭看一下。張磊手裡的紙條就是CBA這項新規的“解說詞”。

由於裁判員也是首次接觸這項新規,因此CBA為主裁判現場播報判罰結果提供了一份示例:“剛發生的突發情況,屬於CBA聯賽特殊規定及解釋中申請即時回放系統可回看的範圍,通過即時回放後,判xx隊xx隊員違體犯規,比賽時間應調回至xx分xx秒,在此期間發生的所有的時間、得分、犯規(宣判了技術犯規、違反體育精神的犯規和取消比賽資格的犯規,則除外)均無效。”

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雖然模板只規定播報判罰結果,但裁判在宣判時通常會給出更詳細的判罰依據,比如:“藍色6號有伸腳動作”、“在觀看錄像中主隊教練違反規定”、“新疆隊球隊席觀看錄像回放”等。

什麼時候才能說?

主裁判的“現場解說”不是對所有的判罰結果都進行播報。《處理臨場突發情況的指導意見》的第4條規定,臨場主裁判在使用即時回放系統觀看“突發情況”後,才對宣判結果進行播報。換句話說,不必通過即時回放系統判定的犯規,便不用進行播報。

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而在“現場解說”之前,主裁判還有一系列的工作先要完成。決定啟動即時回放系統觀看“突發情況”後,主裁判必須和第一副裁判或第二副裁判共同觀看回放系統,並且佩戴耳麥與轉播車負責回放的工作人員進行聯絡,連線時統一為:我現在使用即時回放系統回看的是“突發情況”。

回看完畢,主裁判要站在記錄臺對面5-6米處,面向記錄員,先鳴哨,後做出對該情況清晰的判罰手勢,再移至記錄臺,由宣告員將移動麥克風遞交於臨場主裁判,主裁判轉身面向場地對最終宣判進行語音播報。

為什麼現場解說?

以前在很多爭議犯規的判罰上,裁判員觀看完回放就直接進行裁決,有時讓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得很懵圈,像“時光倒流”那樣的判罰更是常人難以理解的。籃球教練丁佳寧認為,裁判現場播報判罰結果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瞭解規則。

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一位國內籃球裁判說:“因為突發情況,導致的罰則也會比較複雜。普通球迷很難掌握這種複雜的判罰,所以當裁判員通過錄像回放做出正確的判罰,並解釋給觀眾聽,觀眾就比較能夠接受。”北方某球隊內部人士也表示:“這樣挺好,讓不是太專業的,喜歡起鬨的球迷了解發生了什麼。”

這項新規不僅有利於球迷理解判罰,同樣也對裁判工作的開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接受採訪的那位裁判員表示:“我國裁判員的水平確實很落後,跟不上現階段籃球發展的趨勢。但是裁判員培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很難在短期內突破提升。在這種矛盾下,藉助即時回放系統更好地處理場上突發情況,並向現場宣告判罰結果是有利的。這也是短期內彌補裁判員錯漏判的一種好的方法,更能讓大眾接納。”

中國首創反響好!

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在職業體育世界,裁判現場宣判判罰結果其實不是新鮮事。在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NFL),只要裁判將黃旗丟進場內,表示有球員犯規或違例出現,裁判就會站在場地中央打開麥克風,向全場對每一次判罰進行宣判,但並不像CBA這樣再解釋判罰依據。

而在籃球世界,也從未出現過CBA這樣的規則。NBA裁判只是將判罰結果告訴場邊的現場解說員,不會親自拿麥克風播報判罰結果。因此,CBA的這項改革在籃球史上應該算是史無前例的創新。接受採訪的國內籃球教練很激動地說:“這個情況是中國CBA首創,世界上沒有。”

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一味指責裁判無助於裁判員水平的提高,無助於CBA品牌的成長,也無助於中國籃球的發展。要想真正進步,必須拿出解決方法。一位曾在某CBA球隊工作的業內人士說:“當然是好的進步,也是CBA的進步、CBA的創新。”

“誰說FIBA沒有的規則我們不能自己發展?”北方某球隊工作人員說,“裁判光明正大用話筒解釋說明一下違體和技犯的判罰依據挺好。雙方球員和觀眾也能更好接受,讓球迷、球員和教練都心服口服。”

裁判的主動解釋也有助於安撫球迷情緒,減少了一些不文明聲音的出現,淨化CBA賽場。一位在場的新疆球迷說:“觀眾有時候看不清的判罰,我坐在第一排就看不清,後邊的人更看不清。有時候現場一兩個人帶節奏,大家就都山呼海嘯喊黑哨,也是個不太好的現象。現在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裁判解釋完之後,大家就過去了,也沒有人喊黑哨了。”

改革仍任重道遠!

任何規則的出臺也要辯證來看。對於裁判“現場解說”這個新規,也有很多人擔心會不會影響比賽流暢度、觀賞性和球員的競技狀態,略顯拖沓的判罰時間非常影響球迷的情緒。當“裁判解說”兩度出現在北控對陣上海的比賽時,就有一些球迷表示:“比賽斷斷續續還能看嗎?七點半開始打到10點了,別的場次加時都結束了。”

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對此,我們採訪的國內籃球裁判解釋道:“CBA看錄像回放的情況比FIBA和NBA都多,主要原因是我們的裁判水平相對低,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不夠,這需要長期的培訓學習才能提高。短時間內為了公平公正,為了比賽順利有序,只能更多的藉助技術手段。”CBA官方也承認部分裁判員的業務水平較低,現階段我們只能正視問題,努力改進,包括更加科學的培訓、更完善的績效考核以及定期考試。

至於球員狀態是否會因為長時間的間歇受到影響,北方某球隊的球員說:“錄像回放並不太影響狀態,相當於球員多了一次暫停,多了一次休息,反而調整了狀態。”

此外,部分業內資深人士均提到了一個困惑:普及籃球規則,現在怎麼成了臨場裁判員的工作?球場怎麼成了普及規則的地方?

CBA首創的裁判現場“解說”,是科普還是搶戲?

其實CBA聯盟對此早有考慮,這也是2.0新紀元時代正在完善的環節。新賽季揭幕戰打響之前,CBA聯賽官方微博利用三天的時間,接連發布了14條2019-20賽季CBA聯賽裁判員執裁原則的視頻示例,從最普通的打手犯規、阻擋與撞人犯規,再到較為複雜的技術犯規、違體犯規的判罰原則和突發情況的處理原則進行了視頻解讀。

就像姚明所說,CBA2.0時代對每個環節上都在從長計議。等到籃球規則普及到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等到裁判員達到一個相對高的水平,我們也不就必勞煩“裁判解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