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瀉:主髒在脾、不離於溼,調之:運脾祛溼,清化溼熱

洩瀉是一種常見的脾胃腸病證,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兩季較為多見。中醫藥治療本病有較好的療效。致瀉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脾胃虛弱,命門火衰等等。這些病因導致脾虛溼盛,脾失健運,大小腸傳化失常,升降失調,清濁不分,而成洩瀉。

洩瀉病因分析

中醫認為洩瀉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腸,其中主髒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脾胃虛弱,脾腎陽虛等。其主要致病因素為溼,即《難經》所謂“溼多成五洩”。

洩瀉:主髒在脾、不離於溼,調之:運脾祛溼,清化溼熱

感受外淫:六淫外邪傷人,主要以溼為主,常夾雜寒、暑、熱等病邪,導致腸胃功能失調,皆使人發生洩瀉,脾臟喜燥而惡溼,外來之溼入侵則最容易困遏脾陽,從而影響脾的運化功能而導致洩瀉。寒邪或者暑邪也能直接影響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調,運化失常,清濁不分,而成洩瀉。

飲食所傷:脾胃為倉廩之官,脾主運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納,腐熟水谷。故飲食不當,如飲食過量導致宿食內停;或過食肥甘厚味,呆胃滯脾,溼熱內蘊;或誤食餿腐不潔之物,傷及腸胃;或過食生冷,導致寒溼交阻等,皆可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致使脾胃的傳導失司,升降失調,水谷停滯而導致洩瀉。

情志不舒:鬱怒傷肝,肝失疏洩,木橫乘土,脾胃受制,運化失常,或憂思氣結,脾運阻滯,均致水谷不化,下趨腸道為瀉。若素體脾虛溼盛,運化無力,復因情志刺激、精神緊張或於怒時進食,均可致肝脾失調,易形成洩瀉。

洩瀉:主髒在脾、不離於溼,調之:運脾祛溼,清化溼熱

脾胃虛弱: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若因長期飲食失調,勞倦內傷,久病纏綿,均可導致脾胃虛弱,中陽不健,運化無權,不能受納水谷和運化精微,清氣下陷,水谷糟粕混雜而下,遂成洩瀉。

脾腎陽虛:久病之後,腎陽損傷,或年老體衰,陽氣不足,命門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為洩瀉。

中氣下陷:久病失治誤治,導致中氣被損傷引起中氣下陷,不能提升陽氣,故而不能溫煦腐熟水谷,水谷不化,成為洩瀉。

洩瀉:主髒在脾、不離於溼,調之:運脾祛溼,清化溼熱

常見症狀及調理方向

寒溼內盛證:瀉下清稀,嚴重時如水樣,腹痛伴有腸鳴,痞滿,脘腹脹悶,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狀既惡寒發熱,鼻塞頭痛,肢體痠痛等症。舌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調理方向:散寒化溼

溼熱傷中證:腹痛即瀉,瀉下急迫,勢如水注,或瀉下不爽,糞色黃褐而臭,煩熱口渴,小便短赤,肛門灼熱,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調理方向:清熱利溼

食滯腸胃證:痛腸鳴,瀉後痛減,瀉下糞便臭如敗卵,夾有不消化之物,伴見脘腹痞滿,噯腐酸臭,不思飲食。

調理方向:消食導滯

脾胃虛弱證:大便時溏時瀉,反覆發作,稍有飲食不慎,大便次數即多,夾見不化水谷,伴見飲食減少,脘腹脹悶不舒,面色少華,肢倦乏力。

調理方向:健脾益氣,化溼止瀉

洩瀉:主髒在脾、不離於溼,調之:運脾祛溼,清化溼熱

腎陽虛衰證:每於黎明之前,臍腹作痛,繼則腸鳴而瀉,完谷不化,瀉後則安,伴見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痠軟。

調理方向:溫腎健脾,固澀止瀉

肝氣乘脾證:腸鳴攻痛,腹痛即瀉,瀉後痛緩,每因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而誘發,平素多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矢氣頻作。

調理方向:扶脾抑肝

洩瀉:主髒在脾、不離於溼,調之:運脾祛溼,清化溼熱

調理須知

根據洩瀉脾虛溼盛,脾失健運的病機特點,治療應以運脾祛溼為原則。急性洩瀉以溼盛為主,重用祛溼,輔以健脾,再依寒溼、溼熱的不同,分別採用溫化寒溼與清化溼熱之法。兼夾表邪、暑邪、食滯者,又應分別佐以疏表、清暑、消導之劑。慢性洩瀉以脾虛為主,當予運脾補虛,輔以祛溼,並根據不同證候,分別施以益氣健脾升提,溫腎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瀉不止者,尚宜固澀。同時還應注意急性洩瀉不可驟用補澀,以免閉留邪氣;慢性洩瀉不可分利太過,以防耗其津氣;清熱不可過用苦寒·,以免損傷脾陽;補虛不可純用甘溫,以免助溼。若病情處於寒熱虛實兼夾或互相轉化時,當隨證而施治。

平時生活中如何預防?

注意飲食衛生,不暴飲暴食,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喝生水、冷水等;洩瀉病人飲食要清淡易消化,不宜吃甜、冷、肥膩的食物;某些食物進食後會引起洩瀉者,應忌食。

慢性洩瀉病人,應加強鍛鍊身體,以增強體質,如體操、太極拳、氣功等。

平素注意天氣變化而增減衣物以防外感引起洩瀉。

洩瀉:主髒在脾、不離於溼,調之:運脾祛溼,清化溼熱

重要提醒:

①文中未涉及到症狀的具體用藥,且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②圖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③有任何不明白之處,請在私信及評論區留言,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