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1.編制依據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2.工程概況

2.1 設計概況

本項目位於**市開發區後官湖西南側,中冶楓樹灣東側,場地東北側用地紅線與規劃路邊緣齊平。場區近似直角梯形,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29674.04m2,擬建主體建築包括1#樓16~23層住宅樓;2#、3#樓30層高層住宅樓;4#、5#、6#樓16層住宅樓;及一棟1層商業網點建築。總建築面積約75721.5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59347.58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14063.42平方米。

2.2 筏板設計信息

本工程基礎為筏板基礎,5#、6#為獨立的筏板基礎,1#、2#、3#、4#公用一個地下室,地下室底板頂標高為-4.00m(相對於±0.00),基礎墊層厚100mm。其中地下室筏板厚450mm,1#樓地下室筏板厚1300㎜,2#地下室筏板厚1600㎜,3#樓地下室筏板厚1600㎜,4#樓地下室筏板厚1000㎜,5#樓筏板厚1000㎜,6#樓筏板厚1000㎜。

2.3 大體積混凝土強度等級

2.3.1 筏板設計信息

筏板基礎及底板均採用C35、P6混凝土澆築。

關注VX“雲建設平臺”,發送消息“監理資料”下載圖中全套監理資料!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3.施工安排

3.1混凝土供應方式

3.1.1 採用預拌商品混凝土,施工現場採用泵送方式輸送。混凝土配合比採用60天齡期強度作為混凝土配合比強度設計指標,坍落度120~160mm。進行60天強度的試配同時要求進行28天強度的試驗。

3.2.2 混凝土用外加劑採用泵送劑、緩凝劑。要求砼到場後初凝時間要達6-8小時。以上各混凝土的原材料根據配合比及本分項工程混凝土量由混凝土攪拌站一次準備齊全。

3.2勞動組織

3.2.1 管理層負責人:

3.2.2 勞務層負責人:

3.2.3 人員配備數量及分工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4.施工準備

4.1 技術準備

4.1.1 施工前,技術部編制混凝土技術及安全交底,勞務人員入場安全培訓完成,並對混凝土施工人員做好安全交底和技術交底。

4.1.2 技術部門提前對預拌混凝土供應廠家進行技術交底,說明原材、配合比、外加劑、供應速度、初凝時間等技術要求,並要求預拌混凝土供應時勻速進場不斷檔。攪拌站及時提供的預拌混凝土技術資料:開盤鑑定、配合比通知單、運輸單、鹼活性報告、鹼含量計算書、放射物質檢測報告、商品合格證等資料。

4.1.3 混凝土工長要對混凝土施工人員做好技術和安全交底。從混凝土的澆注、振搗、養護全面交底,交底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要強。

4.1.4 工程現場設置標養室、試驗室,試模、坍落度桶、溫溼度計、振動平臺、小型空氣壓縮機、標養箱等配置齊全。

4.1.5 混凝土澆築前及時收聽天氣預報,儘量選擇晴天,避開陰雨天氣。混凝土澆築開始時間最好在上午。

4.1.6 從混凝土的澆注、振搗、養護全面交底,交底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要強。

4.2現場準備

4.2.1 清整現場道路,保證混凝土運輸通暢。

4.2.2 混凝土泵、泵管鋪設、承臺或塔吊、吊斗已經準備(或調試)好,振搗設備、電箱等已就位並調試好,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的照明。澆築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馬道已支搭完畢,泵管已搭設完畢並經檢查合格;振搗器等機具經檢驗試運轉正常;檢查安全設施、勞動力配備是否妥當,能否滿足澆築速度要求;責任工程師根據施工方案對操作班組進行全面施工技術交底;對模板及其支架、鋼筋和預埋件必須進行檢查,並作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後方能澆築混凝土。

4.2.3 底板標高的控制:在底板鋼筋上焊一立筋,在立筋上用紅油漆標註+0.5m線,在牆、柱插筋上標註+1.0m線,拉線控制,刮槓找平標高,找平過程中隨時用水平儀進行復測,嚴格控制板面標高。

4.2.4 牆、柱插筋位置的控制:為了保證牆、柱插筋的位置準確,要把牆、柱邊線放出來,用紅油漆標註在基礎梁或底板的鋼筋上,柱根部套上定位箍筋固定,牆根部必須有一道定位水平筋和底板鋼筋固定牢固。在澆築混凝土過程中,測量工和看筋人員要隨時檢查牆、柱插筋位置,確保萬無一失。

4.2.5 澆築前,底板鋼筋內必須徹底清理乾淨,不得有渣土、雜物,對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汙等應清理乾淨;對模板的縫隙和孔洞應予堵嚴;對木模板應澆水溼潤,但不得有積水。

4.2.6 水循環冷卻管網布設安裝等工作已完成,並經過隱蔽工程驗收(經監理方確認)。

4.3 外協工作要求

4.3.1 本分項工程連續作業時間較長,應做好外協工作,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4.3.2 車輛進出需做好交通、城管協調工作。本分項工程施工車輛進出頻繁,由混凝土攪拌站負責做好交通及城管部門的協調。

4.3.3 夜間施工對周邊居民有一定的影響,由項目綜合辦公室負責做好周邊居民的工作,取得周邊居民的諒解。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 流水段劃分

5.1.1 施工流水段按後澆帶劃分,不再另設施工縫。

筏板澆築分為1-9#共9個區域,根據現場情況進行流水作業。流水段劃分見下圖: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5.2 預拌混凝土的運輸

5.2.1 場外運輸

1、採用混凝土罐車(容量15m3)進行場外運輸,要求每輛罐車的運輸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每個泵送機組車與車(5臺)時間間隔不得超過30分鐘,並將混凝土出機到入模的時間間隔控制在90分鐘內,施工現場有特殊情況發生時,按照現場管理人員通知,可適當調整發車頻率。

5.2.2 場內泵送

1、泵送設備:

筏板選用泵車進行泵送布料;框架柱優先選用泵車進行泵送布料,泵車無法覆蓋的選用車載式混凝土泵進行泵送,布料機布料。泵管管徑選擇:125mm。待建設單位確定施工用地及場外施工道路後,在技術交底中安排泵車安放位置、泵管鋪設及布料機點位。要求塔吊全程配合。

2、泵管的鋪設:

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鋼筋、模板及預埋件上,並應符合下列規定:水平管每隔1.5m左右用支架或臺墊固定,以便於排除堵管、裝拆和清洗管道。為了避免泵管的振動影響底板鋼筋和模板的位置,泵管需架設在支設的鋼管架上,鋼管上鋪放鋼跳板作為工作面,混凝土澆築完後及時把鋼管拔出來。泵管架設見下圖。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3、泵送要求:

1)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泵的支腿完全伸出,並插好安全銷。

2)混凝土泵啟動後,先泵送適量水以溼潤混凝土泵的料斗、網片及輸送管的內壁管直接與混凝土接觸部位。

3)混凝土的供應,必須保證輸送混凝土能連續工作。

4)輸送管線直,轉彎緩,接頭嚴密。

5)泵送混凝土前,先泵送混凝土內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份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

6)開始泵送時,混凝土泵處於慢速、勻速並隨時可反泵的狀態。泵送速度,先慢後快,逐步加速。同時,觀察混凝土泵的壓力和各系統的工作情況,待各系統運轉順利後,方可以正常速度進行泵送。

7)混凝土泵送持續進行,如必須中斷時,中斷時間超過2小時必須留置施工縫。

8)泵送混凝土時,活塞保持最大行程運轉。混凝土泵送過程中,不得把拆下的輸運管內的混凝土撒落在未澆築的地方。

9)當輸送管被堵塞時,採取下列方法排除。

10)重複進行反泵和正泵,逐步收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攪拌後泵送;

11)用鐵錘敲擊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將混凝土擊粉後,重複進行反漿正泵,排除堵塞;

12)當上述兩種方法無效時,在混凝土卸壓後,拆除堵塞部位的輸送管,排出混凝土堵塞物後方可接管。重新泵送前,先排除管內空氣後,方可擰緊接頭。

13)向下泵送混凝土時,先把輸送管上氣閥打開,待輸送管下段混凝土有了一定壓力時,方可關閉氣閥。

14)混凝土泵送即將結束前,正確計算尚需用的混凝土數量,並及時告知混凝土攪拌處。

15)泵送過程中,廢棄的和泵送終止時多餘的混凝土,按預先確定的處理方法和場所,及時進行妥善處理。

16)泵送完畢時,將混凝土泵和輸送管清洗乾淨。

17)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時,布料設備的出口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廢漿高速飛出傷人。

18)在泵送過程中,受料斗內具有足夠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氣產生阻塞。

5.3 混凝土澆築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5.3.2 筏板混凝土澆築

1、筏板大體積混凝土採用斜面分層法施工,水平方向平行推進,豎向採用斜向分層、薄層澆築、自然流淌、循序推進、一次到位的連續澆築方式,不得留施工縫。每層澆築厚度為400mm±100mm,以£1:6的斜面坡度斜向推進。振搗順序從澆築層的下端開始,逐漸上移,如此循環地向前推移,振完後表面要壓實。優先澆築電梯基坑和集水坑部位底板,達到一定強度後(未達到初凝),沿各板塊長邊方向開始大面積澆築;當電梯井井底澆築完成後,再調頭從泵管遠端向近端澆築,當電梯井底混凝土初凝前用塔吊配合料斗分層澆築電梯井壁。

2、當施工到吊模處,需小心操作,嚴禁混凝土直接從泵管裡放出,衝擊模板,應該採用旁邊堆灰,鐵鍬布料的方式,防止對模板造成大的衝擊;振搗也應嚴格謹慎,掌握好振搗時間,防止出現過振,致使模板偏位,也要防止出現漏振,使該處結合不到位,成為薄弱部位;施工中,還需安排專人看模,出現偏位,立即進行補救(並進行測量複核),保證吊模處的混凝土的成型效果。

3、泌水處理:澆築時由一個方向往另一個方向平行推進,使泌水層出現在一個方向且在端部集中,然後用水泵將泌水抽出筏板。

5.3.3 振搗

1、振搗棒選用:採用F50和F30兩種規格的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對一般地方用F50振搗棒振搗,對鋼筋密集處(插筋的地方)則採用F30振搗棒振搗。

2、振搗位置及方法:筏板施工時,振動棒分三道佈置,第一道佈置在出料點,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二道佈置在坡腳處,確保混凝土下部密實,第三道佈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點要嚴格控制振搗時間、移動距離和插入深度。

振搗由有經驗的工人負責,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要做到“直上和直下,快插與慢拔;插點要均勻,切勿漏插點;上下要插動,層層要扣搭;時間掌握好,密實質量佳”,振搗棒插點移動次序採用梅花法,每一振搗點從斜面下端向上移動,振搗時間一般為20S—30S,但應視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要防止出現漏振、欠振及超振的現象。

框架柱混凝土採用將插入式振搗棒預先伸入至柱底部,隨混凝土澆築逐步提升的方式進行振搗。混凝土澆築和振搗應密切配合,嚴格控制澆築速度和振搗時間。

3、注意事項:在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一層50mm左右,振搗時注意振搗棒不允許支承在結構鋼筋上,或者碰撞預埋件、模板、測溫元件。

5.3.3 泵送混凝土要求

1、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泵的支腿完全伸出,並插好安全銷。

2、混凝土泵啟動後,先泵送適量水以溼潤混凝土泵的料斗、網片及輸送管的內壁管直接與混凝土接觸部位。

3、混凝土的供應,必須保證輸送混凝土能連續工作。

4、輸送管線直,轉彎緩,接頭嚴密。

5、泵送混凝土前,先泵送混凝土內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份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

6、開始泵送時,混凝土泵處於慢速、勻速並隨時可反泵的狀態。泵送速度,先慢後快,逐步加速。同時,觀察混凝土泵的壓力和各系統的工作情況,待各系統運轉順利後,方可以正常速度進行泵送。

7、混凝土泵送續進行,如必須中斷時,其中斷時間超過2小時必須留置施工縫。

8、泵送混凝土時,活塞保持最大行程運轉。混凝土泵送過程中,不得把拆下的輸運管內的混凝土撒落在未澆築的地方。

9、當輸送管被堵塞時,採取下列方法排除。

10、重複進行反泵和正泵,逐步收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攪拌後泵送;

11、用鐵錘敲擊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將混凝土擊粉後,重複進行反漿正泵,排除堵塞;

12、當上述兩種方法無效時,在混凝土卸壓後,拆除堵塞部位的輸送管,排出混凝土堵塞物後方可接管。重新泵送前,先排除管內空氣後,方可擰緊接頭。

13、向下泵送混凝土時,先把輸送管上氣閥打開,待輸送管下段混凝土有了一定壓力時,方可關閉氣閥。

14、混凝土泵送即將結束前,正確計算尚需用的混凝土數量,並及時告知混凝土攪拌處。

15、泵送過程中,廢棄的和泵送終止時多餘的混凝土,按預先確定的處理方法和場所,及時進行妥善處理。

16、泵送完畢時,將混凝土泵和輸送管清洗乾淨。

17、排除堵塞,重新泵送或清洗混凝土泵時,布料設備的出口朝安全方向,以防堵塞物或廢漿高速飛出傷人。

18、在泵送過程中,受料斗內具有足夠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氣產生阻塞。

5.3.4 混凝土澆築管理

1、混凝土澆築履行混凝土澆灌申請單審批手續,由工程部主管或主任工程師簽字認可。

2、每次混凝土前,由混凝土責任工程師(工長)作好澆築現場及泵車部位混凝土澆築標識,註明澆築部位、強度等級、數量、坍落度等技術要求,同時交給混凝土收料員一份,使其核對混凝土小票,技術條件不符合技術要求的混凝土不得簽字,作退場處理。

3、每次混凝土開盤澆築,混凝土工長必須在現場協調指揮,認真檢查落實混凝土供應、振搗、抹面、覆蓋情況。

4、凝土收料員必須認真作好混凝土罐車到場時刻記錄,記錄在每車的混凝土小票上。

5、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由物資部混凝土收料員將每次混凝土小票,按時間順序整理成冊,交技術部保存。

6、混凝土小票封面內容包括:澆築時間、澆築部位、強度等級、總方量、坍落度等。

5.4 混凝土養護

5.4.1 混凝土澆築後,應立即使採取覆蓋保溫養護措施,並保持溼潤,嚴防脫水、裂縫。大體積混凝土採取保溫保溼養護方法(在混凝土邊澆築成型邊採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溼,夏季一層塑料薄膜,冬季一層塑料薄膜+四層土工棉氈,防止表面失水過快產生裂縫)。

5.4.2 保溫保溼材料選用塑料薄膜,同時加強測溫以隨時瞭解內外溫差。以20°C溫差為預警溫差,達到預警溫差時應加大測溫頻率,當內外溫差達到23°C時,及時採取增加覆蓋保溫材料、啟動水循環冷卻系統等控溫措施。覆蓋時塑料簿膜幅與幅之間接縫處應有5cm重疊,每塊棉氈之間應有10cm重疊。棉氈應在測溫設備監測下以夾花方式掀去1/2或1/3。

5.4.3 養護時間不小於14d。塑料薄膜覆蓋養護時,混凝土全部表面應覆蓋嚴密,夏季大體混凝土每兩小時進行一次灑水養護,持續7天,保持混凝土表面溼潤。冬期大體積混凝土採用綜合蓄熱法,即混凝土表面覆蓋薄膜和土工棉氈,利用大體積混凝土自身熱量進行養護,保證混凝土受凍前混凝土強度不得低於5MPa。並按冬期施工要求,添加防凍劑(除氯鹽類)或引氣劑。

5.4.4 模板和保溫應在混凝土冷卻到5℃方可拆除,或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50%且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外界溫度差不大於20℃時拆模,拆模後的混凝土亦應及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養護週期不到14天的應保持灑水養護。

5.5 混凝土測溫

5.5.1 測溫系統

混凝土測溫採用JDC-Ⅲ型建築電子測溫儀及配套的測溫線、探頭進行測溫。

儀器型能技術參數如下:

測溫範圍:-30-125℃;測溫精度:0.2℃;

分 辨 率:0.1℃;數據存儲量:1000個;

測試通道:32路。

5.5.2 測點佈置

1、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測溫點的位置應在中心、邊緣等有代表性和溫度變化大的部位,容易散失熱量的部位和受環境溫度影響大的部位、絕熱溫升最大和產生收縮拉應力最大的部位。

2、筏板大體積混凝土,每塊板內佈置5處測溫點,其中2處為備用點,板塊中心處應設置一點。

3、測溫點應按埋點位置圖基本準確埋設,其埋設原則為:上下測點均位於距混凝土表面10cm處,中間測點位於混凝土底板厚度的中心處,保溫層內測點位於覆面保溼材料下混凝土上。空氣中測點位於混凝土表面以上1.5m左右的空氣中(溫溼度計)。為了防止所埋設的測溫遭到損傷或破壞,應在其它工序完工之後,混凝土澆築之前進行埋設。在埋設有測溫點的部位設置標示牌,以防止在澆搗時將其破壞。為避免混凝土在澆築過程中測點被破壞,在銅熱電阻處加設混凝土墊塊保護,每個測點進行電阻平衡配線,以保證測溫讀數的準確性。支線斜向引出,並設置鋼筋用防水膠布與之聯繫,出建築物並沿建築物外邊沿至測溫棚。要採取措施防止吊物或材料倒運等其它工序施工時將其損壞。

每塊區埋設測溫探頭5處,每處設置3個點(混凝土上、中、下設置)。採用2臺電子測溫儀進行溫度數據採集。

大氣溫度採用溫溼儀測試,場地內掛設2處。

5.5.3 測溫點的埋設方法

1、測溫探頭必須在鋼筋綁紮完畢後,按測溫平面佈置圖埋設在規定的位置處。用φ16(Ⅱ級)鋼筋作為測溫線的附著杆,並將測溫線依次綁紮在鋼筋上,測溫線的溫敏元件不得觸到鋼筋,導線綁紮在豎向鋼筋上且對號連接接入混凝土測溫儀內,並在測溫點處設置標識牌,注意保護,防止吊物等其他工序施工時將其破壞,振搗完成後抽出。

2、測溫線在板上成束的集中捆綁紮在一起,然後統一引到現場測溫箱內。

測溫時將儀表、測溫探頭、測溫線配合使用,作好測溫點位的編號及溫度測溫記錄,以便隨時發現問題。

傳感器的固定示意圖見下圖: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3、在澆築混凝土時要特別注意,振動棒不得觸及測溫元件及其引線,綁紮在鋼筋支撐上的測溫線的溫敏元件處於測溫點位置並不得與鋼筋直接接觸。

5.5.4 測溫頻率

混凝土澆築後,前7d每4h測1次,第8~14d每6h測1次,同時測出大氣溫度;對測出的數據應及時整理和分析,對溫差超過23℃時,應及時在混凝土表面加溫養護。對混凝土的溫度從澆築起開始進行監測,包括混凝土內部溫度從升溫、降溫、趨近於環境溫度及拆除保溫層,進入安全範圍的全過程。測溫時間原則上延續14d,但根據測溫情況和氣候變化情況必要時適當延長測溫時間,具體根據現場情況而定。測溫人員,每測完一次應立即向技術質量部報告溫度情況,著重報告混凝土中心和表面、表面和環境溫度之間的最大溫差、混凝土降溫的最大速度,每次測溫溫度數據收集後要及時繪製溫度變化曲線,以便隨時掌握溫度變化情況。圖中要有混凝土中心、底部和表面三種不同的溫度變化曲線,測溫完成後要寫出分析意見。

當混凝土最大溫差大於23℃時,應採取保溫措施,使最大溫差控制在25℃以內。

5.5.5 混凝土測溫小組

1、主要任務

——熟習瞭解、全面掌握測溫工作全過程;

——熟習掌握測溫儀器的使用和操作;

——負責按施工方案要求進行現場布點,並對測出的數據及時整理和分析;

——當中心和表面溫差大於20℃時和降溫速度接近1.5℃,應立即向技術質量部報告,採取相應措施;

——認真做好測溫全部記錄,測溫完畢後繪出溫度變化曲線,並寫出分析意見。

2、測溫小組成員

組長:技術質量部主管;

組員:各勞務管理人員,分二班晝夜監測,每班2人,共12人。

5.6 混凝土水循環冷卻系統

5.6.1 水循環冷卻系統

1、主樓筏板大體積混凝土通過內部水循環冷卻管降溫。

2、工作原理:在筏板施工過程中,預先在結構體內預埋水循環冷卻管,當澆築完成後或澆築過程中及時通冷卻水,利用水管的導熱性能,由冷卻水的流動帶走混凝土的部分熱量,降低混凝土的溫度。根據降溫的階段目的,水循環冷卻管的整個運行過程可分為兩期,即初期冷卻和後期冷卻。初期冷卻是在混凝土初凝以後,甚至常在混凝土澆築時就開始,目的在於削減混凝土水泥水化熱峰值,減少水化熱引起的溫差,從而降低由水化熱溫差引起的溫度應力,滿足允許溫差的要求。

5.6.2 材料與機械設備

1、材料:DN40mm普通焊管(壁厚3.5mm),40mm直螺紋套筒,防水膠帶,40mm不鏽鋼球閥;

2、機械設備:水泵10臺,1m×1m×3m水箱(1cm厚鋼板焊接製作,長邊側面及底面間隔50cm豎向加焊HRB400φ=20mm鋼筋,上下兩面焊接1m×3mHRB400φ=20mm鋼筋框架與豎向鋼筋焊接成整體,並焊4個吊環)10個,彎曲機6臺,切割機6臺,套絲機6臺。

5.6.3 冷卻管的製作安裝

1、冷卻管應先下料套絲,接口採用直螺紋套筒連接,彎頭採用兩個90°彎管加直管連接製成,接口安裝時應設置防水膠帶,確保接頭不漏水。進水口和出水口均安裝球閥止回。

2、冷卻水管網按照冷卻水由熱中心區流向邊緣區的原則分區佈置,於筏板中心高度處設置一層,BPB-1和BPB-3置於中間層鋼筋網片之上,進水管口設在靠近混凝土中心處,出水口設在混凝土邊緣區。遇到電梯井及集水坑,冷卻管下落到坑底。

3、冷卻管橫向間距為1.2m,最外層水管距離筏板邊1m,進、出口引出筏板側面0.5m,進、出水口均設置不鏽鋼球閥。

4、布管時,水管要與筏板主筋及測溫元件錯開,當局部管段錯開有困難時,適當移動水管的位置;電梯基坑、集水坑應隨板一併下沉;預留洞處應繞開。

5、水管網設置水平方向支撐鋼筋(HRB400φ=20mm鋼筋,間距1.8m,焊接在槽鋼排架或馬凳筋上),並將水管與支撐鋼筋綁紮牢固,防止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水管變形或接頭脫落而發生堵水或漏水。

6、進出水口均設置在後澆帶處。

7、水管網安裝完成後,將進、出水管口與進出水總管、水泵接通,進行通水試驗,以確保水管暢通且不漏水。

8、水循環管路佈置如下圖

5.6.4 水循環冷卻系統的運行

混凝土內外溫差達到23℃時,做好運行準備,水泵、水箱就位,管路接通;內外溫差達到25℃時開始運行,進出口水溫差值控制在5℃之內,避免散熱過快導致內部管網處產生冷縮裂縫。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5.6.5 冷卻管後期處理

筏板大體積混凝土養護完成後,採用JBZ-2型注漿設備將P·O 42.5水泥漿灌入管網中,水灰比0.5。待水泥漿凝固後,用手持式切割機將冷卻管外露部分切除。

5.7 混凝土檢測

5.7.1 混凝土試塊

1 、標養試塊:自第三車開始,每澆築100m3混凝土留置一組標養試塊,當連續澆築超過1000m3混凝土時,200m3留置一組標養試塊,防水混凝土每連續澆築500m3留置一組標養試塊。

2、同條件試塊:同條件養護試塊必須按照規範規定同一標號混凝土不應少於3組不宜少於10組進行留置,每一種標號均必須留置同條件試塊。

3、抗滲試塊:分部位每天取1組;

5.7.2 混凝土坍落度測試

1、檢測頻率:前三車必測(以到場混凝土檢測為準,如有不合格,則測到連續3車合格為止),以後每小時測一次(中途檢驗如發現不合格,後繼也要測到連續3車合格為止)。

2、檢測方法及處理:如果檢測結果符合18±2cm,則可澆築;如不符合,則在同車進行第二次檢測,如果合格則放行,如果不合格不得使用並做退貨處理。

3、檢測坍落度部位:在混凝土車運到現場,開始卸料前測得為準。

4、混凝土坍落度採用坍落筒測試:測試時將攪拌好的混凝土分三層裝入坍落度筒中,每層插搗25次,抹平後垂直提起坍落度筒,測得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的坍落高度為混凝土的流動性。

5.7.3 混凝土卸料口溫度測試

1、施工時將混凝土從運輸罐車卸料口倒入手推車內,試驗人員將JDC-2便攜式建築電子測溫儀的測溫探頭金屬桿插入到手推車被測物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少於其長度的1/2,兩分鐘左右在主機上讀取溫度數據。在測量拌合物溫度時,為避免測溫探頭與拌合物中的硬物過度撞擊而影響使用壽命,可先用金屬棍在拌合物中預留孔,再將測溫探頭插入孔中測溫。每次用後應將測溫探頭擦試乾淨。

2、入泵溫度測試頻率同坍落度檢查頻率。

3、施工處理方式:混凝土入泵溫度高於28OC(冬期不應低於13 OC)為限,當測得混凝土的入泵溫度在26OC~28.0OC(冬期13 OC~15 OC)之間時,向攪拌站發出預警。

當測得的入泵溫度高於28OC(冬期低於13 OC)時,現場退貨。

混凝土測溫時作好記錄。

5.7.4 試模準備:100×100×100混凝土抗壓試模60套,Φ175混凝土抗滲試模12組;入模溫度儀:JDC-2便攜式建築電子測溫儀3臺;坍落度:坍落筒3套(300高)。

5.7.5 我項目部留設混凝土試塊的同時,攪拌站必須派專業人員與我方試驗人員共同製作試塊,且攪拌站需在攪拌站現場留設備份試塊。

6.季節性施工要求

6.1 冬期施工要求

6.1.1 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

1、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於280kg/m³,水膠比不應大於O.55;

2、大體積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可根據實際試配情況決定;

6.1.2 原材料要求:

1、骨料要求:拌制混凝土所用骨料應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凍塊及其他易凍裂物質。摻加含有鉀、鈉離子的防凍劑混凝土,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此類物質的材料。骨料加熱不得超過40℃。

2、拌合水:加熱溫度不得超過60℃。

3、砂:砂加熱應在開盤前進行,加熱要均勻。

4、水泥:水泥不得直接加熱,袋裝水泥使用前應運入暖棚內。

6.1.3 外加劑要求:

1、冬期施工混凝土選用外加劑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範》GB50119的相關規定。

2、所選用的外加劑應含有引氣組分或摻入引氣劑,含氣量宜控制在3.0~5.0%。

3、摻用氯鹽類防凍劑時,氯鹽摻量不得大於水泥質量的1.0%。摻用氯鹽的混凝土應振搗密實。

4、混凝土中應摻入早強劑或早強型複合外加劑,並應具有減水、引氣作用。

6.1.4 溫度控制:

1、混凝土在運輸、澆築過程中的溫度和覆蓋的保溫材料,應按《建築工程冬期施工規程》附錄A進行熱工計算後確定,且入模溫度不應低於5℃,當不符合要求時,應採取措施進行調整。

2、混凝土運輸車與輸送機具應進行保溫或具有加熱裝置。泵送混凝土在澆築前應對泵管進行保溫,並應採用與施工混凝土同配比砂漿進行預熱。

3、混凝土澆築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汙垢。

4、分層澆築的大體積混凝土,已澆築層的混凝土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溫度不應低於2℃。

5、綜合蓄熱法養護,混凝土澆築後應採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對裸露表面進行覆蓋並保溫。對邊角部位保溫層厚度應增加2~3倍。混凝土在養護期間應防風、防失水。

6、覆蓋的保溫層不應採用潮溼狀態的材料,也不應將保溫材料直接鋪蓋在潮溼的混凝土表面,新澆混凝土表面應鋪一層塑料薄膜。

7、澆築前合理安排澆築時間,及時覆蓋養護,保證達到冬期澆築的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要求:

1)加強養護,筏板混凝土,不應小於其設計強度等級值的50%。

2)對C60高強混凝土,不應小於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值的30%。

6.1.5 測溫:

1、應檢查混凝土從入模到拆除保溫層期間的溫度。

2、在混凝土表面溫度應每隔4h~6h測溫一次。

3、環境溫度每天測量4次,入模溫度每一工作班測量4次。

4、每天應形成測溫記錄。

6.1.6 拆模時間:

模板和保溫層在混凝土達到要求強度並冷卻到5℃後方可拆除。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與環境溫差大於20℃時,混凝土表面應及時覆蓋,緩慢冷卻。

6.2 雨季施工要求

6.2.1 在每次澆築混凝土前3天與當地氣象部門聯繫,掌握近期天氣變化情況,以便合理安排混凝土澆築時間,避免澆灌混凝土時遭遇惡劣天氣,做到事前控制。

6.2.2 現場常規狀態下配備塑料薄膜。

6.2.3 小雨時,除人員和設備進行採取防雨措施外,可進行正常施工。

6.2.4 當突遇中雨時,在所澆築面用鋼管搭設架子或藉助鋼筋上面蓋料薄膜,以免雨水直接沖刷混凝土面層。

6.2.5 當突遇大雨時,對已經澆灌的混凝土上部進行覆蓋和振搗,如果雨過後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混凝土現場按照施工縫處理進行鑿毛,在第7~10天時進行上部二次混凝土澆灌。如果雨過後未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繼續進行混凝土的澆灌。

7.質量標準

7.1 外觀質量

7.1.1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缺陷;

7.1.2 連接部位無影響結構安全的嚴重缺陷;

7.1.3 無缺稜掉角、稜角不直、翹曲不平、飛邊凸肋等外形缺陷;

7.1.4 表面無麻面、掉皮、起砂、沾汙等外表缺陷;

7.1.5 無露筋、蜂窩、孔洞、夾渣、疏鬆、裂縫、連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等外觀質量缺陷。

7.2 位置和尺寸偏差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收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

8.安全文明施工、環保措施及泵送混凝土安全措施

8.1 安全文明保證措施

8.1.1 對工人進行上崗前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制度。機械操作人員要持證上崗,專機專人負責,部分機械設專人指揮。

8.1.2 施工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8.1.3 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要戴安全帽,嚴禁酒後進入施工現場。

8.1.4 施工腳手架、步道必須搭設牢固,不得使用單板、浮板和探頭板。作業層必須搭高度為1.2m高的二道防護欄杆。

8.1.5 遇大風(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雨天氣時不安排混凝土澆築施工。有大霧天氣時,施工人員要注意相互之間的配合,按照互不傷害的原則進行施工或暫停施工。

8.1.6 大風或大雨後及時檢查腳手架及馬道平臺,如有鬆動現象,務必及時處理,防止空中墜落事故發生。

8.1.7 電源開關、控制箱等設施要加鎖,並設專人負責管理,防止漏電、觸電。電源箱、電焊機冬期應有防護措施,以防雨水直接淋上發生事故。

8.1.8 各種電動機械設備必須有安全可靠的接地和防漏裝置,並由專人使用和保護,施工用電線電纜經常檢查,防止發生事故。

8.1.9 夜間施工要有足夠照明。本工程除需要在基坑頂每側設置兩組照明外,還需要在塔吊頂和混凝土輸送泵點設置照明設施,對下基坑馬道和路口處懸掛紅燈。

8.1.10 “工完場清”,保證工作區域整潔有序。

8.1.11 所有腳手架,跑道要搭設牢固;腳手板要鋪設平整。不準有探頭板出現。

8.1.12 腳手架搭拆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搭拆,未經允許其它人員不能隨意搭拆。

8.1.13 澆混凝土時,進入澆築區的人員都要穿膠鞋,搗固人員還要戴膠手套。

8.1.14 在已綁好的鋼筋上放重物時要儘量分散,不得集中堆放。

8.1.15 現場設置安全區,限制閒雜人員進入。做好“三寶”“四口”“五臨邊”安全防護措施。

8.1.16 現場佈置的塔吊使用時要加強指揮。

8.1.17 坑、洞口處要有明顯標誌,夜間必須設照明及警示燈。

8.1.18 澆灌混凝土時,由現場指定負責人進行混凝土的布料順序安排,保持混凝土的有序進行。

8.1.19 布料機布料時,料口不能直接對著施工人員布料。料口軟管移動時,要超過人的高度及牆體插筋上部。

8.1.20 參加作業人員要聽從現場主管人員安排調度,遵守現場各項規章制度及安全紀律要求。

8.1.21 消防器材應嚴格按施工總平面圖的要求佈設,定期檢查各類消防器材,確保其在有效使用期且靈敏可靠。

8.1.22 嚴格貫徹各工種“三條鐵律”的要求,確保各工種安全操作。

8.1.23 現場設有專職安全員,對現場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糾正,必要時給與責任人一定的經濟處罰。

8.2 環保措施

8.2.1 防止施工現場的施工車輛將塵土、泥漿帶到場外,保護周邊環境,以加強現場文明施工。

8.2.2 運輸散裝材料,車廂後封閉,避免撒落,混凝土罐車撤離現場前,應將車身沖洗乾淨。

8.2.3 汙水排入坑底排水系統,嚴禁無組織排汙排水,保證現場的周圍環境整潔文明。

8.2.4 運輸車司機進入施工現場必須絕對服從現場管理人員的指揮,一律不得鳴笛,以防噪聲,進入現場速度要緩慢,防止發生交通安全事故。

8.3 泵送混凝土安全措施

8.3.1 混凝土施工現場配備2個木工跟班作業,隨時檢查模板支頂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必要時,暫停混凝土的搗制,將問題處理後才繼續搗制。

8.3.2 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泵的支腿應完全伸出,並插好安全銷。

8.3.3 混凝土泵與輸送管連通後,應按所用混凝土泵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全面檢查,符合要求後方能開機進行空運轉。

8.3.4 泵送設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產品使用說明書。

8.3.5 泵送設備必須放置在堅實的地基上,與基坑周邊保持足夠安全距離。

8.3.6 水平泵送管道敷設線路應接近直線,少彎曲,管道支撐必須緊固可靠,管道接頭處應密封可靠。Y型管道應裝接錐形管。

8.3.7 垂直管道架設的前端應安裝長度不少於10m的水平管,嚴禁直接裝接在泵的軟出口上,水平管近泵處應裝逆止端裝置排氣閥。熱天應用溼麻袋或溼草包等遮蓋管路。

8.3.8 敷設向下傾斜的管道時,下端應接一段水平管,其長度至少是傾斜高低差的5倍,如傾斜度較大時,應在坡道上端裝置排氣閥。

8.3.9 作業前應檢查各部位,操縱開關、調整手柄、手輪、控制桿、旋塞等位置正確,液壓系統無洩漏,電氣線路絕緣良好,接線正確,開關無損壞,有重複接地和觸電保護器,安全閥,壓力錶等各種儀表正常有效。

8.3.10 泵送混凝土前必須先用按規定配製的水泥砂漿潤滑管道,無關人員必須遠離管道。

8.3.11 混凝土攪拌運輸汽車出料前,應高速轉3-4分鐘方可出料至泵機,按工程需要計劃多臺車載泵和泵車配合。保證連續泵送施工,現場門口,應設專人指揮泵車進出安全。

8.3.12 使用布料杆澆築混凝土時,支腿必須先全部伸出固定平穩,並按順序伸出布料杆。在全伸狀態中,嚴禁移動車身,嚴禁使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

8.3.13 泵送混凝土連續作業中,料斗內應保持一定數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並隨時監控各種儀表和指示燈,出現不正常時,應及時調整或處理。必須暫停作業時,應每隔5-10分鐘(冬季3-5分鐘)泵送一次。若停止時間較長再泵送時,應逆向運轉一至二個行程,然後順向泵送。

8.3.14 泵送過程中發生輸送管道堵塞現象時,應進行逆向運轉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必要時應拆管排除堵塞。

8.3.15 澆築混凝土出料口的軟管應系扎防脫安全繩(帶),移動時要防碰撞傷人。

8.3.16 作業後,必須將料斗內和管道內的混凝土全部輸出,然後對泵機、料斗、管道進行沖洗。用壓縮空氣沖洗管道時,管道兩側和出口端前方1.0m內不得站人,並應採用金屬網等收集衝出的泡沫及砂、石粒,防止濺出傷人。

8.3.17 嚴禁用壓縮空氣沖洗布料杆配管,布料杆的摺疊收縮應按順序進行。

8.3.18 各部位操縱開關、調整手柄、手輪、控制桿、旋塞等均應復位,液壓系統應卸荷,拉閘切斷電源,鎖好電箱。

8.3.19 遇大雨或五級大風及其以上時,必須停止泵送作業。

8.3.20 不準站在搭頭上操作,如無可靠的安全設備時,必須戴好安全帶,並扣好保險鉤。

8.3.21 使用振動器前應檢查電源電壓,輸電必須安裝漏電開關,保護電源線路是否良好,電源線不得有接頭,機械運轉是否正常,振動機移動時,不能硬拉電線,更不能在鋼筋和其他銳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斷電線而造成觸電傷亡事故。

8.3.22 施工人員儘量避免正對泵管口站立,防止高壓的混凝土噴射傷人。

9.應急處置

9.1 現場臨時停電的處置

採用兩個迴路施工用電,如果一條線路停電時立即切換另一線路上,保證臨時停電期間的混凝土振搗不停,以免混凝土澆築區域未振搗的混凝土初凝。混凝土澆築施工前,準備1臺柴油發電機做應急準備,備足油料,斷電時立即啟動,供給振搗棒和施工現場照明使用。應立即停止澆築施工,採用快易收口網留設施工縫。

9.2現場輸送系統發生故障的處置

現場成立搶修小組,當泵送設備出現問題時,立即進行搶修。若輸送泵短時修不好,立即要求商混凝土站調配新設備到場工作。

當泵管發生堵塞時,及時將泵管拆除,並將泵管內堵塞的混凝土用塔吊吊至場地外沖洗乾淨,現場用備用泵管再接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